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后处理模块化实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878发布日期:2019-11-12 22: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后处理模块化实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生产线教学实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后处理模块化实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我国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面临的现状:污水处理设备相对落后,缺乏创新能力;污水处理工艺较为单一,科研开发能力不足;污水处理行业人才匮乏,缺乏人才培养途径。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急需设置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过程生产线,来培养学生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备的创新研发能力。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后处理模块化实践装置。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后处理模块化实践装置,包括后处理模块和电控系统,后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二沉池、加药池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的进气口均连通压缩空气管道的出气口,所述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二沉池、加药池、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均连通自来水上水管道,第二缺氧池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好氧池的进料口,第二好氧池的出料口连通二沉池的进料口,二沉池的进料口还连通第一好氧池的出料口,二沉池的出料口连通加药池的进料口,二沉池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提装置,第一气提装置的进气口连通压缩空气管道的出气口,第一气提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所述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二沉池、加药池、污泥浓缩池的排污口均连通排污管道,上述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触控屏,控制器采用PLC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第二缺氧池、加药池的内部均设置有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二沉池、加药池和污泥浓缩池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后处理模块,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污水后处理工艺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生活污水后处理工艺指标控制能力,提升对污水后处理实践阶段的设计、搭建、调试及控制运行的能力;

2.通过电控系统更方便地控制各个电控器件的运行,学生通过在触控屏的操作控制各电控器件启闭和转速调节,可以实现整个动力设备的集中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实践工作效率;

3.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二沉池、加药池和污泥浓缩池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压缩空气管道,200-自来水上水管道, 300-排污管道,301-第二缺氧池,302-第二好氧池,303-二沉池,304-加药池,305-污泥浓缩池,306、307-搅拌器,309-第一气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一种污水后处理模块化实践装置,包括后处理模块和电控系统,后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缺氧池301、第二好氧池302、二沉池303、加药池304和污泥浓缩池305,第二缺氧池301、第二好氧池302的进气口均连通压缩空气管道100的出气口,第二缺氧池301、第二好氧池302、二沉池303、加药池304、污泥浓缩池305的进水口均连通自来水上水管道200,第二缺氧池301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好氧池302的进料口,第二好氧池302的出料口连通二沉池303的进料口,二沉池303的进料口还连通第一好氧池203的出料口,二沉池303的出料口连通加药池304的进料口,二沉池303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提装置309,第一气提装置309的进气口连通压缩空气管道100的出气口,第一气提装置309的出料口连通污泥浓缩池305的进料口。第二缺氧池301、加药池304的内部均设置有搅拌器。第二缺氧池301、第二好氧池302、二沉池303、加药池304、污泥浓缩池305的排污口均连通排污管道300,上述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触控屏,控制器选用PLC控制系统。

利用上述污水后处理模块化实践装置的实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污水加入第二缺氧池301中,开启第二缺氧池301内的搅拌器306并设定转速为30±5rpm,搅拌至第二缺氧池301内的物料无漩涡无气泡,并保持搅拌器306持续运作;

2)开启阀门311向第二缺氧池301内充入空气,并控制第二缺氧池301内溶解氧含量在0.2-0.5mg/L范围内;

3)开启阀门312,第二缺氧池301内的物料溢流至第二好氧池302,开启阀门313向第二好氧池302内充入空气,充分曝气,使第二好氧池302溶解氧含量在2-3mg/L范围内;

4)开启阀门314,第二好氧池302内的物料溢流至二沉池303;

5)二沉池303内的上层液体溢流至加药池304,并对加药池304内的液体取样检测,合格后加药处理,开启阀门310,排放至排污管道300;

6)开启阀门318,将第一气提装置309将二沉池303内的底层物料送入污泥浓缩池305,在污泥浓缩池305进行浓缩后,开启阀门319,排放至排污管道3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缺氧池301内的污水溢流至第二好氧池302,充分曝气,保持高含氧量,然后溢流至二沉池303,最后清水溢流至加药池304,加药处理排放,污泥气提至污泥浓缩池305,浓缩后排放,清水作为下次污水源处理。

为了更方便地控制各个电控器件的运行,控制器控制各电控器件启闭和转速调节,使用时,学生通过在触控屏的操作,可以实现整个动力设备的集中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远程控制方式可采用现有的远程控制领域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二沉池、加药池和污泥浓缩池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较强的实用性。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可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污水后处理工艺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生活污水后处理工艺指标控制能力,提升对污水后处理阶段的设计、搭建、调试及控制运行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较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