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190发布日期:2019-05-21 21:1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源的净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种能够低成本完成净水且高效绿色的自来水处理系统不仅能够降低人们生活用水的使用成本,还可以使人们的生活用水更为洁净。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自来水的水源处理条件和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低成本完成且高效绿色的自来水处理系统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取水部、净水部和储水部,所述净水部依次分为相连通的反应部、沉淀部和过滤部,其中所述反应部连通所述取水部,所述过滤部连通所述储水部,所述反应部设有反应迂回通道,所述沉淀部设有沉淀迂回通道,所述反应迂回通道与所述沉淀迂回通道相连通,所述反应迂回通道和所述沉淀迂回通道的侧壁上均布置有多个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迂回通道内布置有多个絮凝板。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迂回通道的通道高度由所述反应部至所述沉淀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迂回通道和所述沉淀迂回通道均沿着所述净水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以所述净水部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以所述净水部的宽度方向为横向,所述反应迂回通道和所述沉淀迂回通道均为横向迂回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迂回通道和所述沉淀迂回通道均沿着所述净水部的宽度方向设置,以所述净水部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以所述净水部的宽度方向为横向,所述反应迂回通道和所述沉淀迂回通道均为纵向迂回的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反应迂回通道和沉淀迂回通道,使得当净水部的尺寸固定时,被净化水在净水部的流程大大的增长,进而使得被净化水中的杂质更容易沉淀或附着在反应部和沉淀部内;通过自然沉淀有效降低被净化水的浊度,其净水成本低且减少了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用品的使用量,以获得绿色清洁的自来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取水部 1 净水部 2

反应部 21 沉淀部 22

过滤部 23 粗过滤网 231

精密过滤网 232 反应迂回通道 24

凸起 241 絮凝板 242

沉淀迂回通道 25 储水部 3

加矾器 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包括取水部1、净水部2和储水部3。取水部1采用现有的常规浮排式抽水装置,通过取水部1将水源上部的被净化水抽取,并将被净化水通过管道输送至净水部2,取水部1与净水部2之间的管道处设置有现有的常规的加矾器4,加矾器4对流经加矾器4的被净化水进行加矾处理。

净水部2为水槽状且沿着净水部2的长度方向依次划分为相连通的反应部21、沉淀部22和过滤部23,其中反应部21连通取水部1,过滤部23连通储水部3。反应部21沿着净水部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反应迂回通道24,沉淀部22沿着净水部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沉淀迂回通道25,且反应迂回通道24与沉淀迂回通道25相连通。以净水部2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以净水部2的宽度方向为横向,反应迂回通道24和沉淀迂回通道25均为横向迂回的通道。反应迂回通道24和沉淀迂回通道25的侧壁上均布置有多个能够增大水中杂质附着面积的凸起241,各个凸起241还能够减缓被净化水在反应迂回通道24和沉淀迂回通道25内的流动速度,使被净化水在反应迂回通道24和沉淀迂回通道25内流动时间更长。

反应迂回通道24内布置有多个现有的常规的絮凝板242,各絮凝板242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应迂回通道24相对的两侧壁上。絮凝板242的设置能够在被净化水进入净水部2后第一时间对刚抽取的被净化水进行大范围的过滤,达到快速有效地降低被净化水的浊度的目的。

沉淀迂回通道25的通道高度由反应部21至沉淀部22的方向逐渐减小。被净化水在沉淀迂回通道25缓慢流动时,被净化水中的杂质因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处于沉淀迂回通道25的下部,从而使得被净化水的上部水质浊度较低。将沉淀迂回通道25的通道高度以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能够使得位于沉淀迂回通道25上部的被净化水较快地分流至下一通道高度的沉淀迂回通道25上,并且最终使得沉淀迂回通道25上部的被净化水优先流入过滤部23内。而位于沉淀迂回通道25下部的浊度较高的被净化水则须沿着沉淀迂回通道25缓慢流动,如此使得被净化水中浊度较高的部分和浊度较低的部分实现分流。

当净水部2的尺寸固定时,反应迂回通道24和沉淀迂回通道25的设置使得大部分的被净化水在净水部2的流程大大的增长,被净化水在净水部2的流程增长使被净化水在净水部2的沉淀时间加长,被净化水中的杂质更容易沉淀或附着在反应部21和沉淀部22内。

过滤部23与沉淀部22的连通处设置有粗过滤网231,过滤部23与储水部3的连接处设置有精密过滤网232。被净化水流过沉淀部22后其水质的浊度得到大大的降低,再通过粗过滤网231流入过滤部23后能够达到基本无杂质的状态,最后由精密过滤网232进入储水部3。

被净化水进入储水部3后对被净化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即可制成自来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反应迂回通道24和沉淀迂回通道25,使得当净水部2的尺寸固定时,被净化水在净水部2的流程大大的增长,进而使得被净化水中的杂质更容易沉淀或附着在反应部21和沉淀部22内;通过自然沉淀有效降低被净化水的浊度,其净水成本低,且减少了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用品的使用量,以获得绿色清洁的自来水。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净水部2为水槽状且沿着净水部2的宽度方向依次划分为反应部21、沉淀部22和过滤部23。反应部21沿着净水部2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反应迂回通道24,沉淀部22沿着净水部2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沉淀迂回通道25,且反应迂回通道24与沉淀迂回通道25相连通。以净水部2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以净水部2的宽度方向为横向,反应迂回通道24和沉淀迂回通道25均为纵向迂回的通道。

反应迂回通道24通道纵向设置时,取水部1将被净化水输送至反应部21后,由于被净化水第一时间流入的反应迂回通道24的直线通道较长,因此能够减小被净化水对反应迂回通道24的侧壁冲力,从而提高反应迂回通道24的耐用性,增加净水部2的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