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用吸附脱色载体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6044发布日期:2019-05-24 22:2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染废水用吸附脱色载体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这一种印染废水用吸附脱色载体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是我国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成份复杂、生物难降解等特点,该类废水在整个工业废水排放量中目前仅次于造纸废水,居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二位。

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法与生物法两类。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筛滤、沉淀、混凝、化学氧化等。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溶解、胶体状态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厌氧法和好氧法两大类。印染企业生产品种和生产工艺多种多样,废水处理难度大,单一的处理方法很难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需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组合工艺,生物法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总氮等,物化法主要用于脱色、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总磷及不可生物降解等。国内外实际应用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较多,基本类型主要有下几种: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工艺、二级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活性-生物炭工艺、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工艺、气浮-A/O、铁屑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接触氧化-电解工艺、水解-接触氧化-活性炭工艺等。这些处理工艺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印染废水和不同水质标准要求的处理工程。由于纺织印染产品结构变化和废水中难降解物质增加,很多企业对废水处理装置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了以好氧生物处理为主的多种处理方法,这些生物法处理技术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国内废水处理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提供一种方便载体移动和替换,应用场景丰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印染废水用吸附脱色载体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印染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池中,染料浓度高,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不容易形成菌胶团,通过在处理池中置入吸附脱色和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将物理法和生物法有机结合,强化微生物处理,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印染废水用吸附脱色载体的固定装置,包括脱附箱和脱附轨道。

所述脱附箱包括箱体、横杆和滑轮,箱体开有脱附孔,横杆两端连接有滑轮,横杆通过立柱固定于箱体上缘。

所述脱附轨道用于滑轮滑行。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敞口,箱体侧面均开有脱附孔。

进一步的,所述脱附轨道包括主轨和固定钩,主轨两端开有孔,固定钩也开有直径相同的孔,固定钩与主轨通过插销入孔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钩呈“L”型,远离短边的一端开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箱体上设置滑轮,使得箱体可以在轨道上移动和替换,大大提高了可替换性和可移动性;

2、固定钩的设计使得轨道长度的调整和固定更加简单、方便;

3、适用范围广,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脱附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置载体用于降解活性橙染料废水的实验结果;

附图标记:1-脱附箱,11-箱体,12-立柱,13-横杆,14-滑轮,15-脱附孔,2-脱附轨道,21-主轨,22-固定钩,23-插销,24-孔,3-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完全不限于此。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印染废水用吸附脱色载体的固定装置,包括脱附箱1和脱附轨道2。优选的,所用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作,提高耐腐蚀性。

图2示出了箱体1的结构。脱附箱1包括箱体11、横杆12和滑轮14,箱体11开有脱附孔15,横杆13两端连接有滑轮14,横杆13通过立柱12固定于箱体11上缘。箱体11上部为敞口,优选尺寸为宽0.8米×高0.6米×长4米,可根据水池宽度调整大小,周围钢板每间隔50mm开有一直径15mm的脱附孔15,以利于废水进入箱体。滑轮14、横杆13、立柱12之间可通过焊接或螺纹进行连接,其数量可根据箱体11的大小和承载情况进行调整,如可以采用两根横杆13提高稳定性。立柱12的长度可根据需求进行定制,一般使得箱体11处于废水池的1/3到2/3位置即可。箱体1的数量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脱附轨道2用于滑轮14滑行。脱附轨道2包括主轨21和固定钩22。主轨21上有凹形滑槽,两端开有孔24,固定钩22也开有直径相同的孔,固定钩22与主轨21通过插销23入孔以连接。固定钩22呈“L”型,远离短边的一端开有孔24。固定钩22用于在安装时利用其短边钩住废水池的边缘,同时利用不同的孔位可以适当调整这个脱附轨道2的长度。

使用时,将载体3装入到箱体1中,安装好脱附轨道2,将箱体1浸没到废水池中,滑轮14置于脱附轨道2上,可开始进行脱附。使用过程中可移动箱体1进行位置调节和载体更换。

脱附效果测试:

将上述装置(规格为长1.5米×宽0.6米×高0.4米)安装于总体积为120L(长1.5米×宽0.8米×高1.0米)实验室废水处理模型中,载体为本实验室研制的基于生物质染料吸附脱色及微生物固定化载体,载体为中空圆柱体,直径20cm,高10cm,箱体数2个,每个箱体中盛放载体10个,废水为高浓度活性橙染料废水(100mg/L)。

图3示出了实验结果:使用本装置并结合新型载体处理印染废水,在第一天对活性橙染料的吸附脱色效率达到79.13%,5天后降解率达到87.19%,而没有使用本装置及载体的处理池,第1天染料降解率仅维持在15.51%,5天后仅为61.57%。相比只用微生物降解印染废水,载体与微生物结合进行降解效果较好,使用本装置及载体,其降解率可提高30%。

结果表明:使用本固定装置,对高浓度染料废水处理,吸附脱色时间短,降解染料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