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余液萃取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0720发布日期:2018-10-23 17:1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萃余液萃取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镀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产生的电镀废液中含有铜、镍等金属,通常采用萃取工艺对电镀废液进行处理,从而将金属提纯分离回收,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减少污染环境。而现有的萃取工艺一般都是采用萃取剂和稀释剂混合后进行萃取金属,而萃取剂在萃取过程中会因为各种不同情况流失减少,尤其是在反萃过程中,如果效果不理想,就会导致萃取剂严重流失到萃余液中,严重影响电镀废液的后续处理效果;同时,由于萃取剂的价格高昂,在萃取剂不断流失减少的同时,无疑就是不断地增加了萃取工艺运行的成本,并且萃取剂的流失减少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对萃余液中的萃取剂进行回收的同时,能够减少流失的萃取剂对环境影响,并且设备安装简单,造价成本低的萃余液萃取剂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

萃余液萃取剂回收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分为分离区、分离缓冲区以及静置区;所述分离区、分离缓冲区以及静置区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分离区设有萃余液入口并依次设有用于分离萃取剂的超声波和填料;所述静置区设有萃取剂出口和萃取液出口,萃取剂出口设置在萃取液出口的上方,其两者之间设有用于导流萃取剂和萃取液的导流挡板。

其中,所述分离区、分离缓冲区以及静置区三者连通之间均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

其中,所述上隔板设置在槽体的顶部,其下端与槽体的底部分离形成下进液口;所述下隔板设置在槽体的底部,其上端与槽体的顶部分离形成上出液口。

其中,所述超声波设置在填料的前方,超声波和填料之间设有用于导向分离的花纹网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超声波,大大提高萃余液中萃取剂和萃取液的分离效果,并且通过填料进一步使萃取剂与萃取液分离,最后通过静置区使萃取剂静置上浮与萃取液分离排出回收,实现有效分离并且回收萃取剂,减少萃取剂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造成低,大大降低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槽体,2.分离区,3.分离缓冲区,4.静置区,5.萃余液入口,6.超声波,7.填料,8.萃取剂出口,9.萃取液出口,10.导流挡板,11.上隔板,12.下隔板。13.下进液口,14.上出液口,15.花纹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萃余液萃取剂回收装置,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分为分离区2、分离缓冲区3以及静置区4;所述分离区2、分离缓冲区3以及静置区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分离区2设有萃余液入口5并依次设有用于分离萃取剂的超声波6和填料7;所述静置区4设有萃取剂出口8和萃取液出口9,萃取剂出口8设置在萃取液出口9的上方,其两者之间设有用于导流萃取剂和萃取液的导流挡板10。通过采用超声波6,大大提高萃余液中萃取剂和萃取液的分离效果,并且通过填料7进一步使萃取剂与萃取液分离,最后通过静置区4使萃取剂静置上浮与萃取液分离排出回收,实现有效分离并且回收萃取剂,减少萃取剂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造成低,大大降低处理成本。

为了能够有效分隔各工作区域,防止各工作区域之间相互干扰影响,所述分离区2、分离缓冲区3以及静置区4三者连通之间均设有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从而通过设有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防止分离区2、分离缓冲区3以及静置区4三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大大提升处理效果和效率。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分离缓冲区3可根据回收需设置级数,可采用2级或多级串联进行萃余液的萃取剂进行分离回收。

由于萃余液中的萃取剂在超声波6和填料7作用下分离出小分子的萃取剂和萃取液,为了有效促进小分子的萃取剂相互重新结合形成大分子,所述上隔板11设置在槽体1的顶部,其下端与槽体1的底部分离形成下进液口13;所述下隔板12设置在槽体1的底部,其上端与槽体1的顶部分离形成上出液口14。从而使萃取剂和萃取液能够不断通过下进液口13流向上出液口14加大了其流动性,使小分子的萃取剂在流动过程中不断碰撞相互结合形成大分子,有利于提高后续静置分离的效果。

为了能够有效促进萃取剂和萃取液分离,所述超声波设置在填料7的前方,超声波和填料7之间设有用于导向分离的花纹网格15。首先通过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使萃余中的萃取剂和萃取液分离,然后通过花纹网格15导向萃取剂和萃取液流经至填料7中,使萃取剂和萃取液能够通过填料7进一步分离,大大提高萃取剂和萃取液的分离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