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5733发布日期:2020-02-18 13:59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卫生纸的生产设备中,复卷机是将卫生纸纸机中生产出来的原纸进行二次卷取,并且进行压光、分切等处理的机器。原纸在复卷过程中经过若干切刀的高速分切会产生大量原纸粉尘,对操作人员健康造成很大伤害,而且空气中存在大量原纸粉尘容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大量原纸粉尘附着在纸品表面,会造成成纸的品质下降。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粉尘收集起来,将大大降低粉尘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降低粉尘对纸品品质的影响,车间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卫生纸复卷机生产过程主要采用半封闭式除尘系统,车间的四周用透明树脂材料围起来,其顶部敞开以方便换纸卷,这种半封闭式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通风系统中风管通过风量调节阀来调节抽吸风的大小,而风管采用单吸孔式吸尘口对地面粉尘进行收集吸尘,但这种方式收集到的只是落在地面的粉尘,从源头难以收集粉尘,使其飘散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伤害;(2)采用风管的吸孔式吸尘口容易吸入较大杂物进入除尘风管,从而造成除尘风管堵塞,进而影响原纸的稳定型;(3)采用除尘罐单一除尘,一次性难以将所以粉尘除去,通过风机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孔式吸尘箱和管道除尘装置相结合的多种除尘方式,能够使粉尘的除尘率达到98%以上,而且不会堵塞风管,除尘效果显著。

提供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包括复卷机、除尘风机、除尘罐以及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包括位于复卷机上方并且分布设置于进纸端和出纸端之间的第一段除尘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段除尘管道和除尘罐之间的第二段除尘管道和设置于除尘罐和除尘风机之间的第三段除尘管道,所述第二段除尘管道上设置有管道除尘装置;还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风管和多孔式吸尘箱,所述风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除尘管道连通,所述风管的下端与对应的一个多孔式吸尘箱连通,所述多孔式吸尘箱的下端面开始有多个吸尘孔;所述风管包括设置于靠近复卷机的卷纸辊及引纸辊上方的第一风管和设置于靠近地面的第二风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除尘装置包括鼓状风管、环绕所述鼓状风管四周设置的环形清水管以及多个第一喷淋管,所述环形清水管通过清水管路连接清水池,所述鼓状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段除尘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清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鼓状风管内,并且位于鼓状风管内的第一喷淋管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喷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喷淋管沿所述环形清水管均匀分布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除尘罐内上方设置有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安装有多个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淋管与所述环形清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喷淋管与所述环形清水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除尘罐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连接所述环形清水管和排污管路,所述出水口和环形清水管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连接清水池,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第三控制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除尘罐的底部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均设置有风量调节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段除尘管道与所述除尘罐的连接处的安装角度设置为55-6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包括复卷机、除尘风机、除尘罐以及除尘管道,除尘管道包括位于复卷机上方并且分布设置于进纸端和出纸端之间的第一段除尘管道、设置于第一段除尘管道和除尘罐之间的第二段除尘管道和设置于除尘罐和除尘风机之间的第三段除尘管道,第二段除尘管道上设置有管道除尘装置;还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风管和多孔式吸尘箱,风管的上端与第一除尘管道连通,风管的下端与对应的一个多孔式吸尘箱连通,多孔式吸尘箱的下端面开始有多个吸尘孔;风管包括设置于靠近复卷机的卷纸辊及引纸辊上方的第一风管和设置于靠近地面的第二风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系统采用多孔式吸尘箱与管道除尘装置共同组成高效的粉尘处理方式,其中,在进纸端和出纸端之间分布设置多个风管和多孔式吸尘箱,从原纸刚开始复卷即可收集粉尘,而且第一风管设置在靠近卷纸辊和引纸辊的上方,第二风管设置在靠近地面的位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粉尘收集效率,降低粉尘对大气的污染;该多孔式吸尘箱的下端面开设多个吸尘孔,具有较高的吸尘效果,还可以防止吸入较大杂物而造成第一风管的堵塞,从而减少对原纸稳定型的影响;进入风管后的粉尘再经过第二段除尘管道上的管道除尘装置对粉尘进行一次处理,然后进入除尘罐进行二次处理,粉尘的除尘率可达到98%以上,除尘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粉尘对操作人员和纸品品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除尘风机1、除尘罐2;

除尘管道3、第一段除尘管道31、第二段除尘管道32、第三段除尘管道33;

管道除尘装置4、鼓状风管41、环形清水管42、第一喷淋管43;

风管5、第一风管51、第二风管52、风量调节阀521;

多孔式吸尘箱6、第二喷淋管7、卷纸辊8、引纸辊9;

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20、第三控制阀3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的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复卷机、除尘风机1、除尘罐2以及除尘管道3,除尘管道3包括位于复卷机上方并且分布设置于进纸端和出纸端之间的第一段除尘管道31、设置于第一段除尘管道31和除尘罐2之间的第二段除尘管道32和设置于除尘罐2和除尘风机1之间的第三段除尘管道33,第二段除尘管道32上设置有管道除尘装置4;还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风管5和多孔式吸尘箱6,风管5的上端与第一除尘管道31连通,风管5的下端与对应的一个多孔式吸尘箱6连通,多孔式吸尘箱6的下端面开始有多个吸尘孔;风管5包括设置于靠近复卷机的卷纸辊8及引纸辊9上方的第一风管51和设置于靠近地面的第二风管5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系统采用多孔式吸尘箱6与管道除尘装置4共同组成高效的粉尘处理方式,其中,在进纸端和出纸端之间分布设置多个风管5和多孔式吸尘箱6,从原纸刚开始复卷即可收集粉尘,而且第一风管51设置在靠近卷纸辊8和引纸辊9的上方,第二风管52设置在靠近地面的位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粉尘收集效率,降低粉尘对大气的污染;该多孔式吸尘箱6的下端面开设多个吸尘孔,具有较高的吸尘效果,还可以防止吸入较大杂物而造成第一风管51的堵塞,从而减少对原纸稳定型的影响;进入风管5后的粉尘再经过第二段除尘管道32上的管道除尘装置4对粉尘进行一次处理,然后进入除尘罐2进行二次处理,粉尘的除尘率可达到98%以上,除尘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粉尘对操作人员和纸品品质的影响。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管51和第二风管52均设置有风量调节阀521,便于控制风管5的风量,保证多孔式吸尘箱6的风压和吸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管道除尘装置4包括鼓状风管41、环绕鼓状风管41四周设置的环形清水管42以及多个第一喷淋管43,环形清水管42通过清水管路连接清水池,鼓状风管4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段除尘管道32连通,第一喷淋管43的一端与环形清水管42连接,第一喷淋管43的另一端延伸至鼓状风管41内,并且位于鼓状风管41内的第一喷淋管43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喷头。其中鼓状风管41的鼓状区域内的管径大于除尘管道3的管径,再结合第一喷淋管43的喷淋水,这样在鼓状风管41有较大的空间可以保障喷淋水充分和空气中的粉尘结合,从而将一部分粉尘去除,经过管道除尘装置4对粉尘一次处理,粉尘可减少60%以上。

具体的,多个喷淋管沿环形清水管42均匀分布设置,从而提高喷淋效果。

本实施例中,除尘罐2内上方设置有第二喷淋管7,第二喷淋管7安装有多个第二喷头,第二喷淋管7与环形清水管42连接,第二喷淋管7与环形清水管42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除尘罐2底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分别连接环形清水管42和排污管路,出水口和环形清水管42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0。粉尘经过管道除尘装置4的一次处理后,进入除尘罐2进行二次处理,粉尘经过第二喷淋管7的喷淋水处理,降落至除尘罐2的底部,这样除尘罐2底部的粉尘与水进一步混合,并通过排污管路进入污水系统再进行处理。如果进入除尘罐2的粉尘含量较少,除尘罐2底部的清水满足喷淋要求,则打开第一控制阀10和第二控制阀20,出水口排出的清水可直接回用至第一喷淋管43和第二喷淋管7作为喷淋水使用。除尘罐2对粉尘进行二次处理后,粉尘进一步可减少98%以上。

具体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连接清水池,进水管路上设置第三控制阀30。

具体的,除尘罐2的底部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与第三控制阀30电连接,通过检测除尘罐2底部的水的液位来控制第三控制阀30,以保证除尘罐2底部水位的高度,满足除尘要求。

本实施例中,第二段除尘管道32与除尘罐2连接处的安装角度设置为55-65度。优选的,安装角度设置为60度,这样有利于将处理过的粉尘流入除尘罐2,以减少除尘管道3粉尘堆积。

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高效除尘系统采用多孔式吸尘箱6和管道除尘装置4相结合的多种除尘方式,能够使粉尘的除尘率达到98%以上,而且不会堵塞风管5,除尘效果显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