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6986发布日期:2019-02-01 19:2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大超过了水资源的储存量,进入新世纪之后,在一些原先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出现了水资源枯竭和污染的严重局面。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高达1050亿立方米,而这些污水的处理率还不到50%,因此,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那么,我们就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分析,找出正确的方法,推动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生物处理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随着该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对其生物反应和净化机理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生物处理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形成了改进的生物处理法a/o法,a/o法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以外,还具有一定脱氮除磷的功能。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为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段处理时,可提高污水中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可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者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好氧段,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4+氧化成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缺氧段,异养菌的反硝化作用将还原成分子态氮气(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a/o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污泥膨胀。污泥膨胀的主要表现为污泥结构松散,沉淀压缩性能差,sv值增大,二次沉淀池难以固液分离,导致大量污泥流失,出水浑浊,回流污泥浓度低,有时还伴随大量的泡沫产生,直接影响着整个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调查显示,90%以上的污泥膨胀都是由丝状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丝状菌污泥膨胀不仅影响出水水质,其过度繁殖也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严重危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现有技术公开过一种工艺,通过缺氧段和好氧段的交替设置三次,有助于硝化和反硝化的同步进行,以及短程硝化的进行,大大提高了污水的降解效率,还减少了污泥量的产生,降低后续污泥处理成本。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工艺,特别是充分利用生物对于水体氮磷钾的处理,结合地方优势繁殖物种,处理污水的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过滤:

将污水经孔径3-5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再用孔径0.3-0.5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按照质量比100:0.5在滤后的污水中加入吸附剂混合,在富养空气下搅拌30-50min;所述吸附剂由质量比为11:4的纳米活性炭、纳米锗石粉混合而成;所述富养空气中氧含量为25%,二氧化碳含量为30%;

(2)水生植物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好的污水流入水葫芦培养池,池中水葫芦种植密度为50-80株/m2,经水葫芦吸附10-15天,再流入水稗草培养池培养2-4周;所述水稗草株高20-30cm,栽培密度为80-150株/m2,所述水稗草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为:将10-20份黄金石、30-50份钾长石、20-30份磷铁矿粉碎为粒度0.1-0.3cm的粉末,与50-80份草炭土、200-300份河沙、300-500份炉灰、200-300份鱼塘淤泥混合均匀;

(3)潮湿植物吸附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的污水流入酸模叶蓼栽培园处理3-5周,所述酸模叶蓼高度为20-50cm,种植密度为100-200株/m2,所述栽培池中栽培基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与下层的体积比为3:2,上层由以下质量份的物质制作而成:竹叶100-120份、松针50-80份、核桃叶50-80份、核桃壳30-50份、花生壳60-80份、茶树枝叶100-200份、膨润土30-50份、30-50份腐殖酸、800-1000份园土混合均匀,得到基料,用0.3%的em菌混合液将基料水分含量调节至75-80%,按照3-5g/kg接种蚯蚓,培养30-50天即可;下层为粒度为0.5-1.8cm的岩石,所述岩石由质量比为10:1的沉积岩和火成岩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构建em菌、蚯蚓、水葫芦、水稗草、酸模叶蓼组成的高活性生物群落,利用em菌、蚯蚓优化栽培基质,促进水葫芦、水稗草、酸模叶蓼的快速生长,大量吸收生物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其过滤效果高,成本低,所用植物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种,操作简便。

本发明中选用的栽培基质吸附效果好,透水透气性良好,可以吸收生活污水中的不溶性颗粒,还能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过滤:

将污水经孔径3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再用孔径0.3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按照质量比100:0.5在滤后的污水中加入吸附剂混合,在富养空气下搅拌30min;所述吸附剂由质量比为11:4的纳米活性炭、纳米锗石粉混合而成;所述富养空气中氧含量为25%,二氧化碳含量为30%;

(2)水生植物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好的污水流入水葫芦培养池,池中水葫芦种植密度为50株/m2,经水葫芦吸附10天,再流入水稗草培养池培养2周;所述水稗草株高20cm,栽培密度为80株/m2,所述水稗草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为:将10份黄金石、30份钾长石、20份磷铁矿粉碎为粒度0.1cm的粉末,与50份草炭土、200份河沙、300份炉灰、200份鱼塘淤泥混合均匀;

(3)潮湿植物吸附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的污水流入酸模叶蓼栽培园处理3周,所述酸模叶蓼高度为20cm,种植密度为100株/m2,所述栽培池中栽培基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与下层的体积比为3:2,上层由以下质量份的物质制作而成:竹叶100份、松针50份、核桃叶50份、核桃壳30份、花生壳60份、茶树枝叶100份、膨润土30份、30份腐殖酸、800份园土混合均匀,得到基料,用0.3%的em菌混合液将基料水分含量调节至75%,按照3g/kg接种蚯蚓,培养30天即可;下层为粒度为0.5cm的岩石,所述岩石由质量比为10:1的沉积岩和火成岩混合而成。

实施例2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过滤:

将污水经孔径5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再用孔径0.5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按照质量比100:0.5在滤后的污水中加入吸附剂混合,在富养空气下搅拌50min;所述吸附剂由质量比为11:4的纳米活性炭、纳米锗石粉混合而成;所述富养空气中氧含量为25%,二氧化碳含量为30%;

(2)水生植物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好的污水流入水葫芦培养池,池中水葫芦种植密度为80株/m2,经水葫芦吸附15天,再流入水稗草培养池培养4周;所述水稗草株高30cm,栽培密度为150株/m2,所述水稗草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为:将20份黄金石、50份钾长石、30份磷铁矿粉碎为粒度0.3cm的粉末,与80份草炭土、300份河沙、500份炉灰、300份鱼塘淤泥混合均匀;

(3)潮湿植物吸附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的污水流入酸模叶蓼栽培园处理4周,所述酸模叶蓼高度为50cm,种植密度为200株/m2,所述栽培池中栽培基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与下层的体积比为3:2,上层由以下质量份的物质制作而成:竹叶120份、松针80份、核桃叶80份、核桃壳50份、花生壳80份、茶树枝叶200份、膨润土50份、50份腐殖酸、1000份园土混合均匀,得到基料,用0.3%的em菌混合液将基料水分含量调节至80%,按照5g/kg接种蚯蚓,培养50天即可;下层为粒度为1.8cm的岩石,所述岩石由质量比为10:1的沉积岩和火成岩混合而成。

实施例3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过滤:

将污水经孔径4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再用孔径0.4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按照质量比100:0.5在滤后的污水中加入吸附剂混合,在富养空气下搅拌40min;所述吸附剂由质量比为11:4的纳米活性炭、纳米锗石粉混合而成;所述富养空气中氧含量为25%,二氧化碳含量为30%;

(2)水生植物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好的污水流入水葫芦培养池,池中水葫芦种植密度为77株/m2,经水葫芦吸附14天,再流入水稗草培养池培养3周;所述水稗草株高25cm,栽培密度为90株/m2,所述水稗草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为:将15份黄金石、35份钾长石、25份磷铁矿粉碎为粒度0.2cm的粉末,与70份草炭土、250份河沙、440份炉灰、260份鱼塘淤泥混合均匀;

(3)潮湿植物吸附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的污水流入酸模叶蓼栽培园处理5周,所述酸模叶蓼高度为44cm,种植密度为150株/m2,所述栽培池中栽培基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与下层的体积比为3:2,上层由以下质量份的物质制作而成:竹叶110份、松针77份、核桃叶77份、核桃壳44份、花生壳77份、茶树枝叶133份、膨润土44份、44份腐殖酸、990份园土混合均匀,得到基料,用0.3%的em菌混合液将基料水分含量调节至78%,按照4g/kg接种蚯蚓,培养44天即可;下层为粒度为1.5cm的岩石,所述岩石由质量比为10:1的沉积岩和火成岩混合而成。

对比例1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过滤:

将污水经孔径3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再用孔径0.3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按照质量比100:0.5在滤后的污水中加入吸附剂混合,在富养空气下搅拌30min;所述吸附剂由质量比为11:4的纳米活性炭、纳米锗石粉混合而成;所述富养空气中氧含量为25%,二氧化碳含量为30%;

(2)水生植物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好的污水流入水葫芦培养池,池中水葫芦种植密度为50株/m2,经水葫芦吸附45天。

对比例2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过滤:

将污水经孔径5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再用孔径0.5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按照质量比100:0.5在滤后的污水中加入吸附剂混合,在富养空气下搅拌50min;所述吸附剂由质量比为11:4的纳米活性炭、纳米锗石粉混合而成;所述富养空气中氧含量为25%,二氧化碳含量为30%;

(2)水生植物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好的污水流入水葫芦培养池,池中水葫芦种植密度为80株/m2,经水葫芦吸附15天,再流入水稗草培养池培养8周;所述水稗草株高30cm,栽培密度为150株/m2,所述水稗草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为:将20份黄金石、50份钾长石、30份磷铁矿粉碎为粒度0.3cm的粉末,与80份草炭土、300份河沙、500份炉灰、300份鱼塘淤泥混合均匀。

对比例3

一种生态集成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过滤:

将污水经孔径4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再用孔径0.4cm的金属过滤网过滤,按照质量比100:0.5在滤后的污水中加入吸附剂混合,在富养空气下搅拌40min;所述吸附剂由质量比为11:4的纳米活性炭、纳米锗石粉混合而成;所述富养空气中氧含量为25%,二氧化碳含量为30%;

(2)水生植物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好的污水流入水葫芦培养池,池中水葫芦种植密度为77株/m2,经水葫芦吸附14天,再流入水稗草培养池培养3周;所述水稗草株高25cm,栽培密度为90株/m2,所述水稗草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为:将15份黄金石、35份钾长石、25份磷铁矿粉碎为粒度0.2cm的粉末,与70份草炭土、250份河沙、440份炉灰、260份鱼塘淤泥混合均匀;

(3)潮湿植物吸附处理:

将上一步骤处理的污水流入酸模叶蓼栽培园处理5周,所述酸模叶蓼高度为44cm,种植密度为150株/m2,所述栽培池中栽培基质为种植园细土。

试验结果

实施例1-3、对比例1-3中的生活废水进水指标为cod784.69-811.35mg/l;氨氮69.37-79.18mg/l;bod5127.27-147.59mg/l。出水水质监测如下:

由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处理的生活污水效率高,实施例1-3出水水质极高,对比例1-2水质净化效果差,对比例3净化效果优于对比例1-2,但是与实施例1-3差距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