靛蓝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6961发布日期:2019-07-24 10:19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靛蓝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靛蓝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靛蓝是一种重要的还原性染料,它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因具有染色均匀、上色快、不易褪色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印染工业,需求量较大。靛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具有碱性强、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组成复杂等特点,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传统的靛蓝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废水依次经过曝气、过滤、pH调节、生化等步骤,达到排放标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污水处理厂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受环保要求、产能限制等原因,使污水处理厂规模逐步缩小,原有靛蓝生产废水无法全部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只能通过压缩靛蓝生产产能来降低废水量,严重限制了靛蓝的产量,无法满足靛蓝的市场需求,且对于水资源的浪费较严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处理废水、节约水资源、打破靛蓝产量限制的靛蓝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处理废水、节约水资源、打破靛蓝产量限制的靛蓝生产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靛蓝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解析塔、气液分离设备、吸收塔和吸附再生系统,所述解析塔的进口与靛蓝废水水源连接,所述解析塔的气体出口通过解析塔冷凝器与所述气液分离设备的进口连接,所述解析塔的塔底液体出口通过吸附管道与所述吸附再生系统的每个吸附柱的底部进口连接,所述吸附管道上设有吸附泵,所述气液分离设备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流泵分别与所述解析塔的回流口、所述吸收塔的进口连接,所述吸收塔的溢流口与氨水储罐的进口连接,所述吸附再生系统的每个所述吸附柱的顶部出口与成品水储罐的进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的塔底循环口通过循环泵与吸收塔冷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吸收塔冷凝器的进口还与所述气液分离设备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吸收塔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循环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设备为气液分离罐。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再生系统包括至少三根吸附柱,所述吸附柱内填装有吸附树脂,所述吸附柱的底部进口处设有进液阀,所述吸附柱的顶部出口处设有出液阀。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有套洗装置,所述套洗装置包括甲醇储罐、至少六个套洗罐、废醇储罐和精馏塔,每个所述吸附柱的顶部连接有套洗进管,每个所述吸附柱的底部连接有套洗出管,所述甲醇储罐通过甲醇计量泵与每个所述套洗进管的进口端连接,每个所述套洗罐通过一个套洗计量泵与所述套洗进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套洗出管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废醇储罐的进口、其中四个所述套洗罐的进口连接,所述套洗出管至所述废醇储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废醇阀,四个所述套洗罐的进口处均设有回水阀,所述废醇储罐的出口与所述精馏塔的进口连接,所述精馏塔的塔顶出气口通过冷凝器与所述甲醇储罐连接;所述吸附柱的底部还通过回流管与所述解析塔的底部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吸附泵进水侧的所述吸附管道上设有凉水塔,在所述吸附泵出水侧的所述吸附管道上温度传感器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换热器或冷冻机组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靛蓝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系统准备:启动吸收塔,向所述吸收塔内注入不低于其体积60%的液体,启动循环泵,使所述吸收塔内液体在塔顶与塔底之间形成循环,使解析塔、气液分离设备、所述吸收塔内部压力低于-0.6~-0.8MPa,然后启动所述解析塔和所述气液分离设备;(2)解析:所述(1)系统准备完成后,将所述解析塔内部压力控制在-0.6~-0.8MPa、塔顶温度控制在50-57℃、蒸汽压力控制在0.5-0.9MPa,所述靛蓝生产废水的输送量为15-40m3/h,将所述解析塔内的液位控制在900-1300mm,解析处理后,所述靛蓝生产废水中的氨氮物质由所述解析塔的塔顶排出,经解析塔冷凝器冷却后得到冷却氨氮物,所述冷却氨氮物进入所述气液分离设备中,所述靛蓝生产废水的其余部分落入所述解析塔的塔底,得到待处理液,所述待处理液通过吸附泵由吸附柱底部泵送至所述吸附柱内;(3)气液分离:所述(2)解析完成后,所述冷却氨氮物输送至所述气液分离设备中进行分离,将所述气液分离设备内部压力控制在-0.6~-0.8MPa,分离所得气体物质通过吸收塔冷凝器进入所述吸收塔内,分离所得液体物质通过回流泵一部分回流至所述解析塔内、另一部分泵送至所述吸收塔内;(4)吸收:所述(3)气液分离完成后,泵送至所述吸收塔内的所述液体物质经吸收得到氨水,所述氨水通过所述吸收塔的溢流口输送至氨水储罐内储存;(5)吸附:所述(2)解析完成后,所述吸附柱对泵送至其内的所述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通入所述吸附柱内的所述待处理液温度不高于35℃,所述待处理液的输送量为15-40m3/h,最终得到的成品水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排出并输送至成品水储罐内储存。进一步的,所述(5)吸附中,所述吸附柱至少为三根,其中两根所述吸附柱对所述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当其中任意一根所述吸附柱到达吸附饱和值时,启用第三根所述吸附柱对所述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达到吸附饱和值的所述吸附柱利用套洗装置进行套洗步骤,所述套洗步骤具体如下:1)甲醇处理: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6-11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所述吸附柱体积50%-70%的甲醇,所述甲醇经所述吸附柱处理后,得到甲醇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顶出的吸附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回流管输送至至所述解析塔底部;再次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6-11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所述吸附柱体积50%-70%的所述甲醇,经所述吸附柱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甲醇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2)套洗水处理:至少分别进行六次套洗水处理,前两次所述套洗水处理通入所述吸附柱内的套洗水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流速为6-11m3/h,所得的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其余所述套洗水处理通入所述吸附柱内的所述套洗水的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流速为12-20m3/h,所得的所述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套洗罐内以备下次所述套洗水处理使用;3)再生溶剂的回收利用:所述废醇储罐内的液体以1.5-2.5m3/h的速度输送至精馏塔,精馏条件控制为所述精馏塔塔顶温度为64.2-65.2℃、塔底温度为97-98℃,精馏所得的甲醇用于下次所述1)甲醇处理使用。进一步的,所述2)套洗水处理中分别进行六次所述套洗水处理,具体为:由一次套洗罐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6-11m3/h的速度进入所述吸附柱,输送的所述一次套洗水的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得到一次套洗废液,所述一次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二次套洗罐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6-11m3/h的速度进入所述吸附柱,输送的所述二次套洗水的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得到二次套洗废液,所述二次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三次套洗罐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12-20m3/h的速度进入所述吸附柱,输送的所述三次套洗水的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得到三次套洗废液,所述三次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所述一次套洗罐内储存;由四次套洗罐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12-20m3/h的速度进入所述吸附柱,输送的所述四次套洗水的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得到四次套洗废液,所述四次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所述二次套洗罐内储存;由五次套洗罐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12-20m3/h的速度进入所述吸附柱,输送的所述五次套洗水的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得到五次套洗废液,所述五次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所述三次套洗罐内储存;由六次套洗罐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由所述吸附柱的顶部以12-20m3/h的速度进入所述吸附柱,输送的所述六次套洗水的体积为所述吸附柱体积的60%-70%,得到六次套洗废液,所述六次套洗废液由所述吸附柱底部排放至所述四次套洗罐内储存。进一步的,所述甲醇为纯度为99%的工业甲醇。本发明的优点:1、对靛蓝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得到氨水、再生成品水,而不产生需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提高了靛蓝生产废水的处理量,且通过处理得到了氨水可以经处理后外销或自用,得到的再生成品水可直接回用至靛蓝生产系统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极大的解决了靛蓝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保问题,也极大的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打破了靛蓝生产废水制约靛蓝生产产量的限制;2、吸附再生系统配有备用吸附柱,实现了吸附柱的在线再生处理,使得靛蓝生产废水处理可持续进行,有利于靛蓝生产过程的持续进行;3、吸附柱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醇通过精馏处理再生,并回用至吸附柱再生处理中,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吸附柱再生处理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靛蓝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设备连接示意图。解析塔1,解析塔冷凝器2,气液分离设备3,吸收塔4,循环泵5,吸收塔冷凝器6,吸附泵7,吸附柱8,进液阀9,出液阀10,套洗装置11,甲醇储罐11-1,套洗罐11-2,废醇储罐11-3,精馏塔11-4,套洗进管11-5,套洗出管11-6,甲醇计量泵11-7,套洗计量泵11-8,废醇阀11-9,回水阀11-10,冷凝器11-11,回流管11-12,回流泵12,氨水储罐13,成品水储罐14,吸附管道15,凉水塔16,温度传感器17,冷却装置1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靛蓝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解析塔1、气液分离设备3、吸收塔4和吸附再生系统,解析塔1的进口与靛蓝废水水源连接,解析塔1的气体出口通过解析塔冷凝器2与气液分离设备3的进口连接,气液分离设备3为气液分离罐;解析塔1的塔底液体出口通过吸附管道15与吸附再生系统的每个吸附柱8的底部进口连接,吸附管道15上依次设有凉水塔16、吸附泵7、温度传感器17和冷却装置18,凉水塔16用于初步冷却由解析塔1塔底排出的待处理液,初步冷却后的待处理液经设于吸附管道15上的温度传感器17测温,若温度高于35℃,则温度传感器17将超温信号发送给中控系统,中控系统操作人员通知相关巡查人员启动冷却装置18对泵送至吸附柱8的待处理液进行冷却,确保待处理液的温度不高于35℃,满足吸附柱8正常运行要求;吸附再生系统包括至少三根吸附柱8,吸附柱8内填装有吸附树脂,吸附柱8的底部进口处设有进液阀9,吸附柱8的顶部出口处设有出液阀10,吸附柱8的顶部出口与成品水储罐14连接。气液分离设备3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流泵12分别与解析塔1的回流口、吸收塔4的进口连接,吸收塔4的溢流口与氨水储罐13的进口连接,吸收塔4的塔底循环口通过循环泵5与吸收塔冷凝器6的进口连接,吸收塔冷凝器6的进口还与气液分离设备3的气体出口连接,吸收塔冷凝器6的出口与吸收塔4的塔顶循环口连接。其还包括有套洗装置11,套洗装置11包括甲醇储罐11-1、至少六个套洗罐11-2、废醇储罐11-3和精馏塔11-4,每个吸附柱8的顶部连接有套洗进管11-5,每个吸附柱8的底部连接有套洗出管11-6,甲醇储罐11-1通过甲醇计量泵11-7与每个套洗进管11-5的进口端连接,每个套洗罐11-2通过一个套洗计量泵11-8与套洗进管11-5的进口端连接;套洗出管11-6的出口端分别与废醇储罐11-3的进口、其中四个套洗罐11-2的进口连接,套洗出管11-6至废醇储罐11-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废醇阀11-9,四个套洗罐11-2的进口处均设有回水阀11-10,废醇储罐11-3的出口与精馏塔11-4的进口连接,精馏塔11-4的塔顶出气口通过冷凝器11-11与甲醇储罐11-1连接;吸附柱8的底部还通过回流管11-12与解析塔1的回流口连接。工作过程:(1)系统准备:启动吸收塔4,向吸收塔4内注入液体,使吸收塔4内液体在塔顶与塔底之间形成循环,启动循环泵5,使解析塔1、气液分离设备3、吸收塔4内部形成负压,然后启动解析塔1和气液分离设备3;(2)解析:向解析塔1内通入靛蓝生产废水,解析处理后,靛蓝生产废水中的氨氮物质由解析塔1的塔顶排出,经解析塔冷凝器2冷却后得到冷却氨氮物,冷却氨氮物进入气液分离设备3中,靛蓝生产废水的其余部分落入解析塔1的塔底,得到待处理液,待处理液通过吸附泵7由吸附柱8底部泵送至吸附柱8内;(3)气液分离:冷却氨氮物输送至气液分离设备3中进行分离,分离所得气体物质通过吸收塔冷凝器6进入吸收塔4内,分离所得液体物质通过回流泵12一部分回流至解析塔1内、另一部分泵送至吸收塔4内;(4)吸收:泵送至吸收塔4内的液体物质经吸收得到氨水,氨水通过吸收塔4的溢流口输送至氨水储罐13内储存;(5)吸附:开启吸附柱8的进液阀9和出液阀10,吸附柱8对泵送至其内的温度不高于35℃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最终得到的成品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排出并输送至成品水储罐14内储存。吸附柱8至少为三根,其中两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当其中任意一根吸附柱8到达吸附饱和值时,启用第三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达到吸附饱和值的吸附柱8利用套洗装置11进行套洗步骤,套洗步骤具体如下:1)甲醇处理:关闭出液阀10,通过甲醇计量泵11-7从甲醇储罐11-1内向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甲醇,甲醇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顶出的吸附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回流管11-12输送至至解析塔1底部;再次通过甲醇计量泵11-7从甲醇储罐11-1内向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甲醇,开启废醇阀11-9,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的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11-3内储存;2)套洗水处理:由一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经与其对应的套洗计量泵11-8由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至吸附柱8,得到一次套洗废液,一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11-3内储存;由二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经与其对应的套洗计量泵11-8由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至吸附柱8,得到二次套洗废液,二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11-3内储存;由三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经与其对应的套洗计量泵11-8由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至吸附柱8,得到三次套洗废液,三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经与一次套洗罐11-2对应的回水阀11-10输送至一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四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经与其对应的套洗计量泵11-8由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至吸附柱8,得到四次套洗废液,四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经与二次套洗罐11-2对应的回水阀11-10输送至二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五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经与其对应的套洗计量泵11-8由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至吸附柱8,得到五次套洗废液,五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经与三次套洗罐11-2对应的回水阀11-10输送至三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六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经与其对应的套洗计量泵11-8由吸附柱8的顶部输送至吸附柱8,得到六次套洗废液,六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经与四次套洗罐11-2对应的回水阀11-10输送至四次套洗罐11-2内储存。3)再生溶剂的回收利用:废醇储罐11-3内的液体输送至精馏塔11-4,精馏所得的甲醇输送至甲醇储罐11-1内用于下次1)甲醇处理使用,精馏塔11-4内的残余物经焚烧处理。实施例2:利用实施例1进行的靛蓝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系统准备:启动吸收塔4,向吸收塔4内注入占其体积60%的液体,启动循环泵5,使吸收塔4内液体在塔顶与塔底之间形成循环,使解析塔1、气液分离设备3、吸收塔4内部压力-0.6MPa,然后启动解析塔1和气液分离设备3;(2)解析:(1)系统准备完成后,将解析塔1内部压力控制在-0.6MPa、塔顶温度控制在50℃、蒸汽压力控制在0.5MPa,靛蓝生产废水的输送量为15m3/h,将解析塔1内的液位控制在900mm,解析处理后,靛蓝生产废水中的氨氮物质由解析塔1的塔顶排出,经解析塔冷凝器2冷却后得到冷却氨氮物,冷却氨氮物进入气液分离设备3中,靛蓝生产废水的其余部分落入解析塔1的塔底,得到待处理液,待处理液通过吸附泵7由吸附柱8底部泵送至吸附柱8内;(3)气液分离:(2)解析完成后,冷却氨氮物输送至气液分离设备3中进行分离,将气液分离设备3内部压力控制在-0.6MPa,分离所得气体物质通过吸收塔冷凝器6进入吸收塔4内,分离所得液体物质通过回流泵12一部分回流至解析塔1内、另一部分泵送至吸收塔4内;(4)吸收:(3)气液分离完成后,泵送至吸收塔4内的液体物质经吸收得到氨水,氨水通过吸收塔4的溢流口输送至氨水储罐13内储存;(5)吸附:(2)解析完成后,吸附柱8对泵送至其内的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通入吸附柱内的待处理液温度为35℃,待处理液的输送量为15m3/h,最终得到的成品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排出并输送至成品水储罐14内储存。吸附柱8至少为三根,其中两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当其中任意一根吸附柱8到达吸附饱和值时,启用第三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达到吸附饱和值的吸附柱8利用套洗装置11进行套洗步骤,套洗步骤具体如下:1)甲醇处理: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6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吸附柱8体积50%的甲醇,甲醇为纯度为99%的工业甲醇,甲醇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顶出的吸附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回流管11-12输送至至解析塔1底部;再次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6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吸附柱8体积50%的甲醇,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的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11-3内储存;2)套洗水处理:分别进行六次套洗水处理,前两次套洗水处理通入吸附柱8内的套洗水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流速为6m3/h,所得的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其余套洗水处理通入吸附柱8内的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流速为12m3/h,所得的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套洗罐11-2内以备下次套洗水处理使用;2)套洗水处理中分别进行六次套洗水处理,具体为:由一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6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得到一次套洗废液,一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二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6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得到二次套洗废液,二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三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2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得到三次套洗废液,三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一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四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2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得到四次套洗废液,四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二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五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2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得到五次套洗废液,五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三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六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2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0%,得到六次套洗废液,六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四次套洗罐11-2内储存。3)再生溶剂的回收利用:废醇储罐内的液体以1.5m3/h的速度输送至精馏塔11-4,精馏条件控制为精馏塔11-4塔顶温度为64.2℃、塔底温度为97℃,精馏所得的甲醇用于下次1)甲醇处理使用,精馏塔11-4内的残余物经焚烧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对靛蓝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得到氨水、再生成品水,而不产生需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不但提高了靛蓝生产废水的处理量,而且通过处理得到了氨水可以经处理后外销或自用,得到的再生成品水可直接回用至靛蓝生产系统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极大的解决了靛蓝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保问题,也极大的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打破了靛蓝生产废水制约靛蓝生产产量的限制;将本实施例中所得的再生成品水用于靛蓝生产系统中,所得的靛蓝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750-2006)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检测表明利用本实施例所得的再生成品水用于靛蓝生产系统中所得的靛蓝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750-2006)中对于靛蓝产品的质量要求,靛蓝产品品质数据如表1所示。表1靛蓝产品质量数据实施例3:利用实施例1进行的靛蓝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系统准备:启动吸收塔4,向吸收塔4内注入占其体积65%的液体,启动循环泵5,使吸收塔4内液体在塔顶与塔底之间形成循环,使解析塔1、气液分离设备3、吸收塔4内部压力-0.7MPa,然后启动解析塔1和气液分离设备3;(2)解析:(1)系统准备完成后,将解析塔1内部压力控制在-0.7MPa、塔顶温度控制在55℃、蒸汽压力控制在0.7MPa,向解析塔1内通入温度30℃的靛蓝生产废水,靛蓝生产废水的输送量为25m3/h,将解析塔1内的液位控制在1100mm,解析处理后,靛蓝生产废水中的氨氮物质由解析塔1的塔顶排出,经解析塔冷凝器2冷却后得到冷却氨氮物,冷却氨氮物进入气液分离设备3中,靛蓝生产废水的其余部分落入解析塔1的塔底,得到待处理液,待处理液通过吸附泵7由吸附柱8底部泵送至吸附柱8内;(3)气液分离:(2)解析完成后,冷却氨氮物输送至气液分离设备3中进行分离,将气液分离设备3内部压力控制在-0.7MPa,分离所得气体物质通过吸收塔冷凝器6进入吸收塔4内,分离所得液体物质通过回流泵12一部分回流至解析塔1内、另一部分泵送至吸收塔4内;(4)吸收:(3)气液分离完成后,泵送至吸收塔4内的液体物质经吸收得到氨水,氨水通过吸收塔4的溢流口输送至氨水储罐13内储存;(5)吸附:(2)解析完成后,吸附柱8对泵送至其内的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通入吸附柱内的待处理液温度为30℃,待处理液的输送量为25m3/h,最终得到的成品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排出并输送至成品水储罐14内储存。(5)吸附中,吸附柱8至少为三根,其中两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当其中任意一根吸附柱8到达吸附饱和值时,启用第三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达到吸附饱和值的吸附柱8利用套洗装置11进行套洗步骤,套洗步骤具体如下:1)甲醇处理: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8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吸附柱8体积60%的甲醇,甲醇为纯度为99%的工业甲醇,甲醇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顶出的吸附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回流管11-12输送至至解析塔1底部;再次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8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吸附柱8体积60%的甲醇,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的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11-3内储存;2)套洗水处理:至少分别进行六次套洗水处理,前两次套洗水处理通入吸附柱8内的套洗水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流速为8m3/h,所得的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其余套洗水处理通入吸附柱8内的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流速为15m3/h,所得的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套洗罐11-2内以备下次套洗水处理使用;2)套洗水处理中分别进行六次套洗水处理,具体为:由一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8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得到一次套洗废液,一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二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8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得到二次套洗废液,二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三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5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得到三次套洗废液,三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一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四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5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得到四次套洗废液,四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二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五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5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得到五次套洗废液,五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三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六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5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65%,得到六次套洗废液,六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四次套洗罐11-2内储存。3)再生溶剂的回收利用:废醇储罐内的液体以2.0m3/h的速度输送至精馏塔11-4,精馏条件控制为精馏塔11-4塔顶温度为64.7℃、塔底温度为97.5℃,精馏所得的甲醇用于下次1)甲醇处理使用,精馏塔11-4内的残余物经焚烧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对靛蓝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得到氨水、再生成品水,而不产生需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不但提高了靛蓝生产废水的处理量,而且通过处理得到了氨水可以经处理后外销或自用,得到的再生成品水可直接回用至靛蓝生产系统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极大的解决了靛蓝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保问题,也极大的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打破了靛蓝生产废水制约靛蓝生产产量的限制;将本实施例中所得的再生成品水用于靛蓝生产系统中,所得的靛蓝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750-2006)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检测表明利用本实施例所得的再生成品水用于靛蓝生产系统中所得的靛蓝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750-2006)中对于靛蓝产品的质量要求,靛蓝产品品质数据如表2所示。表2靛蓝产品质量数据实施例4:利用实施例1进行的靛蓝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系统准备:启动吸收塔4,向吸收塔4内注入占其体积70%的液体,启动循环泵5,使吸收塔4内液体在塔顶与塔底之间形成循环,使解析塔1、气液分离设备3、吸收塔4内部压力-0.8MPa,然后启动解析塔1和气液分离设备3;(2)解析:(1)系统准备完成后,将解析塔1内部压力控制在-0.8MPa、塔顶温度控制在57℃、蒸汽压力控制在0.9MPa,向解析塔1内通入温度25℃的靛蓝生产废水,靛蓝生产废水的输送量为40m3/h,将解析塔1内的液位控制在1300mm,解析处理后,靛蓝生产废水中的氨氮物质由解析塔1的塔顶排出,经解析塔冷凝器2冷却后得到冷却氨氮物,冷却氨氮物进入气液分离设备3中,靛蓝生产废水的其余部分落入解析塔1的塔底,得到待处理液,待处理液通过吸附泵7由吸附柱8底部泵送至吸附柱8内;(3)气液分离:(2)解析完成后,冷却氨氮物输送至气液分离设备3中进行分离,将气液分离设备3内部压力控制在-0.8MPa,分离所得气体物质通过吸收塔冷凝器6进入吸收塔4内,分离所得液体物质通过回流泵12一部分回流至解析塔1内、另一部分泵送至吸收塔4内;(4)吸收:(3)气液分离完成后,泵送至吸收塔4内的液体物质经吸收得到氨水,氨水通过吸收塔4的溢流口输送至氨水储罐13内储存;(5)吸附:(2)解析完成后,吸附柱8对泵送至其内的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通入吸附柱内的待处理液温度为25℃,待处理液的输送量为40m3/h,最终得到的成品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排出并输送至成品水储罐14内储存。(5)吸附中,吸附柱8至少为三根,其中两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当其中任意一根吸附柱8到达吸附饱和值时,启用第三根吸附柱8对待处理液进行吸附处理,达到吸附饱和值的吸附柱8利用套洗装置11进行套洗步骤,套洗步骤具体如下:1)甲醇处理: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1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吸附柱8体积70%的甲醇,甲醇为纯度为99%的工业甲醇,甲醇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顶出的吸附处理后的液体通过回流管11-12输送至至解析塔1底部;再次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1m3/h的速度向其内输送占吸附柱8体积70%的甲醇,经吸附柱8处理后得到的甲醇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11-3内储存;2)套洗水处理:至少分别进行六次套洗水处理,前两次套洗水处理通入吸附柱8内的套洗水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流速为11m3/h,所得的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其余套洗水处理通入吸附柱8内的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流速为20m3/h,所得的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套洗罐11-2内以备下次套洗水处理使用;2)套洗水处理中分别进行六次套洗水处理,具体为:由一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1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一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得到一次套洗废液,一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二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11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二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得到二次套洗废液,二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废醇储罐内储存;由三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20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三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得到三次套洗废液,三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一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四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20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四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得到四次套洗废液,四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二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五次套洗罐11-2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20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五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得到五次套洗废液,五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三次套洗罐11-2内储存;由六次套洗罐11-2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由吸附柱8的顶部以20m3/h的速度进入吸附柱8,输送的六次套洗水的体积为吸附柱8体积的70%,得到六次套洗废液,六次套洗废液由吸附柱8底部排放至四次套洗罐11-2内储存。3)再生溶剂的回收利用:废醇储罐内的液体以2.5m3/h的速度输送至精馏塔11-4,精馏条件控制为精馏塔11-4塔顶温度为65.2℃、塔底温度为98℃,精馏所得的甲醇用于下次1)甲醇处理使用,精馏塔11-4内的残余物经焚烧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对靛蓝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得到氨水、再生成品水,而不产生需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不但提高了靛蓝生产废水的处理量,而且通过处理得到了氨水可以经处理后外销或自用,得到的再生成品水可直接回用至靛蓝生产系统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极大的解决了靛蓝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保问题,也极大的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打破了靛蓝生产废水制约靛蓝生产产量的限制;将本实施例中所得的再生成品水用于靛蓝生产系统中,所得的靛蓝产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750-2006)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检测表明利用本实施例所得的再生成品水用于靛蓝生产系统中所得的靛蓝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750-2006)中对于靛蓝产品的质量要求,靛蓝产品品质数据如表3所示。表3靛蓝产品质量数据实施例5:一、系统运行数据对比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例4为满负荷运行状态,以实施例4为试验组,靛蓝生产废水经试验组处理后,产生的成品水(即水质满足回用至靛蓝生产系统要求的水)、副产氨水;以传统靛蓝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所述)为对照组,对照组处理方法为:靛蓝生产废水在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内依次经过曝气、过滤、pH调节、生化等步骤处理后,由对照组产生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两组同时对相同规模的靛蓝生产废水进行处理,靛蓝生产废水生成量为960m3/d,对靛蓝生产废水处理量、处理后所得成品水的数量及水质、副产氨水的产量及销售利润、处理后产生废水量等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两组对比结果项目对照组试验组2靛蓝生产废水处理量600m3/d960m3/d所得成品水数量0900m3/d所得成品水水质/合格副产氨水产量020m3副产氨水销售利润010000元由表4可知,本发明可对靛蓝生产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得到氨水、再生成品水,而不产生需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不但提高了靛蓝生产废水的处理量,而且通过处理得到了氨水可以经处理后外销或自用,得到的再生成品水可直接回用至靛蓝生产系统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极大的解决了靛蓝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保问题,也极大的缓解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压力,打破了靛蓝生产废水制约靛蓝生产产量的限制;将本实施例中所得的再生成品水用于靛蓝生产系统中二、吸附柱再生数据对比以本发明实施例4为试验组,以吸附柱常规再生方法为对照组,吸附柱常规再生方法为:先向吸附柱内加入同等吸附柱体积的甲醇,然后利用至少六倍吸附柱体积的工业水进行洗涤;同时对体积为12m3的吸附柱进行再生处理,甲醇市售价格按3000元/吨计,试验组由于对再生溶剂进行了回收利用,每次吸附柱再生需要运行精馏塔11-4,因此产生了电耗和蒸汽消耗,电价格按0.36元/kW·h计,蒸汽价格按128元/吨计;同时,无论吸附柱常规再生方法或是本发明,其利用工业水洗涤(即套洗)均采用工业循环水,因此套洗过程中均视为不产生费用;两组的对比数据如表5所示:表5两组再生处理对比数据项目对照组试验组甲醇消耗量/t9.480.15甲醇消耗成本/元28440450电耗量/kW·h/144电耗成本/元/51.84蒸汽消耗量/t/20蒸汽消耗成本/元/2560总成本2396403061.84由表5可知,由于吸附柱8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醇通过精馏处理再生,并回用至吸附柱8再生处理中,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吸附柱8再生处理的成本;同时,吸附再生系统配有备用吸附柱8,实现了吸附柱8的在线再生处理,使得靛蓝生产废水处理可持续进行,有利于靛蓝生产过程的持续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