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8894发布日期:2020-05-08 13:4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其产生的废水不仅危害环境,还会阻碍行业的发展。其中,化工等行业排放大部分废水都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常规的物化、生化处理难达到处理目的,同时存在操作管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提高这类废水的去除效率,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厌氧反应器。

现有的厌氧器,如图6所示,包括罐体2,罐体2内设有分隔板28将罐体2分隔为上腔体26和下腔体27。分隔板28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上腔体26内放置有泥水混合物。下腔体27下端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上设有进水泵29。上腔体26连接有排水管10。废水通过进水管4冲入罐体2内,然后穿过分隔板28与泥水混合物混合,进行厌氧反应,从而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完毕的废水从排水管10排出罐体2外。

但上述方案只能通过一个方向的水流的冲力冲入泥水混合物内,与泥水混合物接触,导致废水与泥水混合物的混合并不充分,反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反应器,使废水和泥水混合物和可更好的混合在一起,提高了反应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的罐体,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设有连通进水管的环形水管,罐体上端连接有污泥管,污泥管连通罐体下端且污泥管上设有抽液泵,环形水管内壁沿其径向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连通环形水管且远离环形水管一端呈封闭设置,分水管沿环形水管周向设有若干个,所述分水管侧壁等间隔设有若干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通过喷头直接喷入污泥内,然后对污泥有一个搅拌力,从而使污水充分的与泥水混合物接触。同时,泥水混合物还可通过进泥管被打入到进水管,随着污水一起喷出,更好的将污水和泥水混合物混合,提高了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内同轴设置有支撑环,所有所述分水管远离环形水管一端均连接于连接于支撑环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头喷水时,分水管会受到一定的后坐力。支撑环可将所有分水管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卸力的作用,减少了分水管的变形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水管定位转动连接于支撑环和环形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相对环形水管和支撑环转动分水管,从而调节喷头喷出污水的角度,使其配合泥水混合物高度,使泥水混合物和污水更好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上定位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分水管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于第一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对支撑环转动转动环,来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驱动分水管转动,实现对喷头喷水方向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环套设于支撑环外,转动环外壁沿其周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支撑环,所述连接螺栓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支撑环的连接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紧连接螺母,来使支撑环和转动环被夹紧固定。当需转动转动环时,只需拧松连接螺母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和连接螺栓均沿转动环周向设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转动环收到多点支撑,使其可更稳定的相对支撑环转动,或相对支撑环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下端开设有矩形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两侧分别定位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罐体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接板的容纳槽;当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于第一连接板且嵌设于容纳槽内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抵接于罐体下端面且封闭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清理罐体内泥水混合物时,只需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一次转开,打开出料口,通过出料口对罐体内壁进行清理即可。第一连接板对第二连接板有一个支撑力,可防止由于泥水混合物的自重,导致第二连接板在非人为的条件下转动,离开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两块连接块上均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相对罐体转动的驱动缸,驱动缸远离连接块一端转动连接于罐体,两块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缸来控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转动,从而可更方便的开启或关闭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将污水和泥水混合物更好的搅拌在一起,提高反应效率;2、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喷头的喷水角度;3、可方便的清理罐体内的泥水混合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环形水管和分水管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环形水管和分水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支撑环和转动环的剖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罐体;3、环形水管;4、进水管;5、分水管;6、喷头;7、单向阀;8、支撑环;9、进泥管;10、排水管;11、启闭阀门;12、过滤件;13、污泥管;14、抽液泵;15、出料口;16、连接块;17、驱动缸;18、第一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20、转动环;21、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滑槽;24、连接螺栓;25、连接螺母;26、上腔体;27、下腔体;28、分隔板;29、进水泵;30、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机架1和安装于机架1上的罐体2。罐体2内壁固定设有环形水管3,环形水管3外壁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穿过罐体2。进水管4上设有进水泵29。环形水管3内壁沿其径向连接有分水管5,分水管5连通环形水管3且远离环形水管3一端呈封闭设置。分水管5沿环形水管3周向设有若干个,分水管5侧壁等间隔设有若干喷头6。分水管5上设有若干个单向阀7,每个喷头6对应一个单向阀7,两个相邻喷头6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单向阀7。罐体2内同轴设置有支撑环8,所有分水管5远离环形水管3一端均固定穿设于支撑环8。罐体2上端连接有用于向罐体2内进泥水混合物的进泥管9和用于排水的排水管10,进泥管9和排水管10上均设有启闭阀门11。排水管10上设有过滤件12,过滤件12可为滤芯、滤网等。

工作状态下,罐体2内储存有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覆盖环形水管3。进水管4向环形水管3内通入污水,污水分流到各个分水管5内,通过喷头6直接将污水喷入泥水混合物中,从而使其更好的混合在一起。且由于喷头6方向相同,在水压足够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泥水混合物中带起一定的涡流,提高混合效率。单向阀7可防止污水倒流,而支撑环8可将分水管5都连接在一起,起到卸力的作用。

为了使污水和泥水混合物更好的混合,罐体2上端连接有污泥管13,污泥管13连通罐体2下端且污泥管13上设有抽液泵14。在污水喷入泥水混合物内的过程中,可同时通过污泥管13将罐体2下端的泥水混合物抽到罐体2上方再落回罐体2下端,从而充分将污水和泥水混合物混合。

如图1所示,罐体2下端开设有矩形出料口15,出料口15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相对罐体2转动的驱动缸17,驱动缸17远离连接块16一端转动连接于罐体2。连接块16靠近出料口1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当第二连接板19平行于罐体2下端面时,第二连接板19抵接于罐体2下端面且封闭出料口15。

如图1所示,出料口15另一侧也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相对罐体2转动的驱动缸17,驱动缸17远离连接块16一端转动连接于罐体2。连接块16靠近出料口1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8。第一连接板18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接板19的容纳槽30。当第一连接板18和第二连接板19均平行于罐体2下端面时,第二连接板19抵接于罐体2下端面且封闭出料口15,第一连接板18抵接于罐体2下端和第二连接板19下端。同时起到封闭出料口15和支撑第二连接板19的作用,使出料口15可更稳定的被封闭。

该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通过进泥管9将泥水混合物通入罐体2内,直至其淹没环形水管3和分水管5;

2、进水管4向环形水管3内通入污水,污水分流到各个分水管5内,通过喷头6直接将污水喷入泥水混合物中,从而使其更好的混合在一起;

3、在反应后,通过排水管10将处理完毕的污水排出;

4、打开第二连接板19和第一连接板18,通过出料口15,排出罐体2内的淤泥;5、依次关闭第二连接板19和第一连接板18,使第二连接板19和第一连接板18封闭出料口15,此时第二连接板19嵌设于第一连接板18内。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分水管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环8和环形水管3,轴承在图中未示出。支撑环8上套设有转动环20。转动环20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1,分水管5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2啮合于第一锥齿轮21。

如图4和图5所示,转动环20外壁沿其周向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沿转动环20周向设有若干个。滑槽23内穿设有连接螺栓24,连接螺栓24穿过支撑环8。连接螺栓24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支撑环8的连接螺母25。

若预设的泥水混合物厚度较小,无法淹没喷头6时,可打开第一连接板18和第二连接板19,通过出料口15进入到罐体2内。然后拧松连接螺母25,转动转动环20,通过第一锥齿轮21和第二锥齿轮22传力,使所有分水管5转动,进而使喷头6朝向向下,尽可能的可以埋入泥水混合物内。然后再拧紧连接螺母25,使连接环相对支撑环8固定。再通过第一连接板18和第二连接板19关闭出料口15,通过进淤口向罐体2内进泥水混合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