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9757发布日期:2019-05-31 22:22阅读:10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为了改善城市景观,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包括较多的园林建筑,而在园林建筑中,景观水池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了增加景观水池的活力感,现有的景观水池中常常添加有观赏鱼,而在对观赏鱼饲养过程中,为了保证水质,常常需要对池水进行更换,比较繁琐,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非常不便,现在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池水循环过滤使用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左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左侧进水口处通过管道接入水池中,其右侧出水口处连接固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连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左侧壁中;处理箱的底部壁中连接固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其上方设有网板;所述网板上方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上方设有箱盖;处理箱的右侧壁中连接固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右侧末端连接固定在存放箱的顶部;所述存放箱设在处理箱右侧,其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右侧出水口处通过管道接入水池中,其左侧进水口处连接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左侧连接固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下侧连接固定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连接固定在存放箱的顶壁,且其下部伸入到分隔板的下方,其上设有第二阀门;存放箱右侧壁中连接固定有进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板卡嵌在固定块中;所述固定块设有四个,均匀焊接固定在处理箱的四侧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盖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处理箱的顶部,其上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把手,且其下侧与处理箱交接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通管左侧连接固定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伸入到存放箱的内部,其上设有第一阀门,其下方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横向焊接固定在存放箱的内壁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对池水循环过滤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且操作方便;通过箱盖和固定块的设置,可方便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和更换,十分方便;通过存放箱、分隔板、导液管、三通管和第二水泵的设置,可将消毒液与处理后的池水共同输入到水池中,避免了后续将消毒液单独投入到水池中,节省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对池水循环过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中处理箱与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中处理箱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箱,2-支撑板,3-第一水泵,4-输水管,5-固定块,6-网板,7-过滤板, 8-活性炭板,9-箱盖,10-密封圈,11-紧固螺栓,12-溢流管,13-第一阀门,14-三通管,15- 连接管,16-第二水泵,17-第二阀门,18-第一导液管,19-进液管,20-分隔板,21-第二导液管,22-存放箱,23-排污管,24-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景观水池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为装置上的其他部件提供支撑和安装空间,并为池水提供处理过滤空间,其左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为上方部件提供支撑,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3;所述第一水泵3左侧进水口处通过管道接入水池中,将池水泵入到处理箱1中,其右侧出水口处连接固定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连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左侧壁中,将池水输入到处理箱1的下部空间中,进行沉淀;处理箱1的底部壁中连接固定有排污管23;所述排污管23上设有第三阀门24,将沉淀过滤后的污水排出,其上方设有网板6;所述网板6卡嵌在固定块5中,用于吸附池水中大颗粒杂质;所述固定块5设有四个,均匀焊接固定在处理箱1的四侧内壁上,用于支撑固定过滤装置;网板6上方设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用于过滤池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其上方设有活性炭板8;所述活性炭板8用于吸附过滤池水中的杂质与微生物,其上方设有箱盖9;所述箱盖9通过紧固螺栓11固定安装在处理箱1的顶部,其上侧外表壁上焊接固定有把手,且其下侧与处理箱1交接处设有密封圈10,增加装置的密封性,打开后可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更换;处理箱1的右侧壁中连接固定有溢流管12;所述溢流管12将过滤后的池水通入到后续其他部件中,其右侧末端连接固定在存放箱22的顶部;所述存放箱 22设在处理箱1右侧,存放过滤后的池水,其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16;所述第二水泵16右侧出水口处通过管道接入水池中,其左侧进水口处连接固定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左侧连接固定有三通管14;所述三通管14左侧连接固定有第二导液管21;所述第二导液管21伸入到存放箱22的内部,其上设有第一阀门13,将存放箱22中过滤后的池水输入到第二水泵16中,其下方设有分隔板20;所述分隔板20横向焊接固定在存放箱22的内壁中,将存放箱22分为上下不同空间,上部空间用于存放处理后的池水,下部空间用于存放消毒液;三通管14下侧连接固定有第一导液管18;所述第一导液管18连接固定在存放箱 22的顶壁,且其下部伸入到分隔板20的下方,其上设有第二阀门17,将消毒液输入到第二水泵16中;存放箱22右侧壁中连接固定有进液管19;所述进液管19用于向存放箱22的下部输入消毒液,当经由处理箱1处理后的池水通过溢流管12输入到存放箱22的上部空间时,启动第二水泵16,同时打开第一阀门13将处理后的水输入到水池中,循环使用,当处理到一定状态时,关闭第一水泵3,同时打开第二阀门17将消毒液与过滤后的池水共同经由第二水泵16泵入到水池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管道将第一水泵3和第二水泵16与水池相连接,然后启动第一水泵3将水泵入到处理箱1中,池水经由网板6、过滤板7与活性炭板8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池水经由溢流管12进入到存放箱22的上部空间中,然后打开第一阀门13与第二水泵16,将处理后的池水输入到水池中,从而循环过滤,过滤到一定状态时,关闭第一水泵3,然后打开第二阀门17,将消毒水与处理后的池水同时泵入到水池中。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