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7547发布日期:2018-11-30 23:5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对生活污水净化作业时,往往需要通过净化设备对污水进行厌氧反应、缺氧反应、好氧反应及mbr生物反应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运行,方可实现对生活污水净化作业的目的,但在实际污水净化作业中,用于对污水进行厌氧反应、缺氧反应、好氧反应及mbr生物反应的处理设备往往均为相对独立的运行设备,虽然可以满足对生活污水净化作业的需要,但设备结构相对较大且复杂,运行自动化及集成化程度低,从而一方面造成对生活污水净化作业的工作效率低下,设备建设、维护成本高,对生活污水处理运行场地适应能力差,同时也造成了当前的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故障排除的工作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及维护成本均相对较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和运行自动化程度,极大的简化了污水净化设备的设备结构,在提高设备对安装场地及使用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另有助于提高污水净化设备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的便捷性,并降低日常维护及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不同类型的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作业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设备进行污水净化作业的工作效率和污水净化作业的灵活性,以满足对不同类型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作业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包括承载龙骨、净化罐、增压泵、排水泵、引流管及控制电路,净化罐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并通过滑槽与承载龙骨内表面滑动连接,净化罐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设进水口,下端面设出水口,进水口通过导流管与增压泵相互连通,增压泵通过滑轨安装在承载龙骨外表面,净化罐内均布若干隔板,并通过隔板将净化罐自上而下分为厌氧反应段、缺氧反应段、好氧反应段、mbr生物反应段,其中厌氧反应段通过引流管分别与进水口和缺氧反应段相互连通,缺氧反应段通过引流管与好氧反应段相互连通,好氧反应段通过引流管与mbr生物反应段相互连通,mbr生物反应段通过引流管分别与回流泵和出水口相互连通,其中回流泵通过引流管与厌氧反应段相互连通,出水口通过导流管与排水泵相互连通,引流管均通过定位扣安装在净化罐内表面,且引流管轴线与净化罐轴线平行分布,回流泵位于净化罐内,并安装在净化罐底部,排水泵安装在净化罐底部外表面,控制电路安装在承载龙骨外表面并分别与增压泵、排水泵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龙骨外表面这至少两条导向滑轨,所述的导向滑轨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龙骨外表面铰接,且导向滑轨与承载龙骨外表面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槽与承载龙骨轴线平行分布,并环绕承载龙骨轴线均布在承载龙骨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净化罐内侧面上均布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机构和至少两条电加热丝,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和电加热丝环绕净化罐轴线间隔分布,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和电加热丝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厌氧反应段、缺氧反应段、好氧反应段、mbr生物反应段均通过导气管与至少一个气泵和至少一个排气阀相互连通,所述的气泵和排气阀相互并联,通过滑轨与承载龙骨外表面连接,且所述的气泵和排气阀均位于净化罐外并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单片机为基础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设至少也一个口通讯端子、显示器和操作键盘,所述的串口通讯端子、显示器和操作键盘均嵌于承载龙骨外表面。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和运行自动化程度,极大的简化了污水净化设备的设备结构,在提高设备对安装场地及使用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另有助于提高污水净化设备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的便捷性,并降低日常维护及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不同类型的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作业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设备进行污水净化作业的工作效率和污水净化作业的灵活性,以满足对不同类型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作业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包括承载龙骨1、净化罐2、增压泵3、排水泵4、回流泵7、引流管5及控制电路6,净化罐2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1内并通过滑槽8与承载龙骨1内表面滑动连接,净化罐2为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设进水口9,下端面设出水口10,进水口8通过导流管11与增压泵3相互连通,增压泵3通过滑轨12安装在承载龙骨1外表面,净化罐2内均布若干隔板13,并通过隔板13将净化罐2自上而下分为厌氧反应段101、缺氧反应段102、好氧反应段103、mbr生物反应段104,其中厌氧反应段101通过引流管分别与进水口9和缺氧反应段102相互连通,缺氧反应段102通过引流管与好氧反应段103相互连通,好氧反应段103通过引流管与mbr生物反应段104相互连通,mbr生物反应段104通过引流管分别与回流泵7和出水口10相互连通,其中回流泵7通过引流管与厌氧反应段101相互连通,通过出水口10导流管11与排水泵4相互连通,引流管5均通过定位扣21安装在净化罐2内表面,且引流管5轴线与净化罐2轴线平行分布,回流泵7位于净化罐2内,并安装在净化罐2底部,排水泵4安装在净化罐底部外表面,控制电路6安装在承载龙骨1外表面并分别与增压泵3、排水泵4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龙骨1外表面这至少两条导向滑轨14,所述的导向滑轨14通过转台机构15与承载龙骨1外表面铰接,且导向滑轨14与承载龙骨1外表面平行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槽7与承载龙骨1轴线平行分布,并环绕承载龙骨1轴线均布在承载龙骨1内侧面上

,所述的净化罐2内侧面上均布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机构16和至少两条电加热丝17,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16和电加热丝17环绕净化罐2轴线间隔分布,且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16和电加热丝17均与控制电路6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厌氧反应段101、缺氧反应段102、好氧反应段103、mbr生物反应段104均通过导气管20与至少一个气泵18和至少一个排气阀19相互连通,所述的气泵18和排气阀19相互并联,通过滑轨11与承载龙骨1外表面连接,且所述的气泵18和排气阀19均位于净化罐2外并与控制电路6电气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单片机为基础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设至少也一个口通讯端子、显示器和操作键盘,所述的串口通讯端子、显示器和操作键盘均嵌于承载龙骨外表面。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用于生活污水净化作业的净化罐容积及数量进行确定,然后根据净化罐确定承载龙骨尺寸,然后对承载龙骨、净化罐、增压泵、排水泵、引流管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最后将承载龙骨通过导向滑轨安装到指定工作位置,再将净化罐的进水口与外部生活污水水源连通,将净化罐的出水口与外部生活污水排放水路系统连通,将控制电路与外部供电电源电气连接,即可完成本发明的装配备用。

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首先由增压泵将外部的生活污水水源处的污水通过净化罐的进水口输送到净化罐内,并通过其中一条引流管自上而下依次流经厌氧反应段、缺氧反应段、好氧反应段、mbr生物反应段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另可将mbr生物反应段处的污水根据使用需要,一方面通过排水泵从出水口直接排出,另一方面通过回流泵再次返回到厌氧反应段进行循环净化处理,即可完成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目的。

在进行净化作业时,一方面可通过半导体制冷机构和电加热丝对厌氧反应段、缺氧反应段、好氧反应段、mbr生物反应段进行分段调温,另一方面通过气泵18和排气阀调节厌氧反应段、缺氧反应段、好氧反应段、mbr生物反应段内的氧气含量,从而达到提高污水处理作业的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和运行自动化程度,极大的简化了污水净化设备的设备结构,在提高设备对安装场地及使用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另有助于提高污水净化设备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的便捷性,并降低日常维护及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满足对不同类型的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作业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设备进行污水净化作业的工作效率和污水净化作业的灵活性,以满足对不同类型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净化处理作业的目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