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3067发布日期:2018-10-26 21:5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调节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用以对进、出水流量、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调节作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66458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调节池,包括池体侧壁、池体底板、池体上盖、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池体侧壁围成长方体形状并且固定连接于底板上,所述池体上盖位于池体侧壁上,所述池体底板从左往右水平向上倾斜,所述池体底板的最低处形成污泥的贮存槽,所述池体侧壁的左上方安装有出水管,池体侧壁的右上方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池体侧壁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并且所述导流板的下端与底板留有距离。在调节池工作时污水从导流板的右侧经过导流板的下端流至导流板的左侧,利用流动的水和倾斜设置的底板使沉于底部的污泥流动至贮存槽,以方便污泥的回收利用。

调节池还有将各种污水收集,利用各种污水相互中和达到预处理的效果,需要将各种混合充分,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污水自然混合,从而导致混合效率低,从而导致预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池,使流入混合池中的水流呈周向分布从而在混合池中形成漩涡,达到了使调节池的预处理效果更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池,包括混合池和分类池,所述分类池有若干个并且以混合池为中心周向设置,每个所述分类池中均设有进水管,所述分类池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与混合池连通的连通口,所述混合池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混合池内设有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种类的污水排入不同的分类池中,分类池中的污水连通口流入混合池中,周向设置的分类池从混合池的四周流入混合池中,从而使流入混合池中的水流呈周向分布,而周向分布的水流会在混合池中形成漩涡,从而达到了搅拌的效果,加快了各种污水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使调节池的预处理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池为圆形,所述分类池组合成将混合池包裹的环池,所述环池呈环形并且环池内部周向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相邻两个分类池分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混合池和分类池的建设,并且节省了建筑材料,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为弧形板,所述隔板远离弧形板的一端与环池的侧壁相切。

隔板与环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水流流动方向会因夹角而产生急剧变化而形成湍流,湍流会将沉积在底部的污泥搅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隔板与环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水流顺着环池的侧壁流到隔板处更加流畅,防止了湍流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靠近混合池的一端与混合池的侧壁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分类池中流入混合池中的水流顺着混合池的侧壁进入混合池中,减少了从不同分类池中流入混合池中的水流之间产生对流,减少了湍流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池底部呈漏斗形,所述收集槽位于混合池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调节池底部向收集槽倾斜,从而使底部的污泥在重力的重要下受到指向收集槽分离,使污泥在水流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流入收集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槽中设有潜水排污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潜水排污泵将污泥搅碎然后抽离,从而达到了将水污泥排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池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水平设置并且其下端面与连通口的上端侧壁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流板为从分类池中流入混合池中的水流导向防止出现短流的情况,并且水平的导流板和倾斜的底板形成一个喇叭口,使水流的速度减慢下来,从而使水中的污泥沉淀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入混合池中,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混合池的底部之间留有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混合池的底部之间留有距离,减少出水管将污泥吸起而堵塞水泵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达到了搅拌效果,使各种污水的快速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使调节池的预处理效果更佳;

其二:减小了湍流的出现,减少被水流带起的污泥,污泥收集方便;

其三:结构合理、建造方便、使用的建筑材料少,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混合池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环池;11、分类池;111、进水管;12、隔板;121、连通口;122、导流板;2、混合池;21、出水管;211、水泵;22、潜水排污泵;221、排污管;23、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一种调节池,如图1所示,包括混合池2和环池1,混合池2呈圆形,环池1呈环形并且与混合池2呈同轴设置,混合池2的外壁即为环池1的内壁。环池1内周向设置有六个隔板12,隔板12将环池1均匀的分隔呈六个分类池11,分类池11的远离混合池2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111,混合池2内设有出水管21,各种不同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11排入各个分类池11中,然后各个分类池11中的不同污水流入混合池2中混合,利用各种污水相互中和达到预处理的效果,然后再从出水管21排出进入下一步污水处理工序。

如图2所示,每个分类池11与混合池2之间设有将两者连通的连通口121,当水流流动方向产生急剧变化时会形成湍流,湍流会将沉积在底部的污泥搅起,为了减少湍流的出现使隔板12呈弧形板,隔板12一端与环池1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混合池2的外壁连接,隔板12靠近环池1外壁的一端与环池1相切,当进水管111将污水排入分类池11中时,污水从环池1的外壁平缓的流到隔板12,水流顺着环池1的侧壁流到隔板12处更加流畅,减少了出现湍流;隔板12远离环池1的一端与混合池2的外壁相切,从各个分类池11中流入混合池2中的水流顺着混合池2的侧壁进入混合池2中,以相切的方式流入混合池2中,减少了从不同分类池11中流入混合池2中的水流之间产生对流,减少了混合池2中湍流的出现,并且流入混合池2中的水流呈周向分布,而周向分布的水流会在混合池2中形成漩涡,从而达到了搅拌的效果,加快了各个中污水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使调节池的预处理效果更佳。

如图2所示,调节池底部呈漏斗形,混合池2的中间位置设有半圆形的收集槽23,收集槽23中安装有潜水排污泵22,潜水排污泵22连接有排污管221,底部的污泥在重力的重要下受到指向收集槽23分力,使污泥在水流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流入收集槽23中,然后利用潜水排污泵22将污泥顺着排污管221排出调节池,方便污泥的收集和集中处理。

如图2所示,混合池2的外壁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22,导流板122下端面与开口的上端侧壁平齐并且导流板122呈水平设置,水平的导流板122和倾斜的底板形成一个喇叭口,使从分类池11流至混合池2中的污水的流道变宽从而使水流的速度减慢下来,使水中的污泥沉淀下来;并且利用导流板122达到了导流效果,防止出现短流的情况。出水管21的下端与混合池2的底部留有间距,避免将污泥吸气,出水管21远离上端连通有水泵211,利用水泵211将污水抽出排出调节池进入下一步污水处理工序。

具体工作方式:各种不同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11排入各个分类池11中,污水顺着弧形的隔板12从连通口121流至混合池2中,呈周向设置的水流流入混合池2中,在混合池2中形成漩涡从而使各种污水得到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再利用水泵211将污水抽出排出调节池进入下一步污水处理工序。底部的污泥在水流和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倾斜的底面滑动至收集槽23中,当污水达到一定量时,启动潜水排污泵22,将污泥顺着排污管221排出调节池,方便污泥的收集和集中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