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88205发布日期:2019-05-17 20:49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水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及容器冲洗水、暂存库排水、化验室排水、冲洗场地水、物化处理车间排水、填埋场渗滤液、初期雨水及生活废水,其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磷酸盐、石油类、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甲醛、挥发酚、苯、甲苯、有机磷农药(以p计)、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总铅、总铬、总汞、总镍、总砷、氰化物、余氯等。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物料来源和处理废物种类的影响,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水具有重金属含量高、水质和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等特点。由于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水中含有苯、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水质和水量波动大,可生化性差,单纯依靠常规的活性污泥法等生物废水处理工艺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或回用;而单纯采用氧化还原、絮凝等物化法处理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水虽然效果尚可,但投加药剂种类多、投加量大、运行成本高。因此对于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应采用物化处理、生物废水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结合的处理方法,实现高效、稳定、经济处理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并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提供一种处理效果优秀、系统运行稳定、经济效益良好的处理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方法,本方法是基于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调节池、还原池、中和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活性炭过滤器和清水池,且每条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阀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综合废水进入调节池中搅拌,搅拌强度≥8w/m3、停留时间为24h,将综合废水均质均量化;

(2)调节池出水提升至还原池,加强酸使得还原池中的废水ph≤3;向还原池内加入还原剂亚硫酸盐,其中亚硫酸根和cr6+的质量比为3~4.5;将废水中cr6+还原为cr3+

(3)还原池出水进入中和池,向中和池中加入浓度为30%~50%的强碱溶液,停留时间为1h;调节中和池中的废水ph为8~10;

(4)中和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1.0m3/m2h;

(5)沉淀池中分离出的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12h,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半软性组合填料;废水经水解酸化提高可生化性;

(6)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半软性组合填料,停留时间≥12h;除去废水中75~85%的有机物和氨氮;

(7)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池表面负荷2.0m3/m2h,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和总磷量,并将沉淀污泥分离;

(8)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虑速为8m/h,除去剩余的有机物;

(9)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出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内加入含氯消毒剂消毒或紫外消毒,停留时间≥2h;得到消毒后的废水中总大肠杆菌≤3个/l,废水提升后回用;

经过步骤(1)~(5)物化处理,综合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减少80%以上;经步骤(6)~(7)生化处理,综合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减少80%以上,综合废水的可生化行提高;经步骤(8)~(9)的进一步深化处理,过滤消毒,得到消毒后废水中总的大肠杆菌≤3个/l;工作时,连接阀门均打开,在每个处理步骤中的停留时间为每个步骤中进入池中综合废水的流量和池子体积的比值。

进一步,步骤(2)中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或是硫酸亚铁中的一种;强酸为硫酸水溶液。

进一步,步骤(3)中的强碱为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进一步,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微孔曝气器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着曝气器;步骤(6)通过曝气系统,使得接触氧化池中空气和水的比值≥10,保证接触氧化池内好氧过程的延续。

进一步,步骤(7)中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的浓度比为10~50。

进一步,所述混凝沉淀池内分别设有混合桨叶式搅拌机、絮凝框式搅拌机和斜板式沉淀板,对混凝沉淀池中的废水进行混合、絮凝以及沉淀;沉淀物被刮泥机或泥斗铲起,并通过排泥泵定期排出混凝沉淀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方法,分别经过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适用于处理重金属含量高、水质和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综合废水;处理后的综合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减少80%以上;有机物和氨氮含量减少80%以上,综合废水的可生化行提高,消毒后的废水中总大肠杆菌≤3个/l;出水各项指标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限值要求,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处理后送至焚烧车间,可以回用于厂区生产,实现厂区生产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方法,本方法基于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还原池、中和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活性炭过滤器和清水池,且每条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所述还原池、中和池、混凝沉淀池和清水池均设有投药箱。

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接通污泥外排管路,分离出的污泥经污泥外排管路排出。

所述混凝沉淀池内分别设有混合桨叶式搅拌机、絮凝框式搅拌机和斜板式沉淀板,对混凝沉淀池中的废水进行混合、絮凝以及沉淀;沉淀物被刮泥机或泥斗铲起,并通过排泥泵定期排出混凝沉淀池。

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微孔曝气器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着曝气器。工作时,连接阀门均打开,在每个处理步骤中的停留时间为每个步骤中进入池中综合废水的流量和池子体积的比值。

待处理的综合废水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水,综合废水的重金属含量高、水质和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综合废水进入调节池中搅拌,搅拌强度≥8w/m3、停留时间为24h,将综合废水均质均量化;

(2)调节池出水提升至还原池,加强酸溶液使得还原池中的废水ph值≤3;向还原池内加入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其中亚硫酸根和cr6+的质量比为3.5;将废水中cr6+还原为cr3+

(3)还原池出水进入中和池,向中和池中加入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停留时间为1h;调节中和池中的废水ph值为8~10,使重金属离子包括铬、镉、铅、镍等与氢氧根反应并以沉淀的形式被去除。

(4)中和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1.0m3/m2h;分离的废水继续进入水解酸化池,分理出的污泥经污泥外排管路排出。

(5)沉淀池中分离出的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12h,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半软性组合填料;废水经水解酸化提高可生化性;其中半软性组合填料较软性填料和弹性填料有更好的微生物生长特性。

(6)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半软性组合填料,停留时间≥12h;除去废水中75~85%的有机物和氨氮;通过曝气系统,使得接触氧化池中空气和水的比值≥10,保证接触氧化池内好氧过程的延续。

(7)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的浓度比为20~50,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和总磷量,并将沉淀污泥分离;混凝沉淀池表面负荷2.0m3/m2h;

(8)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虑速为8m/h,除去剩余的有机物;

(9)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出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内加入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消毒或紫外消毒,停留时间≥2h;得到消毒后的废水中总大肠杆菌≤3个/l,废水提升后回用;

经过步骤(1)~(5)物化处理,综合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减少80%以上;经步骤(6)~(7)生化处理,综合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减少80%以上,综合废水的可生化行提高;经步骤(8)~(9)的进一步深化处理,过滤消毒,得到消毒后废水中总的大肠杆菌≤3个/l;最终得到处理后的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中各指标见表1。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