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351发布日期:2019-02-22 22: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杂增氧治污的环保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城乡结合部的断头河,死水池塘,养殖鱼塘中的黑臭问题及漂浮物现象越发严重,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养殖业发展。近几年政府花大力进行整治,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人工打捞效率不高,用漂浮物自动清理船作业空间受限制,且仅能有效打捞漂浮物,不能清除悬浮污物,更不能增氧。采取药物治理,虽能在短时间内能使水质清澈见底,但由于根本上没有消除垃圾,在闷热天随时存在泥漂上浮泛滥成灾的现象,却又无法通过人工打捞。更严重的是药效还严重破坏了水中的生态平衡,造成二次污染,且对水面漂浮物也无可奈何。采用曝气法增氧治理,虽能在局部范围中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但由于此类水面的流动性差,效果不大。若增加机组装载数能耗也高,更不能清除漂浮物及水中悬浮状垃圾。采用压榨式过滤机站,虽能在机站周边局部水中除去一些悬浮污物,但由于进出水口非常接近且进水口直通,没有使处于远处的死角水有效的循环流动,并进入机站过滤,导致其成为摆设。且设备采用传统机械强压过滤投入昂贵,能耗也高,维护成本更大,也不能有效除去漂浮物,增加水体需氧量。而花巨资采用水底清污的工程,在短期内虽能改变水质,但工程复杂,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中的生态链。时间久了又会重演黑臭现象。引活水稀释,虽能改变面貌,但由于受客观环境限制,不仅耗资大,工程复杂,更容易造成污染转移,他乡受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有效清理水面漂浮物、过滤水下悬浮物,且能够对整个水体进行全面增氧的一种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柜、循环泵、连通管道、吸污器。所述污水处理柜置放于一侧的河(池)岸上,所述循环泵设置于靠近污水处理柜的岸边水中的河床(池)底部,所述吸污器设于另一侧河(池)岸边的水中。所述的连通管道依次连通处理柜、循环泵、吸污器。

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污水处理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外形呈似长方形体的框状结构,所述柜体的上面敞开,所述柜体前侧面为卸污门,卸污门可开启并能密闭,其作用为方便出卸污泥,所述柜体内靠左侧位置竖直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沿应低于柜体顶部一定距离,所述缓冲板其余三边与柜体侧板及底部封闭连接,即缓冲板左侧空间构成缓冲仓,设置缓冲仓的目的是为了使湍急的管道进水得以缓解平稳,缓冲板右侧空间构成过滤仓,所述柜体内腔距离底面一定高度位置处设置有一块平行于底面的沥水网板,沥水网板边缘密封固定于柜体内壁以及缓冲板上,用于出卸污泥前自然沥干污泥中的水份。所述沥水网板下面与柜体底面形成的空间为沥水仓。所述过滤仓内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可拆卸并可转动的滤网栅,所述滤网栅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上沿与柜体上沿平齐时,其余三个侧边与柜体的两个侧面及底部沥水网板活动密闭,过滤网栅可以随意翻动角度与拆卸,是为了出卸污泥方便,清理滤网栅的方便,所述柜体底部设有沥水阀,其作用是在作业时关闭,保持正常运行,运行结束,卸污泥前,打开使渗透在污泥中的水份通过沥水网板,沥水仓向外排放,以方便出卸污泥时含水率低,所述柜体右侧板上略低于上沿位置处开设有溢水口,所述柜体底部设有若干柜脚。

所述缓冲夹板上沿设置为锯齿形状,是为了使缓冲仓内的水能均匀分散自然溢出至过滤仓,所述若干个过滤网栅从左至右,其上面设有的网眼依次缩小,过滤网栅向前倾斜一定角度有利于被过滤网栅隔离下来的污物往下沉,过滤网栅网眼逐一缩小是为了依次有效过滤那些形几何状大小不一样的细小污物,使较细的网眼又不会被较大的污物堵塞而影响畅通自流,所述在溢水口的底沿口及两直沿口外侧位置设置有底面带滤孔的框状结构的增氧器,底面设有滤孔是为了使进入的污水成雨水状态自由落下,起增氧作用。所述增氧器的下方靠近柜体底沿的位置处设有外侧边上沿呈锯齿形的集水外溢槽,作用是聚集落水并均匀地向直接伸展至靠岸边水面溢流,以扩大落水吸氧面。所述柜体后侧板的外部在缓冲仓及过滤仓约垂直中线位置,设置有外部封闭,内壁以网孔形式与缓冲仓及过滤仓贯通,且在底部带有阀门的结水出卸器两只,分别对应缓冲仓及过滤仓,目的是在出卸污泥前把缓冲仓及过滤仓内上层的结水排除。在柜体左侧板外部靠近横向中线位置设置有若干进水管,在每只进水管的进端连接有文丘里效应器,其作用是不用消耗额外动力仅靠该器具的效应能有效地对水体进行大量补充空气增氧,也可以根据现场水质状况,备用一只增氧机,所述过滤仓底部预设有进气口。

所述文丘里效应器与循环泵的出水口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连通管末端连接有升降软管,直至吸污器,所述的连通管置放于河床(池)底部,且连通管选用轻质塑胶管,所述连通管上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相匹配的置重加固夹套,所述连通管选用轻质塑胶管,是为了安装方便。配置重加固夹套,是为了防止接头部位断裂、并使通过落水沉入水底的连通管,自然定位固定,避免漂移。所述循环泵选用单进水口、多出水口的多出口式轴流泵。采用这种国内首创的泵体结构的循环泵,主要是在于与传统的水泵相比具有在相同能耗的情况下,排水量成数位增加。

所述吸污器内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呈似圆形漏斗状的吸水咀,而吸水咀圆形状段的上半部分的外边,每间隔六分之一的圆弧面上均等地设置有三只呈似长方体形状的密闭浮箱,所述密闭浮箱顶面略高于水面,其浮力大小能承载整个吸污器的重量。所述吸污器上半部另外的三个圆弧面上设有密布的吸水咀网眼,其作用是上层能隔绝漂在水面上的形态较大的漂浮物,以防在运行时连通管堵塞,及避免循环泵被轧住,同时让浅表层的细小悬浮物随水流进入吸水咀。所述三只浮箱的下方接近吸水咀底沿的位置,均匀地设置有三只带阀口滤网的进水阀,所述浮箱上设有阀门连杆和阀门手柄,所述阀门连杆穿过浮箱后置阀门手柄于浮箱的上方,所述进水阀的作用是在水面上没有漂浮物的情况下打开启用,促进水下循环使深层次的细小悬浮物得以有效过滤。在浮箱外侧中间底边位置设置三条链锚,作用是定位,并可以使整个吸污器随水位自动升降。其下面的出水口配有升降软管,其作用是使连接着的吸污器升降灵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既能有效地收集整个水面的漂浮物,又能对整片污水进行全部“血透式”循环过滤、增氧,以有效改善水质。由于采用了自由落差溢流的结构,使该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能耗省,噪声小,无任何二次污染,无复杂传动机构,维护、卸污方便,在无人看管情况下可连续有效运转,更重要的是能使死水不留死角地循环流动,使水面漂浮物、水中悬浮物得以全部清理,水体全面增氧,使水下生态得以全面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污水处理柜的结构正示图。

图3是本发明中污水处理柜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吸污器的结构正示图。

图5是本发明中吸污器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污水处理柜1;循环泵2;连通管3;吸污器4;柜体5;卸污门6;沥水网板7;沥水仓8;缓冲夹板9;缓冲仓10;过滤仓11;过滤网栅12;溢水口13;增氧器14;外溢槽15;沥水阀16;文丘里效应器17;污水出卸器18;柜脚19;增氧机20;吸水咀21;浮箱22;吸水咀网眼23;进水阀24;阀口滤网25;阀门连杆26;阀门手柄27;链锚28;升降软管29;吸气管30;置重加固夹套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柜1、循环泵2、连通管道3、吸污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柜1置放于一侧的河(池)岸上,所述循环泵2设置于靠近污水处理柜1的岸边水中的河(池)床底部,所述吸污器4设于另一侧河(池)岸边的水中。

如图2至3所示,所述污水处理柜1包括柜体5,所述柜体5外形呈似长方形体的框状结构,所述柜体5的上面敞开,所述柜体5前侧面为卸污门6,所述柜体5内靠左侧板竖直设置有缓冲板9,所述缓冲板9上沿低于柜体5顶部有一定距离,所述缓冲板9其余三边与柜体5侧板及底板封闭连接,即缓冲板9左侧构成缓冲仓10,缓冲板9右侧构成过滤仓11,所述柜体5内腔距离底面一定高度位置处设置有一块平行于底面的沥水网板7,沥水网板7边缘固定于柜体内壁以及缓冲板9上,所述沥水网板7下面与柜体5底面形成的空间为沥水仓8,所述过滤仓11内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片可拆卸并能随意转动角度的滤网栅12,所述柜体5底部设有沥水阀16,所述柜体5的后侧板上略低于上沿位置处开设有溢水口13,所述柜体5底部设有若干柜脚19。

如图2至3所示,所述缓冲夹板9上沿为锯齿形状,所述若干片过滤网栅12从左至右,其上面设有的网眼依次缩小,所述的溢水口13的底沿口及两直沿口外侧位置设置有底面带滤孔的框状结构的增氧器14,所述增氧器14的下方靠近柜体5底沿的位置处设有外侧边上沿呈锯齿形的集水外溢槽15,所述柜体5后侧板的外部在缓冲仓10及过滤仓11约垂直中线位置,设置有外部封闭,内壁以网孔形式与缓冲仓10及过滤仓11贯通,且在底端带有阀门的结水出卸器18两只,分别对应缓冲仓10及过滤仓11,在柜体5左侧板横向中部设置有若干进水管至缓冲仓10,在每只进水管的进端连接有文丘里效应器17,所述过滤仓11底部设有进气口,并连通高出水面的增氧机。

如图4至5所示,所述吸污器4内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呈似圆形漏斗状的吸水咀21,而吸水咀21圆形状段的上半部分的外边每间隔六分之一的圆弧面上均等地设置有三只密闭浮箱22,所述密闭浮箱22顶面略高于水面,所述吸污器4的上半部另外的三个圆弧面上密布吸水咀网眼23,所述三只浮箱22的下方接近吸水咀21底沿的位置均匀地设置有三只带阀口滤网25的进水阀24,所述浮箱22上设有阀门连杆26和阀门手柄27,所述阀门连杆26穿过浮箱22后置阀门手柄27于浮箱22的上方,所述浮箱22外边底沿中部位置设置三条链锚28,吸污器4下端的出水口配有升接软管29。

具体设置:选择上风口把污水处理柜1平整地置放于靠近岸边适宜的位置,把循环泵2一只或数只装置于靠近污水处理柜1的岸边水中河(池)床底部,把吸污器4一只或数只置放在靠近对岸边上的水中或靠近死水角边上的水中,并可随水位自然升降,并把污水处理柜1、循环泵2、吸污器4依次通过连接管3连通。并与水体自然形成一个回路。

具体操作如下:开启循环泵2,水流经连通管3,文丘里效应器17附带吸气管30吸入大量空气后,连水带气进入缓冲仓10自然的进行曝气增氧,由于缓冲仓10有足够空间,使水流变慢平稳并通过缓冲夹板9上沿的锯齿状溢水口均匀地分散,慢慢流入过滤仓11。当通过若干数量倾斜设置的过滤网栅12后,使大小悬浮物依次沉降在各自的网栅下部的空间内。而已通过过滤的净水经过溢水口13自然流至增氧器14,并通过其下部的网眼成雨水状态自由落下的同时进一步自然增氧。在被下面的外溢槽15收集的同时通过其外侧板锯齿状的上沿均匀,分散,慢慢地在得到进一步增氧的同时自然落在岸边水里。而随循环泵2的工作,水面上的漂浮物随水流自然地往吸污器4周边聚集,以方便集中打捞,同时浅水层的悬浮物随水流经过吸水咀网眼23经连通管3,循环泵2,污水处理柜1被过滤沉淀,而污水经过滤后又流回水面,形成回路。若在水面无漂浮物或漂浮物已被除净,则可开启进水阀24使深层次的悬浮物也得到“血透式”过滤。随着周而复始不间断的循环过滤,增氧,水质自然逐步改善,生态待以复原。当然若水域地形复杂,吸污器4就要选择凹陷死角水区多点铺设。而增大或增设的污水处理柜1必须置放在同一区块。使水体有方向性,有规律性地循环流动。以达到最佳效果。而此装置由于没有复杂性的传动机构,水位又比较平稳,所以可全天候无人看管。完全可实现自动化处理,节约各方面成本。

后续处理:根据现场需要及时打捞积聚在吸污器4周边的漂浮物。及时查看污水处理柜1底部污物的沉淀状况。一旦需要清理应及时卸污处理,其步骤是:关停循环泵,分别打开结水出卸器18底部阀门,使积聚在缓冲仓10以及过滤仓11上部的余水排干。接着分别打开底部的两只沥水阀16,使渗透在污物中的水份进一步通过滤水网板7、沥水仓8沥干,打开卸污门6,用专用工具扒出柜内污物,装运至填埋场,翻动过滤网栅12角度进行冲洗,待完全干净后,关闭卸污门6及所有阀门。开启循环泵2继续工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