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净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8377发布日期:2020-04-10 16:2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净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饮用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净水杯。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品质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水的重要性。但当外出探险或海上作业时,通常都是储备足够的饮用水以供饮用,但是此法不够轻便、经济。同时也无法补给足够的水源,不能因地制宜,而且携带的水量越多,越为不便,会增加外出烦恼和海上作业风险。

我们平常的饮用水或多或少的受工厂、农药、漂白剂和污水等的污染;

此外,在发生灾害意外时现有的饮水装置也无法立即补充纯净的饮用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净水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外壳、内胆、吸水装置和净水装置;内胆同轴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蓄水空腔;吸水装置设置在内胆内,内胆上设置有出水口与蓄水空腔连通,出水口上设置有净水装置;

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压缩气囊和橡胶垫;内胆的内部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压缩气囊,两个压缩气囊之间设置有橡胶垫,且两个压缩气囊均与橡胶垫密封连接;两个压缩气囊上分别设置有吸水管,吸水管与外界水源连接;两个压缩气囊上分别设置有出水管与内胆上的出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外壳和内胆的侧面同一位置设置有条形开口,橡胶垫上设置有压板,压板从条形开口伸出;条形开口处的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净水装置包括滤网和蓄水管,蓄水管连接内胆上的出水口,蓄水管连通内胆和蓄水空腔;滤网设置在蓄水管内。

进一步的,内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出水口,每个出水口上均设置有蓄水管;滤网包括超滤芯层、活性炭纤维层和分子膜,超滤芯层、活性炭纤维层和分子膜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吸水管依次穿过压缩气囊、内胆和外壳设置,且吸水管与压缩气囊、内胆和外壳均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端部设置有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压缩气囊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吸水、出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集水装置采用了环状空间,充分利用杯体空间,可以增大水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净水杯,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环保安全等有效益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超滤芯层、活性炭纤维层和分子膜组成的三层滤网的净化装置,可以有效的将水中大部分的杂质吸附沉淀,得到干净优质的饮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净水杯的主视图。

其中:1-吸水管,2-压缩气囊,3-压板,5-蓄水管,6-橡胶垫,8-滤网,9-外壳,10-内胆,1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外壳9、内胆10、吸水装置和净水装置;内胆10同轴设置在外壳9内部,外壳9和内胆10之间形成蓄水空腔;吸水装置设置在内胆10内,内胆10上设置有出水口与蓄水空腔连通,出水口上设置有净水装置;

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1、压缩气囊2和橡胶垫6;内胆10的内部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压缩气囊2,两个压缩气囊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6,且两个压缩气囊2均与橡胶垫6密封连接;两个压缩气囊2上分别设置有吸水管1,吸水管1与外界水源连接;两个压缩气囊2上分别设置有出水管与内胆10上的出水口连接。

外壳9和内胆10的侧面同一位置设置有条形开口,橡胶垫6上设置有压板3,压板3从条形开口伸出;条形开口处的外壳9和内胆10之间设置有挡板11。

净水装置包括滤网8和蓄水管5,蓄水管5连接内胆10上的出水口,蓄水管5连通内胆10和蓄水空腔;滤网8设置在蓄水管5内。

内胆1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出水口,每个出水口上均设置有蓄水管5;滤网8包括超滤芯层、活性炭纤维层和分子膜,超滤芯层、活性炭纤维层和分子膜依次设置。

吸水管1依次穿过压缩气囊2、内胆10和外壳9设置,且吸水管1与压缩气囊2、内胆10和外壳9均密封连接。

壳体9端部设置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吸水管引入水源中,压板下移,上方气囊伸长,下方气囊受压,气囊内部形成负压,此时上方气囊中充水,来回移动压板,下方气囊将吸入的水压入净化装置,经滤网将水净化,然后净化后的水通过蓄水管到达蓄水空腔;

被净化的水存储在蓄水空腔,打开端盖即可饮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9)、内胆(10)、吸水装置和净水装置;内胆(10)同轴设置在外壳(9)内部,外壳(9)和内胆(10)之间形成蓄水空腔;吸水装置设置在内胆(10)内,内胆(10)上设置有出水口与蓄水空腔连通,出水口上设置有净水装置;

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1)、压缩气囊(2)和橡胶垫(6);内胆(10)的内部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压缩气囊(2),两个压缩气囊(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6),且两个压缩气囊(2)均与橡胶垫(6)密封连接;两个压缩气囊(2)上分别设置有吸水管(1),吸水管(1)与外界水源连接;两个压缩气囊(2)上分别设置有出水管与内胆(10)上的出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外壳(9)和内胆(10)的侧面同一位置设置有条形开口,橡胶垫(6)上设置有压板(3),压板(3)从条形开口伸出;条形开口处的外壳(9)和内胆(10)之间设置有挡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净水装置包括滤网(8)和蓄水管(5),蓄水管(5)连接内胆(10)上的出水口,蓄水管(5)连通内胆(10)和蓄水空腔;滤网(8)设置在蓄水管(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内胆(1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出水口,每个出水口上均设置有蓄水管(5);滤网(8)包括超滤芯层、活性炭纤维层和分子膜,超滤芯层、活性炭纤维层和分子膜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吸水管(1)依次穿过压缩气囊(2)、内胆(10)和外壳(9)设置,且吸水管(1)与压缩气囊(2)、内胆(10)和外壳(9)均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其特征在于,外壳(9)端部设置有密封盖。


技术总结
一种便携式净水杯,包括外壳、内胆、吸水装置和净水装置;内胆同轴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蓄水空腔;吸水装置设置在内胆内,内胆上设置有出水口与蓄水空腔连通,出水口上设置有净水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压缩气囊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吸水、出水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昌;邹云宇;姜梦炜;廖友萍;迟明祥;吴语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