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5695发布日期:2019-02-12 22:1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配件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油缸内壁需要表面处理来提高耐磨性,而在处理前需要对内壁进行清洗来获得洁净表面;油缸在检修时,也需要对对内壁进行清理,以免污染油液。目前清洗效果较好的为超声波清洗,但是其设备价格昂贵,且难以对体积大的油缸进行清洗;人工清洗又效率低,不易满足要求,影响后续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配件清洗技术领域的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电机、支撑腿和底板,支撑台呈方形,材质为金属;所述支撑腿设置在支撑台和底板的左右拐角处下端,材质为金属;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轴,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台上方;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清洁板、联轴器和第二清洁板,旋转轴位于电机右侧;所述联轴器设置在电机和旋转轴之间,其连接旋转轴和电机;所述第一清洁板由网格环和海绵圈组成,第一清洁板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中间偏右位置处,形状呈圆柱板形;所述海绵圈固定设置在网格环外环;所述第二清洁板上设置有毛刷,第二清洁板固定设置在旋转轴右端;所述毛刷固定设置在第二清洁板上端面、下端面和右端面;所述第一清洁板和第二清洁板与工程油缸内部配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输送泵、底座、凹槽、方口、三角块和导口,底板为直线板结构,呈凹字形,其中间两侧呈向中间位置倾斜状,下半部分宽度大于上半部分宽度;所述方口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呈方形;所述三角块设置在底板上端中间偏两侧位置处,形状呈三角形,与底座滑动配合;所述输送泵上设置有输送管,输送泵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端面左侧;所述输送管上升设置有喷头,输送管固定设置在输送泵上端;所述喷头固定设置在输送管右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三爪卡盘和横板,呈台形,材质为金属,底座下端面两侧与三角块形状相契合,与底板滑动配合;所述横板设置在底座两侧下端,与底座为一体,为水平状,卡在方口内;所述三爪卡盘上固定有工程油缸,三爪卡盘固定在底座上端面;所述工程油缸设置在三爪卡盘内,其开口朝向左侧;所述导口固定设置在底板右端面,与凹槽相通;所述废液箱上设置有网格篮,废液箱呈方形,位于导口下方;所述网格篮设置在废液箱内部上方,其形状呈细网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网格环为第一清洁板内端部分,形状呈网格或镂空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清洁板为圆柱板,形状呈网格或镂空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光滑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述输送管形状呈直角L形,其上端水平线位于网格环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三爪卡盘与中心与旋转轴中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三爪卡盘与旋转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从而保证第一清洁板和第二清洁板能够正向深入液压油缸内部;海绵圈和毛刷配合将油缸内壁的衣物清洁干净;第一清洁板呈网格状,方便喷头喷出的清洁剂喷在油缸内壁上;装置克服人工清洗效率低、清洁不彻底和超声波清洁成本高的问题;整个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清洗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中支撑板的剖视图。

图中:1-电机、2-支撑台、3-联轴器、4-旋转轴、5-海绵圈、6-第一清洁板、7-毛刷、8-工程油缸、9-三爪卡盘、10-底板、11-底座、12-第二清洁板、13-网格环、14-喷头、15-输送管、16-输送泵、17-支撑腿、18-废液箱、19-网格篮、20-导口、21-方口、22-横板、23-三角块、2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油缸内壁清理台,包括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上设置有电机1、支撑腿17和底板10,支撑台2呈方形,材质为金属;所述支撑腿17设置在支撑台2和底板10的左右拐角处下端,材质为金属,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所述电机1上设置有旋转轴4,电机1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上方,其用于带动旋转轴4转动;所述旋转轴4上设置有第一清洁板6、联轴器3和第二清洁板12,旋转轴4位于电机1右侧;所述联轴器3设置在电机1和旋转轴4之间,其连接旋转轴4和电机1;所述第一清洁板6由网格环13和海绵圈5组成,第一清洁板6固定设置在旋转轴4中间偏右位置处,形状呈圆柱板形;所述网格环13为第一清洁板6内端部分,形状呈网格或镂空状,用于方便喷头14喷出的清洁剂穿过第一清洁板6,喷在工程油缸8内壁上;所述海绵圈5固定设置在网格环13外环,用于方便清理工程油缸8内壁吸附的油污;所述第二清洁板12上设置有毛刷7,第二清洁板12固定设置在旋转轴4右端,其为圆柱板,形状呈网格或镂空状;所述毛刷7固定设置在第二清洁板12上端面、下端面和右端面,用于清洁工程油缸8内壁角附着较强的异物;所述第一清洁板6和第二清洁板12与工程油缸8内部配合;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输送泵16、底座11和导口20,底板10为直线板结构;所述输送泵16上设置有输送管15,输送泵16固定设置在底板10上端面左侧,用来输送清洁剂;所述输送管15上升设置有喷头14,输送管15固定设置在输送泵16上端,形状呈直角L形,其上端水平线位于网格环13之内;所述喷头14固定设置在输送管15右端,其用于将清洁剂喷洒在工程油缸8内壁;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三爪卡盘9,底座11呈台形,材质为金属,与底板10滑动配合;所述三爪卡盘9上固定有工程油缸8,三爪卡盘9固定在底座11上端面,三爪卡盘9与中心与旋转轴4中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其用于固定不同直径的工程油缸8;所述工程油缸8设置在三爪卡盘9内,其开口朝向左侧;所述导口20固定设置在底板10右端面,与凹槽24相通,用于引导废液至废液箱18内;所述废液箱18上设置有网格篮19,废液箱18呈方形,位于导口20下方,用于储放废液;所述网格篮19设置在废液箱18内部上方,其形状呈细网状,用于初步过滤废液内的固体。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凹槽24、方口21、底座11和三角块23,底板10呈凹字形,其中间两侧呈向中间位置倾斜状,下半部分宽度大于上半部分宽度;所述方口21设置在底板10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呈方形,用于与横板22卡住;所述三角块23设置在底板10上端中间偏两侧位置处,形状呈三角形,与底座11滑动配合;所述底板10与底座11的接触面光滑处理;所述凹槽24设置在底板10上端面中间位置,深度为一厘米,用于方便排出废液至导口20位置处;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横板22,底座11下端面两侧与三角块23形状相契合;所述横板22设置在底座11两侧下端,与底座11为一体,为水平状,卡在方口21内,用于与方口21配合限制底座11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需要清洗时,将工程油缸8通过三爪卡盘9固定住;电机1转动带动第一清洁板6和第二清洁板12旋转,然后用手推动工程油缸8沿着三角块23向左滑动,同时喷头14通过网格环13喷出清洁剂至工程油缸8内壁,毛刷7对内壁上附着较强的污物进行清理,海绵圈5对内壁的油污进行清理;清洁后油污与清洁剂等混合成的废液通过凹槽24流到至导口20位置处,然后落在废液箱18内,同时固体异物留在网格篮19内,从而对废液进行初步的处理。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