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板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4963发布日期:2020-02-28 11:0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板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板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面板包装中,液晶显示tft-lcd、tft-led中,每片产品与产品之间就会使用无尘纸张和塑料隔板垫衬。由于在生产流程过程中,隔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隔板与隔板之间摩擦产生静电,会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碎屑、杂物。导致后续的的产品表面有异物,影响生产品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其隔板进行清洁,安排人员进行手工清洁,这样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隔板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支架、胶辊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胶辊上下并且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清洁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洁支架上,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胶辊同步转动以使隔板从所述胶辊的一侧传送至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胶辊至少设置四根,并且四根所述胶辊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减速机、同步齿轮、传动齿轮和同步带,所述同步齿轮设置在所述胶辊上,通过所述同步带将水平设置在所述胶辊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设置在上下设置的所述胶辊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连接其中一根所述胶辊,利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胶辊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清洁所述胶辊的二次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机架、导向件、致动器和粘轮机构,所述导向件竖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清洁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粘轮机构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清洁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并且所述粘轮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致动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利用所述致动器驱动所述粘轮机构向所述胶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粘轮机构包括粘轮支架、收卷轴、放料轴、压辊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收卷轴、放料轴和所述压辊呈品字形转动设置在所述粘轮支架上,胶带设置在放料轴上,所述胶带绕过所述压辊卷绕在所述收卷轴上,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粘轮支架上,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收卷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用于为所述放料轴转动提供阻尼。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机构包括固定轴、第一刹车齿轮、第二刹车齿轮、摩擦盘和气缸,所述第一刹车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摩擦盘和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利用所述气缸使所述摩擦盘紧贴在所述第一刹车齿轮上,所述第二刹车齿轮设置在所述放料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刹车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离子风机,所述离子风机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离子风机的型号为sl-028sl-010。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称设置的胶辊对隔板表面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洁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并且配合离子风机对隔板表面进行静电消除,预防再次吸附尘埃。增加二次清洁机构对胶辊进行清洁;特别采用胶带作为清洁介质,价格低;并且实现了在线清洁,无需停机,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也保证隔板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隔板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驱动机构与胶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清洁装置与二次清洁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粘轮机构的俯视图;

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10为刹车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清洁支架,2、胶辊,3、第一驱动机构,4、二次清洁机构,5、刹车机构,6、离子风机,21、第一胶辊,22、第二胶辊,23、第三胶辊,24、第四胶辊,31、第一电机,32、第一减速机,33、同步齿轮,34、传动齿轮,35、同步带,41、机架,42、导向件,43、致动器,44、粘轮机构,51、固定轴,52、第一刹车齿轮,53、第二刹车齿轮,54、摩擦盘,55、气缸,441、粘轮支架,442、收卷轴,443、放料轴,444、压辊,445、第二驱动机构,446、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隔板清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清洁支架1、胶辊2和第一驱动机构3,胶辊2至少设置两根,并且呈上下分布;胶辊2转动设置在清洁支架1上,第一驱动机构3固定设置在清洁支架1上,并且其输出端与胶辊2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胶辊2同步转动,以使隔板9从胶辊2的一侧传送至另一侧,利用胶辊2将隔板9表面上的杂质粘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胶辊2设置四根,并且四根胶辊呈阵列设置,即第一胶辊21和第二胶辊22水平设置,第三胶辊23和第四胶辊24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胶辊21和第二胶辊22下方,并且,第一胶辊21和第二胶辊22之间间隙设置。首先,通过第一胶辊21和第三胶辊23、第二胶辊22和第四胶辊24的配合,分别对隔板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清洁,并且实现二次清洁;另外,通过第三胶辊23和第四胶辊24的配合,使得隔板9能够水平稳定的移动。

为了进一步使隔板9稳定移动,如图1-2所示,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二减速机32、同步齿轮33、传动齿轮34和同步带35,同步齿轮33设置在胶辊2上,同步带35分别连接设置在第一胶辊21和第二胶辊22、第三胶辊23和第四胶辊24上的同步齿轮33;传动齿轮34设置在第二胶辊22和第四胶辊24上,并且两个传动齿轮34相互啮合,第一电机31的转轴与减速机32的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二胶辊22或者第四胶辊24连接,利用第一电机31驱动减速机32带动第二胶辊22转动,并且通过传动齿轮34驱动第四胶辊24转动;同时第二胶辊22和第四胶辊24分别通过同步带35带动第一胶辊21和第三胶辊23转动;进而实现四根胶辊2的同步转动。

随着胶辊2使用时间的增加,胶辊2表面粘附较多装置,影响胶辊2的粘附能力,因此,需要对胶辊2进行清洗。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还包括用于清洁胶辊2的二次清洁机构4。具体的,二次清洁机构4包括机架41、导向件42、致动器43和粘轮机构44,导向件42可以是导柱,其竖直设置在机架41上,清洁支架1固定设置在机架41的中间,粘轮机构44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清洁支架1的上方和下方,并且滑动设置在导向件43上;利用粘轮机构44分别对第一胶辊21和第二胶辊22、第三胶辊23和第四胶辊24进行清洁。致动器43设置在机架41上,其输出端与粘轮机构44连接,通过致动器43驱动粘轮机构44向胶辊2移动。其中,致动器43可以是油缸;当然,致动器43还可以采用任何能够驱动粘轮机构44沿导向件42竖直移动的器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42设置四根,分别设置在机架41的四个角上;进而保证粘轮机构44平稳的竖直移动。

其中,粘轮机构44可以采用粘性更大的胶辊(下称“清洁胶辊”)。通过清洁胶辊对胶辊2上的杂质粘除;通过上述结构,只需要对清洁胶辊进行拆卸清洗,相比于取下胶辊2进行清洗,节约了步骤,节约时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粘轮机构44包括粘轮支架441、收卷轴442、放料轴443、压辊444和第二驱动机构445,收卷轴442、放料轴443和压辊444呈品字形且转动设置在粘轮支架441上,胶带446设置在放料轴443上,胶带446绕过压辊444卷绕在收卷轴442上,第二驱动机构445设置在粘轮支架441上,利用第二驱动机构441驱动收卷轴442转动。在使用时,通过致动器43推动粘轮机构44向胶辊2移动,并且通过压辊444将胶带446黏贴面压在胶辊2上,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41驱动收卷轴442转动,使得胶带446运动,将胶辊2表面的杂质粘除。通过粘轮机构44的设置,实现对胶辊2的清洁,同时能够实现不停机清洁,节约了清洁时间,提高了隔板9的清洁效率。另外,为了节约成本,当胶带446完全卷绕至收卷轴442上时,能够通过将收卷轴442上的胶带446重新安装至放料轴443上继续使用,直至工作人员判断粘度下降,不适合再进行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445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与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收卷轴442连接,进而实现收卷轴442的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0所示,还包括刹车机构5,刹车机构5用于为放料轴443转动提供阻尼,使得胶带446处于绷紧状态;同时防止在第二驱动机构445停机时,胶带446由于惯性继续转动。具体的,刹车机构5包括固定轴51、第一刹车齿轮52、第二刹车齿轮53、摩擦盘54和气缸55,第一刹车齿轮52转动设置在固定轴51上,固定轴1固定设置在粘轮支架441上,摩擦盘54和气缸55设置在固定轴51上,利用气缸55使摩擦盘54紧贴在第一刹车齿轮52上,第二刹车齿轮53设置在放料轴443上,并且与第一刹车齿轮52啮合。通过摩擦盘54与第一刹车齿轮52之间的滑动摩擦,为放料轴443提供阻尼。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还包括离子风机6,离子风机6设置在隔板9的出口处。其中,离子风机6的型号为sl-028sl-010。在出口处安装离子风机对其做静电消除,预防再次吸附尘埃。

本发明在使用时,如图1-10所示,工作人员分别站在装置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分别将隔板9放入胶辊2之间,出口侧的工作人员将清洁完成的隔板9进行摆放。当胶辊2需要清洁时,通过致动器43将粘轮机构4向胶辊2移动,并且与胶辊2紧贴,胶带446的运动速度与胶辊2的转动速度相同,通过胶带46对胶辊2表面杂质进行清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