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式导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潜水推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0393发布日期:2020-01-24 10:4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臂式导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潜水推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潜水推流器的悬臂式导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潜水推流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的潜水推流器的导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陆续发生潜水推流器的液面下导杆基座松动、甚至损坏捣毁等故障。由于传统的潜水推流器的液面下导杆基座采用的是导杆底部铰销结构与地面基础固定,导杆上部与氧化沟走道板基础固定,当损坏捣毁无法修复,只有停产排放空氧化沟数万吨的污泥污水后才能检修,面临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生产工艺运行调控的严峻局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悬臂式导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潜水推流器,这种悬臂式导杆装置从根本上解决液面下导杆基座损坏捣毁后,在不停产检修的状况下,能在液面上维修更换新的液面下的导杆,同时又能保证安全平稳运行潜水推流器的维修技术难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潜水推流器的悬臂式导杆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分别设置在走道基础上下端面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以及支架和导杆锁紧装置,所述支架的下端部与上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架为纵向设置,其上部向上底板、下底板的外侧倾斜超出上底板、下底板的侧端部;

导杆,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纵向设置,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上部与支架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上底板端侧上,第二导杆设置在第一导杆的前方;

定位支撑装置,所述定位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下部,第一导杆与定位支撑装置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导杆被夹紧在定位支撑装置中。

所述导杆锁紧装置包括固定件、固定块和u型抱箍,所述固定件为一焊接件,其包括有连为一体的横向块和纵向块,纵向块位于横向块的上端面中部,横向块的前端设有用于夹持第一导杆的凹入部,纵向块设有用于与u型抱箍连接的两个通孔,纵向块的后侧设有加强筋与横向块连接;横向块固定设置在上底板的上端面;

横向块凹入部的方形部分可以放入第一导杆。通过焊接把横向块焊在上底板的上端面上。

第一导杆置于固定件横向块前端的凹入部中,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通过与固定件的通孔连接的u型抱箍将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锁紧在上底板的端侧,并与上底板、下底板和走道基础的端侧抵接;固定块位于u型抱箍锁紧处;

第一导杆竖直设置,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的夹角为34′~2°15′,在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相距11~14cm,根据推力大小、潜水推流器主体的位置和导杆变形大小来决定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的距离和夹角,达到开机运行时,该推流器在水平方向推流。

所述固定块为橡胶材质制成。

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加强肋板。

所述定位支撑装置包括焊接钢架,所述焊接钢架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一导杆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两片;所述焊接钢架的另一侧为用于定位第二导杆的固定框,固定框的前端开口呈梯形开口状,固定框的后端设有垫块与固定框内侧贴接,垫块和固定框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块设有垫块沉头螺栓孔,固定框设有垫块螺纹孔,垫块用螺钉通过垫块沉头螺栓孔和垫块螺纹孔紧固在固定框内;固定框的两侧内壁设有与其贴接的垫板,垫板和固定框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板设有垫板沉头螺栓孔,固定框设有垫板螺纹孔,垫板用螺钉通过垫板沉头螺栓孔和垫板螺纹孔紧固在固定框内;

第一导杆的下端侧与两片固定部抵接,用螺栓穿过固定部螺栓孔和第一导杆,将第一导杆紧固在定位支撑装置的固定部上;

第二导杆的下端从固定框的前端开口处推入固定框内,第二导杆的下端侧与垫块、垫板相抵接。

这种悬臂式导杆装置由于采用支架构成悬臂导杆无液面下固定基础,即液面下无需设置固定基础,潜水推流器主体通过第二导杆悬在污水中,因而不存在液面下基础损坏的故障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液面下导杆基座损坏捣毁后,在不停产检修的状况下,能在液面上维修更换新的液面下导杆,同时,采用机架形式避免应力集中,运用双导杆连接增加整体的刚性,通过锁紧装置、橡胶固定块、抱箍组成的固定装置加强潜水推流器主体运行的稳定性,用橡胶垫板和尼龙板垫块缓冲减震,进一步增加潜水推流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一思路下的一种应用悬臂式导杆装置的潜水推流器,包括悬臂式导杆装置和潜水推流器主体,所述悬臂式导杆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分别设置在走道基础上下端面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以及支架和导杆锁紧装置,所述支架的下端部与上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架为纵向设置,其上部向上底板、下底板的外侧倾斜超出上底板、下底板的侧端部;

导杆,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纵向设置,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上部与支架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上底板端侧上,第二导杆设置在第一导杆的前方;

定位支撑装置,所述定位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下部,第一导杆与定位装置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导杆被夹紧在定位支撑装置中;

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l形,l形的竖直边与第二导杆可滑动式连接;

包括三角固定支架,所述三角固定支架设有竖直边和水平边,三角固定支架的水平边朝上,用于安放从第二导杆上部滑下来的底座,三角固定支架的竖直边与第二导杆固定连接;

所述潜水推流器主体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可在第二导杆上往下移动到底座的下端面与三角固定支架的水平边抵接。

所述导杆锁紧装置包括固定件、固定块和u型抱箍,所述固定件为一焊接件,其包括有连为一体的横向块和纵向块,纵向块位于横向块的上端面中部,横向块的前端设有用于夹持第一导杆的凹入部,纵向块设有用于与u型抱箍连接的两个通孔,纵向块的后侧设有加强筋与横向块连接;横向块固定设置在上底板的上端面;

横向块凹入部的正方形部分可以放入第一导杆。通过焊接把横向块焊在上底板的上端面上。

第一导杆置于固定件横向块前端的凹入部中,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通过与固定件的通孔连接的u型抱箍将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锁紧在上底板的端侧,并与上底板、下底板和走道基础的端侧抵接;固定块位于u型抱箍锁紧处;

第一导杆竖直设置,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的夹角为34′~2°15′,在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相距11~14cm,根据推力大小、潜水推流器主体的位置和导杆变形大小来决定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的距离和夹角,达到开机运行时,该推流器在水平方向推流。

所述固定块为橡胶材质制成。

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加强肋板。

所述定位支撑装置包括焊接钢架,所述焊接钢架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一导杆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两片;所述焊接钢架的另一侧为用于定位第二导杆的固定框,固定框的前端开口呈梯形开口状,固定框的后端设有垫块与固定框内侧贴接,垫块和固定框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块设有垫块沉头螺栓孔,固定框设有垫块螺纹孔,垫块用螺钉通过垫块沉头螺栓孔和垫块螺纹孔紧固在固定框内;固定框的两侧内壁设有与其贴接的垫板,垫板和固定框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板设有垫板沉头螺栓孔,固定框设有垫板螺纹孔,垫板用螺钉通过垫板沉头螺栓孔和垫板螺纹孔紧固在固定框内;

第一导杆的下端侧与两片固定部抵接,用螺栓穿过固定部螺栓孔和第一导杆,将第一导杆紧固在定位支撑装置的固定部上;

第二导杆的下端从固定框的前端开口处推入固定框内,第二导杆的下端侧与垫块、垫板相抵接。

这种应用悬臂式导杆装置的潜水推流器由于采用支架构成悬臂导杆无液面下固定基础,即液面下无需设置固定基础,潜水推流器主体通过第二导杆悬在污水中,因而不存在液面下基础损坏的故障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液面下导杆基座损坏捣毁后,在不停产检修的状况下,能在液面上维修更换新的液面下导杆,同时,采用机架形式避免应力集中,运用双导杆连接增加整体的刚性,通过锁紧装置、橡胶固定块、抱箍组成的固定装置加强潜水推流器主体运行的稳定性,用橡胶垫板和尼龙板垫块缓冲减震,进一步增加潜水推流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用上述的潜水推流器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走道基础设置在液面上方,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将基座中的上底板固定在走道基础的上端面、下底板固定在走道基础的下端面,上底板和下底板的侧端部与走道基础的侧端部平齐;

支架纵向设置在上底板上,支架的上部向上底板、下底板的侧端部倾斜超出上底板、下底板的侧端部,以便于安装导杆;

2)第一导杆的底部置于定位支撑装置的两片固定部之间,通过固定部螺栓将第一导杆与固定部紧固连接;

将第二导杆的底部从定位支撑装置固定框的前端开口处推入,使第二导杆与垫块、垫板抵接;

将三角固定支架的竖直边与第二导杆固定连接,三角固定支架竖直边的下顶端与定位支撑装置相距10mm;三角固定支架的水平边可与移动到第二导杆下部的底座抵接;

3)用吊车将第一导杆、第二导杆与定位支撑装置的连接端吊入池中放入液面下,定位支撑装置以及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的底端位于池底上方不与池底接触;

4)将底座的l形竖直边与第二导杆配装,底座可在第二导杆上作上下移动;

第一导杆竖直设置,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通过导杆锁紧装置固定在上底板上,并与走道基础、上底板和下底板的侧端部抵接;固定块位于u型抱箍锁紧处,固定块被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夹紧;第二导杆被导杆锁紧装置压在定位支撑装置的固定框中;

第二导杆位于第一导杆的前方;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的夹角为34′~2°15′,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相距11~14cm;

5)第一导杆的上部通过第一导杆螺栓紧固在支架上;第二导杆的上部通过第二导杆螺栓紧固在支架上;

6)将潜水推流器主体固定在底座的l形水平部分的上端面上;

7)用吊车将潜水推流器主体缓缓下放,通过底座在第二导杆上滑动,下放到三角固定支架的水平部分上,使潜水推流器主体水平就位。

步骤1)中,走道基础距离液面90~120cm。

步骤3)中,定位支撑装置以及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底端距离池底155cm。

现有技术通过铰销连接导杆与池底的底座基础,容易导致底座基础损坏,维修时必须停产,抽空数十万吨污水、污泥,重新浇筑池底底座基础,需要耗费一段时间,维修困难,且这种情况有反复出现的可能,影响正常生产。而采用本悬臂式导杆潜水推流器的安装方法,不存在损坏池底底座基础的问题,无需停产抽空数十万吨污水、污泥,无需重新浇筑池底底座基础,节省了维修时间,避免了维修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悬臂式导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定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应用悬臂导杆装置的潜水推流器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走道基础2.第一固定螺栓3.上底板4.下底板5.基座6.支架7.肋板8.第二固定螺栓9.第一导杆螺栓10.第一导杆10-1.第一吊孔11.第二导杆11-1.第二吊孔12.第二导杆螺栓13.固定件13-1.横向块13-2.纵向块13-3.通孔13-4.加强筋13-5.凹入部14.固定块15.抱箍16.固定部螺栓17.定位支撑装置18.固定部19.固定部螺栓孔20.焊接钢架21.垫块螺纹孔22.垫板23.垫块24.垫板沉头螺栓孔25.垫板螺纹孔26.垫块沉头螺栓孔27.固定框27-1.前端开口28.液压站29.液压管30.三角固定支架31.液压马达装置32.池底33.钩子34.钢丝35.液压管固定件36.起吊钩37.底座38.滚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5所示,一种潜水推流器的悬臂式导杆装置,包括

基座5,所述基座5包括分别设置在走道基础1上下端面的上底板3和下底板4、以及支架6和导杆锁紧装置,所述支架6的下端部与上底板3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架6为纵向设置,其上部向上底板3、下底板4的外侧倾斜超出上底板3、下底板4的侧端部;

导杆,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所述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纵向设置,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的上部与支架6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上底板3端侧上,第二导杆11设置在第一导杆10的前方;

定位支撑装置,所述定位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的下部,第一导杆10与定位支撑装置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导杆11被夹紧在定位支撑装置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呈长条形长方体状。

所述导杆锁紧装置包括固定件13、固定块14和u型抱箍15,所述固定件13为一焊接件,其包括有连为一体的横向块13-1和纵向块13-2,纵向块13-2位于横向块13-1的上端面中部,横向块13-1的前端设有用于夹持第一导杆10的凹入部13-5,纵向块13-2设有用于与u型抱箍15连接的两个通孔13-3,纵向块13-2的后侧设有加强筋13-4与横向块13-1连接;横向块13-1固定设置在上底板3的上端面;

横向块13-1凹入部13-5的方形部分长宽各10cm,可以放入第一导杆10。通过焊接把横向块13-1焊在上底板3的上端面上。

第一导杆10置于固定件13横向块13-1前端的凹入部13-2中,所述固定块14设置在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之间;通过与固定件13的通孔13-3连接的u型抱箍15将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锁紧在上底板3的端侧,并与上底板3、下底板4和走道基础1的端侧抵接;固定块14位于u型抱箍锁紧处;

第一导杆10竖直设置,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的夹角为34′~2°15′,在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相距11~14cm,本实施例取夹角为41′,在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相距12cm,根据推力大小、潜水推流器主体的位置和导杆变形大小来决定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的距离和夹角,达到开机运行时,推流器在水平方向推流。

所述固定块14为橡胶材质制成。

所述支架6的侧面设有加强肋板7。

参照图2-图4所示,所述定位支撑装置包括焊接钢架20,所述焊接钢架20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一导杆10连接的固定部18,所述固定部18为两片;所述焊接钢架20的另一侧为用于定位第二导杆11的固定框27,固定框27的前端开口27-1呈梯形开口状,固定框27的后端设有垫块23与固定框内侧贴接,垫块23和固定框27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块23设有垫块沉头螺栓孔26,固定框27设有垫块螺纹孔21,垫块23用螺钉通过垫块沉头螺栓孔26和垫块螺纹孔21紧固在固定框27内;固定框27的两侧内壁设有与其贴接的垫板22,垫板22和固定框27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板22设有垫板沉头螺栓孔24,固定框27设有垫板螺纹孔25,垫板22用螺钉通过垫板沉头螺栓孔24和垫板螺纹孔25紧固在固定框27内;

第一导杆10的下端侧与两片固定部18抵接,用螺栓穿过固定部螺栓孔19和第一导杆10,将第一导杆10紧固在定位支撑装置的固定部18上;

第二导杆11的下端从固定框27的前端开口27-1处推入固定框27内,第二导杆11的下端侧与垫块23、垫板22相抵接。

垫块23为尼龙材质制成,垫板22为橡胶材质制成。

将设有叶片的潜水推流器主体设置在底座37上,底座37与第二导杆11为可滑动式配装,用吊车将潜水推流器主体和底座37缓缓下降,通过在第二导杆11上滑动,直到下降到定位支撑装置,与定位支撑装置抵接,定位支撑装置、以及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的底端位于池底32上方不与池底32接触,使用时,启动潜水推流器主体带动叶片旋转;当需要日常检修时,直接用吊车把潜水推流器主体吊上来,需要检修导杆或定位支撑装置时,将导杆锁紧装置的螺母松开取出u型抱箍15,吊车吊钩钩住第二导杆11设有的第二吊孔11-1,旋松第二导杆螺栓12,用撬棍将第二导杆11顶出定位支撑装置的固定框27,取出第二导杆螺栓12,然后用吊车把第二导杆11吊上来,同理,吊车吊钩钩住第一导杆10设有的第一吊孔10-1,取出第一导杆螺栓9,然后用吊车把第一导杆10吊上来。

这种悬臂式导杆装置由于采用支架6构成悬臂导杆无液面下固定基础,即液面下无需设置固定基础,潜水推流器主体通过第二导杆11悬在污水中,因而不存在液面下基础损坏的故障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液面下导杆基座损坏捣毁后,在不停产检修的状况下,能在液面上维修更换新的液面下导杆,同时,采用上底板3、下底板4、支架6、肋板7和导杆形成机架形式避免应力集中,运用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双导杆连接增加整体的刚性,通过固定件13、固定块14和抱箍15组成的导杆锁紧装置加强潜水推流器主体运行的稳定性,用橡胶材质的垫板22和尼龙材质的垫块23缓冲减震,进一步增加潜水推流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采用这种悬臂式导杆装置,经过试验,能够达到传统潜水推流器导杆方式的技术要求。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5所示,一种应用悬臂式导杆装置的潜水推流器,包括悬臂式导杆装置和潜水推流器主体,所述悬臂式导杆装置包括

基座5,所述基座5包括分别设置在走道基础1上下端面的上底板3和下底板4、以及支架6和导杆锁紧装置,所述支架6的下端部与上底板3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架6为纵向设置,其上部向上底板3、下底板4的外侧倾斜超出上底板3、下底板4的侧端部;

导杆,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所述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竖直设置,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的上部与支架6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上底板3端侧上,第二导杆11设置在第一导杆10的前方;

定位支撑装置,所述定位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的下部,第一导杆10与定位装置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导杆11被夹紧在定位支撑装置中;

包括底座37,所述底座37呈l形,l形的竖直边与第二导杆11可滑动式连接;

包括三角固定支架30,所述三角固定支架30设有竖直边和水平边,三角固定支架30的水平边朝上,用于安放从第二导杆上部11滑下来的底座37,三角固定支架30的竖直边与第二导杆11固定连接;

所述潜水推流器主体设置在底座37上,底座37可在第二导杆11上往下移动到底座37的下端面与三角固定支架30的水平边抵接。

所述导杆锁紧装置包括固定件13、固定块14和u型抱箍15,所述固定件13为一焊接件,其包括有连为一体的横向块13-1和纵向块13-2,纵向块13-2位于横向块13-1的上端面中部,横向块13-1的前端设有用于夹持第一导杆10的凹入部13-5,纵向块13-2设有用于与u型抱箍15连接的两个通孔13-3,纵向块13-2的后侧设有加强筋13-4与横向块13-1连接;横向块13-1固定设置在上底板3的上端面;

横向块13-1凹入部13-5的方形部分长宽各10cm,可以放入第一导杆10。通过焊接把横向块13-1焊在上底板3的上端面上。

第一导杆10置于固定件13横向块13-1前端的凹入部13-2中,所述固定块14设置在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之间;通过与固定件13的通孔13-3连接的u型抱箍15将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锁紧在上底板3的端侧,并与上底板3、下底板4和走道基础1的端侧抵接;固定块14位于u型抱箍锁紧处;

第一导杆10竖直设置,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的夹角为34′~2°15′,在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相距11~14cm,本实施例取夹角为41′,在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相距12cm,根据推力大小、潜水推流器主体的位置和导杆变形大小来决定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的距离和夹角,达到开机运行时,推流器在水平方向推流。

所述固定块14为橡胶材质制成。

所述支架6的侧面设有对称加强肋板7。

参照图2-图4所示,所述定位支撑装置包括焊接钢架20,所述焊接钢架20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一导杆10连接的固定部18,所述固定部18为两片;所述焊接钢架20的另一侧为用于定位第二导杆11的固定框27,固定框27的前端开口27-1呈梯形开口状,固定框27的后端设有垫块23与固定框内侧贴接,垫块23和固定框27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块23设有垫块沉头螺栓孔26,固定框27设有垫块螺纹孔21,垫块23用螺钉通过垫块沉头螺栓孔26和垫块螺纹孔21紧固在固定框27内;固定框27的两侧内壁设有与其贴接的垫板22,垫板22和固定框27设有穿透的安装孔,垫板22设有垫板沉头螺栓孔24,固定框27设有垫板螺纹孔25,垫板22用螺钉通过垫板沉头螺栓孔24和垫板螺纹孔25紧固在固定框27内;

第一导杆10的下端侧与两片固定部18抵接,用螺栓穿过固定部螺栓孔19和第一导杆10,将第一导杆10紧固在定位支撑装置的固定部18上;

第二导杆11的下端从固定框27的前端开口27-1处推入固定框内,第二导杆11的下端侧与垫块23、垫板22相抵接。

垫块23为尼龙材质制成,垫板22为橡胶材质制成。

本例潜水推流器采用公告号为cn207906389u公开的“一种液压传动系统潜水推流器”,这种潜水推流器包括位于液面以上的液压站、以及位于液面下的液压传动机构;所述液压站包括电机和由电机带动的液压泵;所述液压传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和叶片,所述液压马达与叶片连接;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管与所述液压泵连接。

如图5所示,液压站28设置在液面上方的走道基础1上,潜水推流器主体即指位于液面下的液压传动机构,其包括液压马达装置31和叶片,液压马达装置31固定在底座37上,底座37的l形竖直边与第二导杆11可滑动式配装,用起吊系统将液压马达装置31和底座37缓缓下降,通过在第二导杆11上滑动到三角固定支架30的水平边上。

具体地,应用上述的潜水推流器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走道基础1设置在液面上方,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和第二固定螺栓8将基座5中的上底板3固定在走道基础1的上端面、下底板4固定在走道基础1的下端面,上底板3和下底板4的侧端部与走道基础1的侧端部平齐;

支架6纵向设置在上底板3上,支架6的上部向上底板3、下底板4的侧端部倾斜超出上底板3、下底板4的侧端部,以便于安装导杆;

2)第一导杆10的底部置于定位支撑装置的两片固定部18之间,通过固定部螺栓16将第一导杆10与固定部18紧固连接;

将第二导杆11的底部从定位支撑装置固定框27的前端开口27-1处推入,使第二导杆11与垫块23、垫板22抵接;

将三角固定支架30的竖直边通过螺栓与第二导杆11固定连接,三角固定支架30竖直边的下顶端与定位支撑装置相距8~12mm,本例为10mm;三角固定支架30的水平边可与移动到第二导杆11下部的底座37抵接;

3)用吊车将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与定位支撑装置的连接端吊入池中放入液面下,定位支撑装置以及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的底端位于池底32上方不与池底32接触;

4)将底座37的l形竖直边与第二导杆11配装,底座37可在第二导杆11上作上下移动;

第一导杆10竖直设置,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通过导杆锁紧装置固定在上底板3上,并与走道基础1、上底板3和下底板4的侧端部抵接;固定块14位于u型抱箍锁紧处,固定块14被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夹紧;第二导杆11被导杆锁紧装置压在定位支撑装置的固定框27中;

第二导杆11位于第一导杆10的前方;从上到下的方向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的夹角为34′~2°15′,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相距11~14cm;本实施例取夹角为41′,在导杆锁紧装置处,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相距12cm,根据推力大小、潜水推流器主体的位置和导杆变形大小来决定第二导杆11与第一导杆10的距离和夹角,达到开机运行时,推流器在水平方向推流;

5)第一导杆10的上部通过第一导杆螺栓9紧固在支架6上;第二导杆11的上部通过第二导杆螺栓12紧固在支架6上;

6)将潜水推流器主体的液压马达装置3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7的l形水平部分的上端面上;

7)用起吊系统将液压马达装置31缓缓下放,通过底座37在第二导杆11上滑动,下放到三角固定支架30的水平部分上,使潜水推流器主体液压马达装置31水平就位。

步骤1)中,走道基础距离液面90~120cm。

步骤1)中,第一固定螺栓2为3组螺栓,第二固定螺栓8为2组螺栓,共计5组螺栓,使上底板3、下底板4牢固地固定在走道基础1上。

步骤3)中,定位支撑装置以及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的底端距离池底155cm。定位支撑装置以及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的底端距离池底的高度由工艺决定,不同的池子不一样,由潜水推流器主体位置来决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定位支撑装置距离池底32的高度。

步骤4)中,底座37的l形竖直边上设有滚动件38,该滚动件38包括螺杆和中空套管,螺杆穿过中空套管,中空套管可以在螺杆上旋转滚动,滚动件38通过螺杆固定在底座37的l形竖直边上,如图5所示,使第二导杆11位于滚动件38与底座37的l形竖直边右侧之间,通过中空套管的滚动作用可以使底座37在第二导杆11上作上下滑动时更顺畅,从而使固定在底座37上的潜水推流器主体通过吊车在第二导杆11上可作上下移动。

液压站28固定设置在走道基础1上;液压管29通过固定在第二导杆11上的液压管固定件35固定,液压管固定件35设有钩子33,钩子33与一钢丝34的一端连接,钢丝34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杆11的上端部连接,使液压管29固定在第二导杆11上不易松动;液压马达装置31上设有起吊钩36,便于起吊系统使用。

本安装方法也适合用于现有的普通潜水推流器主体的安装。

这种应用悬臂式导杆装置的潜水推流器由于采用支架6构成悬臂导杆无液面下固定基础,即液面下无需设置固定基础,潜水推流器主体通过第二导杆11悬在污水中,因而不存在液面下基础损坏的故障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液面下导杆基座损坏捣毁后,在不停产检修的状况下,能在液面上维修更换新的液面下导杆,同时,采用上底板3、下底板4、支架6、肋板7和导杆形成机架形式避免应力集中,运用第一导杆10和第二导杆11双导杆连接增加整体的刚性,通过固定件13、固定块14和抱箍15组成的导杆锁紧装置加强潜水推流器主体运行的稳定性,用橡胶材质的垫板22和尼龙材质的垫块23缓冲减震,进一步增加潜水推流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