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高效浊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734发布日期:2018-10-13 01:32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高效浊水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效浊水净化器是中部进水,经过水力喷口将沉降区底部沉积的污泥带入到进水中,提高絮凝反应的效果,在中心进水筒的外侧减速反应区,通过高分子药剂吸附架桥作用,使凝聚和絮凝颗粒逐渐变大。在此区域内絮凝反应生成的颗粒物实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沉降条件,但目前减速反应区的结构形式,絮凝颗粒物只能随水流进入斜管沉降区,才能沉降至底层积泥斗。

而且目前的结构形式,浊环水经过絮凝反应进入斜管沉降区,必须经过中心筒的折角向下流动后,才能反向向上流动进入沉降分离区,这样的结构形式导致在沉降分离区缓慢向下沉淀的小颗粒絮凝沉淀反应物,受到向上水流的冲击,不能顺利进入底部沉积泥斗,进水流量波动增大时,向上的水流携带大量的絮凝颗粒物上浮至溢流堰,造成出水悬浮物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高效浊水净化器,能够改善浊水净化器的絮凝反应和沉降分离效果,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型高效浊水净化器,包括壳体以及进水中心筒,进水中心筒外侧设置着中心反应区,中心反应区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着斜管,两侧斜管下方的壳体内分别设置着沉淀分离区,中心反应区顶部两侧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沉淀分离区相衔接连通,所述的进水中心筒底部连接着进水管,进水中心筒中部内设置着两块呈X形交叉的半圆形混合板,半圆形混合板中心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中心筒两侧壁上,壳体底部以及所述的中心反应区底部分别连接着外排污筒以及内排污筒。

本实用新型将进水中心筒的底部改为封闭形式,中心筒加装混合板,使回流污泥与加药后的浊环水快速混合,加速絮凝反应的进行,絮凝反应生成颗粒迅速聚结,逐步反应形成硕大颗粒,在中心筒外侧的反应区就形成沉降分离区,在底部增加排污管,定期将底部浓缩的污泥排出。絮凝反应后的水流,在离开中心反应区后,不再向下流动,增大了通往斜管沉淀区的通流面积,水流直接进入沉淀分离区,在上升过程中,可沉降的颗粒物,缓慢下降,逐渐聚结滑落进入沉降室。澄清后的水,经过沉淀上部的清水保护层,进入环形集水槽并汇总出水。沉降到水高效浊水净化器底层集泥斗和中心反应区的的泥渣,经由配套的电器控制箱,时间控制(时间可调)自动进行排泥(也可手动排泥),排入泥浆池,然后进行后续处理。提高了浊水净化器的处理效率,改善了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型高效浊水净化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2以及进水中心筒7,进水中心筒7外侧设置着中心反应区1,中心反应区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着斜管4,两侧斜管4下方的壳体内分别设置着沉淀分离区5,中心反应区1顶部两侧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的沉淀分离区5相衔接连通。所述的进水中心筒7底部连接着进水管3,进水中心筒7中部内设置着两块呈X形交叉的半圆形混合板6,半圆形混合板6中心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中心筒两侧壁上,壳体2底部以及所述的中心反应区1底部分别连接着外排污筒9以及内排污筒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