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水处理应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4129发布日期:2020-07-21 12:4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水处理应急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水处理应急车。



背景技术: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难免会发生水域污染,所述水域污染如:污染物(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泄漏,因运输事故造成的污染物倾覆泄漏,因管道、废水池破裂导致的污染物泄漏,因不法人员偷排污染物等,上述的泄漏或偷排会导致河、沟、渠、潭池等水域被污染。该污染很容易随着水流或雨水迅速扩散并跨区域污染,进而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事故,因此水污染应急处理就形成了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水处理应急车,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水域污染应急处理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水处理应急车,包括运输车、吸水泵系统和装设在运输车上的车载壳体,所述车载壳体内装设有车载水处理系统,所述车载水处理系统至少包括电絮凝装置和电催化氧化反应器;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第一容器和电絮凝电极装置,所述电絮凝电极装置装设在第一容器之内;所述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内装设有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等数且均匀间隔交错布置的多个正电极和多个负电极;所述吸水泵系统接通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能接通第一容器,使吸水泵抽出的水先后经电絮凝电极装置处理和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处理。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车载发电系统,所述车载发电系统作为电源电接电絮凝电极装置和电极组。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车载发电系统包括运输车之车辆发电系统和装设在运输车上的独立发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车载壳体包括集装箱。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絮凝电极装置包括二采用不溶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篮,所述电极篮开设有网眼,所述二电极篮分别能导电连接电源正负极,所述电极篮用于放置能电解为电极离子的电极颗粒。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容器设有位于第二容器容器底部的第二入水口和位于第二容器顶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入水口能接通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之内的液体中加装有沸石颗粒用于作为第三电极;所述电源导电连接电极组的正负电极;所述电极组包括一正导电杆、一负导电杆、与正电极等数的正助导器和与负电极等数的负助导器;所述每一正、负电极都开设有二通孔,所述通孔内都套有绝缘套;该些正、负电极的二绝缘套分别套接在正、负导电杆之上;该些正助导器都导电套接在正导电杆之上并分别导电靠接该些正电极,该些负助导器都导电套接在负导电杆之上并分别导电靠接该些负电极。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吸水泵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和吸水泵,所述动力系统连接吸水泵,所述吸水泵接通第一容器,所述吸水泵前设有前过滤系统。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一物化絮凝装置,所述第一物化絮凝装置包括第三容器和装接在车载壳体的第一加药系统装置,所述第三容器接通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所述第一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第三容器以能向第三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物化絮凝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三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中间过滤器。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二物化絮凝装置,所述第二物化絮凝装置包括第四容器和装接在车载壳体的第二加药系统装置,所述第四容器接通在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第四容器以能向第四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末端调质装置,所述末端调质装置包括内设有吸附剂的吸附系统,所述吸附系统连接第四容器以通过吸附剂吸附第四容器出水中的杂质。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应急车能移动且自带动力电力及水处理系统,能快速应对因事故造成的水域污染,适用于因环境事故造成的河、沟、渠、潭池等水域污染,能防止污染扩散,能避免污染影响生态;当水域被污染时可迅速出车、自行驶到污染地点,并利用自带之动力和电力驱动和带动车载水处理系统,从被污染水域吸取污染水输入到车载水处理系统中,通过水处理系统在短时间内将污染水处理至达标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应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的车载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和图2,一种环保水处理应急车,包括运输车1、吸水泵系统2和装设在运输车1上的车载壳体5,所述车载壳体5内装设有车载水处理系统3。所述运输车1如为货车,包括拖斗11和车桥架12等,所述车载壳体2如为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固装在运输车1上。根据需要,还包括车载发电系统4,所述车载发电系统4作为电源为吸水泵系统2和车载水处理系统3提供电能;所述车载发电系统4包括运输车1自带之车辆发电系统和固装在运输车1上的独立发电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吸水泵系统2包括动力系统21和吸水泵22,所述动力系统21连接吸水泵22,所述吸水泵22前设有前过滤系统23,所述动力系统21如为发电机。

所述车载水处理系统3包括电絮凝装置31、第一物化絮凝装置32、电催化氧化反应器33、第二物化絮凝装置34和末端调质装置。

所述电絮凝装置31包括第一容器和电絮凝电极装置,所述电絮凝电极装置装设在第一容器之内。如cn2010105633661记载的技术内容,所述电絮凝电极装置包括二采用不溶性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篮,所述电极篮开设有网眼,所述二电极篮分别能导电连接电源正负极,所述电极篮用于放置能电解为电极离子的电极颗粒。所述电絮凝电极装置的电极篮获得电能,液体中电解析出oh离子,电极颗粒电解为电极离子,所述oh离子和电极离子化合成絮凝剂,所述絮凝剂与液体发生絮凝反应而将污水液体中有害物质絮凝成絮,进而沉淀以备处理。所述第一容器开设有一位于底部的第一入水口和一位于顶部的第一出水口。

所述第一物化絮凝装置32包括第三容器和装接在车载壳体的第一加药系统装置,所述第一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第三容器以能向第三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物化絮凝装置32还包括设于第三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中间过滤器,所述中间过滤器如为袋式过滤器321。所述絮凝剂和氧化剂如为paf(聚合硅酸铁絮凝剂)或pam(聚丙烯酰胺)。所述第一加药系统装置如包括加药容器,所述加药容器位于袋式过滤器321,所述加药容器底部设有位于第三容器之正上的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如为电磁阀,所述电控系统电接该电磁阀以控制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加药。将paf(聚合硅酸铁絮凝剂)和pam(聚丙烯酰胺)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待处理的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经过袋式过滤器以过滤大颗粒絮体的形式,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

所述电催化氧化反应器33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内装设有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等数且均匀间隔交错布置的多个正电极和多个负电极;所述吸水泵系统接通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能接通第一容器,使吸水泵抽出的水先后经电絮凝电极装置处理和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处理。如cn2010105633708记载的技术内容:所述第二容器设有位于第二容器容器底部的第二入水口和位于第二容器顶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入水口能接通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之内的液体中加装有沸石颗粒用于作为第三电极;所述电源导电连接电极组的正负电极;所述电极组包括一正导电杆、一负导电杆、与正电极等数的正助导器和与负电极等数的负助导器;所述每一正、负电极都开设有二通孔,所述通孔内都套有绝缘套;该些正、负电极的二绝缘套分别套接在正、负导电杆之上;该些正助导器都导电套接在正导电杆之上并分别导电靠接该些正电极,该些负助导器都导电套接在负导电杆之上并分别导电靠接该些负电极。或,所述电极组还包括一正导电板和一负导电板,所述正导电板具有一第一侧面,该些正电极均匀间隔导电固接在正导电板第一侧面,所述负导电板具有一第二侧面,该些负电极均匀间隔导电固接在负导电板第二侧面;所述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面向布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面向,其中,所述正导电板为弧形片,所述第一侧面为正导电板的内弧面,所述负导电板为弧形片,所述第二侧面为负导电板的内弧面;该些正电极和该些负电极交错并均匀间隔。

所述车载发电系统4作为电源电接电絮凝电极装置和电极组以为它们提供电能。

所述第二物化絮凝装置34包括第四容器和装接在车载壳体的第二加药系统装置,所述第二加药系统装置配合第四容器以能向第四容器加入絮凝剂和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末端调质装置包括内设有吸附剂的吸附系统35,所述吸附系统35如包括吸附壳体和装设在吸附壳体内的吸附剂,所述吸附剂如为活性炭,所述吸附壳体内形成有过水通道,水流经该过水通道内时通过活性炭吸附水中杂质。

所述吸水泵22通过吸水管道接通第一容器的第一入水口,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二入水口接通第三容器,所述第三容器接通袋式过滤器321,所述袋式过滤器321接通第二容器的第二入水口,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出水口接通第四容器,所述第四容器接通吸附系统35。所述第一容器、第三容器、袋式过滤器、第四容器和吸附系统35依序布置地固接在车载壳体内,且依据水流向设置高低使水流能沿第一容器、第三容器、袋式过滤器、第四容器和吸附系统35流动。

根据需要,还可设有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连接车载发电系统4、电絮凝电极装置和电极组以控制水处理。

吸水泵22将污染水从污染水域输送到车载水处理系统3内。首先,污染水沿吸水管道被输至电絮凝装置31内,该电絮凝装置31在三维电极及电氧化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快速电聚和电氧化处理;接着,污染水流入第一物化絮凝装置32,加药系统装置向第三容器添加絮凝剂或氧化剂,以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絮凝和氧化沉淀处理并将处理后污水经过滤器后输送至电催化氧化反应器33内;电催化氧化反应器33对污水进行破解大分子(脱色、除臭、降解)处理,之后污水再流入第二物化絮凝装置32和吸附系统35进行沉淀处理和吸附杂质处理,处理后水质清澈,可就近排放。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道强氧化和絮凝处理的电化学处理系统,保证了污水在该电化学水处理系统内被迅速降解以达到快速除臭、脱色、澄清、沉淀去泥的作用和效果。该实用新型的环保应急车可以比较快速地对污染水进行除臭脱色澄清处理,而且处理水量可高达每天几千立方米之巨,并可根据被污染水域之大小配置多台车载应急系统协同工作来达到环境应急处理,防止污染的扩散。

电絮凝装置31内通过电絮凝破除大部分有机物,从电絮凝出水进入

物化絮凝装置32,废水经混凝加药过滤后,绝大部分悬浮物、有机物被降解并在袋式过滤器内截留过滤成泥而去除。随后污水再从物化絮凝装置32出水进入电催化氧化内,利用电催化氧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离子的强氧化性,进一步高效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