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4051发布日期:2020-08-05 01:3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主要利用填料的吸附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共同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不同的人工湿地填料有不同的吸附特性,根据每种填料的吸附特性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污水处理厂中传统的生物除磷工艺周期较长、效果缓慢。且传统的除磷都处于污水处理工艺尾端除磷,其聚磷菌培养和驯化周期缓慢,且抗冲击负荷效果不好。而采用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的治理方法是当今的研究热点。

因此如何利用锰砂、陶粒吸附作用的处理方式使磷浓度由7mg/l左右降至小于1mg/l,使得水体中磷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水体处理装置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磷时容易造成磷不达标,而且其处理方式缺乏生态、经济、高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包括1、污水泵2、进水管3、支撑柱4、罐体5、开孔板6、填料27、填料18、出水管9、布水孔10、布水管11、填料出口12、开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将经过污水泵(1)的沉淀池出水送入罐体(4)内,所述支撑柱(3)作为支撑开孔板(5),所述罐体(4),所述开孔板(5)开有均匀的小孔并与罐体(4)可以单独拆卸,所述填料1(7)与填料2(6)均为人工湿地填料,所述填料出口(11)与开关板(12)共同控制填料的更换,所述布水管(10)开有均匀分布且孔径相同的布水孔(9)。所述进水管(2)中的水从上至下依次经过填料1(7)、开孔板(5)、填料2(6)、开孔板(5),所述出水管(8)将最终处理完的水排出。

优选的,所述布水管为pvc软管,其可以摆列出任意形状且易打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大版玻璃钢材料,其承压能力较强可为开孔板提供支撑,将填料支撑住。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玻璃钢材料,其高性能纤维增强比较强度和比较模量高、轻质高强防沉降、耐化学腐蚀、电腐蚀、不生锈等性能好,为吸附反应提供良好的场所。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罐体上端,其可以充分利用水流的自重,从而减少对水泵扬程的要求,可实现间接性的节能减排。

优选的,所述填料出口与开关板均采用pvc板,耐磨耐腐蚀的性能可以将填料阻挡在管体内,其填料出口与开关板之间采用防渗膜保护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磷降低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施工方便,所需材料易得。在传统降低磷工艺的基础上,将人工湿地填料降低磷装置放在传统处理工艺之前,初沉池之后,对水体进行吸附,同时对ph、溶解氧等物理指标的调节及对磷的降低,使之既具有高效、经济,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性,使磷处理达标,并且避免二次污染。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等磷浓度在7mg/l左右的水体处理以及应急事件的水体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水系统示意图。

图中:1、污水泵,2、进水管,3、支撑住,4、罐体,5、开孔板,6、填料2,7、填料1,8、出水管,9、布水孔,10、布水管,11、填料出口,12、开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磷降低装置,包括污水泵1、进水管2、支撑柱3、罐体4、开孔板5、填料26、填料17、出水管8、布水孔9、布水管10、填料出口11、开关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将经过污水泵1的沉淀池出水送入罐体4内,所述支撑柱3作为支撑开孔板5,所述罐体4,所述开孔板5开有均匀的小孔并与罐体4可以单独拆卸,所述填料17与填料26均为人工湿地填料,所述填料出口11与开关板12共同控制填料的更换,所述布水管10开有均匀分布且孔径相同的布水孔9。所述进水管2中的水从上至下依次经过填料17、开孔板5、填料26、开孔板5,所述出水管8将最终处理完的水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罐体4由不同的圆柱玻璃钢单元连接而成,其搭建和拆卸都比较方便,相对于传统的基建其成本较低。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开孔板5的孔径应均匀,且其开孔直径应小于所装填料的直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填料17的粒径应该均匀且小于填料26的粒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在该装置工作前,需要将支撑住3、罐体4与开孔板5拼装好,然后将填料17与填料26分别填入,将布水管10排列好保证布水均匀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填料出口11处与开关板12均覆盖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且其与罐体4为独立的单元,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在进行填料更换时可将开关板12上提打开填料出口11填料会自动流出。

工作原理:在该装置正常运行时,污水经过进水管2进入到布水管10里,经过布水孔9进行均匀配水。水流从布水孔9依次进入填料17层通过开孔板5进入到填料层26,经过开孔板5进入到罐体底部,最终通过出水管8对处理完的水进行收集并排出到下一个处理工艺。在更换填料时可向上提起开关板12打开填料出口11,将罐体4内的填料放出。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包括污水泵(1)、进水管(2)、支撑柱(3)、罐体(4)、开孔板(5)、填料2(6)、填料1(7)、出水管(8)、布水孔(9)、布水管(10)、填料出口(11)、开关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将经过污水泵(1)的沉淀池出水送入罐体(4)内,所述支撑柱(3)作为支撑开孔板(5),所述罐体(4),所述开孔板(5)开有均匀的小孔并与罐体(4)可以单独拆卸,所述填料1(7)与填料2(6)均为人工湿地填料,所述填料出口(11)与开关板(12)共同控制填料的更换,所述布水管(10)开有均匀分布且孔径相同的布水孔(9),所述进水管(2)中的水从上至下依次经过填料1(7)、开孔板(5)、填料2(6)、开孔板(5),所述出水管(8)将最终处理完的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位置在罐体(4)上端,水流从上而下,可以充分利用水流自身的重力,减少对水泵的扬程要求,实现最低能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使得开孔板(5)受力均匀,为开孔板提供良好的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可根据处理水流量进行相互之间并连或串联,且罐体(4)可以通过不同的需要定制出高度和直径不同单元罐体然后拼装为罐体(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8)将经过填料1(7)与填料2(6)处理完的污水排出罐体(4)进入到下一个处理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出口(11)与开关板(12)可共同控制填料的更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水体中磷的装置,包括污水泵、进水管、支撑柱、罐体、开孔板、填料1、填料2、出水管、布水孔、布水管、开关板,所述污水泵为轴流泵,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UPVC管,所述支撑柱为玻璃钢柱,所述罐体为玻璃钢,所述开孔板为玻璃钢,所述填料1和2分别为锰砂和陶粒填料,所述布水管为PVC软管,所述开关板为PVC板。该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将传统的生物除磷变为通过锰砂、陶粒填料吸附的方式进行处理。使之既具有较高的除磷效率,又具有方便填料更换的特点,且污水中的磷快速降低且达标,大大提高了传统污水处理厂除磷效率,减少了后期工艺的负荷。并且避免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友好,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前段处理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轩;李云桂;白雪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