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装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4347发布日期:2019-06-12 00:14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组装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各类综合体、酒店、美食城等带有大型餐饮美食广场的地方也随之增多。因环保需要,餐饮废水必须经过油水分离后才能将污水排入市政管网。油水分离器经历了砖砌隔油池、不锈钢地埋隔油池、不锈钢地上安装隔油池、不锈钢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的演变,最终到现在市场主流的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即油水分离器。

油水分离器在建筑行业中大多归结到厨房设备,在新建项目中,基本都是在生产车间完工后,再进设备间安装。设备为一体化设计,在进入设备间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油水分离器宽度大于门宽或大于运输通道而无法进入设备间的问题。因此很多新项目在设备进入设备间过程中经常需要打破门框,设备才能顺利进入。另外,油水分离器的进、出水口有左、右之分方向,一但焊接完成,很难在现场更改,很多项目因前期沟通问题,设备间预留的接驳管道和设备的接口相反,因此安装施工管道需要加长、增加弯头等才能实际安装完成,费时费工、影响美观。在改造类项目中,更会面临上述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组装式油水分离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备油水分离器为一体化设计,体积较大不便进入设备间;另外,适应性差,在安装现场无法更改,导致安装施工管道需要加长、增加弯头等才能实际安装完成,费时费工、影响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模块化组装式油水分离器,包括分体设计的除渣装置、油水分离仓和污水提升装置。

所述油水分离仓包括上部仓体和下部仓体,上部仓体和下部仓体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第一法兰,两个第一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并通过螺栓连接;上部仓体的上端设置有储油仓,上部仓体和储油仓连接处均焊接有第二法兰,两个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部仓体的两侧竖直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下端均与油水分离仓的腔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等高设置,且上端均设置有第三法兰。这样油水分离仓形成了犹如积木一样的组装式的结构,可根据需要拆分需要拆掉的部分。

所述油水分离仓的上部设置有通气桥,通气桥包括竖直设置在两侧的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以及设置于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中间的第五管道,第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道、第四管道连通,第三管道的下端与进水管的上端连通并通过抱箍紧固连接,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有第四法兰,进水管与第一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第四管道的下端与出水管的上端连通并通过抱箍紧固连接,出水管的下端设置有第四法兰,出水管与第二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第四管道的上端与外部排气管道连通;进水管上开设有进水口,除渣装置的出口与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上开设有出水口,污水提升装置的入口与出水管的出水口连通。

通过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设置成结构相同的两个组件,根据安装位置需要,如果除渣装置、污水提升装置方向相反则只需要将油水分离仓进水管和出水管对调位置安装即可,将出水管底部水管安装于对调后的出水管下方即可。

由于进水管与第一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出水管与第二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且进水管、第一管道、出水管和第二管道均为圆管,则可以根据安装需要适当转动进水管、出水管,调节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这样整体设备安装时除渣装置和污水提升装置既可位于油水分离仓的左、右两侧,也可位于油水分离仓的前、后两侧,部分设备房长度方向尺寸不够时可如此利用宽度方向,灵活安装。

所述除渣装置和污水提升装置分别设计为独立主体结构,尺寸可满足850mm 最小通道搬运需要;油水分离仓因设备处理能力的不同而不同,但可拆分为若干小体,每个小体设计均考虑850mm最小通道搬运需要的最小尺寸,便于搬运和安装。

除渣装置、油水分离仓和污水提升装置三个主体通过法兰或抱箍连接为一个整体设备,不论餐饮废水下水管在左、餐饮废水排水管在右还是餐饮废水下水管在右、餐饮废水排水管在左,实际安装时均可通过调节各个模块来完成管路对接,不会出现管路走向乱、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

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渣装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上均焊接有法兰。当使用一组进口和出口时,另一组不用的则通过盲板封住;这样进口和出口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便于安装。

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和抽水泵,储水箱与出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抽水泵的进水端与储水箱连通,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排水管与外部市政管道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器柜,所述电器柜通过螺栓设置在油水分离仓外部。电器柜也可拆卸,以降低油水分离仓上部的高度,方便搬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按设备功能将设备拆分为几个大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是一个主功能区;按照正常设备间门宽850mm的最小通道来拆分每个大的主体,即拆分后的设备能确保顺利通过850mm最小通道,设备进设备间无需顾虑门宽问题,避免后期破坏性施工,增加施工成本。

2、设备的进出水口通过法兰、螺栓连接,现场安装设备时根据需要对调进、出水口,根据实际管路调整,方便安装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水分离仓的结构图。

图3为除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模块化组装式油水分离器,包括除渣装置A、油水分离仓B 和污水提升装置C三个部分,除渣装置A和污水提升装置C设计为一个独立主体结构,尺寸可满足850mm最小通道搬运需要;油水分离仓B因设备处理能力的不同而不同,但可拆分为若干小体,每个小体设计均考虑850mm最小通道搬运需要的最小尺寸。

所述油水分离仓B包括上部仓体2和下部仓体1,上部仓体2和下部仓体1 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第一法兰,两个第一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并通过螺栓连接;上部仓体的上端设置有储油仓9,上部仓体2和储油仓连接处均焊接有第二法兰,两个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部仓体的两侧竖直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下端均与油水分离仓的腔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等高设置,且上端均设置有第三法兰。这样油水分离仓形成了犹如积木一样的组装式的结构,可根据需要拆分需要拆掉的部分。

如图2所示,所述油水分离仓的上部设置有通气桥5,通气桥包括两侧竖直设置的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以及中间的第五管道,第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道、第四管道连通,第三管道的下端与进水管3的上端连通并通过抱箍4紧固连接,进水管3的下端设置有第四法兰,进水管3与第一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第四管道的下端与出水管6的上端连通并通过抱箍紧固连接,出水管6的下端设置有第四法兰,出水管与第二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第四管道的上端与外部排气管道连通;进水管上开设有进水口,除渣装置的出口与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上开设有出水口,污水提升装置的入口与出水管的出水口连通。

通过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设置成结构相同的两个组件,根据安装位置需要,如果除渣装置、污水提升装置方向相反则只需要将油水分离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对调位置安装即可,将出水管底部水管8安装于对调后的出水管下方即可。

由于进水管与第一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出水管与第二管道通过第四法兰、第三法兰连接,且进水管、第一管道、出水管和第二管道均为圆管,则可以根据安装需要适当转动进水管、出水管,调节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这样整体设备安装时除渣装置和污水提升装置既可位于油水分离仓的左、右两侧,也可位于油水分离仓的前、后两侧,部分设备房长度方向尺寸不够时可如此利用宽度方向,灵活安装。

如图3、4所示,除渣装置A的进口12和出口13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各有1 组,进口和出口上均焊接有法兰。当使用一组进口和出口时,另一组不用的则通过盲板封住;这样进口和出口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便于安装。

污水提升装置C的进出口、出口设计原理同除渣装置A。

所述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和抽水泵,储水箱与出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抽水泵的进水端与储水箱连通,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排水管与外部市政管道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20。

油水分离仓B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6旋转展示,实际安装设备时进水管3和出水管6均可调节角度,这样整体设备安装时除渣装置A和污水提升装置C即可与油水分离仓B水平安装,也可垂直安装,部分设备房长度方向尺寸不够时可如此利用宽度方向,灵活安装。

如1图所示,除渣装置A、油水分离仓B和污水提升装置C三个主体通过法兰或抱箍连接为一个整体设备,不论餐饮废水下水管10在左、餐饮废水排水管 11在右还是餐饮废水下水管10在右、餐饮废水排水管11在左,实际安装时均可通过调节各个模块来完成管路对接,不会出现管路走向乱、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

所述电器柜7通过螺栓设置在油水分离仓外部。电器柜也可拆卸,以降低油水分离仓上部的高度,方便搬运。

本申请中,所述除渣装置A和污水提升装置C的具体结构均为本公司已在先申请专利,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