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1534发布日期:2019-11-05 23:1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RO)是美国太空总署集合多国科学家,花巨资经多年研究而成。最初用于将太空人的生活用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最节能的有效分离技术之一。许多天然或人造的薄膜对于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当浓水与淡水被一层半透膜隔开时,只有水可以通过而水中盐分和有机物却不能通过。自然状态下,水从淡水侧向浓水侧渗入,当渗入达到动态平衡时在浓水与淡水的溶液面产生压差,这个压差称为渗透压,而这个过程称为渗透。如果在浓水侧施加压力以至于超过渗透压,则浓水中的水会通过半渗透膜渗入淡水侧,这个过程与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渗透过程正好相反,所以称为反渗透。利用反渗透的分离特性可以有效地除去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等杂质。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工艺先进、操作简便等优点、反渗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其中,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净水机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净水机中的反渗透RO膜是一个重要的过滤重金属离子的滤芯,RO膜过滤水的质量的过滤水的纯水量是衡量净水机的一种重要指标,单个逐一进行RO膜的检测,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解决了大批量进行RO膜过滤原水产出纯水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水罐、进水管、回流管、一组RO膜滤芯、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一组计量组件、一组净水出水龙头和一组滤芯夹紧组件,所述支撑架分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并且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对称设置,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水罐出水口连接,并且进水管的另一端与RO膜滤芯的原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RO膜滤芯的浓水出水口连接,并且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水罐的回流口连接,所述净水出水龙头与RO膜滤芯的净水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一开关阀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第二水泵和第二开关阀设置在回流管上,所述计量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且计量组件中的量筒位于净水出水龙头的正下方,所述滤芯夹紧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且RO膜滤芯通过滤芯夹紧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通过进水管将原水导入至各个独立设置的RO膜滤芯内,RO膜滤芯产出的纯净水通过净水出水龙头排放至计量组件内,计量组件上设有计量筒可检测纯净水的产水量,RO膜滤芯中的浓水通过回流管将水导回水罐,以便重复利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计量组件包括一组计量筒、旋转支撑板、第一驱动电机、旋转支撑座和一组计量筒压紧组件,所述旋转支撑座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旋转支撑板架设在旋转支撑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旋转支撑座上,并且第一驱动电机与旋转支撑板连接,所述计量筒压紧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板上,并且计量筒通过计量筒压紧组件设置在旋转支撑板上,所述净水出水龙头设置在计量筒上方。通过其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支撑座旋转,可调节计量筒的角度。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部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计量筒下方,所述接水盘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下端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三开关阀。设置的接水盘可进行接水,防止水四处倾洒。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设有一组横梁,所述滤芯夹紧组件设置在横梁上,并且RO膜滤芯通过滤芯夹紧组件固定在横梁上,所述滤芯夹紧组件包括第一挡块、第一压紧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横梁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挡块连接,并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紧板连接,所述第一压紧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称设置,所述RO膜滤芯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由于第一弹簧具有一定弹力,将第一压紧板拉动远离横梁,可将RO膜滤芯放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松开第一压紧板,在第一弹簧拉力作用下,将第一压紧板压紧在RO膜滤芯外壁上,由于RO膜滤芯水平固定在横梁上,因此第一弹簧只需提供一定的压紧力即可。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横梁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压紧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为两根,并且连接杆设置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并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挡块连接。通过连接杆拉动弹簧才第一通孔内移动,来调节第一压紧板与横梁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距离。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压紧板远离横梁的端面设有第一拉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截面均为弧形,并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均设有弹性橡胶垫。设置的第一拉柄,便于人手抓握第一压紧板,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置弹性橡胶垫,提供一定缓冲力和摩擦力。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计量筒压紧组件包括固定架、螺柱、第二压紧板和旋钮,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旋转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压紧板设置在固定架上,并且计量筒通过第二压紧板压紧在旋转支撑板上,所述螺柱设置在固定架上,并且固定架与螺柱螺纹连接,所述螺柱的一端可与第二压紧板远离旋转支撑板的端面贴合,所述旋钮设置在螺柱远离旋转支撑板的端面上。通过螺柱在固定架上移动,从而推动第二压紧板压紧计量筒的外壁。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固定架的截面为U型,并且固定架两平行的端部固定在旋转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压紧板设置在固定架的U型腔体内。第二压紧板在U型截面的固定架内滑移。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压紧板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旋转支撑板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并且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对称设置,所述计量筒设置在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泡沫垫,所述计量筒的外壁与泡沫垫贴合。采用截面为弧形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能够紧紧贴合在计量筒的外壁上,设置的泡沫垫提高了固定计量筒的稳定性,同时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避免对计量筒进行损坏。

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所述固定架两平行的侧壁上设有滑槽,苏所述第二压紧板两侧的外壁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设置的滑块和滑槽结构,提高了第二压紧板移动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结构设置合理,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中可同时进行几十甚至上百个RO膜滤芯同时进行净水产量的检测,并且设有计量筒,能够进行产水量的计量,通过滤芯夹紧组件能够方便快速的将RO膜滤芯固定在支撑架上,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的侧向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芯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计量筒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RO膜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第一检测区2、第二检测区3、水罐4、进水管5、回流管6、RO膜滤芯7、原水进水口71、纯水出水口72、浓水出水口73、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1、计量组件12、计量筒121、旋转支撑板122、第一驱动电机123、旋转支撑座124、计量筒压紧组件125、固定架1251、螺柱1252、第二压紧板1253、旋钮1254、第三凹槽1255、第四凹槽1256、泡沫垫1257、滑槽1258、滑块1259、净水出水龙头13、滤芯夹紧组件14、第一挡块141、第一压紧板142、第一凹槽1421、连接杆1422、第一拉柄1423、第一弹簧143、接水盘15、倾斜面16、排水管17、第三开关阀18、横梁19、第二凹槽191、第一通孔192、弹性橡胶垫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2和5所示的高效大批量RO膜净水量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第一检测区2、第二检测区3、水罐4、进水管5、回流管6、一组RO膜滤芯7、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1、一组计量组件12、一组净水出水龙头13和一组滤芯夹紧组件14,所述支撑架1分为第一检测区2和第二检测区3,并且第一检测区2和第二检测区3对称设置,所述进水管5的一端与水罐4出水口连接,并且进水管5的另一端与RO膜滤芯7的原水进水口连接,所述回流管6的一端与RO膜滤芯7的浓水出水口连接,并且回流管6的另一端与水罐4的回流口连接,所述净水出水龙头13与RO膜滤芯7的净水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8和第一开关阀10设置在进水管5上,所述第二水泵9和第二开关阀11设置在回流管6上,所述计量组件12设置在支撑架1上,并且计量组件12中的量筒位于净水出水龙头13的正下方,所述滤芯夹紧组件14设置在支撑架1上,并且RO膜滤芯7通过滤芯夹紧组件14设置在支撑架1上。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水泵8将水罐4中的水依次导向RO膜滤芯7中的原水进水口71,经过RO膜滤芯7的过滤,纯净水从纯水出水口72经导管导流至净水出水龙头13,并且将纯净水排放到计量组件12内,计量组件12上设有圆筒状的计量筒,可测量RO膜滤芯7产出纯净水的产水量,RO膜滤芯7内的浓水通过浓水出水口73将水导向回流管6,并将浓水导回水罐4,进行重复利用。其中,计量组件12包括一组计量筒121、旋转支撑板122、第一驱动电机123、旋转支撑座124和一组计量筒压紧组件125,所述旋转支撑座124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旋转支撑板122架设在旋转支撑座124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3设置在旋转支撑座124上,并且第一驱动电机123与旋转支撑板122连接,所述计量筒压紧组件125设置在旋转支撑板122上,并且计量筒121通过计量筒压紧组件125设置在旋转支撑板122上,所述净水出水龙头13设置在计量筒121上方。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23驱动旋转支撑板122转动,可将计量筒121转向竖直或者水平位置,计量筒121竖直设置时,位于净水出水龙头13正下方,接收纯净水,计量筒121水平设置时可将计量筒121内的水倒出。

此外,支撑架1的下端部设有接水盘15,所述接水盘15位于计量筒121下方,所述接水盘15的底面为倾斜面16,所述倾斜面16的下端部设有排水管17,所述排水管17上设有第三开关阀18。设置的接水盘15可接收检测过程中溢出的水分,防止水分四处洒落。

如图3所示的支撑架1的上端部设有一组横梁19,所述滤芯夹紧组件14设置在横梁19上,并且RO膜滤芯7通过滤芯夹紧组件14固定在横梁19上,所述滤芯夹紧组件14包括第一挡块141、第一压紧板142和第一弹簧143,所述第一挡块141设置在横梁19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143的一端与第一挡块141连接,并且第一弹簧143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紧板142连接,所述第一压紧板142上设有第一凹槽1421,所述横梁19上设有第二凹槽191,所述第一凹槽1421和第二凹槽191对称设置,所述RO膜滤芯7设置在第一凹槽1421和第二凹槽191内。横梁19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192,所述第一压紧板142上设有连接杆1422,所述连接杆1422设置为两根,并且连接杆1422设置在第一通孔192内,所述第一弹簧143设置在第一通孔192内,所述第一弹簧143的一端与连接杆1422连接,并且第一弹簧143的另一端与第一挡块141连接。第一压紧板142远离横梁19的端面设有第一拉柄1423,所述第一凹槽1421和第二凹槽191的截面均为弧形,并且第一凹槽1421和第二凹槽191的内壁上均设有弹性橡胶垫20。通过第一拉柄1423将第一压紧板142拉开,使得第一凹槽1421和第二凹槽191之间距离增加,将RO膜滤芯7放入第一凹槽1421和第二凹槽191内,在第一弹簧143的弹力作用下,将第一压紧板142压紧在RO膜滤芯7的外壁上,从而进行RO膜滤芯7的固定。

如图4所示的计量筒压紧组件125包括固定架1251、螺柱1252、第二压紧板1253和旋钮1254,所述固定架1251固定设置在旋转支撑板122上,所述第二压紧板1253设置在固定架1251上,并且计量筒121通过第二压紧板1253压紧在旋转支撑板122上,所述螺柱1252设置在固定架1251上,并且固定架1251与螺柱1252螺纹连接,所述螺柱1252的一端可与第二压紧板1253远离旋转支撑板122的端面贴合,所述旋钮1254设置在螺柱1252远离旋转支撑板122的端面上。固定架1251的截面为U型,并且固定架1251两平行的端部固定在旋转支撑板122上,所述第二压紧板1253设置在固定架1251的U型腔体内。第二压紧板1253上设有第三凹槽1255,所述旋转支撑板122上设有第四凹槽1256,所述第三凹槽1255和第四凹槽1256的截面为弧形,并且第三凹槽1255和第四凹槽1256对称设置,所述计量筒121设置在第三凹槽1255和第四凹槽1256内,所述第三凹槽1255和第四凹槽1256的内壁上设有泡沫垫1257,所述计量筒121的外壁与泡沫垫1257贴合。固定架1251两平行的侧壁上设有滑槽1258,苏所述第二压紧板1253两侧的外壁上设有滑块1259,所述滑块1259设置在滑槽1258内。旋转旋钮1254,使得螺柱1252远离第二压紧板1253,使得第二压紧板1253远离旋转支撑板122,将计量筒121放入至第三凹槽1255和第四凹槽1256内,转动旋钮1254,推动第二压紧板1253压紧在计量筒121的外壁上,并且旋转压紧,使得泡沫垫1257与计量筒121的外壁紧紧贴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