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混合装置及具有其的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236发布日期:2019-09-20 22:4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碳源混合装置及具有其的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源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处理低碳氮比(C/N)污水过程中往往存在碳源不足的情况,导致氮磷去除效果较差。已有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向处理系统中补充粉状或液态有机碳源,通过在处理系统的进水中投加甲醇、乙醇、葡萄糖或果糖等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进水的碳氮比,促进反硝化脱氮,提高脱氮效果。由于这些有机碳生化反应速度快,为了保持较高的脱氮效果,需要不断地补充碳源,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泵直接输送碳源与污水进行混合,碳源输送量不容易控制、药剂进入各模块分配药剂量不均匀及与污水混合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源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碳源输送过程输送量不容易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碳源混合装置,包括碳源投加装置、进水装置以及混合装置,所述碳源投加装置包括稳压罐,且所述稳压罐的位置高于所述混合装置的高度,所述稳压罐内的碳源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所述混合装置内(可设置多组模块),碳源与通过所述进水装置输送至混合装置内的污水进行均匀混合。

优选的,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涡流反应器,所述稳压罐提供的碳源与污水能够进入所述涡流反应器进行均匀混合。

优选的,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配水槽,所述配水槽与所述涡流反应器连通,碳源和污水均能通过所述配水槽进入所述涡流反应器。

优选的,所述配水槽与所述涡流反应器之间为软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水槽与所述涡流反应器之间还设有排污阀,污水中沉淀的污泥能通过所述排污阀排出。

优选的,所述配水槽设有多个碳源投加点。

优选的,所述碳源投加装置还包括碳源存储装置,所述碳源存储装置中的碳源能通过加药泵输送至所述稳压罐中。

优选的,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配水槽,进入配水槽内的污水能够溢流入所述混合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脱氮系统,所述脱氮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碳源混合装置,所述脱氮装置包括脱氮槽,所述脱氮槽内填充有脱氮填料,所述脱氮槽设有出水口,从所述混合装置流出的水能够进入所述脱氮槽并流过所述脱氮填料,通过微生物反硝化脱氮反应后排出。

优选的,所述脱氮填料为速分生化球结构的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稳压罐输送碳源,能够起到平衡压力及均匀分配至各模块药剂量的作用,避免使用阀门频繁调整流量;将稳压罐置于较高的位置,碳源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混合装置,能耗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1中碳源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2脱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源混合装置,包括碳源投加装置、进水装置以及混合装置,碳源投加装置包括稳压罐11,且稳压罐11的位置高于混合装置的高度,稳压罐11内的碳源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均匀分配药剂然后流入各模块混合装置内,碳源与通过进水装置输送至混合装置内的污水进行均匀混合。稳压罐11,通常由罐体、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口组成。本实施例利用稳压罐11输送碳源,将稳压罐11置于较高的位置,碳源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混合装置,能耗大大降低,同时稳压罐11能够起到平衡水量及压力的作用,可以避免多模块流量多次操作平衡流量,稳压罐仅需一次调节各模块匹配流量即可稳定使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混合装置包括涡流反应器21,稳压罐11提供的碳源与污水能够进入涡流反应器21进行混合。涡流反应器21具有锥形池体,锥体面积逐渐增大,上端设周边集水槽,水流由池底涡旋而上,上升流速由大逐渐减小,形成无动力涡流反应。在流体力学和水力学中的涡流是指流体的旋转角速度矢量不为零,也称为有旋运动,即流体质点或流体微团在运动过程中绕其自身轴线旋转一般产生一个涡流就会有另一个相应的涡流。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混合装置还包括配水槽24,配水槽24与涡流反应器21连通,碳源和污水均能通过配水槽24,从涡流反应器21的底部入口进入涡流反应器21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配水槽24与涡流反应器21之间为软连接25。软连接25从材质上分包括铜软连接25、不锈钢软连接25、硅胶步软连接25、橡胶软连接25等,硅胶布软连接25是以玻璃纤维布涂覆单面硅胶,做成硅胶布,按所需形状大小裁切制作,以防腐防尘等作用;橡胶软连接25系用于金属管道之间起挠性连接作用的中空橡胶制品;橡胶软连接25又叫做橡胶管软接头,柔性橡胶接头,橡胶软接头,可曲绕橡胶接头,高压橡胶接头,橡胶减震器等,按连接方式分松套法兰式、固定法兰式和螺纹式3种;按结构可分为单球体、双球体、异径体、弯球体及风压盘管等5种;由内外层胶、帘布层和钢丝圈组成管状橡胶件,经硫化成型后再与金属法兰或平行接头松套组合而成;此产品可降低振动及噪声,并可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起补偿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管道系统。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配水槽24与涡流反应器21之间还设有排污阀26,污水中沉淀的污泥能通过排污阀26排出,本实施例中,排污阀26连通排污管27,污泥能通过排污管27流出混合装置外部,排污阀26的设置能够及时排出沉淀的污泥,防止污泥阻塞配水槽24与涡流反应器21的连通通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配水槽24设有多个碳源投加点,可以根据实际结构长宽比例需求,增加或减少投加点,满足不同处理量的要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碳源投加装置还包括碳源存储装置13,碳源存储装置13中的碳源能通过加药泵12输送至稳压罐11中。碳源存储装置13能够根连续向稳压罐11中补充碳源,保证加药量的稳定提供。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进水装置包括隔水槽31,进入隔水槽31内的污水能够溢流入混合装置中。隔水槽31下方设有进水口32,污水从下方进水口32进入隔水槽31,然后从隔水槽31上方溢流入配水槽24,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构筑物内死水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氮系统,该脱氮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的碳源混合装置以及脱氮装置,脱氮装置包括脱氮槽22,脱氮槽22内填充有脱氮填料23,脱氮槽22上设有出水口,从涡流反应器21流出的水能够进入脱氮槽22并流过脱氮填料23后从脱氮槽22的排水口28排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脱氮填料23为速分生化球结构。该种速分生化球一般采用塑料制成,球形,根据水质情况可选择填料种类及配比。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