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895发布日期:2019-11-12 22:4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环境治理的推进,我国整体水质已大幅改善,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渐严苛,人们对市政自来水能够直饮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净水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民用净水领域(包括商用及家用两大市场)。

全世界各国都将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控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发达国家的微生物污染控制做得相对较好,因此目前他们更为关注有机物污染的问题。有机物污染主要来源于自来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其次是环境污染物,例如目前大众密切关注的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激素)问题,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近几年的饮用水监测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在中国的自来水污染,尤其是城市自来水污染中并没有那么严重,值得进一步考虑关注的是微生物、消毒副产物以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问题,而不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会在水中低量地、长时间地停留,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累积性的损害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人们才需要使用净水器,将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尽可能的去除。然而,净水器也可以成为污染源。净水器能不能让水不被二次污染呢,当然能,如果不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不及时更换滤芯,就会产生二次污染。

一般净水器在对饮用水进行净化过滤后,将水存贮在滤芯瓶、储水罐内。由于饮水时间的特殊性等,如滤芯瓶里面水或晚上处理完的水在储水罐内存放一整晚,第二天才开始饮用,所以存在细菌滋生的风险。为什么净水器会出现微生物污染的现象,最关键的是AOC生物同化碳的存在,因为AOC几乎无处不在,它不只存在于活性炭、塑料、金属、木料上,只要有炭的存在,微生物就可能存活,生长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有的两个星期就能大量生长,有的则可能需要半年。净水器的不正确使用,导致污染物都被吸附或截留在净水器内部,使净水器本身成为了污染源。今后的净水装置就要把这个事情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不仅是微生物的问题,还有其他污染物的问题。

关于饮用水消毒,不论是通过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把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杀死,其目的都是排除通过饮水带来疾病的可能。过滤其实也是广义的消毒,培养细胞的时候就是用过滤的方法对培养液进行除菌消毒,因为不能添加化学试剂,也不能加温,只能过滤。目前,自来水消毒主要使用氯、二氧化氯、氯胺、溴等。人们使用的自来水从水厂出来后虽然经过杀菌消毒等处理,但经过长年使用的管道时又受到二次污染,同时自来水含有大量的余氯,这些余氯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余氯对人体也有严重危害,它会让人的头发产生干涩、 断裂、分叉,也让人的肌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及产生奇痒无比的皮癣过敏症。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物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因此在使用自来水前进行净化尤为重要,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避免滤芯成为污染源的净水机。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成本低、可快速更换滤芯、占用空间小、多重对水进行净化过滤、避免净水滤芯成污染源的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包括滤芯、壳体、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出水接口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水流道、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所述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设于壳体顶部且部分穿出壳体上表面,所述臭氧发生器设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滤芯的容腔且容腔的顶部设有可拆装地上盖,所述滤芯包括纳米碳棒和下端盖,所述纳米碳棒呈中空柱状体且两端为开口,所述下端盖密封封盖于纳米碳棒的下端开口上且下端盖中心向下延伸构成出水口,所述下端盖的出水口与纳米碳棒的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滤芯穿设于容腔内且容腔顶部上盖密封封盖于纳米碳棒的上端开口上,所述进水接口位于壳体内的一端与壳体的进水流道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壳体位于容腔底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部设有中空柱体,所述滤芯下端盖的出水口与连接座的中空柱体可拔插密封连接,所述进水流道的出水端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出水流道和壳体容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座的中空柱体远离与滤芯连接的一端和第二出水流道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流道的出水端与第二出水接口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面板和两个电磁阀,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壳体表面且控制面板与设于壳体内的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两个电磁阀分别设于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上,两个电磁阀均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位于中空柱体侧部还设有通孔,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水口经连接座的通孔与容腔相连通将臭氧水送至容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的上端盖上表面向上延伸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还包括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密封封盖于纳米碳棒上端开口上且上端盖的上部与容腔顶部上盖底部可拆装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嵌设于容腔内,所述连接座和容腔上盖分别与内壳体底部和顶部设置为一体,所述滤芯嵌设于内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底部的连接座中空柱体远离与滤芯连接的一端和第二出水流道的进水端可拔插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上部的上盖与容腔顶部可拆装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进水接口和两个出水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可串接于现有的供水管道,将自来水通过臭氧发生器形成臭氧水再分别通过第一出水流道流出臭氧水或者将臭氧水送至容腔内的纳米碳棒进行过滤从第二出水流道送出臭氧过滤水,进而为与第一出水接口或第二出水接口连接的龙头提供臭氧水或者臭氧过滤水,因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在水中时刻发生着还原反应,会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在饮用水中瞬间分解有机物质、细菌、病毒、微生物,并进行脱色、除臭,还可消除农药、抗生素、激素等污染物,通过臭氧水中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将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安全解决,同时臭氧会将大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分离成小分子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有效由纳米炭棒滤芯的纳米碳棒进行吸附吸收小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同时通过便于纳米炭棒上面的生物降解分离出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被纳米碳棒滤芯吸收,从而使得臭氧和纳米炭棒配合起来具有臭氧氧化、纳米碳棒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对自来水处理三重处理作用,可有效处理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有效避免净水滤芯成污染源,同时设置滤芯的纳米碳棒与壳体容腔顶部上盖密封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可通过拆装上盖或者将上盖与滤芯整体抛弃来快速更换滤芯,更换速度快、更换方便,大大简化了带过滤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的整体结构空间,符合现代化设计的简单美观的审美设计,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更加便捷,在实现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各种功能同时大大降低造价成本,使用更加灵活便利,通过进一步的设置,即设置一内壳体,将内壳体嵌设于容腔内并且连接座和容腔上盖分别与内壳体底部和顶部设置为一体,将滤芯嵌设于内壳体内,内壳体底部的连接座中空柱体远离与滤芯连接的一端和第二出水流道的进水端可拔插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上部的上盖与容腔顶部可拆装密封连接,进而将容腔上盖、内壳体、滤芯和连接座设置成一整体,更换滤芯时可将容腔上盖、内壳体、滤芯和连接座整体结构抛弃更换,使用更加灵活便利,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第二出水接口、滤芯连接座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的纵向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包括控制器、控制面板7、两个电磁阀、滤芯、壳体2、进水接口3、第一出水接口4、第二出水接口5和臭氧发生器6,所述壳体2内设有进水流道21、第一出水流道22和第二出水流道23,所述进水接口3、第一出水接口4和第二出水接口5设于壳体2顶部且部分穿出壳体2上表面,所述臭氧发生器6设于壳体2内,所述壳体2内设有容纳滤芯的容腔24且容腔24的顶部设有可拆装地上盖241,所述容腔24的上盖241上表面向上延伸设有把手2411,所述滤芯包括纳米碳棒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所述纳米碳棒11呈中空柱状体且两端为开口,所述纳米碳棒11的侧壁为进水口,所述上端盖12密封封盖于纳米碳棒11上端开口上,所述下端盖13密封封盖于纳米碳棒11的下端开口上且下端盖13中心向下延伸构成出水口131,所述下端盖13的出水口131与纳米碳棒11的中空腔体111相连通,所述滤芯穿设于容腔24内且上端盖12的上部与容腔24顶部上盖241底部可拆装连接,所述纳米碳棒11和壳体容腔24内壁之间设有间隔空隙,所述进水接口3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与壳体2的进水流道21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壳体2位于容腔24底部设有连接座25,所述连接座25中部设有中空柱体251,所述滤芯下端盖13的出水口131与连接座25的中空柱体251可拔插密封连接,所述进水流道21的出水端与臭氧发生器6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出水流道22和壳体2容腔24相连通,所述连接座25位于中空柱体251侧部还设有通孔252,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出水口经连接座25的通孔251与容腔24相连通将臭氧水送至容腔24内,所述连接座25的中空柱体251远离与滤芯连接的一端和第二出水流道23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流道23的出水端与第二出水接口5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于壳体2表面且控制面板7与设于壳体2内的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两个电磁阀分别设于第一出水流道22和第二出水流道23上,两个电磁阀和臭氧发生器均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控制面板和电磁阀亦可不设置,臭氧过滤水和臭氧水直接用连接于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上的龙头来控制出水,同时滤芯亦可不设置上端盖,通过设置纳米碳棒上端开口与容腔的上盖直接密封封盖为一体或者容腔上盖与纳米碳棒上端可拆装连接,亦可通过拆装容腔上盖和纳米碳棒实现滤芯的更换或者整体抛弃容腔上盖和滤芯来更换滤芯;还可再设置一内壳体,将内壳体嵌设于容腔内并且连接座和容腔上盖分别与内壳体底部和顶部设置为一体,将滤芯嵌设于内壳体内,内壳体底部的连接座中空柱体远离与滤芯连接的一端和第二出水流道的进水端可拔插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上部的上盖与容腔顶部可拆装密封连接,进而将容腔上盖、内壳体、滤芯和连接座设置成一整体,更换滤芯时可将容腔上盖、内壳体、滤芯和连接座整体结构抛弃更换,更加灵活便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进水接口和两个出水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可串接于现有的供水管道,将自来水通过臭氧发生器形成臭氧水再分别通过第一出水流道流出臭氧水或者将臭氧水送至容腔内的纳米碳棒进行过滤从第二出水流道送出臭氧过滤水,进而为与第一出水接口或第二出水接口连接的龙头提供臭氧水或者臭氧过滤水,因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在水中时刻发生着还原反应,会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在饮用水中瞬间分解有机物质、细菌、病毒、微生物,并进行脱色、除臭,还可消除农药、抗生素、激素等污染物,通过臭氧水中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将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安全解决,同时臭氧会将大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分离成小分子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有效由纳米炭棒滤芯的纳米碳棒进行吸附吸收小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同时通过便于纳米炭棒上面的生物降解分离出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被纳米碳棒滤芯吸收,从而使得臭氧和纳米炭棒配合起来具有臭氧氧化、纳米碳棒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对自来水处理三重处理作用,可有效处理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有效避免净水滤芯成污染源,同时设置滤芯的纳米碳棒与壳体容腔顶部上盖密封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可通过拆装上盖或者将上盖与滤芯整体抛弃来快速更换滤芯,更换速度快、更换方便,大大简化了带过滤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的整体结构空间,符合现代化设计的简单美观的审美设计,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更加便捷,在实现臭氧滤水一体化净水机各种功能同时大大降低造价成本,使用更加灵活便利,通过进一步的设置,即设置一内壳体,将内壳体嵌设于容腔内并且连接座和容腔上盖分别与内壳体底部和顶部设置为一体,将滤芯嵌设于内壳体内,内壳体底部的连接座中空柱体远离与滤芯连接的一端和第二出水流道的进水端可拔插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上部的上盖与容腔顶部可拆装密封连接,进而将容腔上盖、内壳体、滤芯和连接座设置成一整体,更换滤芯时可将容腔上盖、内壳体、滤芯和连接座整体结构抛弃更换,使用更加灵活便利,可广泛推广应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