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461发布日期:2019-05-24 20:5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安瓿玻璃安瓿是医院存药常用的一种玻璃制品,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容易破碎,容易划伤手指,同时存在一些一次性的存药玻璃制品被违规二次使用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用过的玻璃安瓿玻璃安瓿进行回收,以避免上述问题,然而现有的玻璃制品回收存放装置,回收的玻璃制品依然与装置的外部相接触,同样存在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同样存在一些一次性的存药玻璃制品被违规二次使用的现象,存在医源性的病毒传染的安隐患。

其次,现有的玻璃制品回收存放装置,其不能够将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破碎,使得存药玻璃制品占用的空间较大,另外,现有的玻璃制品回收存放装置在处理其内部存放的存药玻璃制品时,需要搬动整个装置进行处理,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其其内部的存药玻璃制品容易溢出,为此,提出一种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其能够将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可以减小存药玻璃制品的占用空间,也可防止一些一次性的存药玻璃制品被违规二次使用,可杜绝医源性的病毒传染,可有效杜绝采用手工破碎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可防止存放袋内部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溢出,可自动对存放袋的袋口进行封口,便于对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集中处理,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包括方形外壳,所述方形外壳的顶壁上设有破碎单元,且所述方形外壳的内底壁上部位于所述破碎单元的下方设有感应台,所述感应台的上部放置有存放袋;

所述破碎单元包括喇叭状投入口、弯管、底端为缩口结构的圆筒状壳体、圆辊、螺旋型破碎刀、连接轴、端盖、联轴器和第一电机,所述喇叭状投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顶壁上部一侧,所述圆筒状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顶壁底部另一侧,所述喇叭状投入口的底端通过所述弯管与所述圆筒状壳体的侧壁相连通,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的上端端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顶壁上部另一侧,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底端贯穿所述端盖与所述圆辊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辊设置在所述圆筒状壳体的内部,所述螺旋型破碎刀固定套装在所述圆辊的外部;

所述感应台包括支撑板、三个限位套、三个压力传感器,三个所述限位套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内底壁上部,且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分别伸入三个所述限位套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单元用于将投入圆筒状壳体内部的存药玻璃制品进行破碎,可以减小存药玻璃制品的占用空间,也可防止一些一次性的存药玻璃制品被违规二次使用,可杜绝医源性的病毒传染;存放袋用于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感应台用于对存放袋内部收集的破碎存药玻璃制品的重量进行实时感应,可防止存放袋内部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溢出;以上可实现直接将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直接通过喇叭状投入口投入圆筒状壳体的内部,采用机器破碎,可有效杜绝采用手工破碎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进而使得该装置安全性能较高,且使用比较方便,便于对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集中处理,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还设有封口单元,所述封口单元包括电热板、推板、压条、第一立板、第二立板、滑杆、螺纹杆、第三立板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立板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内底壁上部,所述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一侧壁之间,所述螺纹杆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一侧壁之间,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另一侧壁上,所述螺纹杆上设有顺时针开设的第一螺纹部和逆时针开设的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立板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部的外部,所述第二立板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部的外部,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还均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推板固定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板的底端,所述电热板固定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板的底端,所述推板和所述电热板分别位于所述存放袋的两侧,所述压条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板靠近所述电热板的一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单元用于对存放袋的袋口进行封口,可防止医护人员集中处理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导致其从存放袋的内部漏出,同时可防止划伤医护人员的手指,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状壳体的外部靠近其底端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上均焊接有t型卡块,所述存放袋的袋口边缘上对称一体设有两个挂耳,两个所述挂耳的内部均预留有和所述t型卡块相匹配的卡孔,所述存放袋通过所述t型卡块和所述卡孔相配合与所述圆筒状壳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t型卡块和卡孔相配合,可保证存放袋的袋口始终对准圆筒状壳体的底端,可保证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能够顺利落入存放袋的内部,可有效避免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掉落在方形外壳的内底壁上部,可有效降低该装置的清理频率,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挂耳与所述存放袋的袋口边缘交界处均开设有若干呈虚线排列的切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呈虚线排列的切口使得封口单元在对存放袋进行封口的过程中,挂耳可与存放袋自动分离,可防止挂耳紧紧的挂持在t型卡块上,导致存放袋无法取下,同时更方便医护人员取出存放袋对其内部的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方形外壳的内底壁之间还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竖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内插杆以及固定竖直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内底壁上部的外套管,所述内插杆的底端活动安插在所述外套管的上端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组件可防止支撑板向一侧偏斜,可避免三个压力传感器受力不均而导致感应台工作性能不稳定,进而保证感应台能够准确的测试出存放袋内部收集的破碎存药玻璃制品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内插杆和所述外套管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为正六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内插杆相对于外套管转动,从而避免支撑板转动,进而防止三个压力传感器受到侧向力而影响使用寿命和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覆盖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外部,且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与所述方形外壳顶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外壳可有效防护第一电机,同时可防止医护人员或者其他人员误将手指插入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处而导致受伤。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外壳的底部四角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脚,四个所述支脚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橡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支脚和圆形橡胶板相配合使得该装置便于安放,同时圆形橡胶板可有效增加该装置的防滑能力,可有效避免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沿着地面滑动的现象,可避免造成一些意外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外壳的一侧面上还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拉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拉手打开和关闭盖板对方形外壳内部的存放袋进行更换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外壳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方形外壳靠近所述拉手的一内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喇叭状投入口的侧壁上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嵌入式安装有第二接近传感器,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电热板的电控端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接近传感器以及第二接近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接近传感器以及第二接近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实时通信,可实现该装置自动化运转,从而使得该装置工作效率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外壳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5-25份、碳酸钙粉末8-14份、氧化铜粉末12-16份、纳米银粉12-16份、二氧化钛粉末15-20份、聚酰胺蜡防沉剂3-5份、醇酯十二2-4份、三乙醇胺2-4份、乳化硅油1-3份和乙醇30-50份;

s1、将称量好的聚酰胺蜡防沉剂、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50-75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和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2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35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50-850r/min,温度设置60-7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方形外壳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外壳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外壳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外壳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120-140℃,时间设置为30-40min,即在方形外壳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外壳的防腐、防菌、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方形外壳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破碎单元用于将投入圆筒状壳体内部的存药玻璃制品进行破碎,可以减小存药玻璃制品的占用空间,也可防止一些一次性的存药玻璃制品被违规二次使用,可杜绝医源性的病毒传染;

2、本发明,感应台用于对存放袋内部收集的破碎存药玻璃制品的重量进行实时感应,可防止存放袋内部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溢出;

3、本发明,可有效杜绝采用手工破碎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进而使得该装置安全性能较高,且使用比较方便,便于对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集中处理,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4、本发明,封口单元用于对存放袋的袋口进行封口,可防止医护人员集中处理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导致其从存放袋的内部漏出,同时可防止划伤医护人员的手指,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

5、本发明,利用t型卡块和卡孔相配合,可保证存放袋的袋口始终对准圆筒状壳体的底端,可保证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能够顺利落入存放袋的内部,可有效避免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掉落在方形外壳的内底壁上部,可有效降低该装置的清理频率,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6、本发明,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外壳的防腐、防菌、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方形外壳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拆卸盖板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感应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存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形外壳;2、盖板;3、拉手;4、支脚;5、圆形橡胶板;6、破碎单元;7、感应台;8、封口单元;9、圆筒状壳体;10、弯管;11、圆辊;12、螺旋型破碎刀;13、连接轴;14、端盖;15、联轴器;16、第一电机;17、防护外壳;18、连接板;19、存放袋;20、挂耳;21、卡孔;22、t型卡块;23、切口;24、喇叭状投入口;25、支撑板;26、限位套;27、压力传感器;28、导向组件;29、内插杆;30、外套管;31、第二电机;32、第三立板;33、第二立板;34、滑杆;35、第一立板;36、滚动轴承;37、螺纹杆;38、推板;39、压条;40、控制器;41、第一接近传感器;42、第二接近传感器;43、电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如图1、5和10所示,包括方形外壳1,所述方形外壳1的顶壁上设有破碎单元6,且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底壁上部位于所述破碎单元6的下方设有感应台7,所述感应台7的上部放置有存放袋19;

如图3、5和10所示,所述破碎单元6包括喇叭状投入口24、弯管10、底端为缩口结构的圆筒状壳体9、圆辊11、螺旋型破碎刀12、连接轴13、端盖14、联轴器15和第一电机16,所述喇叭状投入口24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的顶壁上部一侧,所述圆筒状壳体9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的顶壁底部另一侧,所述喇叭状投入口24的底端通过所述弯管10与所述圆筒状壳体9的侧壁相连通,所述端盖14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壳体9的上端端部,所述第一电机16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的顶壁上部另一侧,且所述第一电机16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15与连接轴1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3的底端贯穿所述端盖14与所述圆辊1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圆辊11设置在所述圆筒状壳体9的内部,所述螺旋型破碎刀12固定套装在所述圆辊11的外部;

如图5、7、8和9所示,所述感应台7包括支撑板25、三个限位套26、三个压力传感器27,三个所述限位套26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5的底部,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27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底壁上部,且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27的上端分别伸入三个所述限位套26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单元6用于将投入圆筒状壳体9内部的存药玻璃制品进行破碎,可以减小存药玻璃制品的占用空间,也可防止一些一次性的存药玻璃制品被违规二次使用,可杜绝医源性的病毒传染;存放袋19用于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感应台7用于对存放袋19内部收集的破碎存药玻璃制品的重量进行实时感应,可防止存放袋19内部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溢出;以上可实现直接将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直接通过喇叭状投入口24投入圆筒状壳体9的内部,采用机器破碎,可有效杜绝采用手工破碎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进而使得该装置安全性能较高,且使用比较方便,便于对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集中处理,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较佳地,如图6和9所示,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部还设有封口单元8,所述封口单元8包括电热板43、推板38、压条39、第一立板35、第二立板33、滑杆34、螺纹杆37、第三立板32和第二电机31,所述第三立板32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底壁上部,所述滑杆3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板32与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部一侧壁之间,所述螺纹杆37通过滚动轴承3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板32与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部一侧壁之间,且所述螺纹杆3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部另一侧壁上,所述螺纹杆37上设有顺时针开设的第一螺纹部和逆时针开设的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立板35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部的外部,所述第二立板33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部的外部,所述第一立板35和所述第二立板33还均与所述滑杆34滑动连接,所述推板38固定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板33的底端,所述电热板43固定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板35的底端,所述推板38和所述电热板43分别位于所述存放袋19的两侧,所述压条39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板38靠近所述电热板43的一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单元8用于对存放袋19的袋口进行封口,可防止医护人员集中处理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导致其从存放袋19的内部漏出,同时可防止划伤医护人员的手指,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

较佳地,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圆筒状壳体9的外部靠近其底端对称焊接有两个连接板18,两个所述连接板18的外侧面上均焊接有t型卡块22,所述存放袋19的袋口边缘上对称一体设有两个挂耳20,两个所述挂耳20的内部均预留有和所述t型卡块22相匹配的卡孔21,所述存放袋19通过所述t型卡块22和所述卡孔21相配合与所述圆筒状壳体9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t型卡块22和卡孔21相配合,可保证存放袋19的袋口始终对准圆筒状壳体9的底端,可保证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能够顺利落入存放袋19的内部,可有效避免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掉落在方形外壳1的内底壁上部,可有效降低该装置的清理频率,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较佳地,如图12所示,两个所述挂耳20与所述存放袋19的袋口边缘交界处均开设有若干呈虚线排列的切口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呈虚线排列的切口23使得封口单元8在对存放袋19进行封口的过程中,挂耳20可与存放袋19自动分离,可防止挂耳20紧紧的挂持在t型卡块22上,导致存放袋19无法取下,同时更方便医护人员取出存放袋19对其内部的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进行处理。

较佳地,如图5和9所示,所述支撑板25与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底壁之间还设有导向组件28,所述导向组件28包括固定竖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5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内插杆29以及固定竖直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1内底壁上部的外套管30,所述内插杆29的底端活动安插在所述外套管30的上端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组件28可防止支撑板25向一侧偏斜,可避免三个压力传感器27受力不均而导致感应台7工作性能不稳定,进而保证感应台7能够准确的测试出存放袋19内部收集的破碎存药玻璃制品的重量。

较佳地,如图9所示,所述内插杆29和所述外套管30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为正六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内插杆29相对于外套管30转动,从而避免支撑板25转动,进而防止三个压力传感器27受到侧向力而影响使用寿命和检测精度。

较佳地,如图3所示,所述破碎单元6还包括防护外壳17,所述防护外壳17覆盖在所述第一电机16的外部,且所述防护外壳17的底部与所述方形外壳1顶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外壳17可有效防护第一电机16,同时可防止医护人员或者其他人员误将手指插入第一电机16的转动轴处而导致受伤。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方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脚4,四个所述支脚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橡胶板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支脚4和圆形橡胶板5相配合使得该装置便于安放,同时圆形橡胶板5可有效增加该装置的防滑能力,可有效避免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沿着地面滑动的现象,可避免造成一些意外损失。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方形外壳1的一侧面上还铰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外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拉手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拉手3打开和关闭盖板2对方形外壳1内部的存放袋19进行更换处理。

较佳地,如图3、4和5所示,所述方形外壳1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0,所述方形外壳1靠近所述拉手3的一内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接近传感器41,所述喇叭状投入口24的侧壁上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嵌入式安装有第二接近传感器42,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27和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41以及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42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40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6和所述第二电机31以及所述电热板43的电控端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40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器40、压力传感器27和第一接近传感器41以及第二接近传感器42,利用压力传感器27和第一接近传感器41以及第二接近传感器42和控制器40进行实时通信,可实现该装置自动化运转,从而使得该装置工作效率较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41和第二接近传感器42均可选用型号为lj18a3-8-z/bx的电感式接近传感器;三个所述压力传感器27均可选用型号为363yh的称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40可选用型号为6es72350kd220xa8的plc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16可选用上海日进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rj090-e03520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二电机31可采用深圳市智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57j1876步进电机;所述电热板43可选用型号为盐城市创惠电热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hkj-zlq-001的电热板,所述存放袋19可选用塑料编织袋或者塑料袋。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形外壳1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5份、碳酸钙粉末8份、氧化铜粉末12份、纳米银粉12份、二氧化钛粉末15份、聚酰胺蜡防沉剂3份、醇酯十二2份、三乙醇胺2份、乳化硅油1份和乙醇30份;

s1、将称量好的聚酰胺蜡防沉剂、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65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和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2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50r/min,温度设置6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方形外壳1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外壳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外壳1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外壳1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120℃,时间设置为30min,即在方形外壳1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0份、碳酸钙粉末11份、氧化铜粉末14份、纳米银粉14份、二氧化钛粉末18份、聚酰胺蜡防沉剂4份、醇酯十二3份、三乙醇胺3份、乳化硅油2份和乙醇40份;

s1、将称量好的聚酰胺蜡防沉剂、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和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2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0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00r/min,温度设置65℃,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方形外壳1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外壳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外壳1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外壳1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130℃,时间设置为35min,即在方形外壳1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5份、碳酸钙粉末14份、氧化铜粉末16份、纳米银粉16份、二氧化钛粉末20份、聚酰胺蜡防沉剂5份、醇酯十二4份、三乙醇胺4份、乳化硅油3份和乙醇50份;

s1、将称量好的聚酰胺蜡防沉剂、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75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和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2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5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50r/min,温度设置7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将方形外壳1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外壳1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外壳1的表面;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外壳1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140℃,时间设置为40min,即在方形外壳1的表面制得防护层。

将实施例1-4中的方形外壳1暴露放置在相同的实验室环境中36小时,对其表面分布的菌落利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观察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3和4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菌、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外壳1的防腐、防菌、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方形外壳1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

工作原理:该医院存药玻璃制品破碎存放装置,破碎单元6用于将投入圆筒状壳体9内部的存药玻璃制品进行破碎,可以减小存药玻璃制品的占用空间,也可防止一些一次性的存药玻璃制品被违规二次使用,可杜绝医源性的病毒传染;存放袋19用于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感应台7用于对存放袋19内部收集的破碎存药玻璃制品的重量进行实时感应,可防止存放袋19内部存放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溢出;以上可实现直接将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直接通过喇叭状投入口24投入圆筒状壳体9的内部,采用机器破碎,可有效杜绝采用手工破碎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划伤手指的安全隐患,进而使得该装置安全性能较高,且使用比较方便,便于对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集中处理,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封口单元8用于对存放袋19的袋口进行封口,可防止医护人员集中处理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时导致其从存放袋19的内部漏出,同时可防止划伤医护人员的手指,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该装置加装指示灯,将指示灯与控制器40电性连接,将该装置接通电源,将用过的存药玻璃制品通过喇叭状投入口24投入圆筒状壳体9的内部,此时第二接近传感器42将感应信号上传给控制器40,控制器40控制第一电机16启动,第一电机16带动圆辊11转动,圆辊11带动螺旋型破碎刀12,螺旋型破碎刀12一边将投入圆筒状壳体9内部的存药玻璃制品挤压在圆筒状壳体9的内壁上破碎,一边将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向下输送,将破碎的存药玻璃制品送入存放袋19的内部,当三个压力传感器27感应到存放袋19内部存放的存药玻璃制品重量达到设定值,控制器40控制第一电机16停止运转,同时控制第二电机31和电热板43启动,第二电机31带动螺纹杆37转动,在滑杆34的限制下,第一立板35、第二立板33将会带动电热板43和推板38相向运动,压条39将存放袋19压在电热板43上,存放袋19被压紧的部位将会轻微融化,从而实现封口的目的,然后控制第二电机31反转,使得电热板43和推板38复位,此时指示灯亮红灯,提醒需要对存放袋19进行清理,再将盖板2打开未关闭时,第一接近传感器41将信号上传给你控制器40,控制器40控制第一电机16始终处于停止运转状态,直至盖板2关闭,第一电机16才能启动。

安装方法:

第一步、将四个支脚4对称固定安装在方形外壳1的底部四角,将圆形橡胶板5固定黏粘在四个支脚4的底端;

第二步、组装破碎单元6,将喇叭状投入口24固定安装在方形外壳1的顶壁上部一侧,将螺旋型破碎刀12固定套装在圆辊11的外部,将圆辊11插入圆筒状壳体9的内部,将连接轴13焊接在圆辊11的上端,然后将端盖14焊接在圆筒状壳体9的上端端部,再将圆筒状壳体9固定安装在方形外壳1的顶壁底部另一侧,同时将连接轴13的上端贯穿方形外壳1的顶壁利用联轴器15和第一电机1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一电机16固定安装在方形外壳1的顶壁上部另一侧,将防护外壳17覆盖在第一电机16的外部,且将防护外壳17的底部与方形外壳1顶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将喇叭状投入口24通过弯管10与圆筒状壳体9的侧壁相连通,将两个连接板18对称焊接在圆筒状壳体9的外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将t型卡块22焊接在连接板18的外侧面上;

第三步、组装感应台7,将三个限位套26均匀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5的底部,将三个压力传感器27均匀固定安装在方形外壳1的内底壁上部,且将三个限位套26套在三个压力传感器27的上端;

第四步、组装封口单元8,将第三立板32竖直固定安装在方形外壳1的内底壁上部,将第一立板35螺接在第一螺纹部的外部,将第二立板33螺接在第二螺纹部的外部,将滑杆34滑动套装在第一立板35和第二立板33上,然后将推板38固定水平安装在第二立板33的底端,将电热板43固定水平安装在第一立板35的底端,将压条39固定安装在推板38靠近电热板43的一侧面上,将滑杆34固定安装在第三立板32与方形外壳1的内部一侧壁之间,将螺纹杆37通过滚动轴承36固定安装在第三立板32与方形外壳1的内部一侧壁之间,且将螺纹杆37的一端与第二电机3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将第二电机31固定安装在方形外壳1的内部另一侧壁上;

第五步、利用合页安装盖板2,然后将拉手3固定安装在盖板2的外侧面上,然后安装第一接近传感器41、第二接近传感器42和控制器40,再进行接线调试。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