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738发布日期:2019-03-27 09:4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沼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沼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餐厨垃圾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后,将产生大量的沼气,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能用来焚烧发电,同时餐厨垃圾浆料经厌氧发酵后的出料需要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渣为沼渣,可以用于制取有机肥,分离出来的水为沼液,因沼液水质变化范围极大,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且含有多种致突变物和金属离子等,需要处理达标排放。但沼液的B/C比非常低,可生化性很差。且现有的餐厨垃圾厌氧沼液大多参照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采用UASB厌氧+缺氧+好氧这一生物法进行处理,但由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厌氧消化比较彻底,沼液的BOD5往往比较低,沼液的可生化性较差,因此再直接采用上述生物方法处理工艺,其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也不理想。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且达标排放的沼液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且达标排放的沼液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沼液处理装置,其包括有:

进水槽,其内设有流量计;

第一调节池,与所述进水槽连接,其内设有一pH计;

储液池,与所述第一调节池连接,该储液池内安装有COD在线监测仪;

氧化塔,其内设有一pH计,该氧化塔通过一进水泵与所述储液池连接以供沼液进行芬顿反应;

第二调节池,与所述氧化塔连接,且其内设有一pH计;

沉淀池,与所述第二调节池连接以供沼液进行固液分离。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沼液处理装置还包括有与所述氧化塔双向连接的氧化循环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沼液处理装置还包括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池和沉淀池之间的慢混池。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沼液处理装置还包括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池和慢混池之间的脱气池。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慢混池设有PAM絮凝剂投放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水槽内还设有一液位监测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调节池上设有浓硫酸投放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氧化塔上设有浓硫酸投放口、双氧水投放口及硫酸亚铁投放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氧化塔中沼液COD与双氧水、七水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1:2:1.5。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调节池上设有氢氧化钠投放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沼液处理装置在第一调节池及氧化塔中调节沼液的pH值以使得其呈酸性,且在储液池中检测沼液COD值,并在氧化塔中进行芬顿反应以去除沼液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再通过第二调节池调节沼液的 pH值以使得其呈中性,最后通过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清夜即可达标排放,可知,本申请的沼液处理装置相对于以往的生物法,占地面积较小,且其采用化学法去除沼液中的COD,工艺简单,同时还保证了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沼液处理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沼液处理装置100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向为沼液的流向。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沼液处理装置100包括有进水槽101、第一调节池102、储液池103、氧化塔105、第二调节池107 以及沉淀池110。其中,所述进水槽101,其内设有流量计和液位监测器,待处理沼液通过管道进入进水槽101,并通过流量计观测沼液流量,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沼液是否超过进水槽101的上限水位,若超过则发出警报;所述第一调节池102与所述进水槽101连接,用于调节沼液pH值,且其内设有一检测沼液 pH值的pH计;所述储液池103与所述第一调节池102连接,该储液池103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沼液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的COD在线监测仪;氧化塔105,其内设有一pH计,该氧化塔105通过一进水泵104与所述储液池103连接以供沼液进行芬顿反应;第二调节池107,与所述氧化塔105 连接,且其内设有一pH计;沉淀池110,与所述第二调节池107连接以供沼液进行固液分离。

其中,芬顿反应是无机化学反应,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其反应原理是:过氧化氢与二价铁离子的混合溶液把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氧化成无机态,且其反应时溶液pH值需大约控制在3-4。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Fe2++H2O2=Fe3++OH-+OH·

Fe3++H2O2+OH-=Fe2++H2O+OH·

Fe3++H2O2=Fe2++H++HO2

HO2+H2O2=H2O+O2↑+HO·

通过上述反应不断产生HO·(羟基自由基),其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油脂等难以被一般氧化剂氧化的物质。可理解地,基于上述设计,本申请在第一调节池102及氧化塔105中调节沼液的pH值以使得其呈酸性以满足芬顿反应的条件,且在储液池103中检测沼液COD值,在所检测到的COD值达到预设值时,进水泵104工作,使得沼液流入氧化塔105,并在氧化塔105中进行芬顿反应以去除沼液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再通过第二调节池107调节沼液的pH值以使得其呈中性,最后通过沉淀池110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清夜即可达标排放,可知,本申请采用化学法去除沼液中的COD,工艺简单,同时还保证了达标排放。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沼液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有与所述氧化塔105双向连接的氧化循环泵106,基于该设计,沼液和过氧化氢与二价铁离子的混合溶液在氧化塔105和氧化循环泵106之间不停循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芬顿反应更充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沼液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池107和沉淀池110之间的慢混池109。基于该设计,使得亚铁离子、铁离子和悬浮物等絮凝。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沼液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池 107和慢混池109之间的脱气池108。基于该设计,当经过中和后的沼液流入脱气池108时,往脱气池108中通入空气,使得沼液中溶解的双氧水溢出,以避免影响沼液后续的沉淀。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池102上设有浓硫酸投放口,通过该浓硫酸投放口与外部的浓硫酸投加系统连接,以调节沼液的pH值至7-7.5。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塔105上设有浓硫酸投放口、双氧水投放口及硫酸亚铁投放口,通过所述浓硫酸投放口、双氧水投放口及硫酸亚铁投放口分别和外部的浓硫酸投加系统、双氧水投加系统及硫酸亚铁投加系统连接,氧化塔105中加入浓硫酸可调节沼液pH值,控制芬顿反应时pH值在2.5-3.5之间,以满足芬顿反应的溶液酸碱性要求。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沼液COD与双氧水、七水硫酸亚铁的质量比约为1:2:1.5,以更有效地去除COD。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池107上设有氢氧化钠投放口,通过该氢氧化钠投放口与外部的氢氧化钠投加系统连接,以调节沼液的pH值至6.5-7。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慢混池109设有PAM絮凝剂投放口,通过该PAM 絮凝剂投放口与外部PAM絮凝剂投加系统连接,可往慢混池109中投加PAM 絮凝剂并进行充分反应,使得亚铁离子、铁离子和悬浮物等絮凝,更易于沉淀分离。

可理解地,本实施例中的沼液处理装置100的管道中设置有多个开关,以控制沼液的流通。本申请沼液处理装置100的工作流程如下:

待处理的沼液通过管道流入进水槽101中,通过进水槽101中的流量计观测沼液流量,且其内设置的液位监测器可监测沼液是否超过进水槽101的上限水位,若超过则发出警报,沼液停止进入进水槽101中,进水槽101中的沼液自流入第一调节池102中,此时与第一调节池102连接的浓硫酸投加系统投放浓硫酸至第一调节池102中,以调节沼液的pH值至7-7.5,沼液调节pH值后流入储液池103,储液池103中的COD在线监测仪检测沼液COD值,在所检测到的COD值达到预设值时,进水泵104工作,使得沼液流入氧化塔105,此时浓硫酸投加系统投放浓硫酸至氧化塔105中以调节沼液pH值至2.5-3.5,同时双氧水投加系统及硫酸亚铁投加系统分别往氧化塔105中投放双氧水及七水硫酸亚铁,使得沼液COD与双氧水、七水硫酸亚铁的质量比约为1:2:1.5,沼液和过氧化氢与二价铁离子的混合溶液在氧化塔105和氧化循环泵106之间不停循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且沼液在氧化塔105及氧化塔105循环泵中停留不少于30分钟,使得芬顿反应更充分,以更好地去除沼液中的COD,芬顿反应后的沼液通过第二调节池107中投放的氢氧化钠调节其pH值至6.5-7,中和后的沼液流入脱气池108,往脱气池108中通入空气,将沼液中溶解的双氧水脱除,脱气池108出水至慢混池109中,外部PAM絮凝剂投加系统投放PAM絮凝剂至该慢混池109中,使亚铁离子、铁离子和悬浮物等絮凝,絮凝反应后的沼液自流至沉淀池110,将絮凝物沉淀,上清液达标排放。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沼液处理装置在第一调节池及氧化塔中调节沼液的pH 值以使得其呈酸性,且在储液池中检测沼液COD值,并在氧化塔中进行芬顿反应以去除沼液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再通过第二调节池调节沼液的pH值以使得其呈中性,最后通过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清夜即可达标排放,可知,本申请的沼液处理装置相对于以往的生物法,占地面积较小,且其采用化学法去除沼液中的COD,工艺简单,同时还保证了达标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