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浆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3797发布日期:2019-05-15 21:4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浆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浆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织物生产和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退浆水,退浆水属于高浓度有机污水,随意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对退浆水进行处理,使得排出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目前常用的退浆水处理方式是将污水先后排入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分别利用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现有的厌氧池一般是将厌氧微生物注入淤泥中,再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泥倒入厌氧池内,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同时把部分有机质合成细菌胞体,通过气、液、固分离,使污水得到净化。由于淤泥沉积在厌氧池的底部,导致上部的污水无法得到处理,从而使污水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浆水处理系统,能够对退浆水进行彻底的处理,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退浆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合池、厌氧池、好氧池、加药反应池及沉淀池,所述厌氧池有多个,每个厌氧池均经进水管道与混合池的出水口相连通,厌氧池的底部为带有厌氧菌的活性泥,厌氧池内有多个用于使厌氧菌着床的海绵,所述厌氧池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的高度略低于厌氧池的最高水位设置,厌氧池的外侧设有出水池,出水池经出水管道与好氧池相连通;

所述好氧池有多个,每个好氧池均经出水管道与出水池相连通,好氧池内填充有好氧微生物,各个好氧池的出水口相连通后,与加药反应池相连通,加药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连接有排水管道,处理后的水经排水管道排出。

优选的,所述混合池包括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组成u型水池,两个调节池相连通的部位设有水下推进器,水下推进器连接有螺旋桨,水下推进器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使污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水经出水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水平设置于厌氧池的上方,进水管道的下方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固定设置于厌氧池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厌氧池的侧壁与出水池的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加药反应设备内的反应药品为pac和pam。

优选的,所述沉泥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泥管道,第一排泥管道连接储泥池,加药反应池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连接储泥池,储泥池内的泥浓缩后经轧泥机轧成泥饼排出。

本发明中的污水经混合池混合均匀后,依次经厌氧池、好氧池和加药反应池进行分解和净化,最后经沉淀池将水中的污泥和沉淀物进行沉淀,最后经排水管道排出的水符合废水排放标准,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混合池内的螺旋桨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使污水充分混合;厌氧池内设有海绵,海绵用于使厌氧微生物着床,海绵吸水后会逐渐下沉,从而对厌氧池内的污水进行彻底分解,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混合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厌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浆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合池、厌氧池、好氧池、加药反应池及沉淀池,混合池用于使污水混合均匀,好氧池和厌氧池均用于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加药反应池用于对水进一步净化,沉淀池用于将水中的淤泥沉淀下来并排出。

混合池包括第一调节池4和第二调节池1,第一调节池4和第二调节池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第一调节池4和第二调节池1组成u型水池,两个调节池相连通的部位设有水下推进器5,水下推进器5连接有螺旋桨6,水下推进器5带动螺旋桨6转动,从而使污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水经出水口2排出。

厌氧池7有多个,每个厌氧池7均经进水管道10与混合池的出水口2相连通,进水管道10水平设置于厌氧池7的上方,进水管道10的下方设有多个支撑杆11,支撑杆11固定设置于厌氧池7的底部,厌氧池7的底部为带有厌氧菌的活性泥15,厌氧池7内有多个用于使厌氧菌着床的海绵13,其中,海绵13的大小和形状不一,体积较小的多个海绵13可使用网兜网起来,防止体积较小的海绵从厌氧池内流出,活性泥15中的微生物上升后,附着在海绵13上,从而对上层的污水进行分解,海绵13吸水后会逐渐下沉,从而对下层的污水进行分解;厌氧池7的外侧设有出水池8,厌氧池7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2,出水孔12的高度略低于厌氧池7的最高水位设置,由于海绵大部分漂浮于水面上,因此表层的水处理的最彻底,出水孔12略低于于厌氧池7的最高水位设置,使得表层的水慢慢流入出水池8内,从而延长厌氧微生物的反应时间,使污水分解的更加彻底,出水孔12处设有滤网,滤网用于防止海绵13从出水孔12处出流出,厌氧池7的侧壁与出水池8的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9,出水池8经出水管道14与好氧池相连通。

在厌氧池7中,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同时把部分有机质合成细菌胞体,通过气、液、固分离,使污水得到净化。

厌氧菌在厌氧池内培养时,首先将一部分污水与清水进行混合稀释,稀释后的水注入厌氧池内,直至达到厌氧池的容积的1/3~1/2,然后向厌氧池内加入海绵,至厌氧池的容积的2/3,接着再向厌氧池内注入清水,直至厌氧池容积的3/4,最后向厌氧池内注入加有厌氧微生物的活性泥,厌氧菌在厌氧池内培养15-20小时后,再向厌氧池内注入污水进行处理。

好氧池有多个,每个好氧池均经出水管道14与出水池8相连通,好氧池内填充有好氧微生物,且好氧池内通入氧气,各个好氧池的出水口相连通后,与加药反应池相连通,加药反应池内的反应药品为pac和pam。好氧池和加药反应池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在好氧池中,一部分有机物在细菌生命活动中被同化和吸收,转化为增值的细菌菌体部分,另一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硝酸根离子等,并释放能量供细菌等微生物需要,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pac具有吸附、凝聚和沉淀的性能,pam具有絮凝和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颗粒物,并使颗粒物凝絮沉淀,从而进一步对水进行处理。

加药反应池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连接有排水管道,经处理后的水经排水管道排出,沉泥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泥管道,第一排泥管道连接储泥池,沉淀池用于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沉淀,沉淀物经第一排泥管道进入储泥池内,加药反应池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连接储泥池,加药反应池内沉淀的颗粒物和絮状物经第二排泥管道进入储泥池内,储泥池内的泥浓缩后经轧泥机轧成泥饼排出。

本发明在工作时,污水经混合池混合均匀后,依次经厌氧池、好氧池和加药反应池进行分解和净化,最后经沉淀池将水中的污泥和沉淀物进行沉淀,处理后的水经排水管道排出,排水管道排出的水符合废水排放标准,从而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能够对退浆水进行彻底的处理,使得排出的水符合废水排放标准,从而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