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0753发布日期:2019-01-16 07:3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医疗污水是指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业病院以及其他类型医院向自然环境或城市管道排放的污水,其水质随不同的医院性质、规模和其所在地区而异,医院污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为:病原体(寄生虫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机物、漂浮及悬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液日益增大,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医疗污水是中国污水主要来源之一,现有的医疗污水主要处理方法为沉淀与消毒,我国常用的消毒剂为液氯,但是容易消毒不完全并且消毒效率较低,同时在消毒完成后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造成排放的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和消毒效率,减少消毒完成后产生的二次污染,使医疗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的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过滤处理: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2)絮凝沉淀: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3)水解酸化处理: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0-15%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5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4)深度氧化处理: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3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5)消毒处理: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6)检测排放: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所述步骤(2)中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比例为1:1-2:1。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比例为1.4:1。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环保型微生物等对医疗污水进行处理,不仅可以使医疗污水的絮凝效果提高,使絮凝效果>93.4%,还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和消毒效率,使医疗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降低,同时可以减少消毒完成后产生的二次污染,使医疗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2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4: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3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8: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4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2: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5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4: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0%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6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4: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5%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7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4: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8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4: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5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9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4: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实施例10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1.4:1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的混合物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3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对比例1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对比例2首先将所需要排放的医疗污水汇集并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微生物絮凝剂投入医疗废水中,使医疗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导入水解酸化池内,并向水解酸化池中加入13%的含有水解酸化菌的水解酸化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4.6h,控制池内上升速度为1.3-1.5m/h,向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中通入臭氧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臭氧投加速率为2.4mg/l·min,臭氧与污水充分反应30min,使用紫外线进行医疗污水杀菌处理,并调整紫外线平均照射剂量为300j/m2,对处理完成后的医疗污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即可。对比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医疗污水处理的效果,得到如下结果:絮凝效果水解酸化处理效果深度氧化处理程度cod实施例196.4%--57mg/l实施例298.3%93.8%99.8%45mg/l实施例395.7%--49mg/l实施例493.4%--47mg/l实施例5-92.3%-49mg/l实施例6-89.9%-51mg/l实施例7-87.8%-50mg/l实施例8-93.8%-49mg/l实施例9--92.7%52mg/l实施例10--99.8%46mg/l对比例162.3%--82mg/l对比例257.9%--79mg/l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的一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所处理的医疗污水,其中絮凝效果>93.4%,并且通过水解酸化处理将污水中的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并通过深度氧化处理和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并且可以使得到处理的医疗污水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