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污水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8983发布日期:2019-04-20 02:2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污水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污水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污水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沉淀是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它们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但取决于沉淀速度,而且与沉淀深度有关。地面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矾花,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悬浮物,活性污泥在沉淀过程中都会出现絮凝沉淀的现象。

传统的絮凝沉淀采用单一的沉淀池和搅拌结构对絮凝剂和污水进行搅拌混合,絮凝物依靠重力沉降,沉淀物与水分离的速度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溢的沉淀絮凝装置,加速沉淀物与水分离,提高絮凝沉淀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污水治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污水治理装置,包括箱体、混合机构、药剂灌注机构和排泥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筒和搅拌板;所述混合筒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混合筒中心位置设有搅拌板,搅拌板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混合筒上端开口处设有滤板,搅拌轴通过传动锥齿轮组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混合筒连通有药剂灌注机构,药剂灌注机构包括喷头,喷头与混合筒内壁固定连接,喷头通过进液管连通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通过抽液管连通有药剂箱;所述活塞筒内嵌套有活塞盘,活塞盘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延伸至活塞筒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框,移动框内嵌套有偏心柱,偏心柱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与传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左侧设有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筒为空心纺锤型结构,混合筒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混合筒上下两端设有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贯穿滤板并延伸至箱体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筒下方设有排泥机构,排泥机构包括排泥槽,排泥槽的上端靠口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排泥槽内设有螺旋出料辊,螺旋出料辊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排泥槽右侧连通有排泥管,排泥管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泥槽为上端设有矩形开口的管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板下方设有刮板,刮板与搅拌轴固定连接,箱体位于混合筒上方的腔体内填充有陶瓷滤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筒与箱体右侧壁固定连接,进液管与活塞筒连通处设有第一单向阀,抽液管与活塞筒连通处设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框为水平设置的环形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通过设有纺锤型的混合筒以及与搅拌板联动的活塞筒,使得进行搅拌沉降的同时通过活塞筒灌注絮凝剂等药剂,使得药剂与污水充分的混合,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加速絮凝沉淀或其他颗粒与水分离,提高沉降效果;通过设有滤板和刮板以及陶瓷滤料,通过刮板避免滤板堵塞,保证截留沉淀的效果,同时通过陶瓷滤料对污水中的颗粒进行进一步的吸附过滤,提高污水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环保污水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保污水治理装置中转盘的右视图;

图3为环保污水治理装置中排泥槽的截面图;

图4为环保污水治理装置带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混合筒;3-进水管;4-滤板;5-搅拌板;6-搅拌轴;7-传动锥齿轮组;8-传动轴;9-联轴器;10-第一驱动电机;11-喷头;12-进液管;13-活塞筒;14-第一单向阀;15-抽液管;16-药液箱;17-第二单向阀;18-活塞盘;19-活塞杆;20-移动框;21-偏心柱;22-转盘;23-排泥槽;24-导向板;25-螺旋出料辊;25-第二驱动电机;27-排泥管;28-出水管;29-陶瓷滤料;30-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环保污水治理装置,包括箱体1、混合机构、药剂灌注机构和排泥机构;所述箱体1内设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筒2和搅拌板5;所述混合筒2为空心纺锤型结构,混合筒2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混合筒2上下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合筒2左侧连通有进水管3,进水管3延伸至箱体1外侧;所述混合筒2中心位置设有搅拌板5,搅拌板5固定连接有搅拌轴6,混合筒2上端开口处设有滤板4,滤板4避免沉淀进入混合筒2上方腔体,搅拌轴6贯穿滤板4并延伸至箱体1上方,搅拌轴6通过传动锥齿轮组7连接有传动轴8,传动锥齿轮组7包括相互齿合且垂直的一对锥齿轮;所述传动轴8通过联轴器9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第一驱动电机10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箱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混合筒2连通有药剂灌注机构,药剂灌注机构包括喷头11,喷头11与混合筒2内壁固定连接,喷头11通过进液管12连通有活塞筒13,活塞筒13与箱体1右侧壁固定连接,进液管12与活塞筒13连通处设有第一单向阀14,第一单向阀14避免污水进入活塞筒13,所述活塞筒13通过抽液管15连通有药剂箱16,抽液管15与活塞筒13连通处设有第二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7避免药剂回流药剂箱16;所述活塞筒13内嵌套有活塞盘18,活塞盘18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9,活塞杆19延伸至活塞筒13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框20,移动框20为水平设置的环形框,移动框20内嵌套有偏心柱21,偏心柱21固定连接有转盘22,转盘22与传动轴8的右端固定连接,传动轴8带动转盘22和偏心柱21做圆周运动,进而带动移动框20上下往复移动,移动框20通过活塞杆19带动活塞盘18上下往复移动,使得活塞筒13将药剂箱16内药剂抽取至喷头11喷出与污水混合,同时传动轴8带动搅拌轴6和搅拌板5转动,使得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在离心力作用下,絮凝的沉淀向外侧扩散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所述混合筒2下方设有排泥机构,排泥机构包括排泥槽23,排泥槽23为上端设有矩形开口的管状结构,排泥槽23的上端靠口两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4,导向板24倾斜设置并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便于污泥滚落到排泥槽23内;所述排泥槽23内设有螺旋出料辊25,螺旋出料辊25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26,第二驱动电机26与箱体1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泥槽23右侧连通有排泥管27,排泥管27设有阀门;所述箱体1左侧设有出水管28,出水管28与箱体1位于混合筒2上方的腔体连通,清洁水从此排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滤板4下方设有刮板30,刮板30与搅拌轴6固定连接,搅拌轴6带动刮板30转动,避免滤板4下端堵塞,保证沉降后的污水从混合筒2上端溢出,同时滤板4能够有效截留絮凝的沉淀,箱体1位于混合筒2上方的腔体内填充有陶瓷滤料29,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吸附,提高过滤效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搅拌板,排泥槽、导向板、螺旋出料辊为现有技术;纺锤型的混合筒、与搅拌板联动的药剂灌注结构、滤板、刮板、陶瓷滤料为本申请的创新点,通过设有纺锤型的混合筒以及与搅拌板联动的活塞筒,使得进行搅拌沉降的同时通过活塞筒灌注絮凝剂等药剂,使得药剂与污水充分的混合,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加速絮凝沉淀或其他颗粒与水分离,提高沉降效果;通过设有滤板和刮板以及陶瓷滤料,通过刮板避免滤板堵塞,保证截留沉淀的效果,同时通过陶瓷滤料对污水中的颗粒进行进一步的吸附过滤,提高污水过滤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