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8261发布日期:2019-01-22 21:0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绘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测绘就是测量和绘图。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工程测绘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工程测绘专业十分重要,同样的工程测绘中会使用到许多的零部件,需要将不同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因此对零部件的要求也就十分重要,零部件的表面若是有灰尘,不仅影响组装,同样的也会对测绘的精度造成影响,目前在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除尘的时候,多为人工进行擦拭,不仅效果低下,同时除尘的效果也不太好,费时费力,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除尘的时候,多为人工进行擦拭,不仅效果低下,同时除尘的效果也不太好,费时费力,增加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竖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弧形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弧形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位于两个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顶箱,所述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分流管,且分流管的一端通过顶管连通有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上开设有气孔,所述上弧形板为网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弧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侧啮合有蜗杆,且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板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一端与顶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中轴远离顶箱的一端贯穿竖板且延伸至竖板的一侧,所述竖板延伸至竖板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刷。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框,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位于两个底框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板,且第一风板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板,所述第二风板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弧形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一端与分流管的一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玻璃块。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位于玻璃块底部的两侧均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通过两个竖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弧形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弧形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位于两个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顶箱,所述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分流管,且分流管的一端通过顶管连通有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上开设有气孔,所述上弧形板为网孔结构,在零部件进入装置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进行初步的吹气除尘,将表面进行的杂质进行吹散松动处理,方便后面进行除尘,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2)、该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通过下弧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侧啮合有蜗杆,且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板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一端与顶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中轴远离顶箱的一端贯穿竖板且延伸至竖板的一侧,所述竖板延伸至竖板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刷,能够将进入的零部件进行分为两侧,方便进行清理,同时一个动力装置同时带动两侧进行清洗,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节约了资源,同时有效的对经过的零部件进行除尘清洗,减轻了人工的负担,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3)、该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通过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框,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位于两个底框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所述箱体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板,且第一风板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第一抽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下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板,所述第二风板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下弧形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一端与分流管的一端连通,能够有效的将除尘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吸收收集,防止继续粘附在零部件的表面,同时放置排除污染环境,方便后面进行清理,保证零部件除尘的效果,为后期工程测绘奠定基础。

(4)、该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通过箱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玻璃块,所述箱体的正面位于玻璃块底部的两侧均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进料十分便捷,能够随时进行观察,同时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清理十分简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蜗轮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竖板、3-上弧形板、4-下弧形板、5-顶箱、6-气泵、7-分流管、8-弧形管、9-涡轮、10-蜗杆、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中轴、14-转动板、15-清理刷、16-第一抽风机、17-第二抽风机、18-底框、19-喷头、20-第一风板、21-电机、22-第二风板、23-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工程测绘用零部件表面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箱体1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板2,竖板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竖板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弧形板3,弧形的设计,方便将零部件进行分隔,防止堵塞,两个竖板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弧形板4,箱体1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位于两个竖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顶箱5,顶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泵6,气泵6的出气口连通有分流管7,且分流管7的一端通过顶管连通有弧形管8,弧形管8上开设有气孔,对顶部进行初步的除尘,上弧形板3为网孔结构,方便透气,下弧形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涡轮9,涡轮9的一侧啮合有蜗杆10,涡轮9和蜗杆10的设计,能够有效的进行传动,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且蜗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板2转动连接,竖板2上开设有与蜗杆10相适配的转动槽,蜗杆10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13,中轴13的一端与顶箱5的一侧转动连接,顶箱5的一侧开设有与中轴13相适配的凹槽,防止偏移,中轴13远离顶箱5的一端贯穿竖板2且延伸至竖板2的一侧,竖板2延伸至竖板2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4,转动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刷15,清理刷15为软毛刷,防止损坏零部件,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框18,箱体1底部的两侧位于两个底框18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抽风机16和第二抽风机17,箱体1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板20,且第一风板20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第一抽风机16的进风口连通,下弧形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板22,进行灰尘的吸收和收集,第二风板22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第二抽风机17的进风口连通,下弧形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19,喷头19的一端与分流管7的一端连通,箱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23,方便进行进料,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玻璃块,方便随时进行观察,箱体1的正面位于玻璃块底部的两侧均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方便进行清理,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能够有效的进行初步的吹气除尘,将表面进行的杂质进行吹散松动处理,方便后面进行除尘,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能够将进入的零部件进行分为两侧,方便进行清理,同时一个动力装置同时带动两侧进行清洗,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节约了资源,同时有效的对经过的零部件进行除尘清洗,减轻了人工的负担,减少了时间的浪费,能够有效的将除尘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吸收收集,防止继续粘附在零部件的表面,同时放置排除污染环境,方便后面进行清理,保证零部件除尘的效果,为后期工程测绘奠定基础,进料十分便捷,能够随时进行观察,同时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清理十分简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使用时,将需要清理的零部件通过进料斗23进入到装置内部,经过上弧形板3的时候,由于气泵6的开启,使得气体通过分流管7和顶管进入到弧形管8内部,然后对下落的零部件进行初步的除尘,经过上弧形板3的分隔,进入到两个竖板2相反的一侧,然后电机21开启,使得涡轮9带动蜗杆10进行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1带动第二齿轮12转动,第二齿轮12带动中轴13转动,中轴13带动转动板14进行在转动,转动板14带动清理刷15进行转动,对下落的零部件进行除尘清理,然后通过底框18的顶部,喷头19继续喷气进行二次除尘,同时第一抽风机16开启,使得第一风板20对顶部的灰尘进行吸收和收集,第二抽风机17开启,同时第二风板22对底部的灰尘进行吸收和收集,零部件除尘后,可通过箱门对收集的灰尘进行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