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芬顿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372发布日期:2019-01-15 23:2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芬顿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芬顿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相应对水环境的污染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污染类型的多样化和有机污染程度的加深,同时也使得污水处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加之造纸、印染、制药等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传统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已经很难满足污染物去除的要求,特别是造纸、印染行业作为废水排放量大,水污染严重的行业一直为人所诟病,早在2010年环保部公布的数据,造纸行业年排废水量20.29亿吨,占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总量18.6%,位居第一,2010 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造纸行业占26%排第1位,造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具有种类繁多、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因此重视新型污水处理方法的开发研究,是改善和提高当前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工作之一。

但是现阶段,我国超过9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仍然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活性污泥法为主,常用的工艺方法有:普通曝气法、二段曝气法、A/O 脱氮工艺、A/O 除磷工艺、A2/O 除磷脱氮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百乐克工艺等。这些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对来说具有成本高昂、处理效率低下、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的新兴技术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脱氮除磷技术、生态处理技术等。基于技术经济成本,高级氧化过程与传统工艺结合是目前技术应用的热点方向。目前新兴的主流技术主要采用对于一些难于生物降解的毒性物质可使用强氧化剂将其氧化分解,降低其污染程度,以芬顿(Fenton)试剂为主的系列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展示了其较高的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在处理染料废水、造纸废水、农药废水、含氰废水、酚类废水、焦化废水、化工废水等方面展现出其优越的处理性能。

芬顿工艺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行费用低、操作工艺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在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其他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Fenton 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1)反应速率高,在Fe2+ 离子的作用下,H2O2 能够迅速分解产生·OH,·OH 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V,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2)·OH 可以直接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物;(3)由于羟基自由基的氧化能力很强,所以反应速度快,可以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达到处理要求;(4) 芬顿反应可以作为单独处理工艺,又可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提高处理效率且能够降低处理成本。

Fenton反应在有毒有机污染物处理中有较好的降解效率及较大的应用范围,不管是在实验室研究还是在实际的工业运用中,都有良好的效果。现在国内的大型的化工园区,提倡循环经济的模式,采用单一的污水处理厂来处理该区内所有的有毒废水,希望能达到废水回用的目的。但是依靠单一的生化处理模式处理如此复杂的废水,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Fenton反应作为一种非常有效地废水处理手段,既可以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又可以在处理系统的末端进行深度处理,再配合其它处理技术以达到中水回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的目标,是一种新型可持续节能环保的优质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芬顿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芬顿反应器,包括筒体和支腿,所述筒体底端螺钉连接有支腿,所述筒体的底端左侧插接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沿反应器内腔与反应器上部内循环进水装置螺钉连接,所述内循环进水装置包括进水口法兰,所述进水口法兰左侧插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端贯穿筒体的外壁与倒V型喷淋头焊接,所述筒体的内部内嵌有内循环出水装置,所述内循环出水装置位于倒V型喷淋头的正下方,所述内循环出水装置包括出水口法兰,所述出水口法兰的左侧螺钉连接有喷淋接收装置,所述内循环出水装置在筒体的外侧一端与内循环进水装置卡接,所述筒体的前侧表面粘接有铭牌,所述内循环进水装置的顶端卡接有反锥上盖装置,所述反锥上盖装置与筒体配合相连,所述筒体的顶盖底端左侧插接有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位于反锥上盖装置的左侧,所述筒体的底端中心位置插接有排污装置。

优选的,所述内循环出水装置通过外部动力装置与内循环进水装置配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倒V型喷淋头大幅增加了反应处理面积。

优选的,所述芬顿反应器为塔状漏斗型,所述筒体高径比为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处理芬顿反应器,将污水通过筒体底端进水装置加入到芬顿塔,在塔内流动经上部倒V型喷淋头高速喷出进行瞬时、高效的污水处理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液通过外部动力装置与内循环进水装置相连,腔体内由循环形成的高水力负荷使得反应器内污水处理效率大幅增加,相对于普通反应器能承受更高的容积负荷,同时避免了芬顿试剂利用率过低的情况,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同时筒体底端安装有排污装置,避免了污水排出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避免了对人体造成危害,能满足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进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出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内循环进水装置,201、进水口法兰,202、进水管,203、倒V型喷淋头,3、反锥上盖装置,4、内循环出水装置,401、出水口法兰,402、喷淋接收装置,5、支腿,6、进水装置,7、铭牌, 8、出水装置,9、排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芬顿反应器,芬顿反应器为塔状漏斗型,所述筒体高径比为2.3,包括筒体1和支腿5,筒体1底端螺钉连接有支腿5,通过支腿5的三角式支撑结构可大大拓宽设备的安装场地适用范围,筒体1的底端左侧插接有进水装置6,通过进水装置6可将待处理污水经加压输送进芬顿反应器塔内,进水装置6沿芬顿反应器内腔与反应器上部内循环进水装置2螺钉连接,通过加压输送将混有芬顿试剂的待处理污水从顶部喷出,内循环进水装置2包括进水口法兰201,法兰标准为JB/T81-94,规格为DN80-10,进水口法兰201起固定内循环进水装置2作用,进水口法兰201左侧插接有进水管202,进水管202贯穿筒体1的外壁与倒V型喷淋头203焊接,倒V型喷淋头大幅增加了反应处理面积,通过倒V型喷淋头203将混合液高速喷出进行瞬时、高效的污水处理反应,筒体1的内部内嵌有内循环出水装置4,内循环出水装置4位于所述倒V型喷淋头203正下方,内循环出水装置4包括出水口法兰401,法兰标准为JB/T81-94,规格为DN80-10,出水口法兰401左侧螺钉连接有喷淋接收装置402,内循环出水装置4在筒体1外侧一端与内循环进水装置2通过外部动力装置与内循环进水装置2卡接,确保腔体内由循环形成的高水力负荷使得反应器内污水处理效率大幅增加,形成内循环网络,筒体1的前侧表面粘接有铭牌7,可得到反应器各构造参数,内循环进水装置2顶端卡接有反锥上盖装置3,通过反锥上盖装置3可实现防止多余反应液溅出及回收残液的目的,反锥上盖装置3与筒体1配合相连,筒体1的顶盖底端左侧插接有出水装置8,所述出水装置8位于反锥上盖装置3的左侧,筒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插接有排污装置9,排污装置9通过管道直接或间接与排污回收系统连接,实现废物回收,确保环境安全。

首先启动外部加压输送装置从进水装置6进入污水开始工作,然后将污水自下而上加压传送同时带动整个系统开始运转,当混合液到达内循环进水装置2时开始正式处理,液体经由倒V型喷淋头203喷出,将混合液高速喷出进行瞬时、高效的污水处理反应,同时下部的内循环出水装置4开始接收反应液并通过外部动力装置与内循环进水装置2相连,确保腔体内由循环形成的高水力负荷使得反应器内污水处理效率大幅增加,形成内循环网络,使得污水得以在内循环出水装置4与内循环进水装置2之间进行往复循环的连续式高级氧化芬顿(Fenton)反应,最后在反应过程中达到要求的反应液经芬顿反应塔上部的出水装置9排除塔外进行采集,反应产生的废水废渣等经芬顿反应塔下部的排污装置9进行回收处理,避免废物排出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同时避免了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