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7435发布日期:2019-02-15 22:4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污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现阶段我国城市河道治理方面已经大有改善,但河道岸边污水不规则排放仍不能完全杜绝,且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选择就近河道进行污水排放的情况非常普遍。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一级或二级出水中,同样存在大量的氮磷,污染物浓度仍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随着城市污水量增大,更多的河道不可避免地成为接受污水排放的水体,目前有采用岸边处理一体化设备,河道内布设人工湿地系统,岸边一体化处理设备占用岸边用地,处理工艺复杂时一体化设备结构复杂;人工湿地技术系统易发生堵塞、占地面积大、抗冲击负荷能力差且存在植物收割处理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处理系统,采用河道内部原位净化处理污水,减少占地,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处理能力持久,实现低成本可持续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在河道岸侧污水排出口下游侧安装围隔,内部布设ehbr处理单元处理污染水体,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实现低成本、可持续运行的新型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处理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是由污水排口、ehbr处理单元、供气设备、供气管路和围隔组成的,由污水排口排出的污水,被顺岸而设立的围隔导入布设于围隔内侧的ehbr处理单元区域,经ehbr净化处理后流至下游汇入主河道水体。

进一步地,所述围隔为隔离墙,其作用在于阻止污水进入主河道,可为软性和硬质隔离材料;围隔设于河道内与污水排口侧岸平行,且有一定间隔,形成污水净化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ehbr处理单元布设于围隔与污水排口侧岸之间的通道之内,是由ehbr膜组件、生物填料、膜组件架、供气支路和尾气管路组成,所述尾气管路通过阀门控制保持ehbr膜组件中空纤维膜内腔的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ehbr处理单元内的ehbr膜组件之间通过端头串联成组件组,组件组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并固定于膜组件架上,生物填料与ehbr膜组件间隔排列并固定于膜组件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ehbr膜组件的尾气通过尾气管路返至膜组件架底部由曝气孔排入水体中,为生物填料和水体增氧。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排口排出的污水为所有非达标的污染水体,包括但不仅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污水、地表面源污染水体、初期雨水、污水处理厂排水等。

本发明的ehbr处理系统布设在河道污水排放口下游侧,河道内部布置、无河岸占地,无土建施工、工艺设备简单、氧气利用率高、无堵塞、模块化投放灵活调整布置、运维简单、成本低,实现对河道岸侧污水的原位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ehbr处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ehbr处理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ehbr处理单元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排口,2、ehbr处理单元,3、供气设备,4、供气管路,5、围隔,6、膜组件架,7、尾气管路,8、ehbr膜组件,9、生物填料,10、阀门,11、供气支管,12、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是由污水排口1、ehbr处理单元2、供气设备3、供气管路4和围隔5组成的,由污水排口1排出的污水,被顺岸而设立的围隔5导入布设于围隔5内侧的ehbr处理单元2区域,经ehbr净化处理后流至下游汇入主河道水体。

围隔5阻隔污水进入主河道流域,污水进入ehbr处理区域,且按围隔5导向流经ehbr处理区域,形成推流式行程,延长污水在ehbr处理单元2的停留时间。

ehbr处理单元2布设于围隔5与污水排口1侧岸之间的通道之内,是由ehbr膜组件8、生物填料9、膜组件架6、供气支路11和尾气管路7组成,尾气管路7通过阀门10控制保持ehbr膜组件8中空纤维膜内腔的气体压力。

ehbr处理单元2内的ehbr膜组件8之间通过端头串联成组件组,组件组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并固定于膜组件架6上,生物填料9与ehbr膜组件8间隔排列并固定于膜组件架6上。

ehbr膜组件8的尾气通过尾气管路7返至膜组件架6底部由曝气孔12排入水体中,为生物填料9和水体增氧。

供气设备3通过供气管路4和供气支管11向ehbr膜组件8进行供气,通过阀门10进行调节。

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直接将膜组件放置于河道内部,可以根据水质条件灵活调整;

(2)曝气效率高,单位体积曝气膜面积大,能耗低;

(3)膜寿命较长,无污染问题、无堵塞等现象;

(4)去除效率高,系统抗水质冲击负荷强;

(5)操作简单,容易维护。

应用实例: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0000m3/d,处理工艺为传统a/a/o活性污泥法,出水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内。在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河道下游侧布设500组ehbr处理单元,用隔离将ehbr处理单元分成5个区域,ehbr处理系统下游侧出水的水质能达到cod≤35mg/l、氨氮≤2mg/l。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河道岸侧污水排出口下游侧安装围隔,内部布设EHBR处理单元处理污染水体,处理后流至下游与主河道水流汇合。原位净化的EHBR处理系统无河岸占地,无土建施工,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堵塞、模块化投放灵活调整布置、运维简单、成本低,对河道岸侧污水原位净化处理具有很好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田忠艳;王国锋;曹翠翠;赵亚男;闫晓军;赵鹤;位红永;李海雷;唐伟;康建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之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5
技术公布日:2019.0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