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电镀废液中COD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7548发布日期:2018-09-28 21:21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降低电镀废液中COD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为了使金属镀层具有平整光滑的外观并与基体牢固结合,必须在镀前把镀件表面的污染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在镀后把镀件表面的污物彻底清洗干净。因此,一般电镀生产必然产生大量废水。电镀废水COD超标是电镀厂最主要的问题,其废水水量大、解决难度大。电镀厂含COD废水的减排已经成为各地环保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各地环保部门加大对电镀废水COD监管力度的大环境下,解决了电镀废水COD超标问题刻不容缓。

电镀废水COD超标的原因:(1)漂洗水和废液中被皂化、乳化、或悬浮于液面的油污、蜡油,以及沉淀于槽底的蜡垢;(2)除蜡水、化学除油粉、电解除油粉中的表面活性剂、有机缓蚀剂和有机配位剂。主要是由于电镀前处理除蜡、化学除油、电解除油的漂洗水和废液产生。常用电镀废水COD超标解决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生化法和电氧化法等。但现有技术中,对于处理装置结构上设计和开发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降低电镀废液中COD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通过物理吸附、氧化剂氧化和絮凝沉淀等原理,降低电镀废液中的COD,使其接近排放标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降低电镀废液中COD的处理装置,其包括

吸附溢流池,其包括一个进水口和溢流口,所述吸附溢流池内填充有多孔材料填料;

台阶式流动氧化槽,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溢流口连接,所述台阶式流动氧化槽包含两个侧壁和介于所述两个侧壁之间的槽底部,所述槽底部为多个台阶部连接形成的台阶结构,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台阶结构的高位,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台阶结构的低位;其中所述各台阶部上设有至少一根带有布气孔的布气管,所述布气管连接臭氧供气源;

絮凝沉淀池,所述絮凝沉淀池连接所述台阶式流动氧化槽的出水口,所述絮凝沉淀池连接一个加药池,所述加药池向所述絮凝沉淀池供应絮凝剂溶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槽底部的各台阶部为水平延伸或倾斜向上延伸,但相邻两个台阶部中的下级台阶部的最高点不超过上级台阶部的最低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吸附溢流池的溢流口设有一个布水板,所述布水板的截面为圆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台阶式流动氧化槽还包括一个盖板,所述盖板结合于所述两个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盖板为与所述槽底部相匹配的台阶式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台阶式流动氧化槽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絮凝沉淀池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布气管连接有多根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布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加药池连接一个水泵,所述水泵连接一个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管头通过一个浮球装置浮在所述絮凝沉淀池的水面。使加药池中用于溶解絮凝剂的水取自絮凝沉淀池内,不需要额外引入净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臭氧供气源为臭氧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多孔材料填料为秸秆生物质,如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吸附溢流池能够对电镀废液进行初步处理,吸附废液中重金属、颗粒有机物、色度等较容易处理的COD物质,然后通过台阶式流动氧化槽所具有的台阶式结构,污水沿各级台阶部形成薄薄的液层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蔓延,不需能耗,在蔓延过程中与布气管输出的臭氧充分接触,免去高压曝气所需能耗,提高臭氧利用效率和氧化效率,将污水中的还原性有机物氧化降低COD值,最后进入絮凝沉淀池内,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静置分层,下层为污泥,上层为清液,清液被导出进一步处理或导入加药池内,与絮凝剂配制成絮凝剂溶液或悬浊液。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台阶式流动氧化槽还具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台阶式流动氧化槽的槽底部配合,形成弯折成Z字形的污水流道,而布气管供应的臭氧在该Z字形污水流道内与污水充分混合和反应,防止臭氧逸散过快。本实用新型装置耗能低,不引入二次污染物,提高臭氧溶解浓度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降低电镀废液中COD的处理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用于降低电镀废液中COD的处理装置、10吸附溢流池、11进水口、12出水口、A多孔材料填充料、121布水板、20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1入水口、22出水口、23侧壁、24槽底部、241台阶部、25盖板、30絮凝沉淀池、40臭氧供气源、41布气管、411支管、50加药池、51吸水管、P水泵、F浮球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降低电镀废液中COD的处理装置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附溢流池10、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0及絮凝沉淀池30。

其中,吸附溢流池10其包括一个进水口11和溢流口12,吸附溢流池10内填充有多孔材料填料A,该多孔材料填料为农业废弃物,如干高粱秸秆或干的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生物质。溢流口12为一个长型的宽口,且该位置设有一个布水板121,布水板121的截面为圆弧形。

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0,设有入水口21和出水口22,两个侧壁23和介于侧壁23之间的槽底部24,槽底部24为多个台阶部241连接形成的台阶结构,入水口21位于台阶结构的高位,出水口22位于台阶结构的低位,各台阶部241上设有至少一根带有布气孔的布气管41,这些布气管41连接臭氧供气源40,例如臭氧发生器。在本实施例中,各台阶部241为水平向延伸,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台阶部241其表面也可为倾斜向上延伸,倾斜的角度通常在5-10°之间,保证相邻两个台阶部中的下级台阶部的最高点不超过上级台阶部的最低点。优选的,布气管41还连接若干支管411,这些支管411上都有布气孔。

絮凝沉淀池30,絮凝沉淀池30连接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0的出水口22,絮凝沉淀池30还连接一个加药池50,该加药池50向絮凝沉淀池30供应絮凝剂溶液,其中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0的出水口22较佳伸至所述絮凝沉淀池30的底部。加药池50连接一个水泵P,而水泵P连接一个吸水管51,吸水管51的管头通过一个浮球装置F漂浮在絮凝沉淀池30的水面,使加药池50中用于溶解絮凝剂的水取自絮凝沉淀池30内,不需要额外引入净水,减少对净水的消耗。使用絮凝剂类包括无机盐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铝PAS、明矾、聚合硅酸PS、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二丙级氯化铵等。

在对电镀废液进行处理时,污水从吸附溢流池10的进水口11进入,然后经吸附溢流池10内的多孔材料填料A对电镀废液进行初步处理,吸附废液中重金属、颗粒有机物、色度等较容易处理的COD物质,进水口11的位置较佳低于多孔材料填料A的表面,也低于溢流口12,并控制污水的进入速度,延长污水在吸附溢流池10内停留的时间。当吸附溢流池10内的水越来越高,自然溢出溢流口12时,经布水板121的均布作用,使水沿着宽敞的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0的各个台阶部241形成薄薄的液层,并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蔓延,在蔓延过程中与布气管41输出的臭氧充分接触,将污水中的还原性有机物氧化,降低污水COD值,最后进入絮凝沉淀池30内,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静置分层,下层为污泥,上层为清液,清液被导出进一步处理或导入加药池50内,与絮凝剂配制成絮凝剂溶液或悬浊液,下层的淤泥超过临界积累厚度后,清理出来,与吸附溢流池10内使用过的秸秆生物质混合压滤或晾干后一起运输到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和填满。

其中,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0还包括一个盖板25,盖板25较佳与槽底部24具有相匹配的形状,盖板25与台阶式流动氧化槽20的槽底部24配合,形成了弯折的Z字形的污水流道,而布气管41供应的臭氧在该Z字形污水流道内与污水充分混合和反应。盖板25可防止臭氧逸散过快,且蓄积的臭氧具有一定的压力,能够更好的地与台阶式流动氧化槽内污水液层接触混合,将有机还原性物质氧化,降低污水的COD值。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形成薄薄的液层流动时,是靠重力流动,其耗能很低,不需要高压曝气和搅拌装置,也不引入二次污染物,可提高臭氧溶解浓度和利用率。经实验室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确实可有效降低废液中COD值,且臭氧消耗量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