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963发布日期:2019-05-11 01:41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厂脱硫装置中,废水处理往往都是难点、重点。目前,压滤机、脱硫塔经真空皮带脱水机处理的废水均流入滤液池,然后再经过废水旋流器进入三联箱进行药物处理过后,最终进入澄清器进行澄清后排放。

但是,目前脱硫塔的浆液Cl离子浓度为31244mg/l,已经严重超标,导致滤液池内收集的废水中Cl离子过高,导致处理后的外排水的水质浑浊不清,水中Cl离子含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废水处理质量,实现外排水达标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与真空皮带脱水机相连的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真空泵相连,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液口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层液进入废水处理箱,所述沉淀池的下层泥浆进入滤液池;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排液经废水处理箱处理后进入澄清器。

优选的,所述滤液池的顶部出气孔与真空泵相连,所述真空泵的排污口与滤液池相连,所述滤液池的底部设有污泥卸料区。

优选的,所述废水处理箱包括内设隔板的箱体,所述隔板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箱体内,通过隔板将箱体内分隔为中和箱、沉降箱和絮凝箱;所述中和箱与沉降箱间的隔板顶部设有溢流口,用于将中和箱与沉降箱贯通;所述沉降箱与絮凝箱将的隔板顶部溢流口,用于将沉降箱与絮凝箱贯通;所述絮凝箱的排水孔与澄清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中和箱、沉降箱和絮凝箱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中和箱设有石灰乳投放口,所述沉降箱设有有机硫投放口,所述絮凝箱设有絮凝剂投放口。

优选的,所述滤液池的污泥卸料区出口设有运输机,所述运输机的皮带贯穿烘干箱设置,所述运输机的出口端与转运车对接。

优选的,所述澄清器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脱硫塔相连,所述输水管上设有加压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真空皮带脱水机的废液输送至汽水分离器,经汽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体经真空泵排出,经汽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体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液进入废水处理箱进一步处理合格后进入澄清器外排;沉淀池的下层泥浆进入滤液池进行滤饼的压制。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废水处理量,提高废水处理质量,实现外排水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皮带脱水机,2-汽水分离器,3-真空泵,4-废水处理箱,41-中和箱,42-沉降箱,43-絮凝箱;5-滤液池,6-澄清器,7-沉淀池,8-隔板,9-运输机,10-烘干箱,11-转运车,12-输水管,13-脱硫塔,14-加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真空皮带脱水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与真空皮带脱水机1相连的汽水分离器2,所述汽水分离器2的排气口与真空泵3相连,所述汽水分离器2的排液口设有沉淀池7,所述沉淀池7的上层液进入废水处理箱4,所述沉淀池7的下层泥浆进入滤液池5;所述汽水分离器2的排液经废水处理箱4处理后进入澄清器6。真空皮带脱水机的废液经汽水分离器分离,分离出来的气体经真空泵排出、分离出来的液体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上层液进入废水处理箱进一步处理合格后进入澄清器外排;沉淀池的下层泥浆进入滤液池进行滤饼的压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真空皮带脱水机排出的废水经汽水分离器分离后,一部分Cl离子进入废水处理箱进一步得到处理,一部分沉淀在泥浆中进入滤液池,进而随着滤液池的污泥制作为滤饼外运。本实用新型中汽水分离器的含固率低于现有技术中滤液池的含固率,能够提高废水利用率,提高废水处理量;同时降低了澄清器内水中Cl离子含量,提高废水处理质量,实现了水质达标排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液池5的顶部出气孔与真空泵3相连,所述真空泵3的排污口与滤液池5相连,所述滤液池5的底部设有污泥卸料区。利用真空泵脱干滤液池内污泥的水分,同时真空泵排出的污水进入滤液池进行二次抽真空,最后滤液池内的污泥脱水进入污泥卸料区排放。

其中,废水处理箱为三联箱,所述废水处理箱4包括内设隔板8的箱体,所述隔板8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箱体内,通过隔板8将箱体内分隔为中和箱41、沉降箱42和絮凝箱43;所述中和箱41与沉降箱42间的隔板8顶部设有溢流口,用于将中和箱41与沉降箱42贯通;所述沉降箱42与絮凝箱43将的隔板8顶部溢流口,用于将沉降箱42与絮凝箱43贯通;所述絮凝箱43的排水孔与澄清器6连通。该结构的废水处理箱设计更紧凑,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为了保证废水处理效果优选的,所述中和箱41、沉降箱42和絮凝箱43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中和箱41设有石灰乳投放口和Ph检测仪,所述沉降箱42设有有机硫投放口,所述絮凝箱43设有絮凝剂投放口。经汽水分离器分离后进入中和箱内经石灰乳调节Ph值至8.5-9.2,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得到中和,同时大多数金属离子(如Fe离子、Zn离子及Cu离子)形成微溶的氢氧化物从废水中沉淀出来得以去除;在沉降箱内,不能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出来的重金属,如Hg离子进一步沉降,沉降箱也装有Ph检测仪来维持沉降箱内Ph的稳定;在絮凝箱内,加入絮凝剂在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的同时,混凝生成的活性絮体共同沉淀可以吸附水中析出的细小金属氢氧化物,增加金属氢氧化物除去的速度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滤液池5的污泥卸料区出口设有运输机9,所述运输机9的皮带贯穿烘干箱10设置,所述运输机9的出口端与转运车11对接。利用运输机将滤液池内的污泥滤饼运至烘干箱进行烘干后,再利用转运车外运。

另外,为了节约水资源,所述澄清器6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12与脱硫塔13相连,所述输水管12上设有加压泵14。将处理后的水回用至脱硫塔,提高废水利用率,降低了生产用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废水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能够降低澄清器内水中Cl离子含量,提高废水处理质量,满足外排水质的达标排放。

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