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含水量的污泥处理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0586发布日期:2020-01-24 10:4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含水量的污泥处理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含水量的污泥处理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厂中的污水污泥排放也随之增多,为了污泥的循环利用,需要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再加以利用,并且对于工厂工业污泥的处理净化程度有更高的要求,在污泥的干燥过程中,需要对污泥尽快进行脱水,以免产生病菌,并且提高污泥脱水的效率和脱水后污泥的质量是进行后续污泥处理和污泥利用的关键。

传统的污泥干燥处理,存在干燥设备简陋、处理效率低,污泥干燥系统耗能高等缺点,有由于污泥的含水量很高,那么在污泥干燥过程中污水的处理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现有的污泥干燥技术中,申请号201610659284.4的文件公开了一种污泥干燥系统,该干燥系统在横梁部位直接将生石灰添加到污泥中进行搅拌,由于横梁部位与其他结构较远,使得生石灰反应产生的热量有很大程度的浪费;并且,如生活污泥等不需要生石灰处理的污泥在加入生石灰后会产生无用的增量,若不加入生石灰会使得脱去的水未经过处理,通过排水口排放后还是会造成污染;因此,在污泥干燥处理中,需要干燥效果好、热量利用合理、能在污泥干燥过程中对脱去的污水也进行处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含水量的污泥处理干燥设备,能够实现污泥的迅速干燥,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能对大部分脱去的污水进行处理,以便在达到高干燥率的同时对污泥中脱去的污水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含水量的污泥处理干燥设备,包括落料管,还包括:

用于承接从落料管落下的高含水量污泥的传送带组件;所述传送带组件的履带为滤水网;

污水处理室,所述污水处理室为敞口容器,所述传送带组件与污水处理室围合成封闭空间;高含水量污泥经过所述传送带组件的过滤,脱去的污水流入污水处理室,剩余的低含水量污泥被传送带组件传送到干燥腔道内;所述干燥腔道内设置有碾压辊和热油室,所述碾压辊机构与热油室的组合用于干燥污泥;

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腔道,所述出料通道内设置有螺旋输送轴,能够将从干燥腔道落下的低含水量污泥输送至污泥出口。

其中,传送带组件上方设置有与落料管连接的上盖,围合成传送管道。

其中,污水处理室侧壁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为透明盖板;所述污水处理室设置有污水处理剂加料口。

其中,所述干燥腔道内包括三个碾压辊,三个所述碾压辊中心轴固定在所述干燥腔道侧壁上,靠近所述传送带组件的两个所述碾压辊之间的轴心距与其半径之和的差值小于10mm。

其中,靠近所述出料通道设置的一个碾压辊下方设置有三棱柱形过滤口;组成所述过滤口的两侧为热油室,所述碾压辊与两热油室紧贴,其间隔小于5mm。

其中,螺旋输送轴末端间隔设置有空腔桨叶轮,所述空腔桨叶轮轴心与所述螺旋输送轴轴心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空腔桨叶轮与所述出料通道下表面间隙小于8mm。

其中,所述空腔桨叶轮空腔内设置有发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泥的干燥处理设备,可以通过设置在干燥腔道内碾压辊的碾压,以及碾压辊与两侧的热油室形成的三棱柱形过滤口,来碾碎大块污泥以及干燥污泥,结构简单,清洁干燥,力求达到资源最合理的分配,能够提高污泥的干燥效能;除此之外,本发明特别把传送带组件的履带设置为滤水网,滤去的水排入传送带组件下方的污水处理室,污水处理室对脱去的水进行一定的处理,防止污泥脱去的污水的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泥干燥过程中同时对脱去的水进行处理,是环保意识的体现,是对生态环境的负责,同时设备简便,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室与传送带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干燥腔道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落料管2、传送带组件

21、履带3、污水处理室

31、污水处理室排水口32、污水处理剂加料口

4、干燥腔道41、碾压辊

42、热油室43、热油加热器

5、出料通道51、螺旋输送轴

52、空腔桨叶轮521、发热装置

6、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的干燥处理设备,包括:

一种用于高含水量的污泥处理干燥设备,包括落料管1,还包括传送带组件2,传送带组件位于所述落料管下方并与落料管一端管口连接,落料管与水平放置的传送带组件成60°角,这样设置是为了污泥输送至传送带组件上时含有一定的冲击力,能够利用这部分动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脱水,并且,传送带组件的履带21为滤水网;这样设置能够利用传送带组件的滤水网对高含水量污泥进行第一次滤水处理,并传动脱水后的低含水量污泥进入后续处理;

还包括污水处理室3,污水处理室上表面为敞开面,传送带组件与污水处理室围合成封闭空间;同时传送带组件未与落料管接触一端设置有承接污泥的干燥腔道4;高含水量污泥在所述传送带组件的驱动下,脱去的污水流入所述污水处理室3,并将剩余的低含水量污泥带入到所述干燥腔道4内;干燥腔道内还包括有碾压辊41,能够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

还包括出料通道5,出料通道5位于所述污水处理室下方,通道方向与传送带传动方向一致,出料通道一端与干燥腔道连接,出料通道内与还设置有螺旋输送轴51,螺旋输送轴轴线方向与通道方向一致,在螺旋输送轴的一端连接了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固定在出料通道侧壁外;驱动旋转电机时,螺旋输送轴的旋转方向恰好把从干燥腔道落下的污泥输送到出料通道5另一端,这样设置既能运送污泥还能增长污泥和热风的接触时间,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组件上方设置有与落料管连接的上盖,上盖与污水处理室围合成传送管道,防止了污泥处理过程中造成的意外飞溅,还可以防止废气外溢。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室3侧壁有排水口31,排水口设置为透明盖板,通过透明盖板我们能够实时观察污水处理室中的水位情况,在污水处理室的液面高度过高时可以打开排水口进行排放,并且可以外接导管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再进行后续处理;同时在污水处理室外壁设置有污水处理剂加料口32,这样设置可以及时添加和更换不同的污水处理剂。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剂的选择有很多种,对于高含水的含重金属污泥的污水,污水处理剂可以选用生石灰进行预处理,其中生石灰能够与污水反应,捕捉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同时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由于本实施例中整体结构为管道包裹污水处理室形状,所以污水处理室所产生的热量能为整个污泥干燥设备提供热量,提高生石灰的使用效能;但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室是为了进行污水的预先处理,因为在工业处理过程中,污泥的成分都相对复杂,所以本实用新型不限制选择生石灰进行处理,但设置了污水处理室加料口,能够针对不同的污泥种类有针对性的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干燥腔道内还包括三个碾压辊41,靠近传送带组件的两个所述碾压辊中心轴固定在所述干燥腔道侧壁上,两个所述碾压辊轴心距与两个碾压辊半径之和的差值小于10mm,其中,两个碾压辊向轴心连线方向滚动,能够将传送带输送到干燥腔道的污泥进行粉碎处理,并且还可以进行干燥处理,这样设置是为了将污泥中的大颗粒和较大的泥沙颗粒碾碎,并且能够将大于10mm的碎石子分离出来,增大污泥的表面积的同时对污泥进行除杂,而增大了表面积也就提高了污泥干燥接触面积,提高了干燥效能。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出料通道的设置的一个碾压辊下方设置有三棱柱形过滤口;组成所述过滤口的两侧为热油室42,碾压辊与两热油室42间隔小于5mm,并且在热油室下端设置有热油的加热装置43,污泥由于重力作用落在了热油室的斜面上,经过了热油室的加热,并且缓慢滑向过滤口,经过碾压辊和热油室的共同作用能够进行进一步脱水处理,且设置为三棱柱形的过滤口能够增大污泥与碾压辊的作用面积,达到好的脱水效果,干燥后的污泥通过过滤口下路到出料通道;还能够设置废气收集装置在出料通道的上方,防止加热过程中,或者污泥自身蒸发作用散发出的废气囤积在整个管道内,并且防止气体扩散。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输送轴51末端间隔设置有空腔桨叶轮52,空腔桨叶轮轴心与所述螺旋输送轴轴心在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空腔桨叶轮与所述出料通道下表面间隙小于8mm,这样可以将螺旋输送轴输送过来的污泥通过桨叶轮输送出通道,设置小的间隔距离是为了避免通道里有污泥堆积,提高输送的效能,能更加方便的将干燥后的污泥进行后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空腔桨叶轮空腔内还设置有发热装置521,可以在最后的输送环节再进行干燥处理,并且设置在桨叶轮中可以提高桨叶轮的叶片温度温度,防止污泥粘在桨叶轮的叶片上。还在出料口设置了收集干燥后污泥的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将根据污泥的类型进行后续处理,本实用新型干燥后的污泥多为片状,如果进行焚烧处理非常的方便;还能将干燥后的污泥资源化利用,如污泥农用、污泥堆肥、或者制造建筑材料、进行废弃矿场等场地的改造利用等;这将根据污泥的类型进行具体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设置能滤水的传送带组件和有敞开面的污水处理室,且污水处理室与传送带组件构成闭合腔体,能够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并对脱去的污水进行处理;

(2)设置在干燥腔道的三个碾压辊能够对污泥进行碾碎和干燥处理;通过设置多个干燥阶段,和输送管道中的螺旋输送轴,能增大污泥在结构内充分粉碎,从而提高污泥的干燥面积,提高干燥效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