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药剂配储罐的洗煤用二次循环水沉降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4439发布日期:2018-09-01 03:3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矸石再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药剂配储罐的洗煤用二次循环水沉降池。



背景技术:

煤矸石等含煤物料经过多次洗选后得到不同等级的含煤产品,在多次洗选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含量的废水,这些洗煤废水经过浮选池浮选回收后被再次使用,经过浮选后的废水形成循环水,再次经过沉降池进一步去除杂质等物质,被二次利用。

沉降池中通过加入不同的药剂溶液对循环水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处理,通常这些药剂需要人员在特定的容器内配制后,然后人工加入到沉降池内,这种方式配制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需要随时使用及时配制,存在配制与使用不同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必要提出一种设置药剂配储罐的洗煤用二次循环水沉降池。

一种设置药剂配储罐的洗煤用二次循环水沉降池,包括沉降池、配制罐、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沉降池为方形池体,在沉降池内设置将沉降池分割为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的隔板,在沉降池的一个侧壁上设置供循环水送入的入水管,在沉降池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供循环水流出的出水管,还在沉降池的外侧设置入池总管,入池总管的两端设置两个开放的端口,两个端口分别穿过沉降池的侧壁,以与沉降池内的循环水连通,入池总管的两个端口靠近沉降池的两个出水管设置,以使经由入池总管进入沉降池的溶液与靠近出水管的循环水均匀混合,所述配制罐设置在沉降池的外侧,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并排设置在沉降池的外侧,配制罐的顶部设置上水管和投料口,以为配制罐内送入配制溶液的自来水和投入药剂,在配制罐的底部设置出液管,还在出液管上设置增压泵,在配制罐内部设置搅拌机构,以将自来水和药剂搅拌混合均匀,出液管的一端与配制罐的内部连通,出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分别与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连通,以将配制好的溶液分别送入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内,所述第一储罐为密封罐体,第一储罐的侧壁上设置第一上液管,第一上液管的一端与第一储罐的内部连通,第一上液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连通,以将溶液打入第一储罐内,还在第一上液管上设置第一上液控制阀,还在第一储罐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的一端与第一储罐连通,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入池总管连通,还在第一出液管上设置第一出液控制阀,还在第一储罐的顶部设置透气塞,以使第一储罐内外气压均衡,第二储罐的侧壁上设置第二上液管,第二上液管的一端与第二储罐的内部连通,第二上液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连通,以将溶液打入第二储罐内,还在第二上液管上设置第二上液控制阀,还在第二储罐的底部设置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的一端与第二储罐连通,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入池总管连通,还在第二出液管上设置第二出液控制阀,还在第二储罐的顶部设置透气塞,以使第二储罐内外气压均衡,第三储罐的侧壁上设置第三上液管,第三上液管的一端与第三储罐的内部连通,第三上液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连通,以将溶液打入第三储罐内,还在第三上液管上设置第三上液控制阀,还在第三储罐的底部设置第三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的一端与第三储罐连通,第三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入池总管连通,还在第三出液管上设置第三出液控制阀,还在第三储罐的顶部设置透气塞,以使第三储罐内外气压均衡。

本实用新型中将配制罐与三个储罐之间、以及三个储罐与沉降池之间的连接关系预先设置完毕,实现了提前在配制罐中按照工艺要求配制溶液,并且将配制好的溶液储存在储罐内,以备随时使用;其次,一个配制罐内可以分别分批次配制三种不同的溶液,而将分别配制好的三种溶液分别打入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内暂存,实现了根据沉降池内对循环水处理的要求的不同分别打入对应的溶液,以对循环水进行二次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设置药剂配储罐的洗煤用二次循环水沉降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设置药剂配储罐的洗煤用二次循环水沉降池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沉降池10、隔板11、入水管12、出水管13、入池总管14、配制罐20、上水管21、投料口22、出液管23、增压泵24、搅拌机构25、第一储罐30、第一上液管31、第一出液管32、透气塞33、第二储罐40、第二上液管41、第二出液管42、第三储罐50、第三上液管51、第三出液管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药剂配储罐的洗煤用二次循环水沉降池,包括沉降池10、配制罐20、第一储罐30、第二储罐40、第三储罐50,沉降池10为方形池体,在沉降池10内设置将沉降池分割为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的隔板11,在沉降池10的一个侧壁上设置供循环水送入的入水管12,在沉降池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供循环水流出的出水管13,还在沉降池10的外侧设置入池总管14,入池总管14的两端设置两个开放的端口,两个端口分别穿过沉降池10的侧壁,以与沉降池10内的循环水连通,入池总管14的两个端口靠近沉降池10的两个出水管13设置,以使经由入池总管14进入沉降池10的溶液与靠近出水管13的循环水均匀混合,所述配制罐20设置在沉降池10的外侧,第一储罐30、第二储罐40、第三储罐50并排设置在沉降池10的外侧,配制罐20的顶部设置上水管21和投料口22,以为配制罐20内送入配制溶液的自来水和投入药剂,在配制罐20的底部设置出液管23,还在出液管23上设置增压泵24,在配制罐20内部设置搅拌机构25,以将自来水和药剂搅拌混合均匀,出液管23的一端与配制罐20的内部连通,出液管23的另一端延伸至分别与第一储罐30、第二储罐40、第三储罐50连通,以将配制好的溶液分别送入第一储罐30、第二储罐40、第三储罐50内,所述第一储罐30为密封罐体,第一储罐30的侧壁上设置第一上液管31,第一上液管31的一端与第一储罐30的内部连通,第一上液管31的另一端与出液管23连通,以将溶液打入第一储罐30内,还在第一上液管31上设置第一上液控制阀,还在第一储罐30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液管32,第一出液管32的一端与第一储罐30连通,第一出液管32的另一端与入池总管14连通,还在第一出液管32上设置第一出液控制阀,还在第一储罐30的顶部设置透气塞33,以使第一储罐30内外气压均衡,第二储罐40的侧壁上设置第二上液管41,第二上液管41的一端与第二储罐40的内部连通,第二上液管41的另一端与出液管23连通,以将溶液打入第二储罐40内,还在第二上液管41上设置第二上液控制阀,还在第二储罐40的底部设置第二出液管42,第二出液管42的一端与第二储罐40连通,第二出液管42的另一端与入池总管14连通,还在第二出液管42上设置第二出液控制阀,还在第二储罐40的顶部设置透气塞,以使第二储罐40内外气压均衡,第三储罐50的侧壁上设置第三上液管51,第三上液管51的一端与第三储罐50的内部连通,第三上液管51的另一端与出液管23连通,以将溶液打入第三储罐50内,还在第三上液管51上设置第三上液控制阀,还在第三储罐50的底部设置第三出液管52,第三出液管52的一端与第三储罐50连通,第三出液管52的另一端与入池总管14连通,还在第三出液管52上设置第三出液控制阀,还在第三储罐50的顶部设置透气塞,以使第三储罐50内外气压均衡。

本实用新型中对循环水处理时,根据工艺要求可以加入片碱、石灰水、沉降剂,在配制罐内分别将这三种溶液配制好后,分别打入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三储罐内,在沉降池内需要哪一种溶液时,就可以对应的将哪个储罐内的溶液打入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