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铬废水治理提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4807发布日期:2020-08-05 01:0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铬废水治理提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铬废水治理工艺,具体为一种含铬废水治理提标工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镀铬废水中的污染物以铬污染为主,其中铬污染会导致水体、土壤、生态等破坏,目前普遍采用的含铬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化学沉淀法:原理是投加化学沉淀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化学物质,使污染物呈沉淀析出。优点是:简便、有效、成本低,只要化学反应药剂的选择准确无误,就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准确地计算出投加量。存在的缺点是:固液分离不佳往往会影响化学沉淀法的效果,一般须配合使用各种高分子絮凝剂,但会导致引入杂质,且沉渣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离子交换法:原理是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的相反离子与溶液中同性离子发生位置交换的过程,主要用于回收贵重金属离子。优点是:处理后水质较好。缺点是:对有一定混流水容易饱和,再生频繁,不易操作。存在酸碱和镀液离子的有效分离问题,以及废树脂的处置问题,另外,其再生液处理、树脂的破脆、杂质的富集等问题受到其它处理工艺的挑战。

(3)蒸发浓缩法:原理是使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产生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优点是:同时浓缩溶质和回收溶剂。缺点是:应用蒸发浓缩耗能大,经济上不合算。一般而言,蒸发浓缩适合于回收废水中高浓度的溶质。

(4)膜分离法:原理是膜是一个有选择性功能的分子筛,可以在分子级别内进行分离,且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因此能耗较低。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分离成本低、处理量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缺点是:膜的规格一般为纳米级,其孔径小,因此进入膜处理之前,需要进行系列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铬废水治理提标工艺,设计的治理系统能够适应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处理流程简单、投资合理、占地面积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铬废水治理提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铬废水物化预处理:将含铬废水调节池中的含铬废水依次经还原池→破络池→第一ph调节池→第一混凝反应池→第一沉淀池→第二ph调节池→第二混凝反应池→第二沉淀池→第三ph调节池→砂滤;

(2)将经步骤(1)预处理后污染物达标的废水根据废水中盐分浓度,分为高盐水和低盐水,高盐水的电导率超过10000μs/cm;其中,低盐水经过生化处理、砂滤、超滤和反渗透后,产水作为回用水回用,浓水与高盐水混合进入高盐废水调节池;

(3)高盐废水调节池中的废水依次经电解氧化→一级沉淀→二级沉淀→沙滤后,达标排放入准排放池。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还原池中投加亚硫酸钠对含铬废水中的六价铬进行还原反应预处理使其转化为三价铬。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在破络池中对络合物进行破络氧化。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含铬废水经破络池进行破络之后两级化学沉淀,在化学沉淀前分别经第一ph调节池、第二ph调节池,控制ph为9.0和10.0,逐级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最后再经第三ph调节池调节ph到中性,进行砂滤。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一级沉淀和二级沉淀采用map法,将氨氮和总磷以沉淀物的形式从废水中去除。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电解氧化步骤采用电芬顿电解、氧化设备。

进一步地,在所述准排放池前设置浓缩、蒸发设备,将冷凝水排放,浓缩盐作为危废物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准排放池连通合格排放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选择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使各项指标运行稳定,效率高,出水水质优于排放标准;

(2)本发明使用的设备与装置构件合理、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3)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设备产生的二次污染,合理解决系统及沉淀池中的污泥和设备噪声污染;

(4)本发明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

(5)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实现了标准化、工艺化生产,保证系统处理的质量,从而确保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1中,1.调节池,2.还原池,3.破络池,4.第一ph调节池,5.第一混凝反应池,6.第一沉淀池,7.第二ph调节池,8.第二混凝反应池,9.第二沉淀池,10.第三ph调节池,11.砂滤,12.高盐废水调节池,13.电解氧化,14.一级沉淀,15.二级沉淀,16.沙滤,17.准排放池,18.合格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含铬废水治理提标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含铬废水物化预处理:含铬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金属铬(包括三价铬和六价铬),同时也含有少量浓度的铜、镍、磷、锌及codcr;物化预处理的流程为:将含铬废水调节池1中的含铬废水依次经还原池2→破络池3→第一ph调节池4→第一混凝反应池5→第一沉淀池6→第二ph调节池7→第二混凝反应池8→第二沉淀池9→第三ph调节池10→砂滤11;如表1所示,为含铬废水原水和经各处理步骤后污染物的成分表;

表1

具体地:由于含铬废水中含有的六价铬毒性极强,且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在还原池2中投加亚硫酸钠对六价铬进行还原反应预处理使其转化为毒性较低的三价铬;

然后在破络池3中对络合物进行破络氧化,使其配位体有机物反应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从而释放出重金属离子,变成游离态,为后续工艺重金属沉淀分离提供可能性;

含铬废水经破络池3进行破络之后两级化学沉淀,在化学沉淀前分别经第一ph调节池4、第二ph调节池7,控制ph为9.0和10.0,逐级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最后再经第三ph调节池10调节ph到中性,进行砂滤11。

(2)将经步骤(1)预处理后污染物达标的废水根据废水中盐分浓度,分为高盐水和低盐水,高盐水的电导率超过10000μs/cm;其中,低盐水经过生化处理、砂滤、超滤和反渗透后,产水作为回用水回用,浓水与高盐水混合进入高盐废水调节池12;

(3)高盐废水调节池12中的废水依次经电解氧化13→一级沉淀14→二级沉淀15→沙滤16后,达标排放入准排放池17,准排放池17连通合格排放口18;

具体地:

高盐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混合废水中氨氮浓度高达2200mg/l)和总磷(含铬废水中总磷浓度高达1200mg/l),因此一级沉淀14和二级沉淀15采用map法,将氨氮和总磷以沉淀物的形式从废水中去除;

所述电解氧化13步骤采用电芬顿电解、氧化设备,具有芬登氧化与电解技术一体化,通过电解、氧化、分解、电子转移的功能,实现重金属离子降价,并且通过聚合、络合的作用,形成络合、混凝快速产生沉淀,有效的去除污水中cod、nh3-n等。

进一步地,考虑到高盐水中其他污染物浓度仍较高,为了确保达标排放,还可以在准排放池前设置浓缩、蒸发设备,将冷凝水排放,浓缩盐作为危废物处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的治理工艺流程能够适应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

2、本发明处理流程简单、投资合理、占地面积少,能够保证长期稳定运行,尽可能减少检修的工作量。

3、本发明的污水治理工艺流程技术先进可靠、处理效率高,保证达标外排,运行管理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