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机刮渣板及其气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332发布日期:2019-01-22 21:46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气浮机刮渣板及其气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浮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浮机刮渣板及其气浮机。



背景技术:

气浮机是利用小气泡或微小气泡使介质中的杂质浮出水面机器。对水体中含有的一些比重接近于水的细微杂质借其自重难于下沉或上浮即可采用该气浮装置。现有的气浮机的刮渣板为直立的一整根结构,在下行行程过程中刮渣板进行杂质的刮除,而在上行行程中的刮渣板结构没有任何改变,刮渣板尺寸较大,占用了较多的上行行程的空间,造成了上行行程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气浮机的刮渣板结构单一,在上行行程时刮渣板会占用较大空间,造成了上行行程空间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浮机刮渣板,其中,包括上刮板、下刮板和弹簧,所述上刮板和所述下刮板之间通过转轴相互可翻转连接,所述弹簧分别连接所述上刮板、所述下刮板相对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上刮板、所述下刮板相对的表面均挖设有凹槽,两所述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两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弹簧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刮板、所述下刮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气浮机刮渣板的气浮机,其中,还包括机体、介质箱和传动机构,所述介质箱内设于所述机体中,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体顶部,所述刮渣板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并跟随所述传动机构移动,所述刮渣板的最下端伸入所述介质箱中。

可选的,所述介质箱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刮渣板在所述传动机构上的行程。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轴承、转轴、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电机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所述轴承并设置于所述机体的顶部,所述传动轮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传动轮上,所述刮渣板与所述传动带固定。

可选的,每一所述转轴、两所述轴承为一传动轴,每一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机体一侧壁的顶部,所述机体顶部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传动轴;相对的两根所述转轴上的对应位置上的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所述传动带连接,每一所述传动带、两所述传动轮为一传输带,两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各安装一所述传输带。

可选的,所述传输带上设有至少两所述刮渣板,且两所述刮渣板分别安装于所述传输带的顶部和底部。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端通过所述传动带与一所述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气浮机的刮渣板设计成可翻转结构,使得刮渣板在上行行程时,达到刮渣板折叠的效果,减小了刮渣板在上行行程中的空间,提高了气浮机单位体积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渣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渣板的结构示意图及变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浮机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渣板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气浮机刮渣板10,其中,包括上刮板1、下刮板2和弹簧3,优选的上刮板1长度小于下刮板2长度。上刮板1和下刮板2之间通过转轴4相互可翻转连接,弹簧3分别连接上刮板1、下刮板2相对的表面。刮渣板10在下行行程时,上刮板1和下刮板2在一条直线上,即上刮板1、下刮板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此时刮渣板10的长度最大,刮渣板10没入介质箱30中的介质中并对杂质进行刮除。刮渣板10在上行行程时,上刮板1和下刮板2折叠,优选的,如图3所示,上刮板1的一侧折叠后贴靠在下刮板2上,刮渣板10此时的长度较在下行行程时短,减小了上行行程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上刮板1、下刮板2相对的表面均挖设有凹槽11、21,两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两凹槽的深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弹簧3分别固定于上刮板1、下刮板2的凹槽11、21的底部。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气浮机,包括机体20、介质箱30和传动机构50,介质箱30内设于机体20中,传动机构50安装于机体20顶部,刮渣板10与传动机构50连接并跟随传动机构50移动,刮渣板10的最下端伸入介质箱30中,刮渣板10通过传动机构50循环带动并对介质箱30中介质60表面的杂质70进行刮除,刮除方向为循环从右至左(如图3中箭头方向所示),即顺时针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逆时针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

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0包括电机501、轴承502、转轴503、传动轮504和传动带505,电机501与轴承502连接,转轴503的两端安装轴承502并设置于机体20的顶部,传动轮504设于转轴503上,传动带505套设于传动轮504上,刮渣板10与传动带505固定。

本实施例中,每一转轴503、两轴承502为一传动轴,每一轴承503固定于机体20一侧壁的顶部,机体20顶部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传动轴;相对的两根转轴503上的对应位置上的传动轮504之间通过传动带505连接,每一传动带505、两传动轮504为一传输带,两传动轴的两端各安装一传输带。

本实施例中,传输带上设有至少两刮渣板10,且两刮渣板10分别安装于传输带的顶部和底部,介质箱3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刮渣板10在传动机构50上的行程,电机501的电机轴端通过传动带505与一轴承502连接。

通过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及功能。

本实施例的气浮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机501启动带动与之连接的轴承502转动,随之转轴503转动,同时带动安装在转轴503上的传动轮504旋转,最后带动传动带505移动,安装在传动带505上的刮渣板10跟随移动,并对杂质70进行刮除。刮渣板10的具体移动方向及结构参见图5所示。

Ⅰ表示上刮板1和下刮板2对接,此时长度最大,并处于下行行程中,刮渣板10从右至左移动对杂质70进行刮除。

Ⅱ表示刮渣板10刮除完毕且下刮板2行至与传动带505水平,此时上刮板1由于重力的关系,通过转轴4与下刮板2旋转至垂直关系。

Ⅲ表示下刮板2行至传动带505的顶部并与传动带505垂直,此时上刮板1同样由于重力关系,通过转轴4与下刮板2旋转至呈180°翻转后折叠状态。

Ⅳ表示下刮板2在传动带505的顶部并从左至右移动至与传动带505水平并位于传动带505的右段,此时上刮板1仍与下刮板2贴合。

Ⅴ表示下刮板2在Ⅳ的状态下继续向下移动并与传动带505呈角度关系,且上刮板1由于自身重力关系通过转轴4与下刮板2相对旋转,上刮板1逐渐开始与下刮板2对接。

Ⅵ表示上刮板1和下刮板2在Ⅴ的状态下继续相互靠近对接直至对接成功,回到Ⅰ的状态。

气浮机、刮渣板的运行状态如上述Ⅰ至Ⅵ重复循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气浮机具有可以自动折叠的刮渣板,现有的刮渣板都是不能折叠的,所以刮渣板在非刮渣阶段的行程(上行行程)空间必须预留,但是是一直浪费的,本实施例的气浮机的设计就是通过弹簧的弹性性能,使刮渣板10能够自动折叠,即在刮渣工作行程(下行行程)刮渣板展开正常刮渣,但在空闲行程(上行行程)刮渣板自动折叠,使其上部空间释放,以达到减小空间,提高气浮机单位体积处理效率的目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刮渣板10的变形结构不仅仅限于通过弹簧3实现上刮板1、下刮板2的变形,也同样可以通过其他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得到的做简单改进的结构实现刮渣板10的变形。

例如可以将刮渣板10设计为多段式可伸缩结构,在下行行程时完全伸展开,在上行行程时可通过重力感应器、角度感应器等控制刮渣板10收缩,达到减小上行行程的空间。

又例如可以通过卷扬机结构,将刮渣板10本身设计成薄片状,通过卷扬机实现卷曲或展放,当然该卷扬机为迷你型结构,通过重力感应器、角度感应器等控制卷扬机的动作。

还有其他可实现刮渣板10变形的简单结构,在此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