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沥水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0524发布日期:2019-11-16 00:0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沥水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沥水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刀、剪刀、镊子等医疗器械由于在使用时需要直接和人体接触,故在使用完成以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目前常见的清洗装置在使用时是将医疗器械置于清洗液中,待清洗结束以后再将医疗器械捞出,但这种清洗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无法在装置内部进行沥水工作,从而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沥水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沥水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底座以及喷淋机构;所述清洗箱的内腔中设置有网格板,网格板将清洗箱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清洗箱对应第一腔室的位置上连接有排水管,喷淋机构安装在清洗箱对应第二腔室的位置上,清洗箱的壳壁对应第二腔室的位置上密封安装有箱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环形框,环形框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底座;所述清洗箱转动连接在环形框的内圈中,清洗箱的后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转向电机,转向电机安装在连接于底座的固定板上。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清洗箱的外壁上沿周向等距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杆,固定杆的末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环形框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滑槽,滚轮的部分轮体伸入到滑槽中并与滑槽滚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对应设置于清洗箱外壁两侧的储液箱,储液箱上安装有泵机,泵机的抽水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箱连通,泵机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的末端延伸至第二腔室中并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通过管支架安装在清洗箱的内壁上,喷淋管上均布有喷头。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腔室内还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的轴体外围固定有多个翻动杆。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翻动杆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环形框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于转轴的多个从动杆;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环形框的内环面底部,驱动电机的轴伸端固定有多个与从动杆一一对应设置的驱动杆,驱动杆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磁块,从动杆的底部固定有从动磁块,从动磁块与驱动磁块的相对面磁极相反。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转轴由中空材料制作而成。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翻动杆上均布有穿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环形框,将清洗箱转动连接环形框,同时在环形框内设置网格板,在清洗完成以后,可通过转动清洗箱使得医疗器械被置于网格板上,从而在装置内部完成沥水工作,使用起来更为便捷;通过设置转轴、翻动杆和驱动组件,能够利用翻动杆对医疗器械进行翻动,使得医疗器械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清洗,保证清洗效果;通过设置能够产生磁吸作用的驱动杆和从动杆,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驱动,无需将驱动电机直接设置在第二腔室中,大大降低了驱动电机进水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清洗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沥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清洗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清洗箱、11-第一腔室、111-排水管、12-第二腔室、2-网格板、3-环形框、31-支架、32-滑槽、4-转向电机、51-储液箱、52-泵机、521-输液管、53-喷淋管、531-喷头、6-固定杆、61-滚轮、71-驱动电机、72-驱动杆、721-驱动磁块、73-转轴、74-从动杆、741-从动磁块、75-翻动杆、751-穿孔、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沥水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底座8以及喷淋机构;所述清洗箱1的内腔中设置有网格板2,网格板2将清洗箱1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清洗箱1对应第一腔室11的位置上连接有排水管111,喷淋机构安装在清洗箱1对应第二腔室12的位置上,清洗箱1的壳壁对应第二腔室12的位置上密封安装有箱门(图中未示出),使用时,通过箱门进行医疗器械的取放工作;

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环形框3,环形框3通过支架31固定连接底座8;所述清洗箱1转动连接在环形框3的内圈中,清洗箱1的后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转向电机4,转向电机4安装在连接于底座8的固定板81上;在进行清洗工作,第一腔室11朝上设置,将医疗器械放入第一腔室11中,然后由喷淋机构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待清洗结束以后,通过转向电机4带动清洗箱1转动使得第二腔室12朝下设置,随着第二腔室12的倒置,医疗器械被网格板2所拦截,而清洗液则经由网格板2落下进入到第一腔室11中,从而可以在装置内部对医疗器械进行沥水工作,操作起来更为便捷,落入第一腔室11的清洗液可由排水管111排出进行后续处理。

所述清洗箱1与环形框3的具体连接结构不加限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箱1的外壁上沿周向等距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杆6,固定杆6的末端安装有滚轮61;所述环形框3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与滚轮61相配合的滑槽32,滚轮61的部分轮体伸入到滑槽32中并与滑槽32滚动连接,从而实现清洗箱1与环形框3之间的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对应设置于清洗箱1外壁两侧的储液箱51,储液箱51上安装有泵机52,泵机52的抽水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箱51连通,泵机52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液管521,输液管521的末端延伸至第二腔室12中并连接有喷淋管53;所述喷淋管53通过管支架安装在清洗箱1的内壁上,喷淋管53上均布有喷头531,工作时,由泵机52将储液箱51中的清洗液抽出,然后经由喷头531喷出,从而对第二腔室12中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

总结来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环形框3,将清洗箱1转动连接环形框3,同时在环形框3内设置网格板2,在清洗完成以后,可通过转动清洗箱1使得医疗器械被置于网格板2上,从而在装置内部完成沥水工作,使用起来更为便捷。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拓展,具体来说:

所述第二腔室12内还转动连接有转轴73,转轴73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73的轴体外围固定有多个翻动杆75,工作时,由驱动组件带动转轴73转动,从而利用翻动杆75对医疗器械进行翻动,保证医疗器械能够进行得到全方位的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翻动杆75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避免对医疗器械造成损害。

所述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不加限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环形框3的驱动电机71以及固定于转轴73的多个从动杆74;所述驱动电机71安装在环形框3的内环面底部,驱动电机71的轴伸端固定有多个与从动杆74一一对应设置的驱动杆72,驱动杆72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磁块721,从动杆74的底部固定有从动磁块741,从动磁块741与驱动磁块721的相对面磁极相反,运行时,由驱动电机71带动驱动杆72转动,在驱动磁块721和从动磁块741的磁吸作用下,从动杆74转动,从而带动转轴73转动,实现了非接触式的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73由中空材料制作而成,减小转动阻力,保证转轴73的顺畅转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翻动杆75上均布有穿孔751,能够减轻自身重力,同时也减小了水流对于其转动的阻力,进一步保证了转轴73的顺畅转动。

总结来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轴73、翻动杆75和驱动组件,能够利用翻动杆75对医疗器械进行翻动,使得医疗器械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清洗,保证清洗效果;通过设置能够产生磁吸作用的驱动杆72和从动杆74,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驱动,无需将驱动电机71直接设置在第二腔室12中,大大降低了驱动电机71进水的概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