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5795发布日期:2019-12-31 15:2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污水排放程度不断扩大,导致流域支流、河网以及地下水的水质持续快速恶化,目前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保护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附近水体(黄泥河)不受污染,在施工期间废水必须全部回收再利用即零排放。因抽水蓄能电站与常规电站相比水源不是十分充足,施工期间用水多在厂外较远河流通过管路引水至施工厂房,耗时费力,增加施工成本,达不到良好的经济效果。针对以上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吉林敦化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人员找到一种成本低廉、运行稳定、易于管理的废水处理方法。设计出一种主要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难题,节纸了施工用水,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更完美的改进背景技术中引水耗时费力,施工成本高和经济效益低还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很好的解决了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药液池、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平台楼梯、防护栏杆和管理平台;所述的药液池与混合池相邻,混合池与絮凝反应池通过管道连通,混合池与絮凝反应池的连接管上设有闸阀,絮凝反应池与沉淀池间设置有穿孔花墙,絮凝反应池与沉淀池通过穿孔花墙上的通孔连通,沉淀池底部设置成多斗状,药液池、混合池、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的顶部边缘设有方便管理人员管理的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的边部设有防护栏杆,管理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平台楼梯。

所述的絮凝反应池采用两块隔墙分为三格,两块隔墙与絮凝反应池池体之间形成的过水通道上下交错布置,每格设有一台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絮凝反应池底部设置有二个放空管。

所述的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包括电机、轴、钢架和桨板,所述的轴竖直设于絮凝反应池各格的中间,电机的输出轴与轴的上端连接,钢架固定在轴的下端,桨板平行固定在钢架上。

所述的混合池内设有一台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

所述的沉淀池包括挡流板、挡渣板、三角堰板、集水槽、排水管、排泥管和塑料板,挡流板设置在沉淀池内靠穿孔花墙一侧,塑料板与水平面呈60°横向放置,两端固定在沉淀池的池壁上,挡渣板设置在出水端距池壁一米处,且高出水面,三角堰板设置在出水端,三角堰板与池壁形成集水槽,排水管设在池壁上略低于水平面处与集水槽连通,排泥管设置在斗状池底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絮凝反应池中设有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使药液和污水充分搅拌并反应,微小颗粒聚集形成粗大的絮体,有利于微小颗粒沉淀;采用挡渣板挡住漂浮杂质,塑料板促进颗粒物沉淀,结构简单过滤效果明显;沉淀池底部设置成多斗状,泥沙集中沉淀于斗底,有利于泥沙的排除;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厂房施工废水循环利用,实用性强,安全可靠,节约用水,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槽详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堰详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详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孔花墙详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絮凝反应池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装置,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废水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药液池1、混合池2、絮凝反应池3、沉淀池4、平台楼梯5、防护栏杆6和管理平台7。

所述的药液池1与混合池2相邻,所述的混合池2内设有一台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32,对污水和药液进行搅拌。混合池2与絮凝反应池3通过管道连通,混合池2与絮凝反应池3的连接管上设有闸阀8,便于控制水流的通断和流量,絮凝反应池3与沉淀池4间设置有穿孔花墙9,絮凝反应池3与沉淀池4通过穿孔花墙9上的通孔91连通,通过在穿孔花墙9上设置的多个通孔91,将废水进行分流,使进入沉淀池的废水的冲击力得到分解,保证进入沉淀池的水流冲击得到减缓,防止因水流过大使进入沉淀池的水流翻滚或震动过大影响絮凝物的沉淀,从而保证从絮凝反应池4流入沉淀池的杂质充分沉淀。

所述的絮凝反应池3采用两块隔墙31分为三格,两块隔墙31与絮凝反应池3池体之间形成的过水通道上下交错布置,每格设有一台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32,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的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32包括电机321、轴322、钢架323和桨板324,所述的轴322竖直设于絮凝反应池3各格的中间,电机321的输出轴与轴322的上端连接,钢架323固定在轴322的下端,桨板324平行固定在钢架323上,废水进入絮凝反应池4,在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32的搅拌作用下与混凝药剂充分接触反应,使水中不容易沉淀的微小颗粒聚集形成粗大的絮体,促进杂质沉淀,同时将无机盐混凝剂(铁盐或铝盐)投入到废水中能够发生水解,与废水发生反应起到中和作用,使废水ph下降。絮凝反应池3底部设置有二个放空管33,用于排泥沙或清洗池壁时放空池内的水和泥沙。

如图1、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的沉淀池4包括挡流板41、挡渣板42、三角堰板43、集水槽44、排水管45、排泥管46和塑料板47;挡流板41设置在沉淀池4内靠穿孔花墙9一侧,有利于减缓水流,减小水流冲击,保证从絮凝反应池4流入沉淀池的杂质充分沉淀,同时降低絮凝反应池4中的搅拌对沉淀池中杂质的沉淀的影响。废水进入沉淀池4,絮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塑料板47与水平面呈60°横向放置,两端固定在沉淀池4的池壁上,减缓污水的流速,提高杂质沉淀的效果和效率,同时防止已沉淀的杂质再被冲起。挡渣板42设置在出水端距池壁一米处,且高出水面,挡去水中的漂浮杂质;三角堰板43设置在出水端,三角堰板43与池壁形成集水槽44,因为沉淀过程中,水中的杂质与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其杂质密度越大,使用三角堰板43通过溢流选择上层杂质较少的水流到集水槽44内同时均匀出水水流,减少水中的悬浮杂质,有利于使出水均匀,避免出水产生偏流、短流的现象;排水管45设在池壁上略低于水平面处与集水槽44连通,用于排出过滤后的集水槽44内的水;沉淀池4底部设置成多斗状,排泥管46设置在斗状池底底部,便于泥沙和絮凝物集中沉淀于斗底,有利于泥沙的排除。

所述的药液池1、混合池2、絮凝反应池3和沉淀池4的顶部边缘设有方便管理人员管理的管理平台7,管理平台7的边部设有防护栏杆6,保证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平台7的一侧设置有平台楼梯5,为管理人员提供通道。

本实用新型用于废水处理时的工作过程:将所需药液加入到混合池与污水混合,通过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初步搅拌,施工产生的废水通过闸阀控制流量加入到絮凝反应池,通过垂直轴桨板式搅拌器充分搅拌,使废水与混凝药剂充分接触反应,使水中不容易沉淀的微小颗粒聚集形成粗大的絮体,无机盐混凝剂(铁盐或铝盐)投入废水中能够发生水解,起到中和作用,使ph下降;然后通过穿孔花墙的通孔缓慢进入沉淀池,再经挡流板减速后水流比较缓慢,絮体在重力作用下开始下沉,在塑料板的“浅层沉淀”作用下,使杂质沉淀更彻底,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杂质集中沉淀于斗状池底。经杂质沉淀后的水经挡渣板挡去无法沉淀的漂浮物后,经三角堰板流到集水槽内,通过排水管排出待用。

泥沙排出工作过程:当沉淀泥渣堆积到一定程度时,打开排泥管,稀泥浆通过排泥管排到池外,完成排泥工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