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6304发布日期:2019-01-13 17:4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水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蓄水池、湖水、高尔夫球场的莲花池等水系不流转的静止水或大海、雨水排水沟、自来水取水场、蓄洪区、河川等水中容易出现微生物腐烂。表层水与大气接触之后氧气浓度就会上升而产出大量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繁殖达到极限就会死亡并堆积在水底面,进而导致18m以下的深水层中的有机质腐烂,使得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并最终使水腐烂。为了将这些水进行净化和变成饮用水,净化水质所需费用过多。也会发生饮用水水质低下以及因蓄水池及湖水的腐烂而大大降低环境资源价值的问题。

为了防止蓄水池或湖水的腐烂现象,原有水质净化装置是通过循环湖水或蓄水池中的水来防止水质腐烂的装置,是利用压缩机或风力的装置。但是,利用风力时,根据的风力走向风车自由旋转,因此动力很难准确传达到水底层,这种方法通常是用浮物和圆筒形成一体,用刚性材料制作圆筒,将次装置浮于蓄水池或其他湖水上进行操作。如果长时间实用,入口圆筒管就会堆积异物,进而导致堵塞。因为这些异物动力很难传达到叶轮上,而要更换或维护这些叶轮的难度非常高,并且存在所需费用和时间过多问题。

并且,将原有的水净化装置设置在蓄水池或莲花池时,其构建露于外部,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因此也存在无法长时间设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水质净化装置,由两侧浮体使得在水面浮起,通过电源和机械旋转传导旋转力的旋转轴在一侧扩展设置的马达,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内侧空间两端设置旋转轴并从旋转轴传导动力并在一端设置驱动连接手段另一端在支撑框架的一侧进行支撑的转子,与转子外围结合并使其一部分沉在水里而以所述转子为中心形成辐射的多个旋转构件构成,并且用水草隐藏所述水质净化装置的人工水草,本实用新型以设置在旋转转子上的旋转构件形状人为产生一定方向的流体流向,使蓄水池或莲花池等静止流体产生暖流,使得充分供养和流体交替,用氧气自然净化改善水质,并且用人工水草隐藏水质净化设施为目的。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水质净化装置,包含水质净化装置、浮体、支撑框架、马达、转子、旋转构件、迷你气泡装置、人工水草、架子、纤维垫、保护垫、水压球,以由两侧浮体使得在水面浮起,相互连接并确保内侧空间的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通过电源和机械旋转传导旋转力的旋转轴在一侧扩展设置的马达,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空间并受所述马达的旋转力进行旋转的一个以上转子,与所述转子外围相结合并使其一部分沉在水里而以所述转子为中心形成辐射的多个旋转构件构成的水质净化装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马达是由正向马达与逆向马达构成,所述转子含相反方向旋转的正向转子与逆向转子各自连接正向马达与逆向马达。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框架含螺旋桨及方向舵,浮体是包括为调整浮游水位而在一定空间里注入或排出水的注入口及排出口。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构件断面以“V”字形或“U”字形环绕形成,从转子的中心外围向长度方向螺旋形成而结合多个,以转子的旋转中心为基准以螺旋形排列保持一定角度设置为特征的水质净化装置,旋转构件为偏向一侧并以转子为中心辐射形设置,从转子中心外围向长度方向形成螺旋形结合多个,以转子的旋转中心为基准以螺旋形排列设置。

进一步设置,搭载在支撑框架上、设置在蓄水池、陆地的臭氧生成器被支撑框架支撑并供应给臭氧生成器产生的臭氧,臭氧供应管由支撑框架支撑并与臭氧供应管相连接,通过多个臭氧喷嘴喷射臭氧的臭氧喷射管构成的臭氧供应系统来供应臭氧来净化水质为特征的水质净化装置,臭氧供应管和臭氧喷射管相连接,臭氧供应管来供应臭氧和流入的水进行混合后供应给臭氧喷射管,臭氧喷射管将臭氧和水混合的臭氧水喷射入水流入管,所述水流入管与臭氧喷射管供应的水和臭氧进行混合供应给所述臭氧喷射管的混合罐为特征的水质净化装置,由混合罐的水流入管从底部一侧贯通并从另一侧连接臭氧喷射管并从臭氧供应管顶部贯通的外包、垂直设置在所述外包内部中央并连接所述水流入管并内空的圆形管、设置在所述圆形管内部并在中央形成插入槽并通过所述槽所述臭氧供应管插入到底部并在所述插入槽周围形成以上下方向螺旋形螺旋面并底部连接旋转马达,并在所述圆形管内部进行旋转的螺旋形转子为特征的水质净化装置,混合罐是向外包的上端的底部凸出、下端连接圆形管的上端并搅拌水与臭氧的曲面面板。

进一步设置,所述迷你气泡装置由固定在支撑框架并引入外部空气的空气输送管、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的支撑输送管及与支撑线相连接的水中马达组成并以空气输送管与支撑线相连接,在水中马达运作时将空气和水混合并通过前方的排气口产生活性细小气泡的喷嘴。

进一步设置,所述水质净化装置的外围连接人工水草,所述人工水草固定在架子上并具备若干植栽工的纤维垫,纤维垫的顶部与底部重叠若干保护垫并连接架子的若干个水压球,人工水草设通过电源供应进和关闭的发光灯,人工水草支撑水中抽水机,水中抽水机抽出的水向污染泡沫进行喷射用以消除泡沫,人工水草与支撑框架通过关节部连接并调节因水位变化自行调节连接桁架、并用多个钢索与支撑框架连接,通过钢索连接水质净化装置的支撑框架、人工水草和环绕水底的多个锚。

进一步设置,所述水质净化装置用连接构件连接沉在水中并被秤砣固定在水底的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以设置在旋转转子上的旋转构件形状人为产生一定方向的流体流向,使蓄水池或莲花池等静止流体产生暖流,使得充分供养和流体交替,用氧气自然净化改善水质,并且用人工水草隐藏同时水质净化,不外露水质净化构件,并且使得装置与蓄水池等淡水设施融为一体,显出更为环保的自然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与转子的驱动连接手段的示例图;

图5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水质净化装置的马达与转子的驱动连接手段的其他示例图;

图6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转子的示例图;

图7为将指定方向转子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图;

图8为将旋转构件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图;

图9为将旋转构件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图;

图10为将旋转构件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图;

图11为将旋转构件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图;

图12为将迷你气泡生成装置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图;

图13为将臭氧供应系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图;

图14为将臭氧供应系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罐的示例图;

图15为将人工水草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16为将人工水草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17为将人工水草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分解斜视图;

图18与图19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案例的侧面图与平面图;

图20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设置案例的平面图;

图2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设置案例的前视图;

图2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设置案例的前视图。

图中:水质净化装置100、浮体110、支撑框架120、马达130、正向马达130a、逆向马达130b、转子140、正向转子140a、逆向转子140b、旋转构件150、迷你气泡装置170、空气输送管171、输送管172、支撑线173、水中马达174、喷嘴175、排气口176、臭氧供应系统180、臭氧生成器181、臭氧供应管182、臭氧喷射管183、臭氧喷嘴183a、水流入管184、混合罐185、外包185a、圆形管185b、旋转马达184c、螺旋形转子185d、曲面面板185)、人工水草200、架子210、纤维垫220、保护垫230/240、水压球250、连接桁架320、钢索400、支撑块500、连接构件510、锚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图22所示,水质净化装置,包含水质净化装置100、浮体110、支撑框架120、马达130、转子140、旋转构件150、迷你气泡装置170、人工水草200、架子210、纤维垫220、保护垫230/240、水压球250,以由两侧浮体110使得在水面浮起,相互连接并确保内侧空间的支撑框架120,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通过电源和机械旋转传导旋转力的旋转轴在一侧扩展设置的马达130,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空间并受所述马达的旋转力进行旋转的一个以上转子140,与所述转子外围相结合并使其一部分沉在水里而以所述转子为中心形成辐射的多个旋转构件150构成的水质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以设置在旋转转子上的旋转构件形状人为产生一定方向的流体流向,使蓄水池或莲花池等静止流体产生暖流,使得充分供养和流体交替,用氧气自然净化改善水质,并且用人工水草隐藏同时水质净化,不外露水质净化构件,并且使得装置与蓄水池等淡水设施融为一体,显出更为环保的自然环境。

所述马达130是由正向马达130a与逆向马达130b构成,所述转子140相反方向旋转的正向转子140a与逆向转子140b各自连接正向马达(130a)与逆向马达(130b)。

支撑框架120包含螺旋桨及方向舵,所述浮体110是包括功能为调整浮游水位而向浮体110内仓注入或排出水的注入口和排出口。

所述旋转构件150断面以“V”字形或“U”字形环绕形成,从转子140的中心外围向长度方向螺旋形成而结合多个,并以转子140的旋转中心为基准以螺旋形排列并保持一定角度设置,旋转构件150为偏向一侧并以转子140为中心辐射形设置,从转子140中心外围向长度方向形成螺旋形结合多个,以转子140的旋转中心为基准以螺旋形排列设置。

搭载在支撑框架120上、设置在蓄水池、陆地的臭氧生成器181被支撑框架120支撑并供应给臭氧生成器181产生的臭氧,臭氧供应管182由支撑框架120支撑并与臭氧供应管182相连接,通过多个臭氧喷嘴183a喷射臭氧的臭氧喷射管183构成的臭氧供应系统180来供应臭氧来净化水质为特征的水质净化装置,臭氧供应管182和臭氧喷射管183相连接,臭氧供应管182来供应臭氧和流入的水进行混合后供应给臭氧喷射管183,臭氧喷射管183将臭氧和水混合的臭氧水喷射入水流入管184,所述水流入管184与臭氧喷射管183供应的水和臭氧进行混合供应给所述臭氧喷射管183的混合罐185为特征的水质净化装置,由混合罐185的水流入管从底部一侧贯通并从另一侧连接臭氧喷射管并从臭氧供应管顶部贯通的外包(185a、垂直设置在所述外包内部中央并连接所述水流入管并内空的圆形管185b、设置在所述圆形管内部并在中央形成插入槽并通过所述槽所述臭氧供应管插入到底部并在所述插入槽周围形成以上下方向螺旋形螺旋面并底部连接旋转马达184c,并在所述圆形管185b内部进行旋转的螺旋形转子185d为特征的水质净化装置,混合罐185是向外包185a的上端的底部凸出、下端连接圆形管185b的上端并搅拌水与臭氧的曲面面板185e。

所述迷你气泡装置170由固定在支撑框架120并引入外部空气的空气输送管171、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120的支撑输送管172及与支撑线173相连接的水中马达174组成并以空气输送管171与支撑线173相连接,在水中马达174运作时将空气和水混合并通过前方的排气口176产生活性细小气泡的喷嘴(175)。

所述水质净化装置100的外围连接人工水草200,所述人工水草200固定在架子210上并具备若干植栽工221的纤维垫220,纤维垫的顶部与底部重叠若干保护垫230,240并连接架子的若干个水压球250,人工水草200设通过电源供应进和关闭的发光灯,人工水草200支撑水中抽水机,水中抽水机抽出的水向污染泡沫进行喷射用以消除泡沫,人工水草200与支撑框架120通过关节部连接并调节因水位变化自行调节连接桁架320、并用多个钢索400与支撑框架120连接,通过钢索连接水质净化装置的支撑框架120、人工水草和环绕水底的多个锚600。

所述水质净化装置100用连接构件510连接沉在水中并被秤砣固定在水底的支撑块500。

本实用新型根据连接转子的旋转构件人为产生一定方向流体的流向,使蓄水池或莲花池等静止流体产生暖流,使得充分供氧和流体交换,是通过氧气自然净化而改善水质,在支撑框架的一侧设置了螺旋桨及方向舵,可移动到蓄水池中央,也可移动到指定地点,马达旋转时,可减缓传到转子的旋转比的速度,具有结构简单、维修简单的特点。

隐藏水质净化设施并且让蓄水池变成适合淡水化的人工水草,不仅能够消除对水质净化装置的排斥感,而且不会损坏自然景观,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水质净化装置的可信度及效用性。并且通过符合水质净化装置设置区域的条件的设施(连接桁架、钢索、支撑块、锚)来设置水质净化装置,可设置在所有水处理设施及资源上,不仅能够扩大水质净化装置的使用范围,而且通过增加效用性能够保持所有区域的水质清洁,进而有效保护环境。

原有的自来水取水场如发生绿藻就只能中止,而本实用新型如设置在自来水取水场,可有效防止绿藻的出现,可无需中断也能持续供应。

实施例1

如图18与图19中所示,本事实施例水质净化装置的配套设施由蓄水池底部形成的水泥基础部300、在水泥基础部300建立的支撑台(310)、连接支撑台310和连接桁架320构成,水泥基础部300对根基较弱无法牢固设置支撑台300与连接桁架320时较为有效,挖掘一部分地基之后用水泥(钢筋水泥)进行设置。

支撑台310考虑了连接桁架320的启动范围(根据水位变化的启动),从水泥基础部300的底部形成一定高度。

连接桁架320为了将水质净化装置100设置到一定高度,与支撑台310连接,为了根据水位变化启动,两侧各自通过关节部321,322连接支撑台310与水质净化装置100。

第1关节部321以固定链条支撑台310为基准,引导连接桁架320会合,第2关节部322根据连接桁架320会合的角度变化,调整水质净化装置100不会倾斜,在水面平衡浮起,连接桁架320是在一个棒、起重机常见的桁架结构,可设置脚踏板使管理者可无需船只即可接近水质净化装置100。

人工水草200设置在水质净化装置100的三面,水质净化装置100剩下一面显示连接的间接桁架320,但可不局限于此,人工水草200可设置在水质净化装置(100)的四面,将水质净化装置100的所有面完全隐藏,连接桁架320可连接到人工水草200的架子210上。

本实施例对水位变化较大、机械水位表面变化较大的区域(雨水排水抽水场、流水池、河川、湖水、湖泽、蓄水池、高尔夫球场莲花池等)非常有效。

实施例2

如图20中所示,本实施例水质净化装置的设置设施由多个、四个会以上钢索400构成。钢索400的一端环绕蓄水池周围的地基,另一端连接到水质净化装置100的支撑框架120或架子210上,即通过调整钢索400的长度,将水质净化装置100设置在任意位置,采用的钢索400应柔软,可采用普通钢索、链条等所有产品。并且,为了钢索400牢固的环绕,在地基搭建水泥基础部410,在水泥基础部410设置木桩(420),将钢索400连接在木桩上进行环绕。

实施例3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水质净化装置的设置设施可设置在设置位置狭小或无法设置前述实施例1的连接桁架、实施例2的钢索较广阔区域时也能设置水质净化装置100,由在水底固定的支撑块500构成。支撑块500因为秤砣沉淀于水底,通过连接构件510与水质净化装置100相连接,使水质净化装置100不会因水流而移动。即支撑块500的秤砣可采用重量较重的水泥块或秤砣较轻的块上设置多个重量体。

支撑块500通过重型设备运到设置区域后,通过投放进行设置。此时连接构件510的一端应提前连接,使得此后方便连接水质净化装置100于连接构件510。连接构件510最好采用较为柔软的材料,可采用普通钢索、链条等所有产品,也可连接支撑框架120或架子210上。

实施例4

图22中所示,本实施例水质净化装置的设置设施在设置区域较广阔无法使用实施例1的连接桁架、实施例2的钢索以及水太深无法使用实施例3的支撑块时采用,由多个(两个以上,图中显示4个)锚600构成,锚600通过钢索连接到支撑框架120,在水底固定,使水质净化装置100不会因水流而移动。

例如,水质净化装置100的设置方向确定后,按照此方向前后各两个共四个锚600按照正四角形进行设置,将钢索环各自连接到水质净化装置100,将水质净化装置100暂时固定。此时,通过调整钢索的长度,配置水质净化装置100的放行及设置地点。随后,在水质净化装置100的前部额外设置两个锚600进行强化。

图22虽没有显示水草,但同样适用水草。即前述的设置设施不仅在有人工水草的地方,而且在人工水草没有的水质净化装置100上也可以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所述实施案例的限制,所述实施案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范畴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