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3237发布日期:2019-03-22 22:52阅读:29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陈腐垃圾也称存量垃圾,是指存放多年的混合垃圾。因此,其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可以包括纸制品、塑料、玻璃制品、竹木、陶瓷、金属、纤维织物、橡胶制品、砖石瓦块、渣土以及其他有机物等。如何将陈腐垃圾中的可回收物质加以回收再利用,实现陈腐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目前,对陈腐垃圾的处理通常可采用筛分、磁选和风选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筛分分选。

已知的,筛分分选装备多采用滚筒筛。滚筒筛属两相筛分,在煤炭行业和沙石场中应用较多,效果较好。而对于成分复杂的陈腐垃圾来说,在运行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滚筒缠绕、筛孔堵塞等问题。因此,不仅会影响陈腐垃圾的处理量,而且日常清理工作量较大,给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此外,采用滚筒筛进行预筛分后的筛下物较为潮湿,而执行细筛分作业的滚筒筛,其筛孔较小。如果直接筛分,筛孔更易堵塞,故需要晾晒后再进行细筛分。这样,处理周期延长,效率低下。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和缠绕现象,处理能力和效率较高,日常清理工作量低。且细筛分前无需晾晒,保证筛分效率和处理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包括:

用于承接陈腐垃圾的第一筛分装置,所述第一筛分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筛分螺杆,所述第一筛分螺杆与第一动力单元传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筛分螺杆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第一筛分间隙,所述第一筛分间隙用于供粗选筛下物排出的;所述第一筛分螺杆远离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的端部形成第一侧面端,所述第一侧面端用于供大于所述第一筛分间隙但小于所述第一筛分螺杆的螺距的粗选侧面端物料排出;多个所述第一筛分螺杆沿来料方向的尽头形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供大于所述第一筛分螺杆的螺距的粗选输出端物料排出;

沿处理流程位于所述第一筛分装置下游的第一磁选装置,所述第一磁选装置用于承接经所述第一输出端排出的粗选输出端物料;所述第一磁选装置用于将所述粗选输出端物料分离成粗选金属物料和粗选非金属物料;

沿处理流程位于所述第一磁选装置下游的第一风选装置,所述第一风选装置用于承接经所述第一磁选装置排出的粗选非金属物料;所述第一风选装置用于至少将所述粗选非金属物料分离成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分螺杆包括第一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壁上的第一螺旋叶片,所有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还包括:沿处理流程位于所述第一筛分装置上游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筛分装置输送待处理的陈腐垃圾。

优选地,所述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还包括:沿处理流程位于所述第一筛分装置下游的第二筛分装置,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用于承接经所述第一筛分间隙排出的粗选筛下物;

所述第二筛分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筛分螺杆,所述第二筛分螺杆与第二动力单元传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筛分螺杆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用于供细选筛下物排出的第二筛分间隙,所述第二筛分间隙小于所述第一筛分间隙;所述第二筛分螺杆远离所述第二动力单元的端部形成第二侧面端,所述第二侧面端用于供大于所述第二筛分间隙但小于所述第二筛分螺杆的螺距的细选侧面端物料排出;多个所述第二筛分螺杆沿来料方向的尽头形成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供大于所述第二筛分螺杆的螺距的细选输出端物料排出。

优选地,所述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还包括:沿处理流程位于所述第二筛分装置下游的第二磁选装置,所述第二磁选装置用于承接经所述第二输出端排出的细选输出端物料;所述第二磁选装置用于将所述细选输出端物料分离成细选金属物料和细选非金属物料。

优选地,所述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还包括:沿处理流程位于所述第二磁选装置下游的第二风选装置,所述第二风选装置用于承接经所述第二磁选装置排出的细选非金属物料;所述第二风选装置用于将所述细选非金属物料分离成细选轻质物料和细选重质物料。

一种利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工艺系统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方法,包括:

采用第一筛分装置对所述陈腐垃圾进行三相预筛分;所述第一筛分装置将所述陈腐垃圾分离成粗选筛下物、粗选侧面端物料和粗选输出端物料;

采用第一磁选装置对所述粗选输出端物料进行磁选分离;所述第一磁选装置将所述粗选输出端物料分离成粗选金属物料和粗选非金属物料;

采用第一风选装置对所述粗选非金属物料进行风选分离;所述第一风选装置至少将所述粗选非金属物料分离成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

优选地,当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第二筛分装置时,所述粗选筛下物无需晾晒而被直接输送至所述第二筛分装置中,所述第二筛分装置对所述粗选筛下物进行三相细筛分;所述第二筛分装置将所述粗选筛下物分离成细选筛下物、细选侧面端物料和细选输出端物料。

优选地,当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第二磁选装置时,采用第二磁选装置对所述细选输出端物料进行磁选分离;所述第二磁选装置将所述细选输出端物料分离成细选金属物料和细选非金属物料。

优选地,当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第二风选装置时,采用第二风选装置对所述细选非金属物料进行风选分离;所述第二风选装置将所述细选非金属物料分离成细选轻质物料和细选重质物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通过配置对进料性状不敏感的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可以实现根据陈腐垃圾的固有特性来进行筛分,从而可以应对陈腐垃圾中所包含的各种物料(湿的、干的、各种形状)。则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缠绕现象,日常维护工作量低,筛分质量和效率高,处理能力始终保持恒定。

并且,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具有三相预筛分作用,从而使得经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的初步分离后,对陈腐垃圾分离后的三种不同的物料,具有更多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并具体采用第一磁选装置和第一风选装置来对第一筛分装置分离下来的物料作进一步磁选和风选,从而提高了对陈腐垃圾中所包含的有用物资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佳的实现陈腐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此外,通过进一步配置同样对进料性状不敏感的螺杆式第二筛分装置来对第一筛分装置筛分下来的粗选筛下物进行进一步的细筛分,则粗选筛下物再被送往第二筛分装置前,无需晾晒,仍可保证筛分效率和处理能力,从而处理周期大为缩短,效率大大提高。

实践证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可取得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和第二筛分装置,不仅可同时完成物料的三相分离,而且可处理现有技术难以处理的各种物料;且不会发生堵塞和缠绕,始终保持恒定的筛分质量和处理能力,日常维护工作量和费用较少,筛分效率高;此外,筛床部分表面镀有耐磨防腐层,能抵抗硬质的故障物质如玻璃和矿化物质等;

2、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和第二筛分装置可做成密闭结构,不仅利于臭气的收集,同时可防止粉尘的外泄;

3、通过与磁选设备与风选设备的结合,较佳的实现陈腐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对陈腐垃圾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陈腐垃圾进行处理的工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陈腐垃圾进行处理的工艺系统的模块图;

图4为图3中筛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筛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风选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布料机构与一次风选舱的装配结构以及一次风选舱承接来料的示意图;

图8为风选转鼓与风吹喷嘴在一次风选舱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3至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其可以包括沿处理流程依次设置的第一筛分装置100、第一磁选装置200和第一风选装置300。

第一筛分装置100用于承接待处理的陈腐垃圾,其可以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筛分螺杆101,第一筛分螺杆101与第一动力单元103传动连接。

并且,相邻第一筛分螺杆101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第一筛分间隙102,第一筛分间隙102用于供粗选筛下物排出的。

第一筛分螺杆101远离第一动力单元103的端部形成第一侧面端104,第一侧面端104用于供大于第一筛分间隙但小于第一筛分螺杆101的螺距的粗选侧面端物料排出。

多个第一筛分螺杆101沿来料方向的尽头形成第一输出端105,第一输出端105用于供大于第一筛分螺杆101的螺距的粗选输出端物料排出。

如图4所示,第一筛分螺杆101可以包括大致可呈杆状且水平设置的第一传动轴1011,第一传动轴1011的外壁可以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1012。第一螺旋叶片1012可以遵循阿基米德螺旋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一螺旋叶片1012之间具有螺距,该螺距可以作为丈量物料尺寸的依据,以对物料进行基于其固有特性的筛分。

由于第一筛分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筛分螺杆101,那么也就对应具有多个第一螺旋叶片1012。因此所有的第一螺旋叶片1012的旋向相同,以实现对物料筛分的可持续进行。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筛分螺杆101通过减速器被(未示出)第一动力单元103驱动旋转,减速器和第一动力单元103可以共同组成驱动总成,两者可以被收容在罩壳内,并由支架106来对其进行支撑,从而将驱动总成以及第一筛分螺杆101抬离地面。

支架106为钢制,可采用固位螺栓和震动缓冲器固定安装在地板或地基上,能有效地减缓甚至避免第一筛分装置100在运行时的震动。此外,第一筛分装置100外可设置密封侧板和密封盖板,以将整个装置密封在一密闭空间内,不仅利于臭气的收集,同时可防止粉尘的外泄。并且,密封盖板与密封侧板之间可设置快开式锁紧螺栓,以实现开合。密封盖板和/或密封侧板上可设置除臭接口,以定期进行除臭处理。

第一动力单元103具体可以为电机,其输出的转速通过减速器减速后传递给第一筛分螺杆101,使第一筛分螺杆101获得旋转动力。

如图4所示,第一筛分螺杆101的一端与驱动总成传动连接并被固定,从而第一筛分螺杆101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延伸至外侧形成自由端。多个第一筛分螺杆101平行设置,且多个第一筛分螺杆101位于同一个平面即水平面上。

相邻第一筛分螺杆101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在相邻第一筛分螺杆101之间形成有供粗选筛下物排出的第一筛分间隙102。该粗选筛下物可以包括尺寸小于第一筛分间隙102的任意物料以及软性物质,例如碎渣土、小石块、石子、砂粒、塑料袋、凝胶等。

第一筛分螺杆101远离第一动力单元103的端部即自由端可形成用于供大于第一筛分间隙102但小于第一筛分螺杆101的螺距的粗选侧面端物料排出的第一侧面端104。粗选侧面端物料大多呈球形或者小型块状体的重质物料,例如:小石块、小砖块等。这些物料在旋转的第一螺旋叶片1012的止挡和驱动作用下,被逐步推向第一侧面端104,并最终排出。

此外,多个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第一筛分螺杆101可形成筛床,多个第一筛分螺杆101同向旋转。从而,物料还可以在由多个第一筛分螺杆101组件形成的筛床上沿来料方向运输。

具体的,该能在筛床上沿来料方向被持续运输的物料,为大于第一筛分螺杆101螺距的物料,多个第一筛分螺杆101沿来料方向(如图4所示意的向左)的尽头形成用于供该大于第一筛分螺杆101螺距的粗选输出端物料排出的第一输出端105。粗选输出端物料大多呈大型块状体重质物料或者呈长条型轻质物料,例如:大石块、混凝土块、木棍、钢筋、门板等。这些物料在旋转的第一螺旋叶片1012的驱动作用下,被逐步推向第一输出端105,并最终排出。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可以对陈腐垃圾实现三相预筛分分离。具体如图2所示,即:①小于第一筛分间隙102的物料以粗选筛下物的形式从第一筛分螺杆101的下部排出;②大于第一筛分间隙102但小于第一筛分螺杆101螺距的粗选侧面端物料沿平行于第一筛分螺杆101的轴向从第一侧面端104排出;③大于第一筛分螺杆101螺距的粗选输出端物料沿运输方向从第一输出端105排出。这样,经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的初步分离后,对陈腐垃圾分离后的三种不同的物料,就具有了更多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

例如,如图2所示,粗选筛下物可以被送往另一个螺杆式筛分装置(即下文提及的第二筛分装置100’)作进一步的细筛分。粗选侧面端物料主要为粒径相同或相近的重质物料,其可以作为建筑用材料。而粗选输出端物料可以被进一步执行磁选和风选,以分离出金属物料、重质物料和轻质物料。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在实现陈腐垃圾三相分离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筛分螺杆101是旋转的,再配合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状的第一螺旋叶片1012,使得大于第一筛分间隙102的物料在筛床上一边弹跳,一边向第一侧面端104或者第一输出端105移动。因此不会发生物料卡住或堵塞第一筛分间隙102的问题,从而筛分效果较高。

并且,由于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具有上述特性,其可以一次性处理较大体量的陈腐垃圾,从而使得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具有较高的陈腐垃圾处理吞吐量,极大的提高了陈腐垃圾的处理时效。

如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为了将陈腐垃圾输送至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沿处理流程位于第一筛分装置100上游还设置有供料装置400,供料装置400用于向第一筛分装置100输送待处理的陈腐垃圾。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装置40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振动给料机或传送皮带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承接上文描述,陈腐垃圾经第一筛分装置100筛分后,得到的粗选输出端物料可进一步被执行磁选和风选处理。

具体的,第一磁选装置200用于承接述第一输出端105排出的粗选输出端物料,其可以将粗选输出端物料分离成粗选金属物料和粗选非金属物料。其中,粗选金属物料可以直接被回收再利用,而粗选非金属物料被进一步执行风选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选装置20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例如公告号为cn206526929u或者cn105944832a提供的已知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磁选装置200和第一风选装置300之间可以设置有传送机构500(例如可以为传送皮带),传送机构500将粗选非金属物料送往第一风选装置300,第一风选装置300进而将粗选非金属物料分离成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

同样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选装置30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例如公告号为cn206325639u或者cn2702788提供的已知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风选装置300至少包括一次风选舱301。一次风选舱301用于对粗选非金属物料进行预选或粗选,得到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

第一风选装置30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沿处理流程位于一次风选舱301下游的膨胀扩展舱302。膨胀扩展舱302可以承接一次风选舱301排出的粗选轻质物料,并对粗选轻质物料进行二次精细风选,得到普通轻质物料和超轻质物料。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一风选装置300,可以是仅能够实现重质物料和轻质物料分离的两相风选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实现重质物料、普通轻质物料和超轻质物料分离的三相风选装置。

如图7和图8所示,一次风选舱301顶部设置有用于承接粗选非金属物料的第一进料口3011,一次风选舱301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料口3011相对应的布料机构3013。布料机构3013可以设置在一次风选舱301内,并位于第一进料口3011的下方(如图7所示);也可以设置在一次风选舱301外,并位于第一进料口3011的上方(如图8所示)。为了防止粗选非金属物料飞溅,当布料机构3013设置在一次风选舱301外时,可以在布料机构3013外罩设一壳体3017。

布料机构3013包括两个可反向旋转的布料转盘3013a,在两个反向旋转的布料转盘3013a的离心作用下,粗选非金属物料被均匀的布洒于位于下游的排料机构3015上。

排料机构3015设置在一次风选舱301中,其始端位于布料机构3013的下方,末端与风吹喷嘴3012及分离转鼓3018相对应。具体为风吹喷嘴3012位于排料机构3015末端的下方,分离转鼓3018沿粗选非金属物料的来料方向位于排料机构3015末端的下游。

排料机构3015包括排料承载框架3015a及设置在排料承载框架3015a上的排料组件3015b。排料承载框架3015a固定在一次风选舱301上,排料组件3015b收容在一次风选舱301内。

排料承载框架3015a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端且相对的两个肋板,排料组件3015b包括转动设置在两个肋板上的辊轴以及卷绕在两个辊轴上的皮带。因此,排料机构3015可以选用传送皮带。

如图8所示,一次风选舱30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用于供粗选重质物料排出的第一排料口3014,第一排料口3014下方可以设置有粗选重质物料收集料箱3016,用于回收从第一排料口3014排出的粗选重质物料。

风吹喷嘴3012通过管线与鼓风设备相连通,以产生上升气流。粗选非金属物料中所包含的粗选重质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粗选非金属物料中所包含的粗选轻质物料能被该上升的气流吹离,实现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的分离。

一次风选舱301中设置有沿来料方向位于风吹喷嘴3012下游的分离转鼓3018,分离转鼓3018转动设置在一次风选舱301的侧壁上。并且,风吹喷嘴3012的端口偏向于分离转鼓3018设置并倾斜向上。这样,分离转鼓3018在旋转时可以对粗选轻质物料产生离心力,从而粗选轻质物料被抛出,配合风吹喷嘴3012所产生的上升气流的作用,实现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的分离。

风吹喷嘴3012的端口方向不与分离转鼓3018干涉。即风吹喷嘴3012的端口方向的延长线靠近分离转鼓3018,但不与分离转鼓3018相交。这样,风吹喷嘴3012产生的上升气流不会被分离转鼓3018所阻挡,从而上升气流的速度和能量不受损失,以较佳的实现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的分离。

如图6所示,一次风选舱301设置有用于供粗选轻质物料排出的第二排料口3019。粗选轻质物料在分离转鼓3018所产生的离心力和风吹喷嘴3012所产生的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经第二排料口3019被吹入膨胀扩展舱302的第二进料口3022。

膨胀扩展舱302中设置有送料机构3023,其始端(左端)位于第二排料口3019的下方,经第二排料口3019排出的粗选轻质物料掉落在送料机构3023上,进而被送入膨胀扩展舱302中。

送料机构3023同样可以包括送料承载框架以及设置在送料承载框架上的送料组件,送料承载框架固定在膨胀扩展舱302上,送料组件收容在膨胀扩展舱302内。送料机构3023的结构可以参照上文对排料机构3015的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不同于排料机构3015为平直的结构,送料机构3023为分段设置。具体的,送料机构3023包括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一送料段3023a以及水平设置且与第一送料段3023a相连接第二送料段3023b,第二送料段3023b沿传送方向位于第一送料段3023a的下游。

吸风机构3021对应于第一送料段3023a与第二送料段3023b相连接处。具体为:第二送料段3023b与第一送料段3023a相连接的端部为对接端(如图6所示意的第二送料段3023b的右端)。吸风机构3021朝向第二送料段3023b所在方向即向下的投影位于该对接端上。

送料机构3023的运行速度较快,通过送料机构3023的上述结构设计,当粗选轻质物料被传送到吸风机构3021的附近时,粗选轻质物料平直的运动轨迹被改变。即粗选轻质物料被传送至吸风机构3021的附近时,不再作平直运行,而是被向上抛洒。这样,粗选轻质物料在第一送料段3023a和第二送料段3023b的交接处倾斜向上飞出,从而使吸风机构3021能够更好的对粗选轻质物料中所包含的超轻质物料进行吸附。

吸风机构3021包括设置在膨胀扩展舱302的壁上并与膨胀扩展舱302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排料通道3021a,以及设置在膨胀扩展舱302中的抽吸设备(未示出)。

且抽吸设备不干涉排料通道3021a的进口端。这样,超轻质物料可以不被抽吸设备阻挡而顺畅的经排料通道3021a排出。并且,也可以避免超轻质物料堵塞抽吸设备。

抽吸设备可以对膨胀扩展舱302内的空气进行抽吸,从而在膨胀扩展舱302中位于排料通道3021a进口端附近的区域形成负压区。当送料机构3023持续的输送来粗选轻质物料时,粗选轻质物料中所包含的超轻质物料即可在该负压区被吸走并进入排料通道3021a中。而一旦超轻质物料进入到排料通道3021a中,抽吸设备即可对其施加向外的吹力作用,从而超轻质物料被加速,并经排料通道3021a向外加速排出。

抽吸设备设置在膨胀扩展舱302中并位于排料通道3021a进口端的至少一侧,从而避免了抽吸设备干涉排料通道3021a进口端。抽吸设备可以仅包括风机,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转动设置在膨胀扩展舱302侧壁上的转鼓。风机是产生负压区的主要构件,而转鼓通过旋转运动可以对超轻质物料产生离心作用力,对超轻质物料能够更顺畅的进入排料通道3021a中起到进一步的辅助作用。

排料通道3021a设置在膨胀扩展舱302的顶壁,且其外端向外弯曲延伸至膨胀扩展舱302的外侧。膨胀扩展舱302的外侧可以设置有与排料通道3021a的外端相对应的超轻质物料收集料箱,以承接和回收从排料通道3021a排出的超轻质物料。

此外,膨胀扩展舱302上设置有靠近排料通道3021a的进气口3024,进气口3024与抽吸设备(具体为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管道相连通,以将抽吸设备排出的气流重新送回膨胀扩展舱302中。进气口3024可以将是抽吸设备排出的多余空气,再回输至膨胀扩展舱302中,这样采用内循环的方式,可以降低粉尘的排放浓度。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风选装置300,同样也可以粗选非金属物料实现三相风选分离,即:①经一次风选舱301分离出来的粗选重质物料,②膨胀扩展舱302对一次风选舱301分离出来的粗选轻质物料进行二次精细风选分离得到的普通轻质物料,③膨胀扩展舱302配合吸风机构3021对一次风选舱301分离出来的粗选轻质物料进行二次精细风选分离得到的超轻质物料。这样,经第一风选装置300的进一步分离后,对得到的三种不同的物料就具有了更多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

如图2和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被送往第一风选装置300中的粗选非金属物料,已经经历过了第一筛分装置100和第一磁选装置200的处理。因此,粗选非金属物料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干燥。

并且,粗选非金属物料在达到第一风选装置300之前,经历了两次传送过程。分别是:由第一筛分装置100至第一磁选装置200,以及第一磁选装置200至第一风选装置300。则在两次传送过程中,粗选非金属物料被进一步干燥。

由此,尽管最初的待处理陈腐垃圾较为潮湿。但是,需要被第一风选装置300处理的粗选非金属物料,在经历第一筛分装置100和第一磁选装置200两个道次的处理以及两次传送过程后,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干燥,从而为第一风选装置300对其作进一步风选处理创造了条件。

当然,如果粗选非金属物料在经历第一筛分装置100和第一磁选装置200两个道次的处理以及两次传送过程后,其干燥程度无法达到第一风选装置300对其作三相风选分离的要求的话,则可以在其到达第一风选装置300之前,对其采取相应的干燥措施。例如,在两次传送过程中对其进行风吹处理;或者,减慢传送速度以延长其自然风干时间;亦或者,在第一筛分装置100和第一磁选装置200两个道次的处理过程中和/或两次传送过程中对其进行加热或烘烤。

陈腐垃圾经第一筛分装置100筛分后,得到的粗选筛下物可被另一个螺杆式筛分装置即第二筛分装置100’作进一步的细筛分。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筛分装置100’沿处理流程位于所述第一筛分装置100的下游,其用于承接经第一筛分间隙102排出的粗选筛下物。

同上文对第一筛分装置100的描述,第二筛分装置100’也可以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筛分螺杆(未示出),第二筛分螺杆与第二动力单元(未示出)传动连接。

并且,相邻第二筛分螺杆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第二筛分间隙,第二筛分间隙用于供细选筛下物排出。第二筛分螺杆远离第二动力单元的端部形成第二侧面端,第二侧面端用于供大于第二筛分间隙但小于第二筛分螺杆的螺距的细选侧面端物料排出。多个第二筛分螺杆沿来料方向的尽头形成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用于供大于第二筛分螺杆的螺距的细选输出端物料排出。

第一筛分装置100与第二筛分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大致相同,其相似之处(例如筛分螺杆的结构、驱动方式、防臭气外溢的密封结构等)可参照上文对第一筛分装置100的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二筛分装置100’中相邻的第二筛分螺杆之间所形成的第二筛分间隙,小于第一筛分装置100中相邻的第一筛分螺杆101之间所形成的第一筛分间隙102。籍此,第二筛分装置100’实现对粗选筛下物的细筛分。

同样的,第二筛分装置100’具有与第一筛分装置100相同的可实现三相筛分分离的功能。区别在于,两者的处理对象和筛分分离的程度不同。具体的,第一筛分装置100可对陈腐垃圾实现三相预筛分分离,而第二筛分装置100’可对粗选筛下物实现三相细筛分分离。

具体如图2所示,第二筛分装置100’可对粗选筛下物实现三相细筛分分离,即:①小于第二筛分间隙的物料以细选筛下物的形式从第二筛分螺杆的下部排出;②大于第二筛分间隙但小于第二筛分螺杆螺距的细选侧面端物料沿平行于第二筛分螺杆的轴向从第二侧面端排出;③大于第二筛分螺杆螺距的细选输出端物料沿运输方向从第二输出端排出。这样,经螺杆式第二筛分装置100’的精细分离后,对粗选筛下物分离后的三种不同的物料,也就具有了更多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

同样的,如图2所示,细选筛下物可以作为肥料或者被填埋处理。细选侧面端物料主要为粒径相同或相近的重质物料,其可以作为建筑用材料。而细选输出端物料可以继续被执行进一步的磁选和风选,以分离出金属物料、重质物料和轻质物料。

具体的,沿处理流程位于第二筛分装置100’下游可以设置有第二磁选装置200’,第二磁选装置200’用于承接经第二输出端排出的细选输出端物料,以将细选输出端物料进一步分离成细选金属物料和细选非金属物料。其中,细选金属物料可以直接被回收再利用,而细选非金属物料被进一步执行风选处理。

粗选输出端物料经第一磁选装置200分离后,得到的细选非金属物料再送往第一风选装置300进行风选分离。

具体的,沿处理流程位于第二磁选装置200’下游可以设置有第二风选装置300’,第二风选装置300’用于承接经第二磁选装置200’排出的细选非金属物料,以将细选非金属物料分离成细选轻质物料和细选重质物料。

第二磁选装置200’和第二风选装置300’的结构,可以分别与上文提及的第一磁选装置200和第一风选装置300完全相同,其也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的工艺系统来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方法。如图2所示,该工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s1:采用第一筛分装置100对陈腐垃圾进行三相预筛分。

具体的,可以采用供料装置400将待处理的陈腐垃圾输送到第一筛分装置100上。如上文描述,由于第一筛分装置100具有三相预筛分分离作用,其可以将陈腐垃圾分离成粗选筛下物、粗选侧面端物料和粗选输出端物料。

步骤s2:采用第一磁选装置200对粗选输出端物料进行磁选分离。

具体的,陈腐垃圾经第一筛分装置100筛分后,得到的粗选输出端物料,可以通过传送机构被输送至第一磁选装置200。第一磁选装置200可以将粗选输出端物料分离成粗选金属物料和粗选非金属物料。

第一磁选装置200分离出来的粗选金属物料可以被回收再利用,而粗选非金属物料则需要被进一步风选处理。

步骤s3:采用第一风选装置300对粗选非金属物料进行风选分离。

第一风选装置300亦可以通过传送机构承接经第一磁选装置200排出的粗选非金属物料,以对粗选非金属物料进行风选,得到粗选轻质物料和粗选重质物料。

为了实现陈腐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陈腐垃圾经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的三相预筛分分离后得到的三相粗选物料,即得到相应的处置。具体的,粗选侧面端物料可作为建筑用材料,粗选输出端物料被第一磁选装置200和第一风选装置300作进一步处理,而粗选筛下物则继续被送往第二筛分装置100’作进一步的细筛分。

具体的,在工艺系统包含有第二筛分装置100’的实施例中,第一筛分装置100排出的粗选筛下物,可以无需晾晒而被直接输送(具体可以通过传送机构来输送)至第二筛分装置100’中。第二筛分装置100’对粗选筛下物进行三相细筛分,得到细选筛下物、细选侧面端物料和细选输出端物料。

由于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和第二筛分装置100’,对待处理的物料的形状不敏感,因此可以实现根据待处理物料的固有特性来进行筛分,从而可以应对待处理物料中所包含的各种物料(湿的、干的、各种形状)。如此,第一筛分装置100排出的粗选筛下物,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经过晾晒,而可以直接被送往第二筛分装置100’。从而处理周期大为缩短,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地,为了对第二筛分装置100’分离后的细选输出端物料作类似于粗选输出端物料的处理,细选输出端物料可进一步被执行磁选和风选处理。

具体的,在工艺系统包含有第二磁选装置200’和第二风选装置300’的实施例中,第二筛分装置100’排出的细选输出端物料可通过传送机构被输送至第二磁选装置200’中。第二磁选装置200’可以对细选输出端物料进行磁选分离,得到细选金属物料和细选非金属物料。

第二磁选装置200’分离出来的细选金属物料可以被回收再利用,而细选非金属物料可通过传送机构被输送至第二风选装置300’中。第二风选装置300’可以对细选非金属物料进行风选分离,得到细选轻质物料和细选重质物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通过配置对进料性状不敏感的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可以实现根据陈腐垃圾的固有特性来进行筛分,从而可以应对陈腐垃圾中所包含的各种物料(湿的、干的、各种形状)。则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缠绕现象,日常维护工作量低,筛分质量和效率高,处理能力始终保持恒定。

并且,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具有三相预筛分作用,从而使得经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的初步分离后,对陈腐垃圾分离后的三种不同的物料,具有更多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并具体采用第一磁选装置200和第一风选装置300来对第一筛分装置100分离下来的物料作进一步磁选和风选,从而提高了对陈腐垃圾中所包含的有用物资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佳的实现陈腐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此外,通过进一步配置同样对进料性状不敏感的螺杆式第二筛分装置100’来对第一筛分装置100筛分下来的粗选筛下物进行进一步的细筛分,则粗选筛下物再被送往第二筛分装置100’前,无需晾晒,仍可保证筛分效率和处理能力,从而处理周期大为缩短,效率大大提高。

实践证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陈腐垃圾的工艺系统及方法,可取得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和第二筛分装置100’,不仅可同时完成物料的三相分离,而且可处理现有技术难以处理的各种物料;且不会发生堵塞和缠绕,始终保持恒定的筛分质量和处理能力,日常维护工作量和费用较少,筛分效率高;此外,筛床部分表面镀有耐磨防腐层,能抵抗硬质的故障物质如玻璃和矿化物质等;

2、螺杆式第一筛分装置100和第二筛分装置100’可做成密闭结构,不仅利于臭气的收集,同时可防止粉尘的外泄;

3、通过与磁选设备与风选设备的结合,较佳的实现陈腐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