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7789发布日期:2019-09-25 00:3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水(wastewater)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

废水危害如下:1、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2、工业废水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3、工业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4、有些工业废水还带有难闻的恶臭,污染空气;5、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被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养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机物浓度高COD高达3000- 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悬浮物SS超标数十倍,可生化性一般、臭味大、冲洗排放时间集中、冲击负荷大。

当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设备有很多,而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稳定和环保的养殖废水处理系统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养殖废水进行高效、稳定的处理生产作业,实现养殖废水的环保处理排放要求,同时占地少、运行经济,抗冲击浓度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与养殖废水管连接的养殖废水集液池,及与养殖废水集液池连接的回转格栅除污池,及与回转格栅除污池连接的调节池,及与调节池连接的第一沉淀池,及与第一沉淀池连接的第一生物池,及与第一生物池连接的第二生物池,及与第二生物池连接的第二沉淀池,及与第二沉淀池连接的第一消毒池,及分别与调节池、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二消毒池,及与第二消毒池相配合使用的紫外杀菌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回转格栅除污池中的回转格栅机的型号为WB,第一生物池的型号为BAF,第二生物池的型号为HX-SW10000,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型号为LC-X,第一消毒池、第二消毒池的型号为H-J0801,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的型号为JY。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养殖废水进行高效、稳定的处理生产作业,实现养殖废水的环保处理排放要求,同时占地少、运行经济,抗冲击浓度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第二消毒池和紫外杀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与养殖废水管连接的养殖废水集液池,及与养殖废水集液池连接的回转格栅除污池,及与回转格栅除污池连接的调节池,及与调节池连接的第一沉淀池,及与第一沉淀池连接的第一生物池,及与第一生物池连接的第二生物池,及与第二生物池连接的第二沉淀池,及与第二沉淀池连接的第一消毒池,及分别与调节池、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与养殖废水管连接的养殖废水集液池,及与养殖废水集液池连接的回转格栅除污池,及与回转格栅除污池连接的调节池,及与调节池连接的第一沉淀池,及与第一沉淀池连接的第一生物池,及与第一生物池连接的第二生物池,及与第二生物池连接的第二沉淀池,及与第二沉淀池连接的第一消毒池,及分别与调节池、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及与第一消毒池连接的第二消毒池,及与第二消毒池相配合使用的紫外杀菌结构。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所述回转格栅除污池中的回转格栅机的型号为WB,第一生物池的型号为BAF,第二生物池的型号为HX-SW10000,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型号为LC-X,第一消毒池、第二消毒池的型号为H-J0801,第一投药装置、第二投药装置的型号为JY。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应用于养殖池废水的处理系统,一方面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养殖废水进行高效、稳定的处理生产作业,实现养殖废水的环保处理排放要求,同时占地少、运行经济,抗冲击浓度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另一方面对周围环境无影响、污泥产生量少、噪音小于二类地区的标准,全自动控制、无需专业人员管理,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工艺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