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0113发布日期:2019-01-18 23:3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河道已演变为黑臭河道。在我国许多城市,河道有机污染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城市污水直排河道,流经城镇河段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均成为我国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

河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原因:

1)河流周围经济发展和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也大量增加,对排入河内的有机物的承载能力和自洁能力降低。

2)河流周围的工业企业、养殖企业和城市生活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排到河里,导致河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河水中水生植物过度生长,造成水中含氧量降低,使水腐败变质。

3)河水的水流动性差,水中的营养物质富集,水的含氧量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被水中的营养物质消耗而更低。含氧量的降低,反过来促进水中的厌氧性生物的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水质富营养化,最后变成一潭死水。

4)排入河流中废水、污水所含的有机污染物长期沉积,在河底形成淤泥。当夏天遇到天气炎热、日光长时间照射,水温升高时,河底淤泥分解,并释放出大量氨、氮等富营养化物质,使河水中的微生物、藻类等各种有机物大量繁殖,河水质急剧恶化,造成突发性水污染,严重影响河周围企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

传统的河水污染治理,常采用调水引流、机械打捞、种植水草、养鱼、微生物投入等,上述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效果不明显、处理费用高、治标不治本等弱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絮凝效果好且通过多层次的滤网进行过滤使得河水得到净化的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和梯形支架;所述的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底座顶部设有回收口;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支架内从上至下设有絮凝剂加药装置、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并分别通过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依次连接;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分别通过两侧的连接杆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的第二过滤箱和底座通过第三管件连通;所述的第一管件和第三管件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第一过滤箱侧边连接设有入水管;所述的第二过滤箱侧边连接设有出水管。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包括方形的盒体、注药口和搅拌机构;所述的盒体的顶部设有注药口;所述的搅拌结构包括电机、转轴和搅拌桨;所述的搅拌桨包括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且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分别设于转轴的中部两侧和底部两侧。通过上述方式,絮凝剂通过搅拌机构搅拌,防止絮凝剂浑浊沉底,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使得搅拌均匀,经过搅拌均匀的絮凝剂有助于与河水充分反应。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电机外侧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吸热层和隔音层;所述的吸热层为铜板;所述的铜板两侧设有引热铜棒;所述的引热铜棒穿出隔音层且折弯穿过盒体顶部延伸至盒体内;所述的隔音层为铝板和棉花。通过上述方式,电机转动散发出热量,热量通过铜板吸收通过引热铜棒引热至盒体内的絮凝剂,加热絮凝剂,提高反应物絮凝剂的温度,有助于与河水进一步加快反应,电机发出的声音通过铝板和棉花吸收实现隔音。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一过滤箱内设有沙石滤网和第一推杆;所述的第一过滤箱外侧设有清理口;所述的清理口设于沙石滤网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推杆设于沙石滤网下方;所述的第一推杆上设有海绵滤网。通过上述方式,沙石滤网过滤河水的杂质和絮凝剂与河水的反应物,通过打开清理口进行清理,第一推杆可以抽插在第一过滤箱内,方便清洗,第一推杆上的海绵滤网再次过滤,进一步净化河水,第一推杆插入可实现过滤,抽出第一推杆可清洗推杆上的杂质。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二过滤箱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二推杆设于活性炭过滤器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推杆上设有杀菌灭藻器。通过上方式,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杂质,第二推杆也可以抽插进入第二过滤箱内,第二推杆上的杀菌灭藻器实现灭菌灭藻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一侧还设有第四管件;所述的第四管件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管件上;所述的第四管件上设有开关。通过上述方式,第四管件通过开关,可以直接将絮凝剂引流至第二管件,从而进入第二过滤箱内,可以使得絮凝剂与河水实现进一步混合。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上分别喷涂防锈漆。通过上述方式,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上分别喷涂防锈漆避免絮凝剂腐蚀铁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河水通过入水管进入第一过滤箱内过滤,絮凝剂加药装置通过第一管件将絮凝剂引流至第一过滤箱内与河水混合反应,第一过滤箱过滤部分已反应的物质,河水通过第二管件引流至第二过滤箱再次过滤,最后得到干净的河水通过出水管流回河流中;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过滤杂质和反应物抽出并注入回收口进入底座,可继续回收利用。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梯形的支架连接絮凝剂加药装置、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结构新颖,容易制作生产,通过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实现多次的过滤,有效的净化河水的杂质。

2、本发明通过利用电机的热量回收加热盒体内的絮凝剂,提高了絮凝剂的温度,使得与河水反应快速。

3.本发明通过底座回收杂质和反应物,再次回收利用,提高可循环利用。

4.本发明结构简单,净化河水效果好,处理费用低,容易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以及相对应的名称:

1-底座,2-回收口,3-支架,4-连接杆,5-进水管,6-絮凝剂加药装置,7-注药口,8-隔音层,9-吸热层,10-电机,11-铜棒,12-转轴,13-搅拌桨,14-第一管件,15-第四管件,16-第一过滤箱,17-沙石滤网,18-第一推杆,19-第二过滤箱,20-活性炭过滤器,21-第二推杆,22-出水管,23-第二管件,24-第三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河水净化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1和梯形支架3;所述的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底座1顶部设有回收口2;所述的支架3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支架3内从上至下设有絮凝剂加药装置6、第一过滤箱16和第二过滤箱19,并分别通过第一管件14和第二管件23依次连接;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6、第一过滤箱16和第二过滤箱19分别通过两侧的连接杆4连接在支架3上;所述的第二过滤箱19和底座1通过第三管件24连通;所述的第一管件14和第三管件24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第一过滤箱16侧边连接设有入水管5;所述的第二过滤箱19侧边连接设有出水管22。

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6包括方形的盒体、注药口7和搅拌机构;所述的盒体的顶部设有注药口7;所述的搅拌结构包括电机10、转轴12和搅拌桨13;所述的搅拌桨13包括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且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分别设于转轴12的中部两侧和底部两侧。

所述的电机10外侧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吸热层9和隔音层8;所述的吸热层9为铜板;所述的铜板两侧设有引热铜棒11;所述的引热铜棒11穿出隔音层8且折弯穿过盒体顶部延伸至盒体内;所述的隔音层8为铝板和棉花。

所述的第一过滤箱16内设有沙石滤网17和第一推杆18;所述的第一过滤箱16外侧设有清理口;所述的清理口设于沙石滤网17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推杆18设于沙石滤网17下方;所述的第一推杆18上设有海绵滤网。

所述的第二过滤箱19内设有活性炭过滤器20和第二推杆21;所述的第二推杆21设于活性炭过滤器20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推杆21上设有杀菌灭藻器。

所述的絮凝剂加药装置6一侧还设有第四管件15;所述的第四管件15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管件23上;所述的第四管件15上设有开关。

所述的叶片状铁片和方形板铁片上分别喷涂防锈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河水通过入水管5进入第一过滤箱16内过滤,絮凝剂加药装置6通过搅拌桨14将絮凝剂引流至第一过滤箱16内与河水混合反应,第一过滤箱16过滤部分已反应的物质,河水通过第二管件23引流至第二过滤箱19再次过滤,最后得到干净的河水通过出水管22流回河流中;第一过滤箱16和第二过滤箱19过滤杂质和反应物抽出并注入回收口2进入底座1,回收利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