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9452发布日期:2019-01-29 17:3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生活粪池污水处理一般先采用吸污水车装载并运输至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收集后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工业废水则根据废水水质特点,配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

对于短期或移动式排放的污水水源,如临时民安置区、建筑施工队、突发污染事故等,不便于采用固定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常常采用污水直排。可见,对于上述污水直排的情形,甚至污水水量突然增大超出原有设备处理能力,污水收集管道发生破裂或原有处理设备出现故障等突发情况时,往往由于管道及设备的维修需要时间,导致污水直接排入环境中,造成污染。

有鉴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可移动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移动到不同地域进行污水治理,污水处理过程更加便捷,且污水处理能力强,能够缓解地域生活污水处理的压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污口、排污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絮凝剂溶解水箱以及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内设置有絮凝混合搅拌室以及依序设置的多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此多个所述真空负压式吸污室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口;所述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的吸入口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中的第一个所述真空负压式吸污室连通,依序设置的多个所述真空负压式吸污室通过各自的所述溢流口依次连通,且最后一个所述真空负压式吸污室的所述溢流口与所述絮凝混合搅拌室连通,所述絮凝剂溶解水箱与所述絮凝混合搅拌室连通;所述絮凝混合搅拌室的出口与所述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的固体出料口连接有一出料槽装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真空负压式吸污室沿着所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的长度方向并列且层层渐低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溶解水箱位于所述絮凝混合搅拌室的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空气压缩机装置,所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内设有隔膜气阀,所述空气压缩机装置通过气管为所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的隔膜气阀供气。

进一步的,还包括智能除臭装置,所述智能除臭装置包括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所述智能除臭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装置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内的吸污室液位控制器以及安装在所述絮凝混合搅拌室内的释药液位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让所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产生负压的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用于为所述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提供冷却水的真空泵冷却水箱、用于为所述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提供电力的柴油静音式发电机组以及用于收放管道和线缆的液压收放式绞盘装置,所述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通过与所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连接,所述真空泵冷却水箱与所述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连接,所述液压收放式绞盘装置包括管道绞盘装置和线缆绞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槽装置为可拆卸式地安装在所述出料口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移动到不同地域进行污水治理,污水处理过程更加便捷,且污水经过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的二次甚至多次处理,污水处理能力强,能够缓解地域生活污水处理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污口、排污口和出料口,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絮凝剂溶解水箱、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真空泵冷却水箱、液压收放式绞盘装置、柴油静音式发电机组、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出料槽装置、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空气压缩机装置、智能除臭装置和集成智能化电控柜装置,其中,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内设置有絮凝混合搅拌室及依序设置的三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此三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沿着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的长度方向并列且层层渐低分布,此三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口,相邻的真空负压式吸污室通过溢流口连通,最低层的真空负压式吸污室通过气动放水阀与絮凝混合搅拌室连通。絮凝剂溶解水箱位于絮凝混合搅拌室的上方,絮凝混合搅拌室通过管道与絮凝剂溶解水箱连接。

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的吸入口通过管道与进污口连通,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排污口连通,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内设有隔膜气阀,空气压缩机装置通过气管为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的隔膜气阀供气。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以及出料槽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具体的,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的出液口与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中的第一层真空负压式吸污室连通,最低层的真空负压式吸污室与絮凝混合搅拌室连通,絮凝混合搅拌室的出口与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的固体出料口与出料槽装置连通。出料槽装置为可拆卸式地安装在出料口处,提高可维护性和便携性。

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通过管道与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连接,用于让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产生负压,真空泵冷却水箱通过管道与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连接,用于为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提供冷却水,柴油静音式发电机组为该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提供电力。该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各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内的吸污室液位控制器和安装在絮凝混合搅拌室内的释药液位控制器,吸污室液位控制器以及释药液位控制器分别与集成智能化电控柜装置电连接。集成智能化电控柜装置包括可视化的操控装置。液压收放式绞盘装置包括管道绞盘装置和线缆绞盘装置,用于管道和线缆的收放。

该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可视化的操控装置可对应控制、操作以下结构:启动水环式真空泵吸抽装置让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内产生负压,使粪池污水通过进污口从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中吸入,在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中对粗固体或垃圾进行隔栅分筛,将分筛后的粗固体或垃圾直接通过装置中的螺旋杆挤压排出作第一次固液分离处理;被筛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吸入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的第一层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内,进行沉降,当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内的污液达到一定高度时,溢流口打开,污液进入下一层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当最低层的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内的污液达到一定高度时,打开气动放水阀,将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内的污液流入絮凝混合搅拌室内,当絮凝混合搅拌室内的污液达到一定高度时,气动放水阀关闭,同时从絮凝剂溶解水箱中将絮凝剂放入絮凝混合搅拌室内进行絮凝混合处理,将絮凝混合处理后的污液放入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中进行二次固液分离处理,最后使分离后的固体污物通过游动环片叠螺式固液分离机装置内挤压成泥饼从出料口排出,剩余的污液可从排污口排出。吸污室液位控制器以及释药液位控制器可对对应的液体高低位漫溢或排空起自动控制作用。

较佳地,多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絮凝剂溶解水箱、絮凝混合搅拌室可设置成拼装式的组合箱体式结构。具体如下,多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絮凝剂溶解水箱、絮凝混合搅拌室分别设置成等规格尺寸的密闭式箱体,且各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均在靠近箱体的顶部位置设置溢流口,根据车辆上的箱体内的具体空间,从左至右依序排放多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或者由上至下依序排放多个真空负压式吸污室,然后使相邻的真空负压式吸污室通过溢流口相互连通,在最低层的真空负压式吸污室附近位置设置絮凝剂溶解水箱,并使絮凝剂溶解水箱与絮凝混合搅拌室连通。

较佳地,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靠近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设置,可以将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与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设置并列设置,智能除臭装置包括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智能除臭装置设置在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或者螺旋压榨式垃圾过滤器装置的顶部,智能除臭装置的出气口与空气压缩机装置的进气口连通。

另外,本案主要是针对真空负压式吸污室、絮凝混合搅拌室的结构和设置方式等进行了改进,上述其他结构均可采用现有结构,且上述其他结构按照上述工作原理通过管道实现相互之间的连通,具体管道之间的连接通路及连接方式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污水自组式联合处理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移动到不同地域进行污水治理,污水处理过程更加便捷,且污水经过层流真空负压式吸污箱的多次沉降处理,更有利于后期的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能力强,能够缓解地域生活污水处理的压力。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