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456发布日期:2020-05-26 17:5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由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较多,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由于体积较大,往往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无形中,占用了使用者很多的资源,在处理污水时,多个流程需要多个水泵来转移污水,造价较高;而且,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如果一道工序未能处理完全,不能够循环处理,导致排放水源不达标,并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体、污水处理机构和水循环机构;

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进水管、隔板、碎石层、板体和积水漏斗,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连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顶端从上到下依次套接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填充有碎石层,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套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顶部固接有积水漏斗,所述积水漏斗的两个侧壁搭接在外壳体的内壁,所述积水漏斗的底部连通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端贯穿板体并连通安装在第一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层,所述第一箱体在远离导流管的一侧通过短管连通安装在第二箱体的侧壁,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填充有过滤网,所述第二箱体的在远离短管的侧壁连通安装在第一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体的另外一端贯穿外壳体的侧壁并连通安装在水泵的进水端;

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循环管、第一阀门、第二管体和止回阀,所述水泵的底部通过机架固接在外壳体的侧壁,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安装循环管的的底端,所述循环管的顶端连通安装在外壳体的侧壁顶端,所述循环管的外壁连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连通安装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底端连通安装有止回阀,所述外壳体在远离水泵的侧壁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连通安装有进药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壁连通安装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为“l”型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隔板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若干相同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顶端与所述外壳体的连接处位于置于下方的隔板与积水漏斗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进药管的顶端卡合连接有管盖。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内嵌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底端铰接安装有检修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碎石层、活性炭颗粒层和过滤网均位于外壳体的内部,可以实现一体化污水处理,区别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占用大量土地面积的弊端,采用塔式污水处理,不仅减少占地面积,而且可利用污水自身重力作为动力使污水流动;

2.在关闭第二阀门时,打开第一阀门和水泵后,实现污水在积水漏斗、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循环,增强处理效果,同时使设备利用率最大化,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进水管,3、隔板,301、开口,4、碎石层,5、板体,6、积水漏斗,7、导流管8、第一箱体,9、活性炭颗粒层,10、短管,11、第二箱体,12、过滤网,13、第一管体,14、机架,15、水泵,16、循环管,17、第一阀门,18、第二管体,19、止回阀,20、进药管,2001、管盖,21、出水管,22、第二阀门,23、观察窗,24、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体1、污水处理机构和水循环机构;

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进水管2、隔板3、碎石层4、板体5和积水漏斗6,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连通安装有进水管2,便于注入污水,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顶端从上到下依次套接有两个隔板3,便于放置碎石层4,两个所述隔板3之间填充有碎石层4,便于过滤颗粒物,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套接有板体5,便于将外壳体1的内部分为两个腔室,所述板体5的顶部固接有积水漏斗6,便于在水循环时便于降水集中在其内部,所述积水漏斗6的两个侧壁搭接在外壳体1的内壁,所述积水漏斗6的底部连通安装有导流管7,便于导流,所述导流管7的底端贯穿板体5并连通安装在第一箱体8的一侧,所述第一箱体8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层9,便于过滤,所述第一箱体8在远离导流管7的一侧通过短管10连通安装在第二箱体11的侧壁,便于导流,所述第二箱体11的内部填充有过滤网12,便于过滤,所述第二箱体11的在远离短管10的侧壁连通安装在第一管体13的一端,所述第一管体13的另外一端贯穿外壳体1的侧壁并连通安装在水泵15的进水端,便于水循环;

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15、循环管16、第一阀门17、第二管体18和止回阀19,所述水泵15的底部通过机架14固接在外壳体1的侧壁,所述水泵15的出水端连通安装循环管16的的底端,便于使污水循环,所述循环管16的顶端连通安装在外壳体1的侧壁顶端,所述循环管16的外壁连通安装有第一阀门17,便于控制循环管16的连通性,所述第二箱体11的底部连通安装有第二管体18,便于排出过滤后的污水,所述第二管体18的底端连通安装有止回阀19,防止外壳体1内部底端气流倒吸,所述外壳体1在远离水泵15的侧壁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连通安装有进药管20和出水管21,便于注入药剂和排出净水,所述出水管21的外壁连通安装有第二阀门22,便于控制出水管21的连通性。

所述循环管16为“l”型结构,便于循环污水;两个所述隔板3的表面均等距开设有若干相同的开口301,便于过滤污水;所述循环管16顶端与所述外壳体1的连接处位于置于下方的隔板3与积水漏斗6之间的位置,便于污水循环;所述进药管20的顶端卡合连接有管盖2001,防止在污水循环时排出空气;所述外壳体1的外壁内嵌安装有观察窗23,所述外壳体1的外壁底端铰接安装有检修门24,便于观察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通过进水管2将污水注入外壳体1内部,污水经过碎石层4的过滤作用,将污水内较大的颗粒物留在碎石层4内,污水进入积水漏斗6内部,由于第二阀门22处于关闭状态,置于积水漏斗6内的污水无法从导流管7、导流管8、第二箱体11和第二管体18流入外壳体1的内部底端,此时打开第一阀体17和水泵15,在水泵15的带动下,置于积水漏斗6内的污水依次经过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11,并在水泵15的作用下通过循环泵16重新进入积水漏斗6,在经过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11时,在活性炭颗粒层9和过滤网12的作用下进行二次和三次污水处理,在水泵15的作用下,污水多次循环后,关闭水泵15和第一阀门17,打开管盖2001,外壳体1内部底端的空气从进药管20排出,置于积水漏斗6、第二箱体8和第二箱体11内的污水通过第二管体18和止回阀19进入外壳体1的底部,通过进药管20向外壳体1的内部放置药剂,盖上管盖2001,进行沉淀,待沉淀完全后,打开第二阀门22,通过出水管21将处理后的污水引出。

水泵15采用的是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ihg型号及其相关的配套电源和电路。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