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3983发布日期:2020-02-14 15:2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进行建筑施工时,为了保障正常施工和消防安全,需要大量的工地用水,所以良好的供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

建筑工程施工用水一般是接入城市水网的自来水,由于施工用水量较大,所以费用也较高,而且在远离城市的地点施工时,供水更加困难,所以大部分工地均挖掘有雨水收集池,便于下雨时收集雨水,但雨水收集池一般为露天结构,没有相应的过滤净化结构,导致收集的雨水的品质较低,而且收集池的位置固定,浪费土地,使用灵活性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过滤净化机构,收集雨水品质较高,而且设置有分体式收集机构,占地面积小,收集效率高,使用灵活性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雨水收集池一般为露天结构,没有相应的过滤净化结构,导致收集的雨水的品质较低,而且收集池的位置固定,浪费土地,使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支架和连接口,所述支架的上方固定有蓄水箱,且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原水箱,所述原水箱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净化机构,且过滤净化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的正面设置有接水口,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外侧连接有汇流管道,所述汇流管道的外侧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口的外侧连接有底座,且连接口位于连接软管的外端,所述连接口的中间安装有滤网,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三脚架,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折叠收集机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净化机构包括网板、过滤仓、活性炭层和紫外线灯,且网板的中间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中间设置有活性炭层,且活性炭层的下方设置有紫外线灯。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沿过滤仓的竖直中心线外围呈圆周状均匀布置,且过滤仓与蓄水箱的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原水箱的竖直中心线与净水箱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原水箱的竖直中心线与水泵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折叠收集机构包括连接转轴、分瓣杆、卡槽、束缚带和锥形雨布,且连接转轴的上方连接有分瓣杆,所述分瓣杆的顶端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间安装有束缚带,所述分瓣杆的内侧安装有锥形雨布。

优选的,所述分瓣杆通过连接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且分瓣杆沿底座的竖直中心线外围呈圆周状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锥形雨布的竖直中心线与连接口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连接口的竖直中心线与底座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有过滤净化机构,收集雨水品质较高,而且设置有分体式收集机构,占地面积小,收集效率高,使用灵活性高,装置分为储水和收集两部分,装置通过蓄水箱进行储存收集的雨水,蓄水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原水箱,用来储存刚收集的雨水,而下层为净水箱,用来储存经过过滤净化的雨水,原水箱与净水箱之间通过过滤净化机构连接,网板可以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而网板中间设置有过滤仓,过滤仓中的活性炭层可以对雨水进行吸附净化,同时紫外线灯对雨水照射杀菌,从而对雨水进行净化,有利于提高装置收集雨水的品质;

装置通过外侧的折叠收集机构对雨水进行收集,折叠收集机构设置有锥形雨布,通过锥形雨布收集雨水,而锥形雨布安装在分瓣杆中间,底座外围呈圆周状均匀布置有多个分瓣杆,而且分瓣杆通过连接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构成伞状结构,分瓣杆可以通过向外转动使锥形雨布展开,扩展收集面积,提高收集效率,或向内转动闭合以节省空间,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装置设置有多个折叠收集机构,可以自由选择相应数量的折叠收集机构,并且灵活移动放置折叠收集机构,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折叠收集机构通过三脚架放置于地面上,便于提高稳定性,而分瓣杆上端设置有卡槽,通过将束缚带绑在卡槽中,可以将分瓣杆进行锁定,避免其向外展开,需要展开收集时,便可将束缚带取下,分瓣杆受重力作用自动转动展开,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收集机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蓄水箱;3、原水箱;4、过滤净化机构;401、网板;402、过滤仓;403、活性炭层;404、紫外线灯;5、净水箱;6、接水口;7、水泵;8、汇流管道;9、连接软管;10、连接口;11、底座;12、滤网;13、三脚架;14、折叠收集机构;1401、连接转轴;1402、分瓣杆;1403、卡槽;1404、束缚带;1405、锥形雨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支架1和连接口10,支架1的上方固定有蓄水箱2,且蓄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原水箱3,原水箱3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净化机构4,且过滤净化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净水箱5,过滤净化机构4包括网板401、过滤仓402、活性炭层403和紫外线灯404,且网板401的中间设置有过滤仓402,过滤仓402的中间设置有活性炭层403,且活性炭层403的下方设置有紫外线灯404,紫外线灯404沿过滤仓402的竖直中心线外围呈圆周状均匀布置,且过滤仓402与蓄水箱2的尺寸相吻合,装置分为储水和收集两部分,装置通过蓄水箱2进行储存收集的雨水,蓄水箱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原水箱3,用来储存刚收集的雨水,而下层为净水箱5,用来储存经过过滤净化的雨水,原水箱3与净水箱5之间通过过滤净化机构4连接,网板401可以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而网板401中间设置有过滤仓402,过滤仓402中的活性炭层403可以对雨水进行吸附净化,同时紫外线灯404对雨水照射杀菌,从而对雨水进行净化,有利于提高装置收集雨水的品质;

净水箱5的正面设置有接水口6,蓄水箱2的顶部安装有水泵7,且水泵7的外侧连接有汇流管道8,原水箱3的竖直中心线与净水箱5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原水箱3的竖直中心线与水泵7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汇流管道8的外侧连接有连接软管9,连接口10的外侧连接有底座11,且连接口10位于连接软管9的外端,连接口10的中间安装有滤网12,底座11的下方安装有三脚架13,底座11的上方安装有折叠收集机构14,折叠收集机构14包括连接转轴1401、分瓣杆1402、卡槽1403、束缚带1404和锥形雨布1405,且连接转轴1401的上方连接有分瓣杆1402,分瓣杆1402的顶端设置有卡槽1403,且卡槽1403的中间安装有束缚带1404,分瓣杆1402的内侧安装有锥形雨布1405,分瓣杆1402通过连接转轴1401与底座11转动连接,且分瓣杆1402沿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外围呈圆周状均匀布置,锥形雨布1405的竖直中心线与连接口10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连接口10的竖直中心线与底座11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装置通过外侧的折叠收集机构14对雨水进行收集,折叠收集机构14设置有锥形雨布1405,通过锥形雨布1405收集雨水,而锥形雨布1405安装在分瓣杆1402中间,底座11外围呈圆周状均匀布置有多个分瓣杆1402,而且分瓣杆1402通过连接转轴1401与底座11转动连接,构成伞状结构,分瓣杆1402可以通过向外转动使锥形雨布1405展开,扩展收集面积,提高收集效率,或向内转动闭合以节省空间,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装置设置有多个折叠收集机构14,可以自由选择相应数量的折叠收集机构14,并且灵活移动放置折叠收集机构14,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折叠收集机构14通过三脚架13放置于地面上,便于提高稳定性,而分瓣杆1402上端设置有卡槽1403,通过将束缚带1404绑在卡槽1403中,可以将分瓣杆1402进行锁定,避免其向外展开,需要展开收集时,便可将束缚带1404取下,分瓣杆1402受重力作用自动转动展开,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工作原理:使用这类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首先选择所需数量的折叠收集机构14,将折叠收集机构14通过三脚架13放置于相应位置,然后通过连接软管9将折叠收集机构14与汇流管道8相连接,使用时,遇到下雨天需要进行雨水收集,而分瓣杆1402上端设置有卡槽1403,通过将束缚带1404绑在卡槽1403中,可以将分瓣杆1402进行锁定,避免其向外展开,将束缚带1404取下,分瓣杆1402受重力作用自动转动展开,从而使锥形雨布1405展开,扩展收集面积,收集雨水,经过收集的雨水通过连接口10流入连接软管9,连接口10中间设置有滤网12,可以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防止杂物进入导致堵塞,然后雨水通过连接软管9汇入汇流管道8,经过水泵7进入蓄水箱2上层的原水箱3,雨水经过过滤净化机构4进行过滤,网板401可以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而网板401中间设置有过滤仓402,过滤仓402中的活性炭层403可以对雨水进行吸附净化,同时紫外线灯404对雨水照射杀菌,从而对雨水进行净化,经过过滤的雨水落入下层的净水箱5,从而完成雨水收集工作,可以通过接水口6取用收集的雨水,就这样完成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用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