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7601发布日期:2019-02-10 22:2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环卫设施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现有的城市中的粪便处理系统一般是设有一个集中处理粪便的化粪池,每隔一定的距离设有一个储粪坑110,相邻的储粪坑110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输粪管120连通,这种储粪坑110及输粪管120非常容易堵塞,特别是在水平设置的输粪管120中,若输粪管120堵塞则需要专业的疏通管道人员进行疏通,甚至需要疏通管道人员背上氧气瓶进入到输粪管120进行疏通,非常危险,且费用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输粪管堵塞、清理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的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包括若干阴井、倾斜连通于相邻的阴井之间的输粪管、清料盖及沼气输出管,所述阴井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高度大于第二开口的高度,所述输粪管的中部外部的排粪管连通,所述阴井的底部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竖直的分离墙,所述分离墙将阴井分隔为靠近第一开口的液体容置部及靠近第二开口的混合容置部,在所述阴井位于混合容置部的上方设有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所述清料盖设置于第三开口处,所述沼气输出管位于第四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212的高度差为3.526m,所述输粪管的倾斜角度为10度,相邻的阴井之间的距离为20m。

进一步地,所述阴井的形状为圆柱形,直径为0.8-1.5m,深度为5m,所述第二开口距离阴井底部的高度为0.737m,所述第一开口距离阴井的顶部的高度为0.737m。

进一步地,所述阴井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25m。

进一步地,所述清料盖的形状为圆台状,其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清料盖的底部直径为0.3m,顶部直径为0.36m。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墙的顶部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在输粪管中靠近液体容置部的位置设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包括若干阴井、倾斜连通于相邻的阴井之间的输粪管、清料盖及沼气输出管,所述阴井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高度大于第二开口的高度,所述输粪管的中部外部的排粪管连通,所述阴井的底部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竖直的分离墙,所述分离墙将阴井分隔为靠近第一开口的液体容置部及靠近第二开口的混合容置部,在所述阴井位于混合容置部的上方设有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所述清料盖设置于第三开口处,所述沼气输出管位于第四开口处。如此可避免输粪管堵塞,清理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提高了清理粪料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的粪便处理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包括若干阴井210、倾斜连通于相邻的阴井210之间的输粪管220、清料盖230及沼气输出管240。

所述阴井210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11,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12,所述第一开口211的高度大于第二开口212的高度。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211与第二开口212的高度差为3.526m。所述输粪管220的倾斜角度为10度。相邻的阴井210之间的距离为20m。

所述输粪管220的中部与各家各户的排粪管300连通。

所述阴井210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其直径为0.8-1.5m,深度为5m,所述第二开口212距离阴井210的底部的高度为0.737m,所述第一开口211距离阴井210的顶部的高度为0.737m。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阴井210设置于地面以下,且阴井210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25m。

所述阴井210的底部设有斜面213,所述斜面上设有竖直的分离墙214,所述第一开口211及第二开口212分别位于分离墙214的两侧,分离墙214将阴井210分隔为靠近第一开口211的液体容置部及靠近第二开口212的混合容置部,如此将阴井210分隔成两部分。由于世间一切物质都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输粪管220中的粪料将在重力作用下向右滑落至右侧的阴井210中,粪料中的固体部分将沉积在混合容置部的下部,粪料中的液体部分将位于混合容置部的上部,当液体较多时,在输粪管220连通作用下,液体将沿输粪管220移动至左侧阴井210的液体容置部中。当然液体部分若漫过分离墙214也可进入到液体容置部中。如此可对粪料中的固体部分于液体部门进行分离,并提高液体部分的存放量。所述分离墙214的顶部设有过滤网。如此液体部分漫过分离墙214进入液体容置部可阻止粪料中的固体部分。

在阴井210位于混合容置部的上方设有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清料盖230设置于第三开口处,沼气输出管240位于第四开口处。沼气输出管240与埋设于地面中的沼气管连通。每一个阴井的第三开口及清料盖230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三开口或清料盖230位于液体容置部的上方,另一个第三开口或清料盖230位于混合容置部的上方,打开清料盖230后,可使得吸粪装置,如吸粪车,的吸粪盘穿过第三开口进入到混合容置部中抽取粪料,还可穿过第三开口进入到液体容置部中,抽取粪料的液体部分。如此可避免抽取粪料时,多个阴井底部通过水平管连通造成废料不断地相互传送,进而导致废料堵塞水平管。

清料盖230的形状为圆台状,其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本实施方式中,清料盖230的底部直径为0.3m,顶部直径为0.36m,如此使得清料盖230可有效地封住第三开口,且不会从第三开口落入到阴井210中,清料时便于从上方打开清料盖230,由于底部直径大于一般的吸粪装置,如吸粪车,的吸粪盘的直径,便于吸粪盘从第三开口进入到阴井210中,且可伸入到阴井210的最底部,便于尽可能多的清理粪料。

粪料在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可实现发酵化粪,产生沼气,沼气经由沼气输出管240及沼气管输出,粪料中的液体部分可在多个阴井210中流通分散,粪料中的固体部分将沉积在混合容置部的下部,由吸粪装置定期进行清理,如此可避免输粪管220堵塞,清理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提高了清理粪料的安全性。

在输粪管220中靠近液体容置部的位置设有控制阀,在对液体容置部及混合容置部抽取粪料时,可使得控制阀封闭输粪管220,便于对每一阴井210单独进行抽取粪料。也可若干个阴井210形成阴井组,抽取粪料时每一组阴井组之间封闭输粪管220,从而对每一组阴井组进行抽取粪料。防止所有的阴井210连通,避免抽取粪料时,多个阴井底部通过输粪管220连通造成废料不断地相互传送,进而导致废料堵塞输粪管2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分散式化粪系统包括若干阴井、倾斜连通于相邻的阴井之间的输粪管、清料盖及沼气输出管,所述阴井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高度大于第二开口的高度,所述输粪管的中部外部的排粪管连通,所述阴井的底部设有斜面,斜面便于粪料的固定部分沿着斜面滑落到混合容置部的底部。所述斜面上设有竖直的分离墙,所述分离墙将阴井分隔为靠近第一开口的液体容置部及靠近第二开口的混合容置部,在所述阴井位于混合容置部的上方设有第三开口及第四开口,所述清料盖设置于第三开口处,所述沼气输出管位于第四开口处。如此可避免输粪管堵塞,清理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提高了清理粪料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