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989发布日期:2019-03-27 09:4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园区废水大多为高盐、高COD废水,主要以强酸,强碱废水为主,目前化工园区污水厂只有单一的微电解处理工艺,对强碱性废水需调酸且处理效率不佳,导致酸碱消耗量大,并且后续生物处理效果差。

近年来有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相对于臭氧催化氧化法,二氧化氯来源更方便且便宜,同时更安全。亚氯酸钠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氧化力非常低,但在酸性溶液中或有诱导催化剂存在时则是强氧化剂,亚氯酸钠与酸类(如盐酸)作用放出二氧化氯,有极强的氧化力。因此,建立一套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该综合处理系统实现了对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有效解决了废水COD去除率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包括二氧化氯产生单元,所述二氧化氯产生单元的排水口连通微电解处理单元,所述二氧化氯产生单元的排气口连通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所述微电解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的排水口分别连通混凝沉淀单元。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氯产生单元包括混合器、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所述混合器的进水口分别连通酸性有机废水池和亚氯酸钠储罐,所述混合器的排水口连通第一曝气池,所述第一曝气池的排水口连通第二曝气池,所述第二曝气池的排水口连通微电解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的排气口连通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电解处理单元为微电解池,所述微电解池的排气口连通尾气吸收塔,所述微电解池的排水口连通混凝沉淀单元。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单元为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所述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的进水口连通碱性有机废水池,所述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的进气口分别连通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所述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的排气口连通微电解池,所述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的排水口连通混凝沉淀单元。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凝沉淀单元为幅流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包括二氧化氯产生单元,二氧化氯产生单元的排水口连通微电解处理单元,二氧化氯产生单元的排气口连通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微电解处理单元的排水口、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的排水口分别连通混凝沉淀单元。在处理废水时,酸性废水和亚氯酸溶液进入二氧化氯产生单元,生成的气体二氧化氯进入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对碱性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同时酸性有机废水进入微电解处理单元,经过一段时间物化处理后,微电解处理单元的废水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出水分别进入混凝沉淀处理单元,经过絮凝剂PAC或PAM的处理,可除去大分子物质;本处理系统合理组合,解决了废水COD去除率差,大量酸碱调节的麻烦,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了后续生化装置的处理能力。

由于二氧化氯产生单元包括混合器、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混合器的进水口分别连通酸性有机废水池和亚氯酸钠储罐,混合器的排水口连通第一曝气池,第一曝气池的排水口连通第二曝气池,第二曝气池的排水口连通微电解处理单元,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的排气口连通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酸性有机废水和亚氯酸钠溶液分别进入混合器,再进入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经过曝气池处理后,二氧化氯气体进入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二氧化氯产生单元采用上述装置便于二氧化氯气体的生成和排出,为碱性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了强氧化剂,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微电解处理单元为微电解池,微电解池的排气口连通尾气吸收塔,微电解池的排水口连通混凝沉淀单元。酸性有机废水进入微电解池,经过一段时间处理后产生的气体进入尾气吸收塔,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单元为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的进水口连通碱性有机废水池,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的气体进口分别连通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的排气口连通微电解池,氧化塔的排水口连通混凝沉淀单元。碱性有机废水进入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经过二氧化氯气体氧化处理后,产生的气体进入微电解池对酸性有机废水进行曝气处理,更有助于对酸性有机废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合器,2-第一曝气池,3-第二曝气池,4-酸性有机废水池,5-亚氯酸钠储罐,6-微电解池,7-幅流沉淀池,8-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9-碱性有机废水池,10-尾气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综合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二氧化氯产生单元,微电解处理单元,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单元,混凝沉淀单元。其中,二氧化氯产生单元包括混合器1、第一曝气池2和第二曝气池3,混合器1的进水口分别连通酸性有机废水池4和亚氯酸钠储罐5,混合器1的排水口连通第一曝气池2,第一曝气池1的排水口连通第二曝气池3,第二曝气池3的排水口连通微电解池6,微电解池6的排气口连通尾气吸收塔10,微电解池6的排水口连通混凝沉淀单元(幅流沉淀池7);第一曝气池2和第二曝气池3的排气口连通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8,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8的进水口连通碱性有机废水池9,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8的排气口连通微电解池6,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8的排水口连通混凝沉淀单元(幅流沉淀池7)。

在处理废水时,酸性废水和亚氯酸溶液分别进入混合器,再进入第一曝气池(停留30min)和第二曝气池(停留30min),酸性有机废水进入微电解池(处理3h),生成的气体二氧化氯进入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对碱性有机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内在处理时产生的尾气进入微电解池对酸性有机废水进行曝气处理,微电解池的废水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塔出水分别进入混凝沉淀池,经过絮凝剂PAC或PAM的处理;本处理系统合理组合,解决了废水COD去除率差,大量酸碱调节的麻烦的问题,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了后续生化装置的处理能力,实现了对酸性有机废水和碱性有机废水的同时处理。

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