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3408发布日期:2019-12-06 17:2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循环水处理,是通过中央空调的循环水系统来实现的。中央空调的循环水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采暖)水中央空调循环水处理系统两部分,其中冷却水系统则为敞开式循环体系,而冷冻(采暖)水系统一般为密闭式循环体系。虽然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这两个部分各有特点,但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均是以自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流速、浓度)改变时,水质多表现为不稳定的状态,就会发生结垢、腐蚀、生物粘泥等现象。

目前,为了防止循环水水质超标,常采用往循环水内加药的方式以净化循环水的质量。但是,采用加药的方式净化循环水,加入的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与循环水中的杂质反应完全,对杂质的净化效率较低,同时净化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净化装置,可以提高对中央空调循环水的净化效率且使循环水净化得更彻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分离循环水杂质的预处理机构和往循环水内加药的加药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沉淀杂质的沉淀池、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池和用于储存过滤后的循环水的蓄水池;所述加药机构包括用于储存药物的药桶、与药桶连通的加药泵以及与加药泵相连通的加药管,所述加药管连通有用于将药液和循环水混合均匀的反应组件,所述反应组件的进水端与蓄水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组件包括呈s型的多个反应管,所述加药管设有多个加药支管分别与反应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预处理机构包括一个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竖直设置有高度均小于容纳箱高度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以形成沉淀池、过滤池和蓄水池,所述沉淀池位于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高度高于第二分隔板的高度;所述沉淀池设有进水管,所述蓄水池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设有输水管与反应组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沉淀池的底端设有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内设有多个用于减缓水流速的多个挡水板,多个所述挡水板朝第一分隔板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内平行于第二分隔板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高于第二分隔板以将过滤池分隔为靠近第一分隔板的过滤部和靠近第二分隔板的流道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过滤部和流道部的缺口,所述过滤部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内设有用于检测循环水的ph值和导电率的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加药泵加药量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接受检测仪所检测的ph值和导电率的数值以调整加药泵的加药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先通过预处理机构的沉淀池和过滤池对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分离和过滤分离,除去循环水内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再通过加药机构往经过杂质分离后的循环水内加药,以调节循环水的ph值和导电率,该装置提高对中央空调循环水的净化效率且使循环水净化得更彻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容纳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仪、控制器和加药泵的电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容纳箱;101、第一分隔板;102、第二分隔板;103、进水管;104、出水管;105、水泵;106、输水管;110、沉淀池;111、排污阀;112、挡水板;120、过滤池;121、支撑板;122、缺口;123、过滤网;124、过滤部;125、流道部;130、蓄水池;131、检测仪;210、药桶;220、加药泵;230、加药管;231、加药支管;232、加药阀;240、反应组件;241、反应管;25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央空调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分离循环水杂质的预处理机构和往循环水内加药的加药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沉淀杂质的沉淀池110、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池120和用于储存过滤后的循环水的蓄水池130;所述加药机构包括用于储存药物的药桶210、与药桶210连通的加药泵220以及与加药泵220相连通的加药管230,所述加药管230连通有用于将药液和循环水混合均匀的反应组件240,所述反应组件240的进水端与蓄水池130连通。本实用新型先通过预处理机构的沉淀池110和过滤池120对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分离和过滤分离,除去循环水内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再通过加药机构往经过杂质分离后的循环水内加药,以调节循环水的ph值和导电率。该装置对中央空调循环水的净化效率且使循环水净化得更彻底,同时可以减少药液的使用,降低净化成本。

如图2所示,预处理机构包括一个容纳箱100,所述容纳箱100内竖直设置有高度均小于容纳箱100高度的第一分隔板101和第二分隔板102,第一分隔板101和第二分隔板102将容纳箱100依次分隔为沉淀池110、过滤池120和蓄水池130,所述过滤池120位于第一分隔板101和第二分隔板102之间。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高度高于第二分隔板102的高度,当沉淀池110内的循环水满了之后便可以溢出至过滤池120,过滤池120内的循环水满了之后便可以溢出到蓄水池130。所述沉淀池110设有进水管103,进水管103用于连接中央空调。所述蓄水池130设有出水管104,所述出水管104设有水泵105,水泵105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106,输水管106与反应组件240连通。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110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沉淀池110的底端设有排污阀111。具体地,沉淀池110的底部呈漏斗状可以方便沉淀后的沉淀物滑动至沉淀池110的最底端,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排污阀111排出沉淀物。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110内设有多个用于减缓水流速的挡水板112,多个所述挡水板112朝第一分隔板101向下倾斜设置。挡水板112的设置可以减缓沉淀池110内循环水的流速,有利于污渍的沉淀。

优选地,所述过滤池120内平行于第二分隔板102设置有支撑板121,所述支撑板121的高度高于第二分隔板102以将过滤池120分隔为靠近第一分隔板101的过滤部124和靠近第二分隔板102的流道部125,所述支撑板121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过滤部124和流道部125的缺口122,所述过滤部124设有过滤网123。具体工作时,循环水在过滤部124内经过滤网123过滤后,通过缺口122进入流道部125,最后通过流道部125进入蓄水池130中储存。

优选地,为了方便确认加药量,所述蓄水池130内设有用于检测循环水的ph值和导电率的检测仪131,所述检测仪13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所述加药机构包括用于储存药物的药桶210、与药桶210连通的加药泵220以及与加药泵220相连通的加药管230,所述加药管230连通有用于将药液和循环水混合均匀的反应组件240,所述反应组件240的进水端与蓄水池130连通。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检测仪131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加药泵220加药量的控制器250,所述控制器250通过接受检测仪131所检测的ph值和导电率的数值以调整加药泵220的加药量。

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组件240包括呈s型的多个反应管241,反应管241为波纹管,所述加药管230设有多个加药支管231,每个加药支管231均与一个反应管241相连通,加药支管231上均设有用于控制加药流量的加药阀232。具体地,可以根据循环水的含量增减反应管241的数量,此处设置有三条反应管241。当药液从加药支管231进入到反应管241后,由于反应管241的直径较小,可以使药液和循环水充分混合均匀。同时由于反应管241呈s型且为波纹管,当循环水从反应管241经过的时候,反应管241还具有搅拌的功能,进一步将药液和循环水混合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先通过预处理机构的沉淀池110和过滤池120对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分离和过滤分离,除去循环水内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再通过加药机构往经过杂质分离后的循环水内加药,以调节循环水的ph值和导电率,该装置提高对中央空调循环水的净化效率且使循环水净化得更彻底。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